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節 戰城(8)

字數:6643   加入書籤

A+A-




    蔣緯國隱隱間已經產生了一種不安的甚至是不詳的感覺,南京之戰在接下來恐怕不會這麽順利了。

    12月25日這天,無數歐美西方人一邊吃著烤火雞以慶祝聖誕節一邊看著報紙上在進入十二月後一直占據世界各國新聞媒體頭條的關於“中日南京戰役”的報道文章,時不時發出一陣陣驚呼“太可怕了”或歎息幾聲,掉幾滴同情的眼淚,然後繼續吃火雞,繼續事不關己、漠不關心,很快就將其拋諸腦後,因為他們有安逸舒適、安全和平的文明生活等著他們享受,中日兩國數十萬大軍展開殊死搏殺的南京戰役再怎麽慘烈血腥,對於他們而言隻是一則新聞而已,並不比女明星的緋聞更引人眼球。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此時歐美西方人對中日戰爭的態度基本上等同於後世中國人對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發生自殺性炸彈襲擊事件的態度,都是袖手旁觀,該吃的吃,該玩的玩,異國他鄉的無數人命和大量鮮血隻是看完就忘的新聞。

    南京城內,渾身硝煙味和汗臭味的蔣緯國正在統計著戰果和戰損,結果十分令人滿意,血戰了二十五天和二十五夜,南京戰場上的日軍已累計傷亡約7.7萬人(約有6000人傷亡來自朝鮮軍和台灣軍),其中戰死者和傷重不治而死者約4.4萬人,南京軍累計傷亡2.6萬人,其中戰死者和傷重不治而死者約1.23萬人;敵我傷亡總數比例約是3比1,而敵我死亡總數比例約是3.4比1。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戰績,南京軍將士們無愧於舉國同胞和曆史的重托。隻是,日軍已經明顯地放棄了死拚硬打蠻幹的強攻戰術,開始采用別的戰術,日軍一方麵在竭力疏通江陰水道,一方麵在竭力挖掘地道,同時肯定還有別的什麽陰謀詭計。

    如果不能料敵於先機,等敵人突然亮劍,突然間使出蓄謀已久的殺手鐧,己方到時候肯定吃大虧。想到這裏,蔣緯國無法不感到不安。

    放下手裏的統計報告表後,蔣緯國推開辦公室房門。海統局南京站站長劉啟虎早已經在門外等待著:“局座。”

    蔣緯國點點頭:“走吧!”

    兩人在十幾分鍾後來到海統局在南京城內某個地方。這是一個環形大院子,戒備森嚴,內外都有荷槍實彈的憲兵在巡邏看管,院子裏空地上,稀稀拉拉地或坐或站著二三百個軍人,一個個都軍裝衣衫襤褸,並且穿著的都是日軍製服,很顯然,這二三百個軍人都是日軍戰俘,但他們並非純種的日本軍人,而是台灣籍日本兵。其實,光是從數量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了,南京之戰持續二十多天了,南京軍抓到的純種日軍俘虜還不到五十人,一是日軍極難被活捉,二是南京軍官兵們懶得抓俘虜,打掃戰場上看到日軍官兵,除了明顯已經死透的(比如腦袋沒了,比如頭部中彈,比如被炮彈炸得猶如被大卸八塊),其餘的不論是死是活還是昏迷的,都是一刺刀完事。既然一下子能有這麽多日軍俘虜,自然是台灣籍日本兵了,隻有對台灣籍日本兵,南京軍官兵們才會手下留情,發現受傷後不能反抗的或昏迷的,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都抬回去救治,所以累積到了二百多人。雖然台灣軍參戰時間並不長,但因為台灣軍肯賣命賣力,並且台灣籍日本兵畢竟不是日本本土軍人,死多少也不會讓鬆井大將等人心疼,所以台灣軍兩個旅團在參戰後一直被用於高強度戰事,死傷慘重,被俘不少。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台灣軍日本兵俘虜裏有幾十人是在上海戰場上抓到的,然後一直被關在南京。

    蔣緯國看了看這些台灣籍日本兵俘虜,神色各不相同,有的臉上是麻木,有的是茫然,有的是惶恐,有的是膽怯,還有的臉上則充滿憤恨怨懟,這是純種日軍俘虜才會露出的表情。

    站在俘虜們前方,蔣緯國心情很感慨,因為自己和這些俘虜明明是一國同胞,但雙方卻在戰場上成為都想要殺死對方的敵人,沒什麽比這種同室操戈、骨肉相殘的悲劇更加令人痛苦的了。如果是打內戰,那還說得過去,但眼前這些俘虜卻是在為異國異族效力。蔣緯國看著俘虜們,定了定神,開始說話,他聲音很低沉:

    “我叫蔣緯國,我是大陸人,你們是台灣人,本來,我們都是一個國家的同胞,但是,我現在跟你們說話卻不得不要通過翻譯,真悲哀啊!”蔣緯國嗟歎苦笑著望向身邊的劉峰嶺,劉峰嶺精通德語、日語、英語三門外語,因此擔任蔣緯國的專用翻譯。

    俘虜們基本上都冷淡地看著蔣緯國,目光裏充滿了輕蔑和不屑,臉上甚至浮現出冷笑,因為他們根本就已經不吃那套所謂的“血濃於水”的理論。日本人在台灣實施的“皇民教育”雖然在本質上是思想洗腦,但手段是非常高明巧妙的,絕不是各種破綻百出的理論,而是“有理有據、以理服人”,把台灣人“說得心服口服”,日本人的邏輯大致上是這麽三點:

    第一,台灣被滿清政府割讓給日本,並且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台灣人民抗擊日本的可歌可泣戰鬥幾乎沒得到大陸的任何支持,大陸冷漠無情地坐視台灣被日本吞並,因此台灣已經被大陸給拋棄了,既然大陸可以拋棄台灣,台灣為何不能拋棄大陸?既然大陸人並不把台灣人當同胞,台灣人還有什麽理由要把大陸人當同胞?

    第二,日本是台灣的新家,日本人民會把台灣人民當成同胞,日本政府也會把台灣跟日本其它地方一視同仁,台灣在日本這個新家裏會獲得美好新生,日本政府會把台灣建設得繁榮發達,會讓台灣人民過上豐衣足食的富庶生活;

    第三,冥頑不靈地反抗日本的台灣人都是阻撓台灣走向富強的害群之馬,為了讓台灣早日走向富強,日本政府被迫以鐵腕手段消滅這些禍亂分子。

    先灌輸對大陸的仇恨,再灌輸對日本的認同,威逼之、利誘之、用大義壓之,日本人的這套理論在台灣確實很有效果。

    “你們為日本而戰,並且認為你們在為日本而戰的同時也是為台灣而戰,其實,我是能理解的。”蔣緯國十分坦誠地道,“你們之所以仇恨我們,是因為你們認為大陸拋棄了台灣;你們之所以忠於日本,是因為你們認為日本給台灣帶來了真正的現代文明,對日本有歸屬感,你們此時的戰鬥,一是為了報效日本,二是為了提高台灣和台灣人在日本國內的地位,從而給台灣和台灣人爭取到更多的權益。唉!你們也是不容易的,你們一為國二為家。那些破口大罵你們是漢奸的人,肯定沒有真正地理解你們的辛酸和痛苦。墨子說過,‘君不正,臣投異國,父不慈,子奔別鄉’。如果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孩子,那麽,大陸確實不是一個真正的好母親,虧欠台灣孩子實在太多太多了。”蔣緯國看著俘虜們,愈發動情地道,“將心比心,假如我有個母親,從來不關心我,甚至還經常打我罵我虐待我,甚至的甚至,她跟別人打架打輸了,居然把我送給人家做賠禮,這樣的母親,我當然會恨她,不會再認她,哪怕她重新找到我想跟我相認並拿出一套什麽‘血濃於水’之類的狗屁大道理,我也堅決不認她。誰罵我不孝,我倒想問問,我為什麽要孝?台灣也是一樣的。真的,說一句誅心之論,你們無錯。”

    俘虜們都很驚愕地看著蔣緯國。

    蔣緯國越說越傷感,他確實是真情流露:“造成我們手足相殘的,到底是誰?罪魁禍首當然是日本人,但我們更應該怪我們自己。割讓台灣的是腐朽無能的清政府,至於國民政府,雖然想收複台灣,但有心無力啊!唉!”他長長地歎息一聲,然後換上一副肅然正色的表情,同時立正。蔣緯國看著俘虜們,大聲道:

    “同胞們,我們對不起你們!”

    說著,蔣緯國深深地向俘虜們鞠身彎腰。

    “同胞們,我們對不起你們!”劉峰嶺、劉啟虎等現場所有南京軍人員都一起鞠身。

    俘虜們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蔣緯國真誠而傷感地道:“台灣同胞們,我們對不起你們,我們不強求你們能接受我們的歉意,但我們必須要跟你們道歉,因為我們確實對不起你們,請你們原諒!”

    俘虜們互相麵麵相覷著,表情、神色、目光都慢慢地變了,麻木、茫然、惶恐、膽怯、憤恨、怨懟…逐漸被一種心靈上情不自禁產生的微妙共鳴給取代了。

    蔣緯國抬起身,看著俘虜們:“剛才,是我們代表我們個人向你們道歉,現在,是大陸政府向你們道歉。”他望向院子的一個通道的門口,門被打開,一個人緩緩地走進來。

    俘虜們都瞪大眼,因為他們看到進來的人赫然是蔣介石。

    化裝成“蔣介石”的何雲一臉沉痛和歉疚地走到蔣緯國的身邊。跟蔣緯國對視一眼後,何雲看著俘虜們,先歎口氣,然後唏噓著說道:“你們身為台灣人,卻參加日軍為日本而戰,不怪你們,真的不怪你們,是大陸對不起你們啊!大陸對不起台灣,對不起所有的台灣同胞,大陸虧欠台灣太多太多了。我這個委員長,必須代表大陸政府,向你們真誠道歉呀!”說著,何雲緩緩地彎腰。

    俘虜們都不敢相信這一幕,紛紛感到心頭顫動。

    蔣緯國微笑著,他聲音響亮地道:“你們之所以會以日本人的身份參加這場戰事,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你們已經絕望了,哀莫大於心死,你們看不到大陸祖國還能收複台灣的希望,你們別無選擇,隻能放棄,轉而認同日本,認同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我相信,如果還有希望,你們還是願意把握的。確實啊,滿清政府是不可能收複台灣的,國民政府以前和現在也沒有能力,但我相信,在不遠的以後,一定會收複的,雖然這個道路注定漫長而艱巨,但畢竟還是有希望的。收複台灣,既需要大陸人的努力,也需要並且更需要台灣人的努力啊!我真心地希望,你們能跟我們並肩作戰,盡到你們作為一個台灣人、一個中國人的天賦使命!諸位,我們需要你們!”

    此話一出,俘虜們頓時騷動起來,再次互相麵麵相覷著,都露出複雜的神色。俘虜們明白蔣緯國的意圖了。

    “你們大可放心!”蔣緯國急忙補充道,“首先,日本人並不知道你們是被俘還是失蹤,所以你們為我們效力並不會連累到你們在台灣的家人,我們會對你們的身份以及你們的存在進行最嚴格的保密;其次,我們不會再虧待你們,大陸不會再虧待台灣。你們如果加入我們,你們的軍餉是我們的三倍,以後台灣光複了,你們返回台灣會成為台灣的英雄、中國的英雄、中華民族的英雄!你們和你們在台灣的家人都會得到應得的獎勵,如果不幸殉國,同樣可以得到最優厚的待遇;其次,台灣光複後…”他望向身邊的何雲。

    何雲一本正經地道:“我以委員長的身份向你們保證,台灣光複後,台灣全境免稅五年!並且中央政府以後每年都會大力投資台灣,把台灣建設得更加興旺發達!大陸虧欠台灣多少,一定都會加倍補償的!”

    部分俘虜的眼中開始泛起淚花。

    蔣緯國又補充道:“不願意加入我們的人,不會遭到非難折磨,仍然以戰俘身份被關押,享受人道主義待遇,戰爭結束後會遣送回台灣,僅此而已。”他目光炯炯地看著俘虜們,“對台灣被光複有信心的、願意跟我們並肩作戰的、還把自己當一個中國人的,站出來吧!一起戰鬥!一起打敗日本人!一起跟我們踏上光複台灣的道路!有嗎?”他大聲問道,“有人嗎?”

    “有!”俘虜們裏有人大聲應道,然後大步站出來,“我報名!”

    “好!”蔣緯國喝彩道,“好樣的!你…”他看著這個俘虜,頓時驚奇了,“是你?”

    這個俘虜笑起來:“是,是我。”

    蔣緯國記得這個俘虜,此人是在上海戰場上被俘的,此人就是那個把大陸比喻成母親、把日本比喻成後媽的台灣兵。蔣緯國不得不驚奇,因為他判定此人的思想肯定是極度頑固的,沒想到他會第一個完成思想上的轉變。

    這個俘虜眼光敏銳地看出了蔣緯國的想法:“二公子,不要覺得奇怪,我先前很恨大陸,那是因愛而恨,我愛日本,是被迫無奈的愛,你分析得很對,我和我的同胞們之所以會死心塌地地為日本而戰,除了曆史原因外,還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我們家人在台灣被扣為人質,二是我們都絕望了,我們看不到大陸祖國還能收複台灣的希望,我們沒辦法,隻能當日本人。如果大陸祖國真的有希望收複台灣,我們中很多人都會改變思想和立場的。如果真的有選擇,我們最希望的就是祖國很強大並且台灣是祖國的一部分,誰真的願意俯首乞食於外邦呢?”

    “說得好!”蔣緯國感同身受地點點頭,“你叫什麽?哦,我是問你的中國名字。”

    “我姓盧,我叫盧欣榮。雖然日占台灣當局給我們每個人都改了日本姓氏、取了日本名字,但我們家裏仍然藏著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族譜。”

    “好!”蔣緯國望向俘虜們,“除了盧欣榮,還有誰?”

    “我!”“我也報名!”“還有我!”“我也是!”俘虜們紛紛踴躍報名,很多人都流下眼淚,紛紛哽咽不已。

    絕大部分台灣兵俘虜都報名,總數250多人。蔣緯國鄭重地宣布道:“你們從現在開始,是中國軍人了,也是中國人了!你們將會以中國軍人、中國人的身份,跟我們一起踏上光複台灣的征途!你們現在被編為一支特別戰鬥隊伍,番號叫做‘國民革命軍第417特別戰鬥隊’。四一七,你們知道這個含義嗎?”

    “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盧欣榮回答道,“《馬關條約》被簽訂,台灣被割讓。”

    “對!”蔣緯國看著盧欣榮,“你現在是第417特別戰鬥隊的上尉隊長。”

    盧欣榮肅然立正:“是!”他望向他的隊員們,握拳大吼,“打回老家!光複台灣!”

    “打回老家!光複台灣!”身份已轉為中國軍人的原台灣籍日本兵們一起流淚呼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