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養傷(3)
字數:4206 加入書籤
策劃和實施暗殺蔣緯國的,就是抗同會,根據他們的如意算盤,殺了蔣緯國,一能斷絕張學良的後路,迫使張學良一條路走到黑,二能保護蔣介石的命,讓蔣介石成為他們手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傀儡,三能震懾蔣介石,恐嚇蔣介石乖乖地聽話,除此之外,還有第四個原因,楊森暗中出三十萬大洋買蔣緯國的腦袋。那天晚上,蔣緯國和楊梅一起倒在了血泊裏,與此同時,負責保護蔣介石和蔣緯國的東北軍官兵們已經湧了進來,活捉了剩下的兩個殺手,被槍聲驚動的蔣介石急忙趕去東院看蔣緯國,當他見到蔣緯國倒在血泊裏一動不動可能已經死了的淒慘模樣時,霎那間,蔣介石悲痛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蔣緯國在他心裏是一個“完美的好兒子”,又聰明又討喜又能幹又一心為國,並且在他落難時毫不猶豫地趕來同生共死,比扼虎救父的楊香、恣蚊飽血的吳猛還要孝順,頓時,蔣介石前所未有地在公開場合不顧“領袖形象”,放聲悲慟、老淚橫流。幾分鍾後,接到報告的張學良在大驚失色中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一幕,驚得他心驚膽戰、手足無措。蔣介石徹底克製不住情緒,當場破口大罵張學良,對張學良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怒火。蔣介石本來就對張學良產生了極度的怨氣和憤怒,但因為人在屋簷下,不得不進行很大的克製和容忍,此時蔣緯國被暗殺,讓蔣介石徹底忍無可忍了,也徹底豁出去了,作為國家統帥,他憤恨張學良這條糊塗蟲讓他十年“剿共”大業付諸東流,作為父親,他憤恨張學良沒能保護好蔣緯國,他甚至懷疑張學良就是暗殺蔣緯國的幕後主使,因此不但把張學良罵得狗血淋頭,還掄起拐棍打張學良。張學良心慌意亂、六神無主,結結實實地挨了好幾下蔣介石的拐棍。張學良對蔣介石是有感情的,扣押住蔣介石後,他就比較愧疚,他還是想跟蔣介石和好的,但如果蔣緯國死了,他知道,蔣介石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因此完全不知情的他一邊心亂如麻地下令全力搶救蔣緯國和楊梅,一邊咬牙切齒地下令全力徹查此事。
通過審問那兩個殺手活口,幕後主使一下子就被順藤摸瓜地查出來了。張學良大吃一驚,他不敢相信自己一手創建的抗同會居然會在不請示自己的情況下就幹出這種事情,他的震驚很快就轉變成了憤怒和厭惡,因為他知道了抗同會刺殺蔣緯國的第一個原因,是迫使他徹底沒了後路。隨著張學良的雷霆大怒,鮑文樾、應德田、苗劍秋、白鳳翔、王玉瓚、孫銘九等幕後主使有的被抓起來,有的倉惶潛逃。刺殺蔣緯國,這個抗同會算是捅了一個超級馬蜂窩,張學良隨即解散了抗同會(此舉避免了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的自相殘殺以及被第三方滲透)。
蔣緯國的遇刺,對這場西安事變造成了很深刻的推動。張學良本來就對蔣介石心懷愧疚,因為蔣緯國險些喪命,張學良對蔣介石頓時更加愧疚了,甚至後悔發動這場西安事變,一是傷害蔣介石本人,二是連累蔣緯國,三是他發現自己根本控製不住自己的手下,導致蔣介石其實也一直生活在危險中,四是他開始懷疑自己受到了利用,因為楊虎城等人在事先鼓動他發動事變時聲稱“國內外各界都會支持你”,結果真的發動了,國內外十個聲音有九個都是支持蔣介石的,連他的好友、意大利外交部長、墨索裏尼女婿加萊阿佐·齊亞諾也致電他“中國絕不能沒有蔣介石將軍”。張學良感覺到,他這次孤注一擲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舉動已經超出他當初的預料和控製,國內外都對他進行了鋪天蓋地的譴責和口誅筆伐。張學良為彌補當初闖下的禍,結果卻又闖下了新的禍,使得他愈發心灰意冷,準備放棄。張學良本來就是一個感情用事、優柔寡斷的人,看到蔣介石那副悲痛欲絕樣子,他一下子“心軟了”,迅速下定了放蔣決心,雖然遭到楊虎城等方麵的極力勸住,但張學良心如磐石。因為張學良有了放蔣決心,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就越來越有利於蔣介石和國民政府了。東北軍、西北軍、紅軍,在這個三位一體的鐵三角裏,東北軍實力最強,所以楊虎城和中共都無法阻止張學良的放蔣決心,他們也不能展開秘密行為,否則隻會刺激得張學良惱羞成怒,徹底倒向蔣介石,蘇聯方麵見此也借坡下驢。因此,雖然西北軍和中共都不情願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但在蔣介石承諾“不繼續剿共、國共聯合抗日”後,事件也解決了。張學良親自陪同蔣介石離開了西安。
西安事變爆發於12月12日,結束於12月22日,持續了十天(曆史上持續了十四天),蔣介石在張學良陪同下離開西安後並沒回南京,而是去了洛陽,因為蔣緯國被送到洛陽進行醫治。看著昏迷不醒、半死不活的蔣緯國,蔣介石悲傷得多次落淚,足足在洛陽呆了一星期。蔣介石本打算等蔣緯國蘇醒後再回南京的,但蔣緯國遲遲沒有蘇醒,而南京方麵也群龍無首、亂成一團,等著他回去收拾各種亂局,因此蔣介石雖然極其不願意離開洛陽,但不得不返回南京,吩咐宋美齡專門呆在洛陽照看蔣緯國。
因為蔣緯國的“亂插手”,西安事變的過程和結局雖然換湯不換藥,但確實大不一樣了。
蔣緯國陰差陽錯地成了“解決事變的第一功臣”,他的貢獻就是挨了一槍,“促使張學良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在蔣緯國的無敵光芒下,其他人為援救蔣介石而做出的努力都隨之黯然失色。因此,雖然在鬼門關外驚心動魄地溜達了一圈,但蔣緯國卻是不折不扣的大豐收,第一,他在事變後第二天就趕去西安跟父親蔣介石“同生共死”,這已經讓蔣介石感動至極;第二,他在西安又挨了一槍,險些喪命,使得蔣介石對蔣緯國的感動不但更上一層樓,也對蔣緯國產生了深深愧疚,畢竟蔣緯國是因為蔣介石而挨一槍的,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後,蔣介石知道,抗同會的那些激進軍官是為了對付自己而對蔣緯國下毒手的,這不得不讓他深深地感到愧對蔣緯國;第三,蔣介石這一次差點兒就失去了蔣緯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雖然蔣介石以前就非常疼愛這個小兒子並且這次也沒有失去他,但差一點點就失去他,也足以讓蔣介石以後“變本加厲地”疼愛蔣緯國了。毋庸置疑,蔣緯國這場豪賭堪稱是贏了個大滿貫,贏得非常驚險,卻也獲得了比他預料中更加豐厚的回報。蔣介石從此必然對蔣緯國絕對信任、言聽計從,哪怕蔣緯國造蔣介石的反並且已經拿刀殺到蔣介石跟前,蔣介石也會認為蔣緯國是在開玩笑。
西安事變,得到蔣介石絕對信任的蔣緯國是第一贏家,絕處逢生的中共隻算是第二贏家。
蔣介石在12月22日被張學良釋放,又在洛陽逗留七八天,最後在12月31日回到南京,時間也隨著這場震驚中外的大事而進入了新的1937年。
元月三日,以中央監察委員李烈鈞上將為審判長的軍委會最高軍事法庭判決張學良“‘首謀夥黨、脅迫統帥’等罪名均屬實成立,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並剝奪公民權五年”。五天後,國民政府委員會接受了蔣介石遞呈的請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宣布將張學良特赦釋放,但“仍交由軍委會嚴加管束”。
回到南京的蔣介石終於從虎落平陽的低穀中“重振王者雄風”,開始對在他落難後那些落井下石或居心叵測的牆頭草們逐一地進行秋後算賬。首先,最大的禍首當然就是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他在整場事變中一直圖謀不軌地想趁機搞死並取代蔣介石。不過何應欽畢竟是一等一的元老級人物,在國府和國軍裏的勢力都極其盤根錯節,他從北伐時期起就是蔣介石帳下第一大將,此時全國方方麵麵的高層大員們不知道有多少是他的門生故吏。雖然蔣介石已經確定何應欽私下裏有野心,但他也頗有顧忌,不能直接砍了這棵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大樹,但是,敲山震虎、殺一儆百是必須的,打幾條狗給它們主人看看,也算是一種間接處罰和威勢震懾。自然而然,蔣介石不在時那批忙著為何應欽“登基即位”而積極張羅的活躍分子自然就成了蔣介石殺雞給猴看的倒黴鬼。隨著蔣介石的雷霆之怒,當初這些忙得不亦樂乎的活躍分子們一批接一批地倒起了血黴。“我在西安蒙難,你們在南京討逆,口號喊得整天響,屁股坐地打衝鋒!娘希匹,我還沒有死呢,你們就不聽我的話了!我要是死了,你們還不把我的棺材扔天上去!”蔣介石對賀衷寒、鄧文儀等人破口大罵,這些人從此徹底失去蔣介石的信任和歡心,全部被丟去坐冷板凳閑職或直接擼掉所有的職務,仕途一蹶不振。
長期以來,何應欽派係是國軍裏第一大派係,十有七八的中央軍高級將領都是何派係骨幹成員,經過蔣介石一通大刀闊斧的“收拾”,何派係勢力大減,蔣介石同時又大力扶持在西安事變中跟自己一起蒙難的陳誠,使得以陳誠為首的“土木係”日益興旺,迅速成為了第二大派係並不斷追趕何派係。毋庸置疑,蔣介石是要扶持陳誠來抗衡、打壓、取代何應欽。
一派人受罰,一派人受賞,當然了,在這場處罰和封賞的內部整頓中,蔣介石最感懷的還是患難見真情、奮不顧身地深入虎穴與他同生共死、同甘共苦的夫人宋美齡以及二兒子蔣緯國,並且他對蔣緯國的感懷要超過宋美齡,一來蔣緯國在事變第二天就去西安了,更早,二來蔣緯國在事變中挨了槍子險些喪命,付出代價更大。蔣介石在日記裏曾寫道“吾妻與餘愛情甚篤”、“吾妻為餘協助之功甚大”、“吾兒緯國聰慧明睿、至誠至孝,實乃天賜福子予餘,餘甚幸甚愛”、“每思其耿正報國、奮勇護餘之忠孝行舉,感動衷腸,不勝文墨”等褒揚讚歎。
蔣介石對蔣緯國肯定要好好地嘉獎的,沒什麽懸念,原本蔣緯國因為“開坦克搶女人”而被解除的第918團第1裝甲營營長職務立刻官複原職,蔣緯國之前是陸軍上尉,也因為“在西安事變中為援救領袖而奮不顧身、功勞卓越”被晉升為了陸軍少校(楊梅被從中尉晉升為上尉)。至於錢,蔣緯國缺錢,但蔣介石給蔣緯國幾萬大洋也看不上。最重要的是,蔣緯國因此而獲得了蔣介石的絕對信任,這就夠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