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節 遠東烽煙(3)

字數:8656   加入書籤

A+A-


    “開戰了!日本人和蘇聯人打起來了!”位於北平的南京軍總部內,一股亢奮而熱烈的氣氛迅速地彌漫開且不斷發酵著,高級將領們死死地看著地圖、沙盤、文件,參謀軍官們聚在一起緊張而急切地討論著、研究著、分析著,通訊軍官們直接小跑著進進出出傳遞文件,電台前的十指如飛,無線電收發聲和撕心裂肺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愈發地加劇著現場氣氛。

    “拿來。”坐在總部會議廳一個角落裏的蔣緯國向站在他身邊的“貼身秘書”柳無垢伸出手。

    “拿什麽?”柳無垢感到莫名其妙。

    “路上讓你買的東西。”蔣緯國一本正經,但他的表情已經開始忍不住了。

    “你還有閑心吃這個?”柳無垢愈發驚訝地掏出口袋裏一包瓜子遞給蔣緯國。蔣緯國之所以來到這裏,因為他在華北政務委員會總部裏接到了南京軍總部十萬火急的報告,所以他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因此驅車趕來的路上,經過一個瓜子攤時,他讓柳無垢買了一包瓜子。

    蔣緯國接過柳無垢遞來的瓜子,開始悠哉悠哉、慢條斯理地嗑起來。

    柳無垢瞪大眼睛看著氣定神閑甚至是容光煥發、紅光滿麵的蔣緯國,她雖然不懂軍事,但畢竟跟蔣緯國這麽久了,知道不少這方麵的東西,十多分鍾前,她跟蔣緯國急匆匆地趕來,發現這裏的氣氛極度地與往日不同,上至將軍下至普通軍官,無人不是表情專注、神色凝重,很明顯,發生了重大的事情。柳無垢難以置信地看到蔣緯國在麵臨如此重大事情的時候居然還有心情嗑瓜子,並且表情非常的輕鬆和悠閑,一開始,蔣緯國臉色還是很嚴肅的,但很快,他的臉色已經徹底地變成了一種“詭異的開心”。

    蔣緯國臉上的表情活脫脫地就好像看到仇人掉進糞坑裏一樣,就差直接哈哈大笑出來了。

    “聽黃將軍他們說...”柳無垢小心翼翼地問道,“又打仗了?”

    “沒錯!”蔣緯國嘿嘿地笑起來,樂不可支。

    “打仗了?那你還嗑瓜子?”柳無垢感到不可思議。

    “哈哈哈!”蔣緯國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大笑了起來,“打得好!打得妙!打得真是呱呱叫!日本人和蘇聯人打仗了!哈哈哈!今天可真是‘喜大普奔’的一天啊!老子的心情很久沒有這麽快樂了!哈哈哈!作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我不嗑瓜子,還能幹啥?哈哈哈!”

    “什麽亂七八糟的!”柳無垢忍無可忍,“你把話說清楚嘛!‘喜大普奔’是什麽?”

    “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蔣緯國眉飛色舞地解釋,“合稱‘喜大普奔’!哈哈哈!”

    柳無垢一頭霧水地看著蔣緯國,她迷惑不解,隨後看了看現場的將軍們,發現將軍們一個個的臉色都“陽光燦爛”,有的微微而笑,有的滿麵笑容,有的直接笑出聲來,很顯然,雖然打仗了,但卻是一件讓中國軍隊高層“深感愉快”的好事。實際上,武漢方麵也是一樣。

    國軍高層們不得不感到愉快,因為日蘇開戰太有利於中國了,雖然在政治上、外交上等多方麵還有更深層更複雜的含義,但最起碼的,國軍可以排除掉兩個重大隱患了:第一個,日蘇暗中勾結,聯合侵略中國;第二個,蘇軍準備打中國並且隻打中國。前者是中國的災難,後者會讓中國在中日關係中陷入巨大不利和被動。眼下,日蘇大打出手,完全推翻了這兩個讓國軍高層深感不安的猜測,國軍高層豈能不如釋重負,繼而開心不已?日本人和蘇聯人“狗咬狗”,中國人沒有理由不開心。用蔣緯國的話說,“完全可以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慶祝了”。

    南京軍總部內,除了南京軍的將領們,還有十多個金發碧眼的德軍中層軍官同在現場,他們是德國駐華軍事代表團的成員,不但溝通德中,也溝通中日,畢竟日本人不會把他們的軍事情報轉告給中國軍隊的。通過德國人的渠道,南京軍方麵對發生在一千多公裏外的日蘇前線戰場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畢竟日軍裏有德軍觀察員,日本人也不會對德國人隱瞞事實。

    “已越過滿蒙邊界、侵入東北境內的蘇軍是第57軍,目前可確認的蘇軍參戰部隊番號包括4個機械化步兵旅、5個摩托化步兵師、4個裝甲旅、3個坦克旅、4個騎兵師等,保守估計,參戰蘇軍超過10萬,並且後續部隊在源源不斷抵達,估計其後續部隊不少於10萬。...”

    “跟隨蘇軍一起參戰且侵入東北境內的偽蒙軍目前已確認有偽騎兵第6和第8師。...”

    “戰場上蘇軍出動了大批的坦克、裝甲車、汽車,坦克數量不低於500輛。...”

    “蘇軍遠東空軍也出動了,已有超過350架飛機參戰。...”

    “蘇軍炮火十分猛烈,足有二三百門火炮在對日軍陣地進行猛烈炮擊。...”

    “諾門罕的偽滿軍1個騎兵旅和1個步兵旅已被擊退,傷亡超過3000人,蘇蒙軍正在繼續推進,日滿軍已從諾門罕一帶退至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一帶,雙方正在激戰中,駐守滿洲裏和呼倫貝爾的日滿軍正在增援。...”

    “蘇軍飛機轟炸了滿洲裏和呼倫貝爾,日軍飛機與蘇軍飛機正展開激烈空戰。...”

    蔣緯國認真地聽著,他已經不開心了,不是事態不利於中國了,而是他恢複了認真和凝重,開心畢竟是一開始的心態。“正在跟蘇軍交戰的日軍是哪部?”蔣緯國問身邊的蕭爻。

    “第4師團。”蕭爻回答道。遼吉黑三省內的日軍共5個師團,其中,第4、第2師團駐紮在黑龍江省,第6師團駐紮在吉林省,第9、第18師團駐紮在遼寧省。

    蔣緯國點點頭,又問道:“還在激戰嗎?”

    蕭爻頷首:“還在激戰中。”他看了看牆上的掛鍾,“戰事是淩晨四時展開的,現在已是下午兩點,諾門罕那裏的激戰已經持續整整十個小時了。”

    蔣緯國沉吟不語了一會兒,然後問蕭爻:“老毛子來勢洶洶啊,一下子投入這麽多的坦克飛機大炮,看樣子是蓄謀已久的,你覺得小鬼子扛得住嗎?”

    蕭爻反複地瀏覽著手上厚厚的前線戰事報告文件,凝神思索。這個過程是很考驗一名高層指揮軍官的信息甄別、信息歸納、分析、判斷能力的,要通過雙方態勢變化、傷亡情況、損失程度、後續增援等各方麵因素進行總結,並且,手中信息也不一定是對的,就比如眼下正在展開著的諾門罕戰役,日軍可能對德軍觀察員含糊其辭,而德軍觀察員畢竟無法在雲端俯視戰場全局,看到的、聽到的、搜集到的戰場信息也是管中窺豹甚至是盲人摸象,存在著很大誤差。在後世的戰爭電影裏,經常出現這麽一個橋段:我軍指戰員根據某個偵察兵英勇潛入敵軍陣地裏搜集到的情報而下達一場戰事的重大決定。這是虛假的,真正的軍隊指揮官不可能幹出這麽草率、這麽冒險的事情,一個偵察兵,太小太小了,根本就看不到戰場全局,他得到的戰場信息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根本就是錯的,指揮官不可能憑借一個偵察兵提供的情報就下達重大決定。指揮官需要做的,就是蕭爻此時做的,把浩如煙海、真假混雜、紛亂繁複的戰場信息在腦子裏進行過濾、提煉、匯集,得出最終結論,極大考驗到指揮官的能力。

    “日軍扛得住一時,但扛不住長久,並且日軍隻能局部扛住,蘇軍已經展開大規模的迂回包抄了。”蕭爻思索五分鍾後,給出他的答案,“我估計,日軍可能會有一個旅團左右的部隊被蘇軍包圍在諾門罕前線,凶多吉少,不過,蘇軍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火力大大地超過日軍,卻連續攻擊了十個小時也沒獲得大幅度的進展,由此可見,整體上蘇軍壓著日軍,局域上雙方其實不分上下。”

    “有意思,真有意思。”蔣緯國笑起來,他的笑意是蕭爻不理解的。

    蔣緯國感到兩件事“真有意思”,一是日軍居然沒有被蘇軍一邊倒地痛宰,二是大名鼎鼎的日軍第4師團居然沒有一觸即潰,這兩點,真的很有意思,因為讓蔣緯國感到很意外。

    這場爆發在1939年8月8日的遠東戰役爆發於滿蒙邊界的諾門罕地區,跟原先曆史上爆發在1939年5月至9月的諾門罕戰役堪稱驚人的相似,並且“曆史時機”也非常的相同,蔣緯國毫不懷疑,這場遠東戰役就是原先曆史上的諾門罕戰役受到“蝴蝶效應”影響產生的,但又有著本質性的不同,第一是規模,規模翻了好幾倍,第二是戰爭動機,更是截然不同了。

    在後世,隻要是熟悉抗戰史、二戰史的人,都知道“諾門罕戰役”和“日軍第4師團”,因為這兩個東西“很有趣味性”。關於諾門罕戰役,長久以來流傳著這麽一種說法:此戰中,蘇軍一邊倒地吊打日軍,僅損失六千人便摧朽拉枯、犁庭掃穴般地消滅六萬日軍(蘇日兩軍損失數字有很多種說法,但無一例外的都是懸殊很大,蘇軍傷亡數千,日軍傷亡數萬,比如後世著名軍事小說《亮劍》就說日軍在諾門罕戰役中陣亡五萬餘人,蘇軍傷亡則不到三千人),之所以會這麽說,一是真相被掩蓋,蘇聯當局封存檔案,對外宣傳時肯定會大大地降低蘇軍傷亡以及大大地增加日軍傷亡,直到蘇聯解體後,大量檔案資料被解密,真相才被公布於世,在蘇聯檔案資料被解密前,日本檔案資料是公開的,但中國人肯定不相信日本單方麵的檔案資料,肯定認為日本人在自我吹噓;二是出於國內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吹噓、誇大蘇聯軍隊戰鬥力,嘲諷、貶低日本軍隊戰鬥力,甚至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借此詆毀、醜化、抹黑抗戰中的中國軍隊等。諾門罕戰役的實際情況是蘇軍慘勝,蘇軍見好就收,日軍也借坡下驢,雙方其實打成平手,蘇軍死亡失蹤約9700人,受傷約15000人,日軍死亡失蹤約8400人,受傷約8800人,從傷亡數字上看,日軍不算失敗,並且蘇軍在此戰中耗費的彈藥、損失的裝備都大大超過日軍。客觀上評論,蘇軍是靠蘇聯遠超過日本的雄厚國力才在戰場上勉強取勝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諾門罕戰役中參戰蘇軍是機械化的精銳,參戰日軍是二流的第23師團,由此也能證明一件事:抗戰初期和中期,一直承受日軍一流師團攻擊的中國軍隊是不容易的,更是了不起的。如果抗戰期間的中國軍隊不存在那些內部的弊端,中國軍隊也是非常強大的。

    至於日軍第4師團,也有一種關於該師團的並且流傳很廣的說法:該師團相當的無能,號稱“皇軍第一窩囊廢師團”。這種說法同樣是虛假的,第4師團戰鬥力很強,並且該師團比起其它隻知道死打硬拚的日軍師團,戰鬥風格更加穩重,戰鬥手段更加靈活,絕非窩囊廢。

    眼下,遠東戰役爆發了,第一場惡戰就在諾門坎,蓄謀已久且準備充分、火力強大的蘇軍猛然間攻擊日軍,日軍雖然猝不及防、陷入被動,但頑強地堅持著,被擊退卻沒被擊垮。

    戰火猝然被點起後,中、日、德、蘇四大國的高層都被驚動了,美、英、法、意等國也紛紛把詫異、不安、焦慮的目光投向遠東。武漢、東京、柏林、莫斯科,不同國家的外交官員、駐外武官、特使人員猶如過江之鯽般展開了密切活動。北平的南京軍總部內,南京軍高層屏氣凝神,密切地關注著日蘇戰局。

    天黑時,新一輪的戰地信息被德方人員不斷地送來:

    “日軍第4師團第7旅團在滿洲裏和呼倫貝爾之間的原野上陷入蘇軍重圍!”

    “滿洲裏的日軍第4師團第32旅團第70聯隊正在穿插向蘇軍側翼!”

    “蘇軍一部包圍住被圍日軍,一部向滿洲裏進發,一部向呼倫貝爾進發!”

    “日軍傷亡約4000人,偽滿軍傷亡約5000人,蘇軍傷亡應不低於日軍傷亡,偽蒙軍傷亡不明!”

    “日軍損失飛機約120架,蘇軍損失飛機應該不低於日軍。”

    “日軍第2師團第3旅團已經從齊齊哈爾出發,前去增援第4師團!”

    “日軍摧毀了100多輛蘇軍坦克!使用的是大規模的燃燒瓶攻擊手法!”

    聽到這個,現場的南京軍將領們互相交換著眼神:小鬼子還真精明,把我們當初對付他們坦克的辦法學去對付老毛子坦克了。

    巨大的東北地圖前,參謀軍官不斷地更新著最新戰局發展態勢。“蘇軍占據了上風啊!”黃維看著地圖,地圖上,代表蘇軍的紅色箭頭正在咄咄逼人地延展著,代表日軍的黃色箭頭明顯被擠壓成了一團。

    “但蘇軍損失似乎很大。”陳明仁接過話題,“雖然壓著日軍,但耗費不小。”

    “不止。”王耀武補充道,“老毛子整體上看似氣勢洶洶,但似乎進展不快,看樣子,小鬼子確實挺頑悍的,在好幾個局部戰場上硬生生地頂住了老毛子。”

    李玉堂說道:“我看,小鬼子雖然一開始被打得手忙腳亂,但隻要穩住了陣腳,全線頂住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未必。”宋希濂反對道,“東北的日軍就5個師團,還要用2個防備我們,日本人兵力很不足,蘇聯人後續兵力卻是源源不斷,全線打起來的話,蘇聯人還是會壓住日本人的。”

    將領們議論紛紛。

    蔣緯國在旁邊思索著,蘇軍、日軍,在二戰中究竟處於什麽樣的地位?這個問題很有爭議性。不過,蔣緯國現在根據他的真實了解,加上超越曆史的“天書”,基本能下結論了。首先,日軍(日本陸軍),單兵戰鬥力極其強悍、堪稱一流,戰術也非常過硬,但裝備落後,跟美英蘇德相比起碼落後十年以上,同時,戰略十分拙劣;其次,蘇軍(蘇聯陸軍),直接可以引用原先曆史上美軍著名將領巴頓對蘇軍的評論:“一群勇猛彪悍的烏合之眾”。這個評論看似自相矛盾,實際上一針見血,“勇猛彪悍”指的是蘇軍占據實力優勢時會勢不可擋,至於“烏合之眾”指的是蘇軍落下風時會淪為土雞瓦狗。具體參見原先曆史上德蘇戰爭初期,麵對優勢德軍,蘇軍完全是一觸即潰,但在戰爭後期,蘇軍掌握優勢後,開始凶狠反撲德軍。再對比諾門罕戰役的蘇軍日軍傷亡數字,蘇軍死亡失蹤約9700人,受傷約15000人,日軍死亡失蹤約8400人,受傷約8800人,不難看出,日軍死亡和受傷差不多,而蘇軍受傷則是死亡的一點五倍,這說明戰場上的日軍比蘇軍更頑強,受傷後也死戰,導致傷兵存活率不高。

    晚上九時,前線戰場上傳來了一個十分意外的新情況:被圍日軍突圍了。

    “什麽?”將領們都很吃驚,“日軍突圍了?怎麽突圍了?”

    “日軍一個戰車聯隊和一個騎兵聯隊衝入蘇軍包圍圈,撕開了一道缺口,使被圍日軍步兵部隊得以突圍。”一名德軍觀察員報告道,“日軍和蘇軍爆發了坦克大戰,日軍獲勝了。”

    “啊?”蔣緯國瞪大眼,“日軍和蘇軍爆發坦克大戰?日軍還獲勝了?”

    “嗯。”德軍觀察員解釋道,“部分坦克是我們援助給日軍的四號和三號,並且日軍使用我們援助給他們的八八高射炮放平了轟擊蘇軍坦克,摧毀很多蘇軍坦克。”

    “媽的!又是跟我們學的!”馮治安歎口氣。

    “日軍居然還有戰車聯隊?”蔣緯國更加吃驚了。

    “嗯。”德軍觀察員點頭,“日軍部分師團都下轄一個戰車聯隊,這是日本陸軍全麵裁軍後的新設戰鬥部門。”

    正如這名德軍觀察員所說,日本陸軍全麵裁軍後隻保留12個師團,數量大大地減少了,因此日軍高層決定“提升質量”,從而讓日本陸軍整體戰鬥力不下滑。另外,經過中日戰爭,日軍部分高層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學習到中國軍隊(南京軍)的很多特長和優點,也認識到坦克、衝鋒槍等現代武器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根據聯盟條約,日本陸軍是要轉讓大批武器裝備給中國陸軍的,日本人在這件事上打了折扣,步槍確實一支都沒有少,但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特別是大口徑的重炮,都隻轉讓了很少給中國軍隊,使得日本陸軍雖然人數減少了,但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步兵炮特別是大口徑重炮的“密度”卻得到了很大增長,繼而導致日本陸軍的“火力密度”水漲船高。此時,日軍的12個師團,每個師團下轄2個步兵旅團,每個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同時,師團部還直屬1個騎兵聯隊、1個炮兵聯隊、1個工兵聯隊、1個輜重兵聯隊,以及新增的1個重炮兵聯隊和1個戰車聯隊。不過,因為重炮和戰車(坦克)數量還不夠,所以不是12個師團都額外地擁有重炮兵聯隊和戰車聯隊,而是分批裝備的,在東北三省的日軍5個師團因為處於最容易爆發戰事的地方(要麽跟蘇軍開戰,要麽跟南京軍開戰),所以得到了優先裝備權,都擁有重炮兵聯隊和戰車聯隊,導致此時的諾門罕戰場上,日軍雖然整體實力不如蘇軍,但在火炮、坦克上並不落太大下風。

    “媽的!小鬼子越來越強可不是好事啊!”蔣緯國心裏產生了一絲陰霾。

    “八哥!”蔣緯國的十弟張繼正急匆匆地小跑過來,湊到蔣緯國耳邊低聲道,“武漢那邊有事發生了。”

    “什麽事?”蔣緯國吃了一驚。

    張繼正低聲道:“蘇聯派來特使,向委員長秘密提出‘中蘇軍隊聯手,一起夾擊日軍’的建議,說蘇聯會幫助中國收複東北。委員長讓你立刻回武漢,參加高層會議,商討這件事。”

    蔣緯國心頭一動,他立刻站起身:“走!給我準備飛機,我要回武漢!”

    【今天是2016年最後一天,在此祝讀者朋友們2017年平安、幸福、美滿。】(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