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節 緊鑼密鼓(5)

字數:9324   加入書籤

A+A-


    5月1日,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青島港。

    八艘吃水很深的大型貨輪慢吞吞地開進港口裏,這種事在“無論白天黑夜,商船如雲”的青島本來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但今天的這八艘貨輪卻格外與眾不同,因為它們的船頭上都飄揚著太陽旗,看上去十分的刺眼醒目。碼頭邊,軍人如雲,都是荷槍實彈、如臨大敵的南京軍精銳官兵,蔣緯國坐在輪椅上,繼續裝成“還未痊愈”的樣子,雖然麻煩,但他必須要來,因為來到青島的這批日本貨船是非常有意義的。

    船上走下來一批日本軍人,都是軍官,為首者是一個少將,其餘都是大佐中佐,站在蔣緯國身邊的黃維迎上去,雙方都麵無表情,互相禮節性地、程序化地敬個禮後,日軍少將取出一份清單,聲音幹澀地說道:“將軍閣下,這是我方轉讓給貴方的第一批陸軍武器裝備,包括九〇式鋼盔三萬頂、三八式步槍三萬支、三八式步槍子彈六百萬發、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五十挺、九二式重機槍十五挺、機槍子彈二十萬發、八九式擲彈筒三十具、各型迫擊炮十門、九二式步兵炮五門、四一式山炮五門、各型炮彈三百發。...”

    黃維先是聽得喜笑顏開,隨後越聽越拉下臉:“沒了?”

    日軍少將回答道:“沒了。”

    黃維頓時怒了:“貴方莫非是在糊弄我方嗎?為什麽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山炮數量如此之少?榴彈炮更是一門都沒有!”

    日軍少將神色不悅甚至有些惱怒地道:“這批軍械已經可以武裝我軍一個師團了。”

    “鬼話!”黃維愈發憤怒,“你們一個甲種師團都會配備一個炮兵聯隊,而一個炮兵聯隊可以擁有36門山炮和12門野炮,甚至還會有105毫米、120毫米、150毫米的榴彈炮!你們就拿這麽點火炮來敷衍我們?”

    日軍少將臉色緊繃:“戰爭期間,我方火炮損失非常嚴重,所以無法滿足貴方要求。”

    黃維大怒,他怒火衝衝地跑到蔣緯國身邊,把事情說清楚,然後怒不可遏:“日本人分明就是在敷衍我們!”

    蔣緯國並不感到很意外,他知道,日本人雖然在三國聯盟成立後承諾立刻轉讓可武裝三十萬人的日械裝備給中國軍隊,但日本人必然心裏不舒服,所以在履行承諾時“偷工減料”。蔣緯國板著臉:“師座,你別生氣,也別著急,我會通過德國人向日本人施壓的,先把他們送來的武器裝備收下再說,好歹可以武裝一個日械師了(南京軍每個師都擁有三萬餘兵力)。”

    黃維點點頭,忍住怒意繼續與日方進行交接手續。

    “小蔣先生!”有人向蔣緯國打招呼,並且是從日本貨輪上走出的。本來,轉讓武器裝備的日方軍人都是日本陸軍,但在向蔣緯國打招呼的卻是一小群日本海軍的軍人,為首者赫然就是山本五十六,他身邊還有黑島龜人和山口多聞,並沒有宇垣纏。蔣緯國明白了什麽,首先,宇垣纏對蔣緯國態度惡劣,所以不帶他可以避免“傷和氣”,其次,日本海軍高層裏,山本和黑島都很重視航空母艦(但並沒有放棄對戰列艦的重視),山口則高度重視航空母艦。

    笑容滿麵地走過來後,山本滿臉和善:“小蔣先生,我們可以談一談嗎?”

    “可以。”蔣緯國微微一笑。

    在眾多蔣緯國衛士的保護下,蔣緯國與山本進行了五分鍾的單獨交談,劉峰嶺在旁邊擔任翻譯。

    “你是對的。”山本顯得很感慨,“戰列艦已經時過境遷了,現在的海上霸主和海戰的決定性力量是航空母艦,日本海軍險些就走上一條嚴重錯誤的道路。實際上,中日戰爭後,我和黑島等人就愈發地發現了航母的重要性,山口、大西(大西瀧治郎,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主官之一,極度反對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極度支持發展航空母艦)更是堅決地要求停止繼續建造大和號、武藏號以及後續的信濃號、四號艦,不過,日本海軍裏的反對聲音是非常強的,那些思想陳舊的高層一方麵也承認航母的重要性,一方麵繼續堅持建造戰列艦,但同時建造航母和戰列艦的話,超出了日本的國力和財力,所以這件事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幸好有你,拉著德國人一起給那些冥頑不化的高層施壓,如果日本海軍不放棄戰列艦、不抓緊建造航母,德國就不給日本海軍在資金、資源、技術上的支持。這事在日本海軍乃至日本軍方裏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人的陰謀’。於是,我提議進行一場大規模海戰演習,‘航母艦隊與戰列艦隊展開交鋒’的大演習。五天前,這場大演習在日本海舉行了,一方是小澤治三郎統領的航母艦隊,擁有航空母艦4艘、重型巡洋艦4艘等,另一方是南雲忠一統領的戰列艦編隊,擁有戰列艦4艘、重型巡洋艦4艘、輕型航母1艘等,雙方一個從九州島出發,一個從北海道島出發,對向開拔,都不知道對方的位置、動向、計劃,隻知道演習開始時間,炸彈用的是木頭炸彈,魚雷也沒有彈頭。”山本長歎一口氣,“演習持續了一天一夜,結果...”他望向蔣緯國,“你猜結果是什麽?”

    蔣緯國笑了笑:“這還用說?當然是航母艦隊取勝了!”

    山本點點頭:“小澤艦隊沉沒1艘重型巡洋艦,南雲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最諷刺的是,南雲艦隊取得的戰果還是他艦隊裏唯一那艘輕型航母取得的,南雲打算趁夜色掩護,在夜間追上小澤艦隊,用戰列艦的艦炮摧毀小澤艦隊,小澤艦隊故意在夜裏退避三舍,在白天展開猛烈攻擊,幾乎一舉全殲了南雲艦隊。”他笑起來,“經過這場日本海演習,日本海軍裏的那些頑固派都驚呆了,都不得不承認航母的價值已經超越戰列艦,戰列艦必須在航母保護下或者在夜間才有一定的作用。我趁熱打鐵地把演習報告上交給天皇陛下,天皇陛下思索再三,決定按照你們說的做。”山本看著蔣緯國,“大和號和武藏號已經開始拆解,後續的信濃號、四號艦當然也永遠地停在圖紙上了,日本海軍以後不會再建造戰列艦了,雖然拆解了大和號、武藏號很可惜,但是,這是必然的。現在,日本海軍高層已經敲定,把停建戰列艦節約出的資金資源用於在接下來建造4艘重型航空母艦,是在翔鶴級基礎上進行加強和改進的排水量更大、艦載機數量更多的重型航空母艦(翔鶴級滿載排水量約30000噸,艦載機數量84架),並且,如果德國和你們一直支持我們,我們接下來還會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艦,另外,我們的戰列艦以後會跟航母進行混編,以航母為作戰核心,以戰列艦為輔助力量,更加正確,更加完善。哦,對了!”山本補充道,“新建的4艘重型航空母艦,我提議取名為‘大和號’‘中華號’‘德意誌號’‘意大利號’,以表示四國聯盟的團結牢不可破,以及日本海軍的誠意。”

    蔣緯國聽得想笑,日本人的航空母艦用“中華”來命名,簡直就是可笑,他沒有說話。日本海軍從原先的錯誤道路上“迷途知返”,對德中日意四國聯盟在眼下算好事,但蔣緯國不可能忘記,日本在沒有被中國滅亡前,永遠都是中國的千年大敵。但如今,日本海軍因為蔣緯國的“指點迷津”從而變得更強大了,蔣緯國心情不得不感到沉重。

    山本神色非常誠懇:“小蔣先生,雖然我們以前是敵人,但我們現在是盟友,我在此代表日本海軍,向你表達最真誠的謝意,也表達我本人對你的敬佩,你真是一個天才軍事家。”

    蔣緯國在鼻子裏不輕不重地哼了一聲:“空口感謝?”

    山本有些尷尬地笑了笑:“當然不是...我們打算贈送中國海軍一艘驅逐艦,一來是表達謝意,二來是證明誠意,三來是為以前的不愉快進行彌補。”

    “一艘驅逐艦就算了!”蔣緯國眯眼看山本,“中國海軍的假想敵就是你們日本海軍,既然大家都已經是盟友了,中國海軍也就沒什麽壓力了,海上真有強敵,也是你們日本海軍去頂著。不過,中國海軍雖然弱小並且已經沒有大敵,但也不會不思進取的,我們也想組建海軍的航母艦隊。可惜,我們目前無能力建造航母,也無財力購買航母,所以呢,我們想跟貴方租一艘航母,放心,租小的,不租大的,龍驤號,用於我國海軍訓練航母艦載機飛行員,怎麽樣?”日本海軍現在共有5艘航母,分別是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龍驤號,赤城號和加賀號是重型航母,蒼龍號和飛龍號是中型航母,龍驤號是輕型航母,新的翔鶴號和瑞鶴號正在建造中,原本還有1艘輕型航母鳳翔號,已經在淞滬會戰期間被中國空軍炸沉。

    “這個...”山本神色艱難,“估計高層不會同意的...”

    蔣緯國不屑地道:“虧我們大力幫助你們,你們卻這麽自私吝嗇。”

    山本神色愈發艱難而尷尬:“我會回去盡力說服高層的...”

    離開青島後,蔣緯國坐飛機返回華北政務委員會總部所在的北平,繼續處理多得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的公務,當然了,頭等大事還是錢。為了這件讓人幾乎要崩潰的事,蔣緯國絞盡腦汁,頭發都不知道想白了多少根,想出了一些比較別出心裁的主意,由於“與民爭利”是萬萬不可取的,所以蔣緯國隻能賺老百姓的錢而不能搶老百姓的錢,他為此又投資創辦了一係列的輕工企業,生產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電話等市場十分廣闊的民用商品,比如自行車,這東西物美價廉,大規模地普及後,普通老百姓出門就很方便了(黃包車職業肯定會因此而受到衝擊),既提升了普通百姓的交通便利,也能讓蔣緯國賺很多鈔票(關於國產自行車,蔣緯國取了一個“大眾”的牌子,因為希特勒在德國為了讓德國人民家家戶戶都有汽車而創辦了大眾牌汽車,蔣緯國沒那個條件和基礎,隻能創辦大眾牌自行車),另外,自行車在軍事上也大有用途,戰爭一旦爆發,軍方如果自身自行車不夠用,還可以征集民間自行車,三輪自行車還可以運輸物資,跟自行車相似的還有罐頭廠,生產罐頭、餅幹、糖果,和平時期賣給老百姓,戰爭時期供應軍隊,都可以轉為戰時經濟,政府主要投資重工業以及基礎工業,民用輕工業可以交給民間投資,蔣緯國邀請來那麽多企業家、實業家自然因此而大展拳腳,同時,這個政策也與先前的“土改政策”進行呼應:沒土地的農村人口獲得土地並因此而成為農民,或者入城接受培訓成為工人,失去土地但從政府那裏獲得財產(或金錢、或企業股份)的地主則被引導從事工商業,形成良性循環,拉動內需,也能成為政府的財源。為了鼓勵國內外投資,蔣緯國在沿海地區比如青島、煙台、威海、唐山等地成立“工業園區”,這是模仿後世改革開放的經驗。

    雖然任重道遠,但“千裏之行,積於跬步”,總要一步一步來的。

    思考了很久很久後,蔣緯國還是決定開發位於山東東營的勝利油田。

    提前讓勝利油田誕生,肯定存在很多的麻煩和隱患,但又必須這麽做,因為德中日意都是貧油國(蔣緯國當然不可能告訴日本人大慶油田的存在),既然要打仗,石油必不可少,為了勝利,多挖出一點石油自然是好事。眼下中國主要有三處正被開采著的油田,一是位於新界的獨山子區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一小部分),完全被盛世才和蘇聯人控製;二是位於陝北的延長油田;第三個就是玉門油田,也是此時被國民政府/蔣緯國真正掌握的唯一油田,原本年產油約5萬噸,經過蔣緯國的投資和重視(蔣緯國也借助了德國的技術人員和相關的設備),此時的石油產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也隻有70多萬噸(玉門油田在新中國成立後,年產油量很快就達到了140多萬噸),蔣緯國實在沒辦法,隻能開采山東的勝利油田。隻是,開采石油絕不是一步就位的,是非常艱難的,勝利油田在後世是僅次於大慶油田的中國第二大油田,發展過程是這樣的:1961年4月打出第一口日產油8噸的油井,一年半後才獲得日產油555噸的油井,直到1965年初,才獲得了第一口日產油1100多噸的油井,勝利油田直到1978年才達到年產量1946萬噸,1984年才突破2000萬噸,1987年突破3000萬噸(當然,這個坎坷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建國後各種政治風暴的影響)。蔣緯國哪有那麽多時間,他隻能盡力而為,開采勝利油田,他有兩大優勢,一是他不需要勘探就知道油田大致的位置,二是他此舉得到了德國甚至日本的全力支持。蔣緯國挖出石油,對德國、日本肯定都是好事。本來,蔣緯國不想把勝利油田的好消息和利益讓日本人分一杯羹,但他需要迅速地開采石油,技術人員、設備自然是越多越好,在有德國人全力支持的基礎上再有日本人全力支持,進展肯定會更上一層樓,另外,勝利油田如果真的量產了,那它就是中日此時在東亞唯一的大型油田,日本人為了獲得勝利油田的石油,肯定要進一步地對蔣緯國“聽話”,自然是好事(但不排除日本人會打勝利油田的主意,暗中想搶,但蔣緯國不可能讓日本人如願的)。除勝利油田,此時的國統區裏還有不少油田,比如位於河南濮陽的中原油田、位於江蘇揚州的江蘇油田、位於湖北潛江的江漢油田等,但蔣緯國不去開發,因為他能力有限,與其搞得太分散,還不如集中力量專門開采價值最大的勝利油田。

    蔣緯國打定主意後,上千名中、德、日還有意大利的地質專家、勘探專家、石油專家猶如過江之鯽般齊聚山東東營。德日意三國肯定不是來給蔣緯國打白工的,根據四方的協議,勝利油田被開采出來後,中國肯定要優惠出售石油給德日意三個盟友,並且勝利油田的產油是這樣分配的:中國得70%,德國無償分得15%,日本無償分得10%,意大利無償分得5%。因為有好處,德意日三國才會竭盡全力地幫助中國、幫助蔣緯國開采勝利油田並擴大產油量,另外,蔣緯國拉著日本人絕大部分的地質專家、勘探專家、石油專家過來幫忙開采勝利油田,可以起到保護大慶油田的作用,這樣,日本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勝利油田了,發現大慶油田的概率自然更加微乎其微。

    “為了祖國,跟魔鬼合作也在所不惜。”這是蔣緯國的信念。

    5月20日,德國又一批技術人員來到中國,但這批技術人員的身份是極度與眾不同的,為首者是一位眉目溫和、渾身文氣、年約四旬的德國男子,此人名叫沃納·海森堡,是德國著名的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諾貝爾物理學家的獲得者,跟他一起的上百名德國技術人員都是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們是奉希特勒的命令,來到中國跟中國科學家聯合研製原子彈的,並且這隻是第一批,後續還有很多會陸續抵達,展開這項大工程。

    根據中德秘密協議,中德背著日本(當然也背著意大利,但意大利的著名科學家都會被暗中接走),聯合研製原子彈,基地放在中國境內(從而讓中國確定德國不可能出賣中國)。為了挑選好這個原子彈研製基地的合適地點,蔣緯國又焦頭爛額了好一陣子,在原先曆史上,新中國的原子彈基地是在羅布泊,但羅布泊在新疆,顯然不可能,這東西的地址肯定是周圍人煙越少越好,並且要方便保密。蔣緯國想來想去,放在南方不靠譜,南方畢竟太亂,放在南方令人不放心、不踏實,華東、華中、華南都“人多口雜”,西南地區多崇山峻嶺、交通不便,並且軍閥割據,更加不靠譜,必須放在華北六省一市境內,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雖然人少,但靠近敵占區(日占區或蘇占區),安全性很差,剩下的魯晉冀三省裏,山西省是最好選擇,第一,山西人口最少,隻是山東或河北的三分之一,第二,山西多山地,假如再次爆發戰爭,山西防禦條件較好,第三,山西煤炭資源極度豐富,煤炭可以發電,原子彈工程需要巨量的電力,因此,基地放在山西雖然也有一些不便之處,但卻是眼下的最好選擇。

    山西煤炭資源極度豐富,最豐富的就是晉北的大同、朔州,因此原子彈基地放在大同郊區的一座小型盆地裏,同時遷走了方圓五十公裏內的所有居民,大同和朔州的火力發電廠幾乎全部為這個基地供電,甚至還要從山西其它地區、山東、河北等地調電力過來進行增援。在德國專家們到來之前,大同的原子彈基地就已經在建造中了,從德國運來的設備源源不斷,因為在大同,所以基地代號“大同”。這很有特殊意味,因為“大同”有一層含義是“理想世界”,所以東方的“天下大同”就是西方的烏托邦思想,但在山西大同,中德科學家卻在研製可以瞬間殺死幾十萬人的超級武器。

    中德聯合研製原子彈,德國出人、出錢、出設備,中國出大大超過德國的人、出大大低於德國的錢、出設備、出場地、出資源。研製原子彈的中德科學家裏,中國占三分之二多,實力雄厚,本來,中國的科研實力肯定大不如德國,但“感謝”希特勒的排猶反猶,他此舉導致超過2000名優秀的猶太科學家和尖端技術工程師離開德國(在原先曆史上,這些寶貴的猶太高科技人才基本去了美國),繼而被蔣緯國楚才晉用,加入中國科學家的陣營集團(蔣緯國還從美英法意等國撈了大批尖端科技人才,但沒撈蘇聯、日本的,而是采取了暗殺手段),使得中國科學家陣營裏人才濟濟、群星璀璨。實際上,大同基地並不是真正的中德兩方研製,而是三方,第三方是猶太人,蔣緯國承諾讓猶太人也獲得原子彈技術,所以猶太人也參加了這項工程,繼而出人出錢出力,極大地減輕了蔣緯國的負擔。希特勒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蔣緯國實在太忙了,國內國外無數大事需要他嘔心瀝血。5月底時,根據蔣緯國的提議、希特勒的組織,“聯盟國總部”正式在青島成立,德、中、日、意都要派出高層參加,參加第一次“聯盟國總部會議”,商討聯盟國的戰爭計劃,在這之前,希特勒熱情地邀請蔣緯國前去柏林(蔣緯國此時“傷勢好得差不多了”),以中國最高領袖的二兒子、希特勒的私人好友、希特勒聘請的德軍參謀總部“特殊顧問”的身份參加德軍的高層會議,為德軍接下來怎麽打世界大戰“指點迷津”。希特勒現在極度地看好蔣緯國的戰略眼光和軍事頭腦,已經把他當成可以跟亞曆山大大帝相媲美的“軍事天才”了。

    “累死老子了!又要跑半個地球去柏林!那麽遠!”蔣緯國歎息不已,“去一趟也好,可以讓老希別像原先曆史上那樣犯下致命錯誤,另外,把老希哄開心了,說不定還能敲竹杠,弄個幾千萬美元回來。媽的!治理國家怎麽這麽難呢!什麽地方都缺錢!”

    拖著疲憊的身軀,蔣緯國回到他此時在北平的住處後,迎接他的不是熱飯熱菜和噓寒問暖,而是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柳無垢和施利聆簡直是一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一個“一哭二鬧三喝藥”,當然了,兩人愛惜自己的身邊,所以一個準備吊死蔣緯國一個準備藥死蔣緯國。

    “我靠!又怎麽了?”蔣緯國氣急敗壞,他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回家後卻遭到如此待遇,不得不讓他深深地感到命運不公。

    “蔣緯國!你這個白眼狼!我剛生完孩子你就...招蜂引蝶!”柳無垢怒不可遏。

    “什麽白眼狼!明明就是色狼!”施利聆咬牙切齒,“又勾搭狐狸精!”

    “什麽啊!”蔣緯國大感冤枉,“我什麽時候招蜂引蝶了?什麽時候勾搭狐狸精了?”

    “你少來!”柳無垢怒火萬丈,“你是不是招了一個秘書?”

    蔣緯國幾乎無語:“是啊!”他跳起來,“拜托!我現在日理萬機的,我可不想英年早逝,招個秘書幫忙處理文件,有錯嗎?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他總算明白柳無垢和施利聆為什麽對他大發雷霆了,因為他苦於公務極度繁忙,所以前陣子招了一個秘書,當然,是女的,並且是漂亮女的,叫藍慕竹。柳無垢和施利聆當然大動肝火,楊梅對蔣緯國這方麵的破事根本就懶得管,蔡文娜更是完全沒脾氣、不吃醋,比《鹿鼎記》裏的雙兒還要看得開。蔣緯國感到自己太委屈了,自己如此盡心盡力地為國為民,要是自己不把錢投到國家和軍隊身上,那自己此時起碼有五億美元的存款了,但現在,蔣緯國的私人存款就可憐的幾千大洋,好歹是威風凜凜的“華北王”,卻招個秘書都要挨罵。

    施利聆怒道:“你為什麽不招男秘書?偏偏招一個女秘書?還長得那麽風騷不正經!”

    蔣緯國滿頭冷汗:“喂!能不能不要用這種詞形容藍秘書?人家很勤奮敬業的!再說,她比我大八歲呢!我怎麽可能會跟她怎麽樣怎麽樣嘛!更何況...”他很不服氣地道,“我哥蔣經國也有一個漂亮的女秘書,我嫂子也沒說什麽嘛...”蔣經國此時有一個女秘書叫章亞若。

    “呸!”柳無垢和施利聆十分默契地一起啐了蔣緯國一口鄙夷的吐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