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節 緊鑼密鼓(3)

字數:8088   加入書籤

A+A-


    蔣緯國現在是統領華北六省一市的赫赫“華北王”,地盤比日占區還大,除了被蘇聯滲透控製的外蒙古和新疆,國內眾多諸侯裏,他的地盤是最大的,但外蒙古和新疆的“質量”大不如他的六省一市。隻不過,“華北王”聽起來雖然威風凜凜,但幹起來卻是苦不堪言的,約一百二十五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約九千萬的人口,放在世界上,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國家了。這麽大的地盤、這麽多的人口,把蔣緯國累得夠嗆。當家方知柴米貴,蔣緯國算是徹底苦了。軍隊、財政,是蔣緯國當務之急的兩件頭等大事,後者甚至更重要,為了弄到越多越好的錢,蔣緯國絞盡腦汁、搜索枯腸,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總體而言,他的對策共有兩大部分,一是大力建設、發展六省一市的經濟,充實財政收入,二是用各種“旁門左道”手段去搞錢。

    挖寶藏,雖然此舉聽起來頗為虛幻不實際,但蔣緯國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辦法。不過,挖寶藏的收益跟普通人的概念是不同的,一座寶藏被挖出來,對於一個人而言,確實是天文數字般的橫財,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仍然隻是杯水車薪。海統局印度分局在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帕德瑪納巴斯瓦米神廟的地下密室裏盜取了十多噸黃金,這筆財寶的數量可用“驚人”二字來形容,可是,蔣緯國隻是開心,並沒有感到欣喜若狂,為什麽呢?因為這筆財寶給一個人花確實可以讓他窮奢極欲、揮金如土,但給蔣緯國這種人花,隻夠他塞牙縫。此時,國際黃金匯率是1盎司黃金等於三四十美元(由於此時世界局勢混亂動蕩,各國的紙質鈔票都受到波動影響,黃金是絕對的硬通貨,所以黃金的實際價值要超過國際黃金匯率),那麽,1噸黃金就是150萬美元左右,10噸黃金就是1500萬美元,不過,由於海統局盜取的那些印度黃金基本都是藝術品,所以價值更高一點,還有很多的鑽石、寶石、王冠,但滿打滿算,這筆財寶的總價值也就2000萬美元上下。對蔣緯國這種人而言,兩千萬美元算得了什麽呢?也就兩百架飛機的價錢而已。國家的開銷是非常龐大的,更何況是戰時,戰爭的開銷完全是燒錢,比如魚雷,一枚魚雷就是3萬美元,折算法幣就是10萬,蔣緯國現在是少將,每月軍餉160元,加上他擔任政府職務的工資,每月也就200塊錢左右,他要不吃不喝四五十年,攢下的錢才能買一枚魚雷,還有迫擊炮彈,隻是軍隊裏最基礎的一種炮彈,但一顆迫擊炮彈,造價就等於一個農民種十畝地的一年收入了。可以想象,打一場戰役乃至一場戰爭,要燒掉多少錢?所以南京軍發動的冬季會戰,隻打到承德就沒力氣繼續打下去了,因為老本耗光了。

    蔣緯國財路還是不少的,仔細分析的話,共有以下這些:

    第一條是希特勒的援助。德中日三國聯盟正式成立後,希特勒言而有信,非常慷慨地援助中國(也援助日本,主要是援助日本繼續擴建海軍),每年撥給中國兩億美元的貸款(中國不需要還錢,隻需要用鎢砂、豬鬃、桐油等工業原料來還債),另外還有一些無償的資金轉增,加上德國援華人員(技術人員)、武器裝備、機械設備等方麵的開銷,德國此時一年差不多給中國三億美元的資金;

    第二條是北美、東南亞、歐洲等地的海外華僑的捐助,每年約二三千萬美元(東南亞華僑除了捐助蔣緯國鈔票,還低價出售甚至白送給蔣緯國大批橡膠);

    第三條是金三角毒品基地製毒販毒的黑色收入。根據金定國的報告,截止到1939年初,他們已經在泰國、英占緬甸、法占老撾的三國交界處拓展了總麵積約10萬平方公裏的地盤,控製人口約50萬,組建了約5萬人的武裝力量,毒品種植麵積已經超過50萬畝,年產鴉片超過800噸。金三角的鴉片主要有三個用途,一是直接販賣,二是提煉出海洛因等更強烈的毒品進行販賣,三是運回國內加工成藥品。金定國等人沒有讓蔣緯國失望,因為金三角此時一年可以給蔣緯國帶來超過5000萬美元的收入,這些錢都是從英屬印度殖民地(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克什米爾、緬甸、克什米爾)、法屬印度支那、英屬馬來亞、英屬文萊、荷屬印度尼西亞等南亞地區、東南亞地區榨取來的,其中,英屬印度堪稱金三角的第一大“供貨市場”,在巨額的利潤前,大批的英國、法國、荷蘭的殖民地官員也被金三角給拉下了水。眼下,已經擁有豐富經驗的金定國等人正按照蔣緯國的指示,準備再接再厲,控製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國交界的“金新月”,甚至還準備派人前去拉丁美洲,控製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巴西四國交界的“銀三角”,從而把世界三大毒品基地都變成蔣緯國的黑色財源,爭取把毒品賣到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去,特別是要賣到美國去,美國人有的是錢,賣毒品給美國人,一來可以狠狠地賺錢,二來可以糜爛美國,一舉兩得;

    第四條是國民政府也就是蔣介石給蔣緯國的撥款,基本上忽略不計,也就幾百萬法幣,都不夠蔣緯國塞牙縫,甚至有時候蔣介石還跟蔣緯國要錢花;

    第五條是華北六省一市的財政收入,目前還很少,因為各方麵的建設和發展都剛開始,財政完全是入不敷出,不但不能給蔣緯國賺錢,還要蔣緯國不斷地扔錢進去;

    第六條是蔣緯國先後創辦的中國能源總公司、中國冶金總公司、中國江河船運總公司、中國海洋船運總公司、東方航空公司等大型企業的商務利潤,蔣緯國一年可賺七八百萬美元;

    第七條是德國在獲得中東油田後給他的“紅利分成”,目前還沒兌現,因為德國目前還沒有獲得中東油田;

    第八條是猶太人的賣身救命錢,這一條是僅次於希特勒援助的蔣緯國第二大財源渠道,光是救出德國境內的四十萬猶太人,就讓蔣緯國撈到了2億美元,再加上蔣緯國不停地救人,所以財源滾滾,光是在1939年這一年裏,他就從猶太人身上結結實實地撈到了四五億美元。

    光是靠以上八條財路,蔣緯國的腰包還是不夠用,所以他又開辟了兩條新財路。

    蔣緯國現在掌握的地盤、人口都比先前的魯晉二省大大增加了,所以他的武裝部隊的人數也水漲船高了。正規軍方麵,蔣緯國現在有約70萬部隊,約60萬是南京軍,約10萬是東北軍舊部以及少數的其它地方軍隊(注:南京軍和此時在六省一市境內的東北軍等部隊都是“華北軍”,但隻有南京軍是“龍魂軍”),同時,憲兵、民兵(預備役部隊)、警察、武警等武裝人員和準武裝人員的數量同樣增加了,在蕭山令的苦心經營下,六省一市共計有420多個縣,每縣成立民兵隊,使得民兵數量增至100萬,憲兵增至10萬,警察增至60萬,武警(武裝警察)增至10萬,從而讓蔣緯國掌握的武裝人員和準武裝人員總數高達250萬。其中,武警部隊得到了現代化、正規化、係統化的發展,根據蔣緯國的“指導”,華北武警被細分為內衛、黃金、林草、探礦、水電、消防、邊防共七個係統,內衛武警保護政府重要機構和重要人員,黃金武警負責尋找和保護金礦,林草武警負責森林、草原地帶的防火滅火,探礦武警負責協助工業部門勘探礦物資源以及保護大型礦場,水電武警負責建設和保護大型水電工程,消防武警負責在平民居住區防火滅火以及在非暴力意外事件中解救平民等,邊防武警負責邊境檢查、邊境巡邏、邊境治安管理、打擊偷渡和海上緝私等。武警的七個係統裏,黃金武警正是蔣緯國的第九條財路。

    挖黃金,沒什麽比這個更直接來錢的了,但金礦不是遍地都有。中國的金礦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在後世,中國金礦已探明儲量約9000噸,其中,山東是黃金儲量最多的省(第二是河南),並且多半在萊州、招遠一帶,兩地黃金儲量高達約2500噸,中國十大金礦裏足有五個在山東省的煙台地區。山東眼下在蔣緯國手裏,他肯定要大肆挖黃金,特別是招遠,招遠金礦開采曆史十分悠久,在清末洋務運動時就產金子了,蔣緯國眼下自然是不惜血本地擴大生產規模,另外,陝西小秦嶺一帶也有大型金礦並且同樣開采曆史悠久,雖說那裏目前是胡宗南的地盤,但胡宗南這個蔣介石的得意學生肯定不是蔣緯國這個蔣介石的得意兒子的對手,蔣緯國霸占小秦嶺金礦,胡宗南也是無可奈何的,更何況,蔣緯國挖金子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國家。在召集這方麵的地質專家、采礦專家進行商討和分析後,蔣緯國得到一個讓他興奮不已的結論:光是招遠金礦和小秦嶺金礦,在進行正規化生產後,一年就能出產50噸以上黃金,折算美元七八千萬,如果加上其它的一些中小規模的金礦,靠著挖金子,蔣緯國一年能撈到一個多億的美元。這件大事被蔣緯國交給蕭山令去辦,他手裏已建立了黃金武警。

    蔣緯國的第十條財路正是挖寶藏。

    世界上肯定有很多寶藏,什麽世界十大寶藏、世界十大沉船之類,中國也有所謂的“十大寶藏”,其中最家喻戶曉的就是石達開寶藏、張獻忠寶藏、李自成寶藏等,但這些“寶藏”大多數是捕風捉影、以訛傳訛,甚至是地攤文學用來故弄玄虛、騙人眼球的,基本不足為信,蔣緯國雖然缺錢,並且缺得堪稱饑不擇食,但還不至於真的派人去尋找這些子虛烏有的寶藏,海統局印度分局在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帕德瑪納巴斯瓦米神廟的地下密室裏盜取的寶藏隻是一個意外,蔣緯國挖的“寶藏”其實是另一種東西。

    南京軍的正規軍共有16個師,包括1個生化兵師和15個野戰師,很快有了第17個師,該師番號是第40師,師長是一個“風雲人物”。

    “孫將軍,你呢,雖然外人對你的評價可以說是褒貶不一,但我知道你還是很愛國的。熱河保衛戰期間,人馬比你多、裝備比你好的東北軍萬福麟部和湯玉麟部要麽一觸即潰要麽望風披靡,隻有你,帶著部隊在赤峰英勇頑強地抗擊日軍,血戰十多天,殺傷日軍好幾百人,另外,抗戰初期的平津會戰,你也積極參加了,由此可見,你也是有一腔熱血的,隻是沒有機會而已。”辦公室內,蔣緯國笑容滿麵地迎接著將被他委任為第40師師長的孫殿英,“現在,我父親在我請求下,重建你的第40師,劃入南京軍,跟南京軍其它師一樣下轄三個旅、九個團,你仍然是師長,怎麽樣?”

    孫殿英霎時眼眶濕潤,幾乎感激涕零,聲音哽咽地道:“二公子,你對我的大恩大德,我沒齒不忘!我以後一定肝腦塗地、做牛做馬來報答你!”

    蔣緯國笑起來:“言重了!言重了!”

    孫殿英對蔣緯國感恩戴德確實不是裝出來的,是發自真心實意的。孫殿英是不折不扣的雜牌軍出身,北伐後被蔣介石收編,成為雜牌軍第12軍的軍長,但“出身不好”的問題自然讓他在國軍裏麵混不開,中原大戰期間他站錯了隊,跟著馮玉祥打蔣介石,戰爭結束後,他的部隊被張學良改編成第40師,從軍長變成了師長,九一八事變後,因為華北局勢緊張,他的部隊得到擴建,被擴編成第41軍,他再次成了軍長,熱河保衛戰中,他參戰了,並且還是參戰的中國軍隊裏表現最好的一支,隨後被蔣介石下令調到西北“進行屯墾”,實際上是被蔣介石當槍使,用來對付西北馬家軍,從而爆發了“四馬拒孫”戰役,孫殿英遭到慘敗,部隊七零八落、一蹶不振,七七事變後,他被宋哲元收編,因為石友三被蔣緯國除掉,所以石友三的部隊被交給他,跟他原先殘部合編為第181師,參加了平津會戰,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兩年來,孫殿英無所事事,他本來還頂著一個“第181師師長”的空頭銜,實際兵力隻有二三千,但國軍在中日議和停戰後進行全麵大整頓,沒有人脈關係的孫殿英部肯定是遭到“優先整頓”的對象,第181師被裁撤,番號被中央軍收回,孫殿英徹底一無所有了。就在這時,孫殿英突然接到蔣緯國的邀請,聲稱幫他重建他的老部隊第40師,仍然讓他當師長,並且還把他和他的部隊劃入南京軍序列裏。得知這個消息的孫殿英根本不敢相信,因為這堪稱“天大的好消息”,蔣緯國是什麽人?蔣介石的二公子,並且“得寵”程度遠超過他大哥蔣經國,又是中外聞名的“軍事天才”“戰爭英雄”“軍民偶像”,目前他還是威風八麵的“華北王”,跟了他,前途根本就不是問題,簡直就是一步登天,他的南京軍更是中央軍“嫡係裏的嫡係”,加入南京軍的意義完全不需要多說。孫殿英先是驚喜至極,隨後也疑惑不已,不知道蔣緯國為什麽看中他這麽一個已經完全失勢的雜牌軍將軍。

    蔣緯國看中孫殿英,自然是有原因的。孫殿英一方麵有一些軍事才幹,中原大戰期間,孫殿英死守亳州,遭到蔣介石中央軍八九萬人馬的圍攻,孫殿英堅持整整三個月,直到援兵到來,打贏了那場亳州戰役,熱河保衛戰期間,萬福麟、湯玉麟等人都畏敵如虎、不戰而逃,唯有孫殿英帶著他的雜牌軍賣力地抵抗了十來天,打死打傷日軍四五百人,還曾立誓跟赤峰共存亡,為抗戰做出了一定貢獻。當然了,蔣緯國看中孫殿英的最重要的地方還是孫殿英“聞名全國”的那件事:東陵盜寶。

    “跟著我,以後你好好幹!”蔣緯國親熱無比地拍了拍孫殿英的肩膀,“你的第40師,主要負責一件非常重要的、非常重大的事,相信你幹起來是輕車熟路的。”

    孫殿英頓時恍然大悟,他心領神會,連連點頭:“二公子放心!我會做好的!”

    蔣緯國缺錢都缺得快發瘋了,製毒販毒的事他都幹得出來,盜墓又算什麽?其實為了斂財而去盜墓並非蔣緯國的獨創,孫殿英就是他的“前輩”,不過,這也不是孫殿英獨創的,三國時著名梟雄曹操就專門幹盜墓勾當以籌備資金軍餉,在後世很出名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就是曹操設立的盜墓部隊的官職(所以曹操害怕自己死後也被盜墓,從而搞出“七十二疑塚”),民國時期的地方軍閥也經常盜墓籌財,孫殿英和直係軍閥將領靳雲鶚、陝西精國軍將領黨玉琨號稱“民國三大盜墓梟雄”,奉係軍閥湯玉麟在盤踞熱河省期間也偷偷地挖了熱河省境內的遼聖宗、遼光宗、遼道宗的皇陵。

    為了錢,蔣緯國現在也義無返顧地走上了這條“罪惡道路”,並且蔣緯國想得很達觀,他認為,那些皇陵裏堆滿了無數奇珍異寶,都是封建統治者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讓那些珍寶給死人陪葬並沉睡在暗無天日的地下,怎麽看都是一種浪費,適當地取出來一些,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孫殿英曾盜取的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境內,就是蔣緯國的地盤,這片皇家陵墓建築群占地八十多平方公裏,共有大小陵園十五座、陵墓一百五十七座,埋著五個皇帝、十五個皇後、一百三十六個妃嬪、三個阿哥、兩個公主。客觀上講,孫殿英當初的盜墓行為雖然鬧得紛紛揚揚,但其實孫殿英盜取行為的規模並不很大,隻挖了兩座陵,十分之九以上的奇珍異寶仍然長眠在地下(孫殿英挖了兩座陵,剩下的一百五十多座在抗戰勝利後統統被挖了,動手者打出的旗號是“打倒封建帝王”),如今,蔣緯國伸出了“魔爪”。

    “第一,絕對保密!第二,不準破壞!”蔣緯國囑咐孫殿英,“明白了嗎?不準使用炸藥、大型機械等蠻力手段,要小心地保護,悄悄地挖進去,悄悄地拿東西,悄悄地再離開。我會聘請一批土木專家、工程專家、建築專家、考古專家、曆史學家幫你,我們隻為了求財,不是為了搞破壞,也不準侮辱裏麵的屍體。”

    孫殿英連連點頭:“二公子放心吧!我明白,我明白!”

    南京軍第40師在後期較長時間內成為蔣緯國專屬的“盜墓部隊”,專門挖掘古代陵墓,盜取陵墓裏的奇珍異寶,再被蔣緯國變賣成錢,用於六省一市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蔣緯國在這個過程中是非常注意保護的,他的行為可以說是“考古”,小心翼翼、輕拿輕放,但他的目的不是為了研究曆史,而是為了弄錢。另外,蔣緯國基本上不動那些藝術性很高的、曆史價值很大的文物古董和陪葬品,國寶級的文物是得到他的保護的,次品被他拿去賣錢了。

    得到蔣緯國的賞識和重用,孫殿英十分賣力,一年內就給蔣緯國從地下挖出了幾千萬美元的資金。

    打鐵還需自身硬,盜墓、製毒販毒、靠人接濟等各種“歪門邪道”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蔣緯國的真正財源,還應該是六省一市的財政收入。為此,蔣緯國特地邀請了劉大均、何廉、方顯廷、陳岱孫等一批中國此時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幫他製定經濟對策。眾位專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為蔣緯國出謀劃策,首先,加大稅收或增加稅務項目肯定不可取,六省一市百廢待興,民眾大部分生活在困苦中,加稅萬萬不可,隻能發國債,否則就是瘦羊身上剪羊毛了。專家們踴躍發言,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議,比如,招商引資,吸引外資和國外人才,特別是海外僑胞,讓他們把資產、人員一步一步地轉移到國內,既可以刺激國內經濟發展,也可以避免在接下來的世界大戰中讓他們蒙受損失乃至災難;抓住並擴大幾個主要稅源,比如煙草、鹽業、鐵器、酒糖等;北平此時是六省一市的核心,在北平建立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從而大力發展金融業以及各種金融相關類交易所,形成資金集聚地;創建勞動密集型、資源出口型的外貿公司,特別是全世界基本被中國壟斷的鎢砂、豬鬃、桐油,出口優勢產品賺取外匯;發行國債,向社會各界坦誠國家和政府此時的困難,請求國內各界能“有錢出錢”,當然了,政府不是白拿的,而是借的,會連本帶利償還的,並且償還方式很多,可以用公司股份來代替,可以用土地來代替等。

    會議上,一位叫冀朝鼎的經濟學家向蔣緯國提議,在華北六省一市獨立發行鈔票以此避免六省一市的經濟體係遭到國統區南方的負麵影響,使得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華北經濟得以實現“獨立”。蔣緯國在征詢了眾專家的意見後,沒有采納這個提議,因為此時的法幣還是十分堅挺的(抗戰期間,日本人打算偽造法幣來擾亂中國經濟,但法幣的印刷技術十分先進,日本人並沒有偽造成功,後來繳獲到中國的法幣印鈔機和一批半成品法幣後才掌握了法幣的偽造技術,眼下自然沒有幹這件事),不止如此,蔣緯國另發貨幣在政治性質上是很嚴重的事。

    總體而言,靠著一係列或正規或不正規或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蔣緯國勉強地解決了六省一市的資金吃緊問題,雖然還是嚴重不夠,但最起碼的是七成以上的項目都得以展開了。當然了,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非常艱巨也是非常漫長的,發展經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管怎麽說,有一個良好的開始總是最重要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