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節 風雲湧動(1)
字數:10750 加入書籤
一九四〇年,注定是人類近代史上最具有轉折點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前半年風平浪靜、暗流湧動,後半年石破天驚、戰火紛飛。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人類製造出的有史以來當量最大的火藥桶的導火索在一九四〇年徹底地燒到了末端。
對於這場戰爭的本質,蔣緯國看得非常透徹,在後世的曆史書上,一戰是“非正義的”,本質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狗咬狗,二戰則是“正義打敗邪惡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對此,蔣緯國很不以為然,在他看來,什麽正義、什麽反法西斯都是扯淡,都是戰勝國的政治家們用於粉飾美化自己以及進行意識形態宣傳的政治詞藻而已,成王敗寇才是戰爭的本質。小國想要變成大國,弱國想要變成強國,列強大國想要支配世界,所以才爆發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踩著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三個第一代世界列強以及不計其數的弱國小國的屍體,才有了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俄羅斯帝國這三個第二代世界列強的稱雄霸業,二三百年後,美國、德國、日本、意大利這幾個第三代世界列強也崛起了,二代遭到三代的挑戰,三代遭到二代的打壓,自然掀起又一場席卷全球的血雨腥風。邏輯是現成的:二代能踩著一代的屍體將其取而代之,三代為什麽不可以如法炮製呢?隻不過,三代列強們采取的對策各不相同,美國采取的對策是“以靜製動、驅虎吞狼、坐收漁利”,身為三代列強之一的美國沒有直接挑戰二代列強,還跟二戰列強之一的英國進行密切合作,從而在不動聲色中以最小的代價牟取到最大的利益,通過一戰,原本不如英國的美國成功地跟國力元氣大傷的英國實現了平起平坐,通過二戰,原本跟英國平起平坐的美國成功地超越國力一蹶不振的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列強;至於德國、日本、意大利,采取的則是直接挑戰的手段,最後跟英法蘇(俄)拚得兩敗俱傷,一起成了美國的墊腳石。當然了,眼下的世界格局已經與原先曆史上大為不同,甚至是截然不同,在蔣緯國的幹涉和努力下,中國儼然間已經躋身世界列強行列並積極地登上國際舞台,成為各國都不能掉以輕心的一股異軍突起力量。
蔣緯國想打世界大戰,他肯定要先得到蔣介石的尚方寶劍,2月7日這天,蔣緯國回了一趟武漢,因為2月8日是1940年的春節,蔣緯國回武漢是跟蔣介石、宋美齡一起過除夕。過除夕肯定隻是一個名義,蔣緯國回武漢的目的是跟蔣介石進行“父子兩人間的單獨密談”,商討接下來的蘇聯戰爭以及世界大戰。
從北平飛往武漢的飛機上共有五人,分別是:蔣緯國、蔣經國、蔣經國的妻子蔣方良、蔣經國兒子蔣孝文、蔣經國女兒蔣孝章。艙內氣氛融洽,蔣經國、蔣方良和蔣緯國說說笑笑,已經五歲的蔣孝文已經會奶聲奶氣地說話,已經三歲的蔣孝章也已經會牙牙學語了,蔣緯國三人逗弄蔣孝文和蔣孝章,一路上談天說地、談笑風生,時間倒也過得很快。當然了,現場氣氛略顯滑稽,蔣經國一家四口都在飛機上,其樂融融,蔣緯國則是“形單影隻的孤家寡人”。
“緯國啊...”蔣方良很不解地看著蔣緯國,“你怎麽不把你女友帶回武漢見見老先生(蔣介石)呢?除夕夜不就是應該一家團圓嗎?老先生滿意了,你就能結婚了呀!你二十四了吧?也該結婚了,你大哥今年都整三十了。”
蔣緯國幹笑兩聲:“是啊,是啊,我二十四了,今年是龍年,是我本命年。”
“那你拖拖拉拉的還不結婚?”蔣方良愈發不理解。
蔣緯國豪氣萬丈:“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針尖不能兩頭圓嘛!”
蔣經國笑著擠兌蔣緯國:“方良你不知道,緯國不帶女朋友回家是因為他女朋友太多了!不知道帶哪個,要是都帶的話,那還不如不帶!其實,他哪裏還需要結婚啊,他雖然沒結婚,孩子都已經有一大堆了!比咱們這對合法夫妻生的孩子還要多!”
蔣緯國無可奈何地苦著臉,因為蔣經國說的是實話。知道蔣緯國要回武漢過年,楊梅沒什麽太大的興趣跟他一起回去,蔡文娜仍然是很乖巧地表示聽蔣緯國的,施利聆和柳無垢則吵吵嚷嚷地搶著要跟蔣緯國回武漢,這兩個女人都很精明,知道此次跟蔣緯國會武漢麵見蔣介石和宋美齡根本就是“未過門媳婦提前見公婆”,誰能抓住這個機會並且得到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喜愛和認可,誰就是真真正正的“小二蔣夫人”,雖然不是唯一的夫人,但卻肯定能坐上“大房正室”的寶座。蔣緯國被搞得焦頭爛額,索性一個也不帶,偷溜著上飛機走人。蔣緯國沒有選擇,要麽帶一個回家,要麽一個都不帶,他要是帶兩個、三個甚至四個,鐵定會被蔣介石罵得狗血淋頭。雖然此時的民國並沒有立法規定一夫一妻製,但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支持一夫一妻製的,並且蔣介石非常注重自己的“領袖形象”和“家門聲譽”,也十分維護“禮節正氣”,蔣緯國要是帶不止一個女朋友回家過年,百分之百會被蔣介石攆出大門。至於蔣緯國的孩子,確實正如蔣經國說的“都已經有一大堆了”,除了夭折在南京的蔣孝寧,蔣緯國現在子女足有八個,數量遠遠超過蔣經國,堪稱“子女滿堂”,光是在去年(1939年),他就多了四個子女,柳無垢在一月初生了蔣孝揚和蔣孝婉,楊梅在四月初生了兒子蔣孝明(這個名字還是紀念南京的,因為南京和北平都曾是明朝國都,“孝明”倒過來就是明孝陵的“明孝”),施利聆在五月底生了女兒蔣孝婷。反正這年頭也沒有計劃生育,蔣緯國又不窮,完全養得起,所以他幹這種不買票就上船的事自然毫無顧忌。
“老是拿這事開涮我!看來,蔣經國包養他那個小秘章亞若的事情是時候告訴嫂子了!”蔣緯國惡狠狠地想著。
說說笑笑間,三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飛機抵達武漢時正是夕陽西沉、華燈初上時,全城鞭炮震天、煙花滿空,一片不夜的璀璨輝煌,籠罩武漢的氣氛裏不隻有辭舊迎新的喜慶,還有一種“國泰民安”的別樣意味。對於廣大國人而言,這個年過得不隻是喜慶,更加太平,因為不打仗了,並且國軍還在境外打了勝仗,沒有什麽比這個更讓國內廣大百姓心裏更感到踏實和安全的了。蔣緯國想了想,武漢在原先曆史上的1940年春節是什麽樣子的呢?怕是全城籠罩在愁雲慘霧中吧,畢竟那時候的武漢已經淪陷了。
被蔣介石命名為“堯廬”的位於武漢郊區某僻靜處的蔣家官邸住宅此時就跟全國家家戶戶普通百姓一樣,張燈結彩、燈籠高掛,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宋美齡容光煥發地指揮傭人裝飾家居、準備晚飯,看到蔣經國、蔣緯國一行人回來後立刻喜不自禁地迎上來,先是摸了摸蔣孝文的腦袋,然後抱起蔣孝章又看又親。
“夫人好。”“母親好。”蔣經國和蔣緯國一起向宋美齡行禮。
“好好好,回來就好。”宋美齡笑盈盈地道,“過年了,你們回來了,家裏就熱鬧了。”
“父親呢?”蔣經國問道。
“在書房辦公呢。”宋美齡不停地逗弄著蔣孝章,沉浸在“做奶奶”的喜悅裏。
在書房裏,蔣經國和蔣緯國見到了除夕晚上還在為國家大事操心的蔣介石。“父親好。”兩人一起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行禮。
“經兒、緯兒,回來了。”蔣介石笑著點點頭,整個人氣色極好,堪稱紅光滿麵。
“是,父親,我們回來了。”蔣經國和蔣緯國在蔣介石麵前自然不可能會像尋常人家的兒子在父親麵前那樣沒有拘束,用後世《還珠格格》裏的那句話來說,“全天下有很多的爹,但能殺人的爹,就他一個”。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蔣介石心情非常好,用滿意的眼神打量著他的這兩個一個比一個更有出息的兒子,“辛苦了,你們這一年都辛苦了。”
“父親過獎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是啊,是啊,我們隻不過是以父親您為楷模而已,像您一樣為國家鞠躬盡瘁。”
“父親,別太操勞了,身體要緊。”
“是啊,是啊,父親您可是肩負著領導中國走向複興和崛起的重任,一定要注意身體,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您要是累倒了...啊呸呸呸,大過年的,我這嘴巴...”
蔣經國和蔣緯國一唱一和地說著客氣話,蔣經國是一本正經和真情流露,蔣緯國則是一本正經地拍馬屁。
蔣介石啞然失笑地搖了搖頭:“好了,好了,你們倆可以了,準備吃晚飯吧。”
豐盛但不奢侈的除夕晚宴上氣氛熱鬧和溫情,蔣介石和宋美齡一邊跟蔣經國、蔣緯國說笑一邊逗弄蔣孝文、蔣孝章,父子三人心照不宣,都沒有談軍政公事,聊的都是趣聞瑣事,比如今年東京要舉辦第十二屆奧運會,中國肯定要派出體育代表團參賽,其實,這種事也是跟政治掛鉤的,中日現在是“友邦盟國”,日本人舉辦奧運會,中國人不參加肯定是不行的,並且還要取得好成績,否則有損國威,蔣緯國對這事很在心,但他太忙了,所以把這事交給蔣經國辦理,席間,蔣經國侃侃而談,聲稱此次的東京奧運會是中國人第三次走上世界體育賽場,前兩次都因為時局混亂、準備倉促而沒有取得好成績,這一次則準備充分,必定取得優異成績以振國人;宋美齡神秘兮兮地說楊森從四川給蔣介石送來一位“舉世無雙的人瑞”,名叫李清雲,據說此人出生於康熙年間,到現在已經活了兩百五十多歲了,對此,蔣緯國和蔣經國都感到難以置信。
蔣緯國也跟蔣介石說了一件趣聞:“父親,日本人瞞著我們和德國人,暗中進行著一項秘密實驗,這個實驗如果成功了,會對日本的軍事、工業、科技等諸多方麵都造成飛躍發展。”
蔣介石吃了一驚:“什麽實驗?”
蔣緯國哈哈一笑:“水變油。”
蔣緯國說的是海統局剛剛從日本國內搜集到的一項絕密情報,但這份“重磅機密消息”被送到蔣緯國麵前後,蔣緯國直接笑得岔了氣。負責這項“秘密實驗”的日本高層人物正是蔣緯國的一個熟人:山本五十六。眾所周知,日本極度缺乏資源,日本海軍更是為石油供應問題而長期苦惱不堪,於是,懷著一種病急亂投醫以及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山本五十六相信了一個自稱能把水“轉化成”石油的日本“科學家”的鬼話,雖然水變油是非常荒謬的,但它的前景卻不得不令人極度心動。掌握這門“技術”,日本以後完全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眼下,日本海軍內一小部分高層正瞞著中日,偷偷摸摸地進行著這套所謂的“水變油”實驗。得知此事的蔣緯國根本不感到緊張,他就像看耍猴一樣地看著妄圖實現水變油並且還想悄悄吃獨食的日本人,因為他知道,水變油就跟永動機一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在原先曆史上,忽悠山本五十六“水變油”的這個騙子在騙術被揭穿後被雷霆大怒的山本下令處決。)
“水變油?”蔣介石神色間浮現出一絲憂慮,“這項技術...日本人萬一成功了...”
蔣緯國差點兒被剛送進嘴裏的飯菜給嗆到:“這怎麽可能成功嘛!”他難以置信地看著居然擔心日本人會實現“水變油”的蔣介石,想了想後,他啞然失笑,雖然“水變油”根本就是騙局,但還是會有很多人上當,甚至在後世九十年代的中國,都有一個叫王洪成的騙子靠著“水變油”而招搖撞騙了十二年之久。至於蔣介石,他雖然也曾接受過一定的科學教育,但他現在是玩弄權術的政治家,對科學知識早就生疏了,自然會在這件事上感覺“心裏沒底”,更何況,同時代的山本五十六不就上當了麽?畢竟在這個時代,科普還沒有真正地被推廣開。
“父親您就放一百萬個心吧!日本人絕對不會成功的,因為水變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蔣緯國不得不安慰蔣介石。
“日本人對資源和能源的貪婪渴求,確實是饑不擇食啊!”蔣經國感歎道,“今年年初,美國拒絕了日本提出的《美日通商航海條約》的續約請求,導致日本人在資源緊缺這件事上更是入不敷出、雪上加霜啊!”
蔣緯國心頭一動,因為蔣經國在無意中提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美日通商航海條約》。這份條約是美日兩國進行跨國貿易的根本性依據,日本因此而獲得美國向其出售的各種戰略物資、工業原料、軍械機器,美國也因此而大發橫財。該條約是在1911年簽訂的,為期三十年,到1940年就期滿了。在原先曆史上,美國於1939年7月宣布該條約不再續約,需要注意的是,那時候已是中國獨力抗擊日本的第三年,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南京大屠殺、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都已經或發生了或結束了(注意:這兩年來,中國打得非常慘烈,死傷損失都非常慘重,但美國照樣跟日本做生意,並且美國人在1939年7月隻是宣布在半年後不續約而不是當即廢除條約,美國人不續約也並非同情中國或支援中國,而是日本已經越來越強盛凶惡,已經威脅到美國自身了。我們可以想象這麽一幕畫麵:當日軍在南京城內殺人如麻、"jian yin"擄掠時,當日軍在中國境內攻城略地、無惡不作時,太平洋上,一艘艘飄揚著星條旗的美國船在美日友好氣氛裏把滿船滿船的石油、鋼鐵、軍火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眼下,美國政府采取了跟原先曆史上相同的策略,廢除了《美日通商航海條約》,斷絕了日本從美國獲得戰略物資和工業原料的渠道。
“緯兒,說起來,對於美國政府廢除《美日通商航海條約》,你怎麽看?”蔣介石蹙眉詢問,神色間有些陰鬱。
蔣緯國想了想:“怕是因為德國的原因吧。”
“說說看。”
“美國當然不希望日本獨霸東亞,或者說,不希望東亞出現一個能跟美國分庭抗禮的世界級列強大國,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在這一點上,美國和蘇聯的‘遠東政策’是一樣的。先前,美國如果廢除《美日通商航海條約》,肯定是用經濟打壓手段迫使日本停止繼續侵華,防止日本真的吞並中國繼而國力暴增,眼下,中日明明已經議和停戰了,日本已是一個停止對外侵略的‘和平國家’,美國自然應該維持以及續簽《美日通商航海條約》,但美國卻沒有。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德國的穿針引線。雖然中德日意四國聯盟是秘密成立的,但德中、德日、中日在中日議和停戰後展開了大規模的、全方麵的、密切的合作卻是無法掩人耳目的,哪怕沒有切實可靠的情報證據,美國也可以確定,德中日三國已經是一夥的了。首先,中日停戰,是符合美國的利益的,美國希望東亞‘中日兩強並存’並且互相處於敵對狀態,這樣,東亞在較長時間內就不會出現威脅到美國的強大力量,但是,中日不但停戰,還議和了,還聯手合作甚至聯盟了,美國自然感到不安,中日聯盟,這個集團的實力實在是太大了,超過征服中國後的日本,畢竟征服中國後的日本還要消化不良很長時間,但中日聯盟則相當於一個‘二元製的東亞大帝國’,不得不讓美國以及處境跟美國差不多的蘇聯感到擔憂,更何況,中日背後還有德國;德國一方麵是中日都服從的‘老大哥’,調停和緩解了中日之間的種種矛盾,讓中日確實是真心誠意地展開聯手合作的,一方麵德國的加盟也進一步地讓這個聯盟的實力極度膨脹;從美國自身安全角度講,美國是無法容忍這股力量的存在的,所以要進行全力的打壓和削弱,廢除《美日通商航海條約》隻不過是這個策略的一種體現;其次,中日跟德國糾纏在一起,而德國是英國的宿敵,英國又是跟美國穿捅一條褲子的,這就進一步地導致美國必須要打壓日本了。”蔣緯國有條不紊地分析道,他隨即醒悟,山本五十六之所以相信“水變油”的鬼話,恐怕也跟美國廢除《美日通商航海條約》有關,美國可是日本的第一大外貿對象,1937年、1938年、1939年,日本從美國進口物資總金額每年都超過2億美元,並且軍火和軍用物資在這三年裏所占份額分別是58%、66%、81%。美國人現在關門不跟日本人做生意了,日本人自然被憋得喘不過氣,雖說中德兩國現在急劇地加大了與日本的跨國貿易,但中德的經濟實力肯定比不上美國,特別是石油,中德還有意大利都跟日本一樣極度地缺油(不過,中國此時在聯盟國內的“石油重要性”正隨著勝利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大慶油田的開采而日益增長),美國不賣石油給日本了,日本人自然被美國人搞得油盡燈枯,山本五十六等日本高層估計也急昏頭了,所以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相信了“水變油”的鬼話。
“是啊,是啊,美國人已經覺察到了...”蔣介石的臉色愈發陰鬱。
原本隻是拉家常的除夕晚宴的話題一不留神又變成了國家大事。
晚飯後,宋美齡、蔣方良帶著孩子們出去玩耍,蔣介石把蔣經國、蔣緯國叫到書房裏,三人都心知肚明,要談真正的正事了。
“聯合德國、日本、意大利對蘇聯開戰,我...不反對。”蔣介石開門見山,神色很嚴肅,也有股微妙的含義,“但是,前提必須保證我們不會‘偷雞不成蝕把米’。你們也是知道的,咱們國家積弱百年,跟日本人打了一場,更是差點兒打得傾家蕩產,好不容易恢複了點元氣,打勝仗,國力和軍力都有點捉襟見肘,要是打了敗仗,後果不堪設想啊!更何況還是跟蘇聯這種世界級大國開戰!必須慎重再慎重!一旦國軍在蘇聯戰爭中打敗了或沒完沒了地耗下去,到時候,局勢根本就是一發不可收的!”他憂心忡忡。
“父親放心!”蔣緯國態度堅定地道,“打蘇聯,我們的勝算是十拿九穩...不,是十拿十穩!這是一場必勝無疑的戰爭!隻要我們堅定信心和信念!”
蔣介石目光尖銳地看著蔣緯國:“緯兒,你也是軍人,也算身經百戰了,怎麽能說出這種打包票的大話?哪有戰鬥是必勝無疑的?更何況是一場戰役、一場戰爭呢!”
蔣緯國笑道:“父親,您此話恰恰說反了。從宏觀角度出發,越小的東西越不能預測,越大的東西就越能預測。一場戰鬥,不好說,一場戰爭,則因為整體大趨勢擺在眼前,結果反而是一目了然的。這場蘇聯戰爭,各方麵有利條件都在我們這邊。首先,交戰雙方的實力,光是一個德國,就能在一對一中打敗蘇聯,更何況再加上我們、日本人、意大利人等德國的盟友呢(在原先曆史上,美國參戰前,德國國力是超過蘇聯的,因為戰爭期間,蘇聯就對付德國一個,德國卻還要同時對付英國等別國)?其次,蘇聯失道寡助,美英法等國都對蘇聯深惡痛絕,並且巴不得德中日意跟蘇聯打起來,所以不會幫助蘇聯,就算想幫,也沒有渠道,因為蘇聯雖大,卻在亞歐大陸北部完全被聯盟國陣營所封鎖。我可以肯定,在蘇聯戰爭前期以及中期,美英法都會對蘇聯見死不救,但在蘇聯戰爭後期,在蘇聯快完蛋、我們快取勝時,美英法會擔心聯盟國滅亡蘇聯、瓜分蘇聯後實力暴漲,從而出手幹涉,但那時候大局已定了。父親,別擔心,打蘇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壓力都在德國的身上,有德國在前麵給我們頂著,我們隻需乘火打劫、渾水摸魚即可。”
蔣介石點點頭。對於世界大戰,蔣介石既不全力支持也不全力反對,打蘇聯,蔣介石是支持的,除開疆拓土、收複失地、洗刷國恥以及獲得資源、物資、財富等原因,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蔣介石巴不得蘇聯被滅亡掉,加上中國參戰的風險是非常小的,收益卻是極其巨大的,哪怕他再謹慎保守,也不得不心動,但是,若跟英法爆發戰爭衝突,蔣介石就非常擔憂和猶豫了,至於跟美國爆發戰爭衝突,蔣介石則是懼怕和堅決反對的。中國打蘇聯基本上不會得罪美國,這也是蔣介石同意中國參戰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場對蘇戰爭,哪怕我們僅僅承擔百分之二三十的戰爭壓力,恐怕也是不堪重負吧!”蔣介石唏噓道,“國家的發展現狀、國軍的建設情況,你們都是非常清楚的。”
蔣經國跟蔣緯國交換一個眼神,開口道:“父親放心,咱們國家雖然條件差、底子薄,但眼下的這場戰爭就是我國必須緊緊抓住的大好機會啊!德國鼎力地援助我們,日本也同樣在跟我們展開密切合作,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奮力大幹,花個三年五載,就能做到氣象一新!至於戰爭,雖然殘酷,卻也在客觀上能刺激到經濟的發展,隻要不打敗仗就行了。”
“當然不會打敗仗。”蔣緯國信心滿滿。
蔣介石沉吟了一下,他先看了看蔣經國,又看了看窗外,笑了笑:“外麵還真是熱鬧,鞭炮煙花聲從天黑到現在就沒停過,不知道夫人他們幾個到哪裏去玩耍了。經兒,你去看看,別出什麽危險。”
蔣經國心領神會,知道蔣介石是要支開他然後跟蔣緯國單獨商談,因此點點頭:“好,我去看看。”
書房裏隻有蔣介石和蔣緯國。 -二戰之我是蔣緯國
“緯兒啊...”蔣介石看著蔣緯國,眼神很平淡,但意味深長,“跟蘇聯打仗,國軍自然出動精銳,國軍的精銳當然就是你的南京軍了。南京軍不但實戰經驗豐富、功勳卓越,並且還在人員、裝備、資金等諸多方麵上都享有優先權,一百多萬南京軍可以說是匯集了幾百萬國軍的精華啊!但是,南京軍畢竟隻有一百多萬,打蘇聯,這可是一場規模非常龐大的戰爭,南京軍怕是要傾巢出動了,雖說日本人已經跟我們握手言和,不太可能在戰爭期間偷襲我們,美英法更加不會主動攻擊我們的,不過,我們還是要做好防備的。南京軍主要在華北、西北、東北,參戰後,北方就十分空虛啊!因此,給南京軍增加部隊番號是必然的,上次遠東戰爭,南京軍勞苦功高,我同意再給南京軍增加七個師的番號。”他不動聲色地取過一份文件,“這是那七個師的情況,你看看。”他把文件遞給蔣緯國。
蔣緯國接過來看了看,有些吃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師?”
蔣介石點點頭:“你原本提議直接回收東北軍舊部的番號,確實,東北軍舊部在此次遼南戰事中徹底被打光了,番號自然要被中央收回,不過,為防止東北軍勢力再度死灰複燃,用東北軍舊部番號重建的師必須要全麵新建,不能再留下一點東北軍舊部的殘餘。新建的師,戰鬥力自然不如早就建好的師。我給你的這七個師都是中央軍的老部隊,齊裝滿員,你覺得怎麽樣?”
蔣緯國感到很不以為然,第1至第7師都是中央軍的老部隊,眼下,這七個師都齊裝滿員,但是,這七個師就這樣囫圇整個地被編入南京軍裏,蔣緯國對其肯定不能像對真正的南京軍部隊一樣進行如臂使指的指揮。說白了,南京軍是“名義上和半實質上聽命於蔣介石,實質上聽命於蔣緯國”,蔣緯國指揮起來肯定是得心應手的,至於這七個師,都是“完全地聽命於蔣介石”,蔣緯國指揮起來肯定會存在“隔閡”的。蔣緯國需要的隻是蔣介石給他擴軍勸以及新部隊的番號,然後他“白手起家”,組建起完全聽命於他的嫡係部隊,而不是這種囫圇完整的部隊被塞進來。
“父親,這七個師...”蔣緯國不假思索地正要推卻,但就在話要出口的這一刻,他猛地感到腦中劃過一道閃電,頓時,他不寒而栗,因為他猛然間覺察到了蔣介石這麽安排的特殊用意:老頭子在把他的嫡係部隊安插到我的嫡係部隊裏!這麽說...
渾身冰涼的蔣緯國幾乎是戰戰栗栗地抬眼看蔣介石,蔣介石臉上隻是一種平和的表情。
“老頭子已經對我不放心了!”蔣緯國心裏電閃雷鳴。(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