第063節 飛雷炮

字數:5163   加入書籤

A+A-


    趁著蔣介石心情好,蔣緯國立刻索要好處:“父親,我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特別是重工業、化工業、軍工業,水平都很低,但是,父親啊,我們要是跟日本人開戰,打的就是國力,拚的就是工業,重中之重就是重工業、化工業、軍工業。所以,快點加大這三大工業的建設已經是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另外,戰爭在即,我國為數不多的重工業和化工業就是為戰爭、為軍工服務的,所以重工業、化工業和軍工業沒必要分開來了,都由國府集中管理。我提議,成立一個獨立部門‘軍工部’,統籌管理我國的軍工業、重工業、化工業,怎麽樣?”

    蔣介石說道:“緯兒啊,你這個提議倒也有道理,其實,黨國的軍工業目前都是軍政部兵工署負責的,工業由軍委會資源委員會負責的…”

    “那就把這兩個部門合並起來吧!”蔣緯國說道,“資源、工業,本來就密不可分,並且,戰爭在即,這兩大部門合並起來也更能提高效率啊!”

    蔣介石思索著。

    蔣緯國看到蔣介石還有點猶豫,索性丟出兩個重磅籌碼:“父親,我剛委托朱家驊組建地質勘探隊前往四川南部的川滇交界處(攀枝花地區,但此時還沒有攀枝花這個地名)以及貴州的西部的黔滇交界處(六盤水地區,但此時還沒有六盤水這個地名)進行勘探,據說嘛…那兩個地方一個蘊藏著幾十億噸鐵礦一個蘊藏著幾百億噸煤礦。”

    蔣介石頓時大吃一驚,他難以置信地看著蔣緯國:“緯兒,這是真的?”

    蔣緯國嘻嘻一笑:“應該是真的吧!”

    蔣介石瞪大眼睛看著蔣緯國:“你是怎麽知道川滇、黔滇交界處有鐵礦和煤礦的?”

    蔣緯國再次編鬼話:“希特勒元首告訴我的。父親,清末和民國初期,大批外國傳教士來我們中國,表麵上是傳播西方宗教,實際上其中大部分人暗中承擔著偵探情報、刺探機密、勘探資源的間諜任務,其中有兩批偽裝成傳教士的德國地質專家曾在川滇、黔滇交界處活動,發現這兩個地方的地底下極有可能蘊藏著巨量的鐵礦和煤礦,這兩批德國地質專家隨後急不可耐地回國報告,當時的德國是德意誌帝國,德皇威廉二世本來對此非常感興趣,打算獲得這兩地的控製權和資源開采權,但德國一時間難以把手伸到我國西南腹地,而德國也不願意把這個‘好事’告訴給其它列強大國,所以就把這兩份勘探報告作為高級機密長期束之高閣,隨著上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意誌帝國轟然垮台,這件事也被人遺忘了,直到現在,希特勒重建德國,才在檔案室裏發現了這兩份勘探報告。父親,我不是把中東油田的絕密信息告訴希特勒了嘛,他禮尚往來、投桃報李,把這件事也告訴給我了。但可惜啊,那兩份勘探報告因為檔案室進水,紙張泡水而嚴重損毀,報告上的大部分字跡都已經模糊不清,隻知道我國川滇交界處和黔滇交界處分別蘊藏著巨量的鐵礦和煤礦,具體位置什麽的,還需要我國勘探人員進行重新勘探。”蔣緯國一邊有模有樣、有鼻子有眼地說著這套鬼話一邊暗暗想:“媽的!老子都快成故事大王了!天天編故事,真他媽的累!”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一隻腳踩n條船的花心男人,對不同女朋友要說不同的鬼話,都快得人格分裂症了。

    蔣介石兩眼發光,他激動得心花怒放、欣喜若狂,能發現這麽兩個特大鐵礦和特大煤礦,意味著什麽,他當然非常清楚。“緯兒啊…”蔣介石聲音微微地發顫,“你怎麽不早點告訴我?”

    蔣緯國一本正經地道:“父親,我是擔心這個信息可能會有誤差,也許那裏根本就沒有什麽鐵礦煤礦,也許那裏的鐵礦煤礦儲量並沒有德國方麵當年勘探估算的那麽高,所以我就沒告訴你,擔心會讓你空歡喜一場。”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蔣介石興奮不已。

    蔣緯國乘熱打鐵:“父親,把兵工署和資源委員會合並為‘軍工部’的事情嘛…我已經幫助海軍建立了幾個兵工廠,放在海外部旗下也不妥,還有即將成立的汽車廠和汽車公司…”

    蔣介石笑起來:“好了,好了,依你所言吧!反正你也是為黨國著想,我就從善如流吧!”

    “多謝父親大人!”蔣緯國喜不自禁。軍工業的正規化建設,對接下來的抗日戰爭,意義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次日一早,蔣緯國又興高采烈又迫不及待地拿著蔣介石昨晚給他的特批手令前往軍政部兵工署,找到了兵工署署長俞大維中將。“行!一個小時內辦妥。”接過蔣緯國遞來的特批後,俞大維幹脆利索。

    “那就麻煩您了,俞署長。”蔣緯國很客氣。

    俞大維笑道:“職責所在,談何麻煩。”

    這個俞大維雖然掛著中將軍銜,但卻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也不是一個行政官僚式人物,此人很不簡單,早年在國內幾座名校就讀,後出國在美國哈佛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接受深造,在國學、數學、哲學、物理學、軍工學等方麵都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是在國外某權威數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第二個是華羅庚),是位“純粹的技術性軍人”,此時專門負責中國的軍工業。俞大維為人處事也是非常令人稱讚的,生活樸素、兩袖清風,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對部下通情達理、愛護有加,對自己嚴格要求、人格高潔。在曆史上的抗戰期間,俞大維領導中國軍工業堅持生產,給國軍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建成一定規模的軍工體係,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被譽為“中國軍工業之父”。俞大維一直都不是國民黨黨員,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但最後在台灣當了國防部長,深受蔣介石信任和重用,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能力出眾。同時,俞大維也對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已,曆史上蔣介石去世後,俞大維每年在蔣介石誕辰和忌日都去蔣介石墓前下跪磕頭,他說“我隻給我母親和蔣公磕頭,因為我母親對我有養育之恩,蔣公對我則有知遇之恩”。蔣緯國曾聽杜聿明說過,在國軍裏想要吃得開,必須要跟四個字沾上關係,並且沾得越多越好,四個字分別是:“黃、浙、一、陸”,意思是:黃埔軍校出身(蔣介石學生)、浙江人(蔣介石同鄉)、曾在北伐軍第一軍裏效力(蔣介石當年的老部下)、陸軍大學畢業。俞大維和蔣緯國屬於特殊情況,兩人都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也都不是浙江人(俞大維是湖南人,至於蔣緯國,他是生在日本,長在江浙),同樣沒參加過北伐,沒在陸軍大學上過學,但兩人又不一樣,俞大維是靠能力而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蔣緯國則純粹是靠裙帶關係。

    跟俞大維進行了子彈交割手續後,蔣緯國開口道:“俞署長,我還想委托你一件事。”

    “二公子請講。”

    “我設計出了一種火炮。”蔣緯國語出驚人,“希望你能調撥人手進行專業研發。”

    俞大維十分吃驚地看著蔣緯國:“你…你設計出了一種火炮?”

    蔣緯國笑著遞上去一張紙:“就這個。”

    俞大維看著蔣緯國,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一種火炮的設計圖紙,起碼可以合訂成一本書,蔣緯國聲稱“他設計出了一種火炮”,拿出的設計圖紙就是薄薄的一張紙。俞大維可以肯定蔣緯國是在信口開河,第一,他又不是什麽火炮專家,哪裏能設計出火炮;第二,哪有火炮的設計圖紙就隻有一張?並且塗塗改改得像信手塗鴉,一看就是粗製濫造、胡寫亂畫的東西。盡管完全不相信,但俞大維還是接過蔣緯國的“火炮設計圖紙”認真地看起來,仔細一看後,他忍不住心頭一動。

    “這東西叫飛雷炮。”蔣緯國講解道,“說是炮,其實本質上就是炸藥包發射筒。俞署長,你是知道的,國軍缺乏火炮,特別是大口徑重炮,重炮的研製和生產都超出了我國軍工業的現有水平,即便能外購到火炮,炮彈的後勤補充也是非常大的問題,沒炮彈的大炮等於廢鐵。生產炮彈的工序太複雜,成本也太高,而炮彈的核心就是彈體內的炸藥。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直接把炸藥包當成炮彈發射出去呢?因此,我設計出了這種炸藥包發射筒,俞署長,你是這方麵的專家,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指點。反正我覺得這東西的可行性、實用性還是非常高的,應該把它立為一個研究項目,既然是土製武器,研究研究,也花不了幾個錢。”

    蔣緯國當然是在吹牛,所謂的“飛雷炮”根本就不是他設計或發明的。飛雷炮是曆史上解放軍在國共內戰初期創造出的一種土製武器,最原始的飛雷炮就是一個堅固的汽油桶,底部放上發射藥,然後在桶內塞上一個炸藥包,引爆桶內底部的發射藥後,炸藥包被引燃同時被底部發射藥的爆炸力給拋射出去,從而完成“飛雷”過程,後期也曾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但本質上還是一種土製武器。解放軍之所以創造出飛雷炮,因為當時火力不足,眼下,國軍即將跟日軍開戰,火力同樣不足,自然可以“借鑒”解放軍的經驗。戰場上,假如兩百米外有敵軍的一個火力點,該怎麽摧毀?最理想的就是用大炮、坦克轟掉或用飛機炸掉,但國軍裝備落後,沒有那麽多大炮、坦克、飛機,如果用手榴彈或炸藥包炸掉,士兵就要冒著敵軍火力網衝上去,代價會很大,這時候飛雷炮就起到作用了,它能把炸藥包拋射到一二百米外。

    俞大維不愧是專業人士,雖然他一開始非常懷疑蔣緯國在吹牛,但在仔細看了後,立刻陷入思索,幾分鍾後,他看著蔣緯國,笑道:“二公子,你這個設想很有意思,也很有創意。如果國軍有足夠的大炮和炮彈,自然不需要這種飛雷炮了,但國軍沒有強大的炮兵,也沒有生產大口徑炮彈的能力,所以這東西確實可以救救急啊!比起炮彈,生產炸藥自然更容易點。二公子,你的這個飛雷炮估計會有不少缺點,第一是準確率肯定很低,第二是射程肯定不遠。”

    蔣緯國笑起來,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一語道破,他聳聳肩:“這不是沒辦法嘛!”

    俞大維點點頭:“好,我會安排人員進行專門研究的。”

    蔣緯國掏出一張十萬元法幣的支票:“這是研究資金,以後投入生產了,我再盡力資助。另外,俞署長,我想跟你額外再買點子彈,不知道可不可以通融一下?”

    俞大維笑容可掬:“可以,隻是…價錢嘛…”他露出一個不懷好意的表情。俞大維素來秉公執法、鐵麵無私,跟他沒法講交情,他不可能因為蔣緯國是二公子而擅自把彈藥白給他。

    “你妹!”蔣緯國暗罵了一句,他知道自己又要放血了。

    掏了一大筆錢跟俞大維買子彈後,蔣緯國忍住肉痛繼續談正事:“俞署長,還有一件事要跟你商議。”

    “二公子請講。”

    “恭喜你,你要當部長了!”

    “嗯?”俞大維感到莫名其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