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短暫空閑(3)

字數:7512   加入書籤

A+A-




    蔣緯國受傷住院後,懷著各種不同目的想來探望他的人自然多如過江之鯽,但蔣緯國病房門檻可不是一般的高,他不想被打攪,更加沒時間被打攪,他隻見家人和朋友,其餘“閑雜人等”一律不見。所有人裏,蔣緯國最喜歡見蕭爻,因為兩人一起暢談部隊擴編問題以及接下來南京會戰怎麽打的問題,這都是蔣緯國此時最上心、最投入的事情。當然了,要不是日本大舉攻打南京的日期已經不遠(蔣緯國估計為期不遠,但實際情況是不一定的,因為“蝴蝶效應”無處不在),蔣緯國還是很願意跟自己現女友以及即將變成現女友的前女友好好地單獨相處、聊聊人生和理想的。蔣緯國如此“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作風,連蕭爻都暗暗稱讚,同時也愈發確定自己當初沒有選錯“主公”。君不見,大戰之後,國軍多少高級將領從前線退下來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頓部隊、厲兵秣馬、準備再戰,而是忙著撈錢、轉移家人、在後方買房置地、跟小別的嬌妻美妾好好地團聚重逢,而蔣緯國作為最高領袖的兒子,並且又受傷住院,人還在病床上,卻堅持真真正正地、一心一意地為國事軍務操勞,不得不令人肅然起敬。——蕭爻完全高估蔣緯國了,蔣緯國一心為國不假,但他也不會委屈自己,隻是,他現在真的沒時間風花雪月,他記得在原先曆史上,淞滬會戰於11月13日結束,半個月後,南京保衛戰緊接著就在12月1日爆發了,他估計此時也差不多,半個月時間用來整軍經武都完全不夠,哪還有空去搞風月之事。要怪,也怪萬惡的日本人,“害得”蔣緯國如此忙碌。

    得知蔣緯國蘇醒後,正忙著開會的蔣介石立刻急匆匆地休會趕來探望,父子倆進行了如下對話:

    “唉!緯兒啊,我跟你說了多少次,戰場凶險哪!你一心殺敵報國,父親我是知道的,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父親我更為你這種奮勇爭先、誓死不悔的精神而深感驕傲,隻不過,人畢竟隻有一條命啊!你何必要親自帶頭衝鋒呢?知道你又受傷,腦袋差點兒就被彈片劈開,我當時真是…唉!你父親我戎馬大半輩子,多少次都命懸一線,我對每一次都是刻骨銘心啊!我記得十二年前,我率領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二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在華陽戰場上,我身邊部隊都被叛軍打散了,當時我想啊,革命軍人,寧死不投降,也不當俘虜,所以我拔出手槍,準備自殺,要不是我那個叫陳賡的學生背著我殺出一條血路,我在十二年前就沒命了,還有去年的西安事變…”蔣介石顯得十分觸景生情,整個人也隱隱有點嘮叨。(陳賡大將後來說,早知道蔣介石後期會變得那麽反動,我當時就把他扔溝裏去了。)

    “父親,我差點兒沒命,還不是你害得?”蔣緯國語氣不冷不熱。

    “這…這話怎麽說?”蔣介石十分詫異。

    “父親,淞滬會戰開始前,我們不是說好在上海打全麵防禦戰嗎?用持久戰拖住日軍,用消耗戰不斷地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可是,您呢?您看到那個第101師團在滬東孤軍深入,立刻改變作戰計劃,要在滬東打進攻戰、包圍戰、聚殲戰,嚴重地影響到了全局,使得國軍不得不大規模地增兵上海,好不容易吃掉了第101聯隊,你又想吃掉第101旅團,好不容易吃掉了第101旅團,你又想吃掉第101師團,一拖再拖,不但耗費很多寶貴時間,還耗費了國軍大量的機動兵力,結果中了日本人的圈套,日軍三個師團突然間在江北登陸,威逼國都,又是聲東擊西又是圍魏救趙又是釜底抽薪,險些讓我們全盤皆輸啊!即便在國都即將不保的危急時刻,您仍然戀戀不忘想要吃掉那個第101師團,為了所謂的國際觀瞻、政治影響等等,遲遲不肯從上海撤軍,沒辦法,我和所有參戰將士一樣,隻能拚命了。不拚命行嗎?不拚命怎麽能擊退第2、第6師團?不拚命怎麽能保住國都、保住寧滬交通線?即便很僥幸地轉危為安了,您明知日軍第108、第109師團在全麵迂回包抄上海國軍的後路,居然還不大願意從上海撤軍!父親,我很懷疑您現在說不定還很自豪,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覺得自己力排眾議是對的,但是,您真的錯了!您是最高統帥,哪怕您犯了很小的錯誤,都需要前線部隊耗費無數條人命去填補啊!就好像這次的南京保衛戰,我畢竟沒死,可是,高蔭槐將軍、王銘章將軍、郭勳祺將軍、朱耀華將軍等等上萬的將士,都死了!如果您在國軍成功地吃掉第101聯隊後就見好就收,局勢就不會變成這樣,哪怕吃掉第101旅團後再見好就收也不晚,我們也無需死這麽多人、付出這麽慘重的代價的!”蔣緯國萬萬不敢得罪蔣介石,但這一次,他忍無可忍,再“仗著”自己受了傷,他對蔣介石進行苦口婆心的勸誡,話語無不推心置腹,口氣也十分強硬。

    “緯兒你說的有道理,父親我其實也…也有些後悔的…”蔣介石臉上浮出濃重的愧色,他當然沒有被蔣緯國這麽一番話就完成了“思想改造”,他其實仍然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錯”,但作為一個父親,蔣介石眼下對險些喪命的蔣緯國感到心痛還來不及,哪裏會進行針鋒相對。

    蔣緯國也看出蔣介石“口服心不服”,他一方麵無奈,一方麵也理解,人的思想哪裏會這麽輕易地就被改變,另外,蔣介石畢竟也有他的“難處”。軍事畢竟是政治的延續,軍人是要聽命於政治家的,軍事本來就是為政治服務的。“父親…”蔣緯國不得不換個話題,“日本人既已攻占上海,我看,他們馬上就要打南京了,肯定會卷土重來的,我們必須早作準備。”

    “這個麽…”讓蔣緯國很感意外的是,蔣介石臉上居然沒有緊張或凝重,反而是一種怪怪的“輕鬆”,“緯兒你不知道,南京,很可能不會遭到攻擊,這場戰爭,也有機會結束了。”

    “啥?”蔣緯國大吃一驚。

    蔣介石露出一種很有自信的神情:“你也是知道的,平津、上海這兩場大戰下來,日軍損失慘重,但你不知道,因為損失慘重,大大超過了日軍高層的預料和日本政府的心理承受,所以,日本政府高層裏已經出現‘和平停戰’聲音了,並且還得到日本軍方不少高層的支持。”

    “什麽?”蔣緯國愈發吃驚。

    “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已經接到日本高層的暗示,希望德國能居中調停。”蔣介石容光煥發,“德國高層非常支持中日停戰,所以會在這件事上不遺餘力,日本高層很多人也已經懼怕繼續中日戰爭會讓日本徹底得不償失,再加上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列強的支持,我看,隻要我們充分把握機會,戰爭就可以結束了。”

    蔣緯國瞪大眼睛,他思緒頓時混亂了。

    蔣緯國此時已經有了政治頭腦,並且海統局也給他送來了很多資料文件,其中有不少是機密文件。反複閱讀並分析後,蔣緯國逐漸地理清了思緒:因為自己對曆史的幹涉和改變,中日戰爭爆發初期,雖然整體大局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卻讓日軍付出了大大超過原先曆史上的慘重代價,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高層確實隱隱地產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畢竟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初期,日本高層就為要不要“擴大對華戰爭”而產生激烈爭執,內部意見並不統一),同時,國際列強也都希望中日停戰,當然了,眾列強希望中日停戰的動機是不同的,美英法主要是擔心中日戰爭會損害各自在華利益(也擔心日本真吞並中國後,會對這幾國的本土或東方殖民地產生威脅),德國則有另一種打算。眾列強裏,德國最希望中日停戰,並且目的非常的深謀遠慮。

    德國政府考慮問題肯定是從德國自身利益出發的:中德無仇,日德也沒有太大仇恨(雖然日本在上次世界大戰期間對德國趁火打劫,但除了證明日本人性格卑劣外,對德國倒沒有特別大的利益損害,德國可以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而“原諒”日本,或者說,德國想利用日本,所以在表麵上原諒日本),同時,中蘇有著深仇大恨,日蘇也有著深仇大恨,德國早就處心積慮想要滅亡蘇聯,同時還很有可能要跟美英法開戰,光是中國和意大利這兩個主要的盟友,德國還是有些勢單力薄,所以——德國想在保持拉攏中國的情況下,做一個天大的順水人情,拉攏日本。德國想先調停中日停戰,然後全力構建“德中日”三國聯盟,對付蘇聯和美英法。說到底,對付美英,德國需要日本的世界第三的海軍,另外,日本陸軍也是很有利用價值的。

    說白了,隻要解決中日利益衝突,德中日三國的利益就是一致的。

    “好高明的妙棋!”蔣緯國震驚了。

    德國畢竟是把中國當成第一盟友的,所以希特勒的這個全球戰略構想隻是先跟蔣介石進行了一些暗示,還沒有正式通告,更加沒有通知日本政府,德國政府也知道,中日現在是水火不容,想要把中日都變成德國的盟友,此事必然任重道遠,需要很長時間進行緩衝斡旋。

    蔣介石對希特勒的這個構思十分感興趣,不過,客觀上講,蔣介石還沒有那個雄心“跟著德國日本一起瓜分世界”,他隻是希望能借助希特勒的幫助,停止中日戰爭,最好讓日本吐出東北乃至台灣。希特勒是想把中日都拉上德國的戰車,蔣介石則是想反過來利用希特勒,兩人根本目的是不同的。蔣介石畢竟是“親美派”,他知道德國確實很強大,但美國是超級強大,他沒有那個勇氣跟著德國日本一起打美國,他不敢把中國變成美國的敵人,這是實話。雖然希特勒這個構想的可行性很低,但卻很有可能真的解決中日戰事,再加上美英法的助力,所以蔣介石“老毛病又犯了”。

    “父親…”蔣緯國強忍住心頭各種沸騰的思緒,“咱們先不要想得太遠了,您看,事實已經證明了,對付日本人,唯一的手段就是打!狠狠地打!正因為我們在平津、上海打疼了日本人,所以日本人才開始鬆動了。接下來,不管國際政治形勢怎麽變化,我們還是要考慮眼下的當務之急的。父親,南京就要成為前線了,整軍經武、準備迎戰,才是我們該做的事。”

    蔣介石雖然“幻想”,但並不糊塗,他連連點頭:“我知道,我明白,南京備戰肯定是要全力以赴的。想停止戰爭,政治手段雖然是主要的,但軍事手段也不容忽視和放鬆。南京,肯定要好好地防禦、好好地保衛的。對了,緯兒啊,我打算把你的那幾支部隊組編為一個師,再稍微地加強一下,你看怎麽樣?”

    “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了。”蔣緯國笑起來,“父親,這場戰爭是七月七日爆發的,七七事變,我們的國恥,我的師就叫‘第77師’吧!”

    “第77師?”蔣介石啞然失笑,他摸了摸腦門,“我想想看啊…第77師…我想起來了,這個師的番號和編製還沒有,行,就給你吧!”(在原先曆史上,第77師成立於淞滬會戰後,屬於湘軍餘脈。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就是湘軍部隊,由於是地方軍,打殘後自然遭到削減,部分湘軍殘部被組建為第77師,該師先後被劃入第54軍、新編第11軍、第73軍,參加了三次長沙會戰、冬季大反攻、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等戰役,最後在內戰中萊蕪戰役被解放軍全殲。蔣緯國組建第77師是新建,因為該師此時還沒建立。)

    借著自己受傷的“大好機會”,蔣緯國又趁機跟蔣介石要了第77師的編製。國軍一個標準陸軍師會下轄2個旅,每個旅下轄2個團,第77師則下轄3個旅,每個旅下轄3個團,並且還不包括師部直屬部隊,規模都堪比被日本人刻意加強後的第101師團了。蔣緯國特地把他的第77師建設得這麽強大和這麽強壯,一方麵是為了殺日本人,另一方麵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嫡係實力”。蔣介石是何等的老辣,豈能不知蔣緯國的小九九,但他是大力支持的。

    盡管忙得日理萬機,蔣介石還是一天就來探望蔣緯國一次,宋美齡沒有蔣介石那麽忙,所以一天來好幾次,每次都抹眼淚,甚至要蔣緯國賭咒發誓以後再也不帶頭衝鋒了,她甚至還要蔣介石把蔣緯國調到後方或調到軍委會、軍政部裏,反正就是要調離前線部隊,蔣緯國被嚇得連連發毒誓以後再也不帶頭衝鋒了,他可不想離開前線。

    蔣經國也來探望蔣緯國,兄弟二人見麵後,蔣經國滿肚子說不完的話,無非就是擔心自己這個弟弟、佩服自己這個弟弟、心痛自己這個弟弟,再反複地告誡自己這個弟弟,以後不要再這麽拚命,“緯國啊,你要是出事了,我怎麽辦?父親以後怎麽辦?還有夫人,還有…”蔣經國本來滿臉責備和歎息,突然又忍俊不禁,因為他被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給逗笑了,“還有你的那麽多女人…”

    蔣緯國滿臉尷尬,他轉移話題:“大哥,我們說點別的吧!你不是在大餘縣當縣太爺麽?為什麽也回南京了?”

    “你這不是廢話麽?太平時期是太平時期,現在可是戰爭時期啊!你和父親都在南京,我怎麽能獨善其身?就算不能給你們分憂,起碼我要來看看你們吧?我早就想來了,但戰爭開始後,全國都為戰爭服務,火車、輪船、飛機都忙著往前線運送部隊和軍用物資,我隻得耐心苦等,其實我已經歸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南京,特別是前陣子聽說日軍都開始攻打南京了,更是讓我心急如焚。”蔣經國感歎著。

    蔣緯國笑起來,他感受到了一種親兄弟之間特有的、濃濃的親情和溫情(雖然蔣緯國不一定是蔣經國的親弟弟),這讓他十分溫馨,因為他(孟翔)在後世是獨生子女。“有個哥真不錯,難怪《還珠格格》裏小燕子知道自己有個哥後激動得滿大街發瘋。”蔣緯國暗想道,他想起什麽,笑著道,“大哥,我聽說你在大餘縣幹得很不錯啊!當地老百姓對你交口稱讚,說你是‘蔣青天’。”

    蔣經國麵露苦笑:“緯國啊,你就別嘲笑我了。不錯,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一開始,我自己也有些沾沾自喜,但很快,我發現這並非我的功勞,甚至,我還因此而陷入惶恐迷惑。”

    “大哥何出此言?”

    “緯國啊,我之所以能在大餘縣官場乃至整個江西省官場都無往不利,並非我自己的本事,而是我身後父親的本事,若非我有一個全國最高領袖的父親,我怎麽能在大餘縣境內令行禁止?如果我是一個無依無靠的‘裸官’,那我幾乎什麽都幹不了。另外,我之所以能給大餘縣百姓做出一些好事,因為我此時還堅定地恪守著‘天下為公’的原則,如果我變質,我的思想被官場上的烏煙瘴氣給汙染乃至同化,那我就會幹損公肥私的壞事。所以,我反複思考後,覺得我的那些成績是兩方麵的結果,一是我有父親做靠山和後台,二是我堅持原則。離開這兩樣,我要麽是碌碌無為,要麽是同流合汙。緯國啊,仔細一下,我不得不感到害怕,你看,我們中國出一個真正的廉潔奉公、為民辦事的好官,條件是多麽苛刻啊!無論是靠山還是原則,都難以保持長久,誰能保證我父親一直是最高領袖?況且,父親也會老去、下台,全國那麽多當官的,有幾個會像我一樣有著強大靠山?另外,誰又能保證我會一直堅持原則、我這個人不腐化、不蛻化呢?我發現,我國基本上沒有一套有效製度來保證政府的清廉運轉,使得官場上萬馬齊喑、風氣陳朽,當官都想著撈錢,國家怎麽會走向富強?”蔣經國唏噓著。

    蔣緯國忍不住對蔣經國大生敬意,蔣經國能有這種頭腦、這種獨立思考能力,無疑是非常可貴、非常了不起的。“大哥,別著急,慢慢來。”蔣緯國安慰道,“我們一定會徹底地清洗這個國家的!早晚的事!”

    蔣經國看了看蔣緯國,搖頭苦笑,但苦笑裏又有一種堅定:“嗯,你說得對。父親也許已經改變不了這個局麵,他或是身不由己或是有心無力,但等我們這一代正式走上軍政舞台並掌握實權後,我們一定要大幹一番!徹底地清洗整個國家!”他想了想,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對了,緯國啊,我們和德國的貿易已經非常嚴重地受到戰爭的影響了。日軍很多潛艇整體活動在我們的重要港口的外延海域,據說日本海軍還在台灣新建了一支艦隊,專門監視、控製、封鎖我們的出海口,這導致我們的商船沒法去外國,外國的商船又沒法來中國。我們和德國的鎢砂貿易量,已經銳減到了以前最高峰的三成不到,不少德國的和我國的商船都被日軍潛艇擊沉了。”他歎口氣,“我國是要被封鎖了。東北在日本人手裏,西北在蘇聯人手裏,西南靠近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地盤,他們不會讓德國和我們經過他們的地盤展開貿易的。如果海路走不通,我們隻能走陸路,可陸路也似乎走不通,新加坡和馬六甲海峽都在英國人手裏。我估計,隨著戰事推移,德國給我們的援助力度會日益減少,不是德國不想幫助我們,而是他們的船進不來,我們的船又出不去。”

    “大哥你說得對,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蔣緯國連連點頭,他心頭很焦躁,如果中國真的被日本人陸海兩路圍死,抗戰就大大難了,因為沒有了對外貿易通道,鎢砂、豬鬃、桐油等物資沒法運出去、賣出去,自然得不到鈔票和軍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