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節 南京軍1939年底
字數:8739 加入書籤
南京軍,這支軍隊是南京會戰前蔣緯國整編國軍戰前共有的11支德械部隊(第3、第6、第9、第14、第36、第87、第88師、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獨立第2補充旅、第918裝甲團、第128機械化步兵團;另外,第918團和第128團就是稅警總團)成立的用於保衛南京的“中國最強軍隊”“十萬南京軍”,在會戰期間和會戰結束後,因為不斷有新部隊被補充進來以及進行多次大規模的擴建,再加上蔣緯國的苦心經營,南京軍發展得越來越龐大,形成一個半獨立的軍事集團,屬於蔣緯國嫡係勢力“寧係”,是中國陸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直屬於蔣緯國統領,無論武器裝備、訓練、戰鬥素質、戰鬥精神、戰鬥意誌、戰鬥力、士氣、財力,還是戰術先進水平、軍事思想...都堪稱“中國軍隊第一”。截止到1939年底,南京軍已經發展到27個師,包括26個野戰師(此時約有一半部隊還在建設中)和1個生化兵師(該師也是國軍唯一的生化兵部隊)。全部建設完成的話,南京軍的正規軍總兵力高達約100萬人。
蔣緯國的嫡係地盤主要是華北六省一市: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北平市,以上六省一市在軍委會統帥部的軍區/戰區規劃中被設立為三個軍區/戰區,包括:第五軍區/戰區:山東省、河北省、北平市;第二軍區/戰區:山西省、綏遠省;第八軍區/戰區:熱河省、察哈爾省,所以南京軍的駐紮地基本上就是華北六省一市、華北三大軍區/戰區。南京軍總部在北平。南京軍擁有榮譽稱號“龍魂軍”,同時又被稱為“華北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南京軍不等於華北軍,南京軍是華北軍的主體,華北軍除了南京軍外,還有一些其他部隊(主要是東北軍舊部等地方軍)。南京軍所有師的編製都是“三旅九團製”,十分強盛,南京軍一個師在規模上比日軍日軍一個甲種師團還要大一點(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擁有約2.5萬至2.8萬兵力,南京軍一個師擁有約3.3萬至3.5萬兵力)。根據武器裝備類型,南京軍27個師大致上被分為“德械師”“中械師”“日械師”三類,德械師是基本上使用98k式步槍等德式武器的師(中國軍工業此時有能力生產德式武器),中械師是基本上使用中正式步槍等中國本土出產武器的師,日械師是基本上使用三八式步槍等日式武器的師(這些日式武器一部分是來自戰場上繳獲,更多的是來自聯盟條約被簽署後日方轉讓給中方的)。
南京軍1個師下轄3個旅,1個旅下轄3個團,1個團下轄3個營,1個營下轄4個連,1個連下轄4個排,1個排下轄4個班,1個班12名至15名軍人。南京軍一線部隊每個團都擁有炮兵營、特種兵連、狙擊手連。機械化裝備上,按高低順序是:坦克、裝甲車、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和馱畜,部隊機械化水平按高低順序依次是:裝甲團、裝甲步兵團、機械化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
南京軍總部位於北平,實際上,南京軍沒有真正的總部,因為南京軍並非真正的獨立的軍事集團,所以南京軍總部其實是軍委會大本營設立在北平的“北平行營”,北平行營主任是國軍副參謀總長楊傑。
南京軍的27個師,第201至202師在建設中,第100師是受軍委會直屬的“特殊部隊”,其餘16個野戰師被編為5個軍,分別是第77軍、第31軍、第37軍、第10軍、第100軍:
【第77軍】軍長黃維副軍長王耀武;下轄第77、第74、第101、第200師;
【第31軍】軍長李玉堂副軍長宋希濂;下轄第88、第99、第150、第180師
【第37軍】軍長陳明仁副軍長陳安寶;下轄第17、第111、第123師;
【第10軍】軍長馮治安副軍長張自忠;下轄第37、第38、第39師;
【第100軍】軍長孫桐萱副軍長孫殿英;下轄第20、第40師。
南京軍27個師的具體編製和主要軍官名單如下:
【第77師】(德械師,榮譽稱號“無敵”)
師長鍾鬆副師長蔣緯國參謀長蕭爻副參謀長劉峰嶺
師部直屬機構:參謀處、情報處、副官處、軍法處、軍醫處、政治處、特務處、憲兵處;
第77旅旅長胡璉副旅長趙誌華
第918裝甲團、第128裝甲團、第813裝甲團
旅部直屬部隊:衛隊營、工兵團、運輸團、通訊隊、憲兵隊、衛生隊等;
第78旅旅長孫天放副旅長方先覺
第781裝甲步兵團、第782機械化步兵團、第783摩托化步兵團
旅部直屬部隊:衛隊營、工兵團、運輸團、通訊隊、憲兵隊、衛生隊等;
第79旅旅長王庚副旅長戴安瀾
第791裝甲步兵團、第792機械化步兵團、第793摩托化步兵團
旅部直屬部隊:衛隊營、工兵團、運輸團、通訊隊、憲兵隊、衛生隊等;
師部直屬部隊:
第1重炮團(下轄3個重炮營、3個步兵營、3個運輸營)團長蔡忠笏;
第77騎兵旅(下轄3個騎兵團、3個迫擊炮營、3個機槍營)旅長裴峰;
師部衛隊團、機動步兵團、通訊隊、憲兵隊、野戰醫院等;全師總兵力約3.7萬。
【第88師】(德械師,榮譽稱號“常勝”)師長杜聿明副師長孫立人;
第88旅旅長溫應星副旅長胡獻群
第881機械化步兵團、第882摩托化步兵團、第883摩托化步兵團
第87旅旅長趙君邁副旅長韓增棟
第871機械化步兵團、第872摩托化步兵團、第873摩托化步兵團
第86旅旅長王公亮副旅長李彌
第861機械化步兵團、第862機械化步兵團、第863摩托化步兵團
師部直屬部隊:第2重炮團團長彭孟緝;第88騎兵旅旅長譚輔烈;
全師總兵力約3.6萬。
【第99師】(德械師,榮譽稱號“不敗”)師長鄭洞國副師長餘程萬;
第99旅旅長齊學啟副旅長覃異之
第991機械化步兵團、第992摩托化步兵團、第993摩托化步兵團
第98旅旅長鍾寶勝副旅長張毓英
第981機械化步兵團、第982摩托化步兵團、第983摩托化步兵團
第97旅旅長謝晉元副旅長洪世壽
第971機械化步兵團、第972機械化步兵團、第973摩托化步兵團
師部直屬部隊:第3重炮團團長黃國書;第99騎兵旅旅長張占魁;
全師總兵力約3.6萬人。
【第74師】(德械師)師長邱清泉副師長齊學啟;
第74旅旅長廖耀湘副旅長劉耀寰
第741摩托化步兵團、第742摩托化步兵團、第743摩托化步兵團
第75旅旅長高吉人副旅長黃景升
第751摩托化步兵團、第752摩托化步兵團、第753摩托化步兵團
第76旅旅長彭璧生副旅長劉放吾
第761摩托化步兵團、第762摩托化步兵團、第763摩托化步兵團
師部直屬部隊:第4重炮團團長金鏡清;第74騎兵旅旅長賀光謙;
全師總兵力約3.5萬人。
【第17師】(德械師,榮譽稱號“閃電”)師長馮聖法副師長黃百韜;
第17旅旅長張靈甫副旅長紀鴻儒
第171摩托化步兵團、第172摩托化步兵團、第173摩托化步兵團
第18旅旅長張雲副旅長成康
第170摩托化步兵團、第189摩托化步兵團、第190摩托化步兵團
第19旅旅長劉玉章副旅長馮爾駿
第191摩托化步兵團、第192摩托化步兵團、第193摩托化步兵團
師部直屬部隊:第5重炮團團長李汝炯;第17騎兵旅旅長孫蘭峰;
全師總兵力約3.5萬人。
【第37師】(中械師)師長馮治安下轄第37旅、第31旅、第32旅;
【第38師】(中械師)師長張自忠下轄第38旅、第33旅、第34旅;
【第39師】(中械師)師長龐炳勳下轄第39旅、第35旅、第36旅;
【第40師】(日械師)師長孫殿英下轄第40旅、第41旅、第42旅;
【第20師】(日械師)師長孫桐萱下轄第20旅、第21旅、第22旅;
【第101師】(日械師)下轄第101旅、第102旅、第103旅;
【第111師】(日械師)下轄第111旅、第112旅、第113旅;
【第123師】(日械師)下轄第123旅、第122旅、第121旅;
【第150師】(日械師)下轄第150旅、第151旅、第152旅;
【第180師】(日械師)下轄第180旅、第181旅、第182旅;
【第200師】(日械師)
第50旅(第771團、第772團、第773團)
第100旅(第994團、第995團、第996團)
第200旅(第997團、第998團、第999團)
【第100師】(德械師,生化兵師,國軍唯一的生化兵部隊)師長李忍濤
第70旅(第1001化學兵團、第1004步兵團、第1007後勤團)
第80旅(第1002化學兵團、第1005步兵團、第1008後勤團)
第90旅(第1003化學兵團、第1006步兵團、第1009後勤團)
師部直屬:第1000團(生物兵團)、第1010團(生物兵團)。
【第201至210師,都是德械師,目前建設中,具體編製略】
【榮譽第1團】(駐紮於日屬庫頁島南部)
該團下轄:陸軍第1步兵營、海軍第1陸戰營、空軍第1傘兵營。
中日議和停戰後,國軍的陸海空三軍都進行了全麵的大整頓,其中,陸軍的師和旅分別被整頓為三等和二等:
甲等師:1個師下轄2個旅,1個旅下轄2個團,全師約1.4萬人;
乙等師:1個師下轄4個團,全師約1.3萬人;
丙等師:1個師下轄3個團,全師約1萬人;
甲等旅:1個旅下轄3個團,全旅約9000人;
乙等旅:1個旅下轄2個團,全旅約6000人;
甲等師是“具有一分為二同時進行兩項作戰任務的師”,乙等師雖然跟甲等師十分相似,但作戰功能與甲等師不同,相當於加強的丙等師,跟丙等師一樣執行單一作戰任務;甲等旅雖然跟丙等師十分相似,但直屬部隊少於丙等師,丙等師相當於加強的甲等旅;甲等師下轄的旅就是乙等旅。桂軍在整頓後的18個師都是丙等師,另外,南京軍的師不屬於以上三等。
經過大整頓後,國軍陸軍正規軍“師”共有210個,單獨的“旅”共有30個,正規軍總兵力約380萬;另有150個民兵師和50個勞動旅作為預備軍和後備軍,總兵力約200萬。
騎兵方麵,由於中國軍隊機械化水平還很低,軍隊機動性不高,而坦克、裝甲車、汽車的購買、製造、生產都難以滿足軍隊的需求,加上東方戰場的客觀因素,所以中國軍隊目前對戰馬等馱畜的需求還是非常龐大的(也在大規模地生產自行車進行彌補),騎兵確實已經在西方戰場上過時落伍,但在東方戰場上還是很有作為的,並且戰馬也有很多優勢超過坦克,因此國軍是十分重視騎兵的(南京軍大部分師都有騎兵旅或騎兵團),除了屬於師的騎兵旅、騎兵團,國軍陸軍保留了並新建了若幹個“騎兵旅”,大整頓後的“旅”大部分都是騎兵旅;另一方麵,騎兵無法像坦克那樣進行大規模地單獨作戰(騎兵在此時的作戰特長主要是夜戰、山地戰、襲擾戰等,難以在白天獨力地對敵軍進行正麵強攻),所以不設立騎兵師和騎兵軍。
炮兵方麵,由於國軍的軍工業此時已經能製造火炮(主要是集中資源製造中小口徑火炮,大口徑重炮主要跟德國購買以及德國的援助),加上跟德國購買以及德國的援助,所以國軍炮兵力量比中日戰爭前已經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在大整頓後成立5個重炮團和15個炮兵團,分別是第1至第5重炮團和第1至第15炮兵團,南京軍擁有5個重炮團全部和炮兵團裏的10個。重炮團的火炮主要是150毫米口徑和120毫米口徑,炮兵團的火炮主要是105毫米口徑和75毫米口徑;至於戰防炮、步兵炮、迫擊炮、飛雷炮,是擁有炮兵部隊的師旅團的炮兵營的火炮種類。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火炮裏有一種著名的八八炮,既可以用於打飛機,也可以用於打坦克,所以國軍的陸軍、空軍都擁有這種火炮,雙方根據戰事需求而互相借用。
國軍陸軍被編為33個集團軍、100個軍。
國軍的九個軍區(戰區):
第一軍區(四川省、貴州省、重慶市)
軍區司令長官程潛、副司令長官朱紹良;
第二軍區(山西省、綏遠省)
軍區司令長官傅作義、副司令長官衛立煌、軍區參謀長郭寄嶠;
第三軍區(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南京市)
軍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副司令長官劉建緒;
第四軍區(福建省、廣東省)
軍區司令長官陳紹寬、副司令長官於漢謀;
第五軍區(山東省、河北省、北平市)
軍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副司令長官馮治安、軍區參謀長蕭振瀛;
第六軍區(河南省、陝西省)
軍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副司令長官楊愛源;
第七軍區(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軍區司令長官陳誠、副司令長官薛嶽;
第八軍區(熱河省、察哈爾省)
軍區司令長官張學良、副司令長官於學忠、軍區參謀長榮臻;
第九軍區(廣西省、雲南省)
軍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副司令長官龍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