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節 世界大戰(2)

字數:10926   加入書籤

A+A-


    這場德軍和蘇軍爆發的“基輔會戰”與原先曆史上的基輔戰役在戰事地點、戰事背景、戰事意義等方麵上十分相似,但又有著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還是受到了蔣緯國帶來的“蝴蝶效應”的影響。首先,在規模上,基輔會戰就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參戰蘇軍累計超過180萬人,參戰德軍則累計超過150萬人,前者占東歐境內蘇軍總數三分之二以上,後者則占參加蘇聯戰爭的德軍總數的五分之三以上,雙方參戰總兵力高達330多萬,堪稱史無前例,而原先曆史上的基輔戰役的雙方參戰總兵力雖然也很大,但隻有135萬人(德軍約50萬人,蘇軍約85萬人),很顯然,這場基輔會戰在規模上翻了一倍半之多,規模之所以這麽龐大,因為德軍沒有占領波蘭,德軍自然沒有像曆史上的那樣兵分三路,通過波蘭去進攻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三國,導致眼下的德軍主力全部在烏克蘭境內,而蘇軍也因為同樣的“蝴蝶效應”,使得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列寧格勒地區的蘇軍部隊在開戰後未遭到德軍的毀滅性打擊,此時都可以集結到烏克蘭境內與德軍展開這場決戰。簡而概之,原先曆史上的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和蘇軍在北、中、南三路都爆發了大戰(比如北路的列寧格勒戰役、中路的明斯克戰役),此時雙方的部隊則全部都集中到了南路的基輔,從而產生了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此戰的戰略意義是極其巨大的,如果蘇軍獲勝,德軍將全麵被壓製在烏克蘭境內,無法向蘇聯腹地、俄羅斯本土進發,如果德軍獲勝,東歐地區的蘇軍主力將會全軍覆沒,莫斯科會完全暴露在德軍的兵鋒前。

    德蘇戰爭前,蘇軍共有約400萬正規軍部隊,其中,約100萬在北亞和中亞防備中日,約50萬在高加索地區,約50萬在東歐西北,約200萬在東歐西部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開戰後,德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半個月內就消滅了約100萬蘇軍,自身僅損失十餘萬人,因此,蘇軍在東歐西部隻剩約100萬兵力,所以從高加索地區、東歐西北等地拆東牆補西牆,加上民兵和預備役部隊,湊成了180萬大軍,拚命地保護已經成為“莫斯科西大門”“蘇聯西部第一重鎮”的基輔。基輔,是蘇軍必須死守的地方,也是德軍必須攻占的地方。一時間,全世界都屏住呼吸,把緊張至極的目光投向了這個地方。

    “必須守住基輔!丟了基輔,你們統統都是蘇維埃的罪人!”斯大林近乎歇斯底裏地給基輔前線的蘇軍高層將領下達死命令。

    “必須攻占基輔!德意誌的興衰就在這一戰了!你們可以的!”希特勒同樣情緒空前激動地給基輔前線的德軍高層將領下達死命令。

    十萬火急的局勢讓兩個領導人都急紅了眼,都采取了孤注一擲的手段。

    基輔戰場上,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機群遮天蔽日,坦克群鋪天蓋地,炮群排山倒海,參戰的三百多萬德軍和蘇軍為各自國家各自民族的命運,在縱橫高達幾百公裏的遼闊區域內發瘋發狂地廝殺著。

    此時,沒有誰的心情比希特勒更緊張的了,他很清楚,此戰是德國挑起世界大戰後的第一仗,贏了,全局都贏,輸了,滿盤皆輸,如果敗了,德國滅亡蘇聯的計劃就要化為泡影,這場德蘇戰爭剛開始幾個月,德軍便狼狽不堪地被蘇軍打出蘇聯,德軍肯定損失慘重,士氣、信念、決心都會受到極大打擊,德國民眾的精神和希望也會一蹶不振,自然無法再打第二次,德國的戰爭機器剛剛開動就要戛然而止,他本人的雄心壯誌、宏圖大業也統統都會隨著這場敗仗而付諸東流。“必須要贏!因為這場基輔會戰的勝敗幹係實在太大了!不隻是一場戰役,還是一場戰爭,更是德國命運的轉折點!”希特勒在總理府內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他知道,這是一場必須要贏的豪賭,賭本不之是他個人的政治生命和榮辱命運,還是整個德國的國運,因此會戰期間,他先後四次坐飛機親臨基輔前線,一方麵是督戰一方麵是鼓舞士氣,最近時,他距蘇軍某支部隊甚至不到一公裏。

    此時,沒有誰的心情比斯大林更惡劣的了。

    克裏姆林宮內,斯大林的處境跟希特勒一樣,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如坐針氈、如臨深淵。斯大林被稱為“鋼鐵巨人”,他的意誌確實猶如鋼鐵般堅硬,他的手段也猶如鋼鐵般冷酷,不管是對自己人還是對敵人。執政十六年來,通過完全可以用“草菅人命”來形容的鐵腕手段,斯大林清洗了全黨,也清洗了全國,殺人如麻、死者無數,用無數政敵、反對派、農民的屍骨讓蘇聯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但是,眼下遭到如此沉重的打擊後,雖然在表麵上仍然鎮定自若、巋然不動,但斯大林的內心裏也有些惶惶然。經過足足一星期的情緒調整後,斯大林終於恢複了真正的鎮定,擔任起領導蘇聯反抗德國的重任,但他剛愎自用、乾綱獨斷、固執己見的惡癖卻又複發了,蘇軍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大將曾向他反複提議“必須果斷地放棄基輔,從而保存有生力量,進行節節抵抗,消耗德軍力量並拖延德軍進展速度,為蘇軍集結後續部隊和構建下一道防線爭取到寶貴時間”,但斯大林卻頑固地拒絕了這個正確提議,他嚴厲命令“烏克蘭可以讓德軍短期間侵占,但俄羅斯的本土境內絕對不能出現一個德國兵,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地把德軍遏製在烏克蘭境內”“戰場隻能在烏克蘭境內,以及在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以及德國本土境內”。

    斯大林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給基輔前線的蘇軍埋下了重大隱患。

    斯大林此時心情極度惡劣,臉色鐵青得讓人不敢多看一眼。一份份緊急電報在他麵前桌子上堆成了小山,幾乎都是壞消息,要麽是某個城市被德軍攻占,要麽是某支蘇軍被德軍擊潰。“狗娘養的希特勒!”忍無可忍的斯大林憤怒地罵起來。

    斯大林的惡劣心情不隻是來自希特勒,還來自蔣緯國,或者說,更加來自蔣緯國。

    “斯大林同誌!”莫洛托夫急匆匆地小跑過來,“中國政府要求跟我們重新商討兩國領土問題,並且提出重新劃分兩國邊境線...”他心驚膽戰地遞上了楊傑和蔣廷黻的那份方案。

    斯大林的反應完全在莫洛托夫的預料中:差點兒氣瘋地把方案文件撕得粉碎。

    “這幫卑鄙無恥的黃皮猴子!”斯大林暴跳如雷,近乎咆哮,“居然對蘇聯玩弄如此"chi luo"裸的、恬不知恥的手段!他們真以為蘇聯是他們砧板上的魚肉嗎?真以為蘇聯怕他們?竟然提出這種天方夜譚的條件!混帳!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醜!叫他們統統都給我見鬼去!”

    斯大林的萬丈怒火讓莫洛托夫被嚇得噤若寒蟬,他勉強鼓起勇氣,極度艱難地道:“斯大林同誌,中國人的卑鄙用意是明擺著的,就是趁機訛詐我們,但是...德國人大舉侵略蘇聯,我們如果跟中國交惡,極容易陷入兩線作戰中...我軍在東歐戰場上損失嚴重,必要時,我們必須調動西伯利亞和中亞的部隊增援東歐前線,所以...”

    “所以什麽?”斯大林暴怒地看著莫洛托夫,對方差點兒腿一軟,“所以我們要屈服?被那群狐假虎威、貪得無厭、狂妄自大的中國人脅迫?割讓超過蘇聯三分之一的領土來喂飽中國人?莫洛托夫同誌,你的思想太有問題了!很危險!蘇聯的國土是蘇維埃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每一寸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我們為什麽要抵抗德國人?就是為了保衛東歐的國土!西伯利亞和中亞也是一樣!否則,我們還打什麽仗?直接把東歐送給希特勒算了!莫洛托夫同誌,你想過沒有?如果中國人輕輕鬆鬆地就能訛詐到我們幾百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接下來,日本人呢?英國人呢?土耳其人呢?豈不是紛紛效仿中國人?還沒有打贏德國人,我們自己就已經把蘇維埃割讓得差不多了!”他怒發衝冠、聲色俱厲,五官更是猙獰得幾乎扭曲變形。

    莫洛托夫汗流滿麵,恐懼得聲音發抖:“是,斯大林同誌,您說的對,是我考慮不周,我向您做出檢討...”

    斯大林極度煩躁、臉色鐵青地抽著煙,在這時,內務部部長拉夫連季·巴夫洛維奇·貝利亞推門而入。

    “貝利亞同誌,你來得正好。”斯大林看著貝利亞,語氣嚴厲,“你到底搞清楚沒有?中國人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麽?南京軍目前有沒有大規模調動的跡象?”

    貝利亞斟酌了一下詞語,回答道:“斯大林同誌,根據我們目前獲得的情報,中國人的真實意圖還不是很明確,中國人似乎對跟德國人坐地分贓很有胃口和興趣,但卻色厲內荏、臨陣畏縮,好像參加戰爭的意願不是很高。情報顯示,中國高層在戰前拒絕了德國跟他們的一項雙邊合作,還以一些借口要求日本陸軍繼續裁軍,我們猜測,中國高層可能更願意對付日本而不是我們。”

    斯大林神色不悅、語氣冷冷地道:“貝利亞同誌,你要知道,情報的可靠性等於它的確定性,我需要確定的情報,而不是充斥著‘似乎’‘好像’‘可能’等不確定詞語的猜測,那樣的情報說了跟沒說毫無區別,甚至還會產生極大的誤導作用!我需要詳細而準確的情報!貝利亞同誌,這是你的責任!”

    貝利亞頓時微微變色,露出被愧疚遮蓋的一絲畏懼,在蘇聯,他權勢滔天、心如鐵石,想殺誰就殺誰,想整誰就整誰,無數蘇聯人“談‘貝’色變”(莫洛托夫的妻子曾被貝利亞逮捕,在莫洛托夫生日這天,貝利亞釋放了莫洛托夫的妻子作為送給莫洛托夫的“生日禮物”,當貝利亞前去看望莫洛托夫的妻子並準備宣布這個“好消息”時,莫洛托夫的妻子以為自己即將被處決,剛看到貝利亞時就被嚇得當場昏了過去),但他也有讓他感到恐懼的人,就是斯大林。麵對斯大林的詰責,貝利亞不得不感到緊張:“斯大林同誌,我們會努力的。另外,關於南京軍的調動,有,不過,南京軍主力都調動向與日本在華占領區靠近的察哈爾、熱河、黑西、遼南、蒙古等地,這件事似乎...”他意識到斯大林此時不想聽到“似乎”這詞,因此急忙改口,“...應該證明一件事,南京軍更想對付日本人而不是我們。斯大林同誌,我曾經與沙波什尼科夫等同誌研究過,南京軍如果想攻打我們,最好的路線是從新疆出擊,而不是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線一路由東向西,如果南京軍大規模地向新疆增兵,那南京軍就很可疑了,可事實並非如此。”

    斯大林沉悶地抽著煙,眼中精光一閃:“難道說...中國人想趁機打日本人而不是想趁機打我們?”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貝利亞連連點頭。

    “如果中國人的真實意圖是這樣,那對我們而言就是一件大好事了。”莫洛托夫立刻附和,“或許我們可以推波助瀾,畢竟中日打成一團是最有利於我們的。斯大林同誌,我想,中國人可能是貪得無厭,既想解決日本人又想趁機勒索我們,我們不妨順水推舟,喂飽他們,讓他們得到滿足,然後繼續跟日本人狗咬狗。至於失去了領土,等我們打敗了德國人,自然可以再收回來。”

    “沒有那個必要!”斯大林冷冷地哼了一聲,“基輔會戰正在進行中,隻要蘇聯紅軍贏得此戰勝利,我們的艱難局勢就全麵轉危為安了!那時,侵略蘇聯的德軍被打得一敗塗地,被蘇聯紅軍趕回德國,而麵對蘇聯紅軍如此巨大的勝利,那幫上躥下跳的中國人也會被嚇得亡魂喪膽,再也不敢妄圖占蘇聯的便宜!所以,一切的關鍵,就都在基輔會戰的最終勝利上!隻要我們贏得基輔會戰,德國人、中國人,都不再是蘇聯的威脅!在此之前,對中國人進行拖延敷衍就可以了!”

    “斯大林同誌...”莫洛托夫底氣不足的爭辯道,“您說得對,蘇聯紅軍贏得了基輔會戰,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勝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基輔會戰可能要持續幾個月,時間太長了,太容易節外生枝了。首先,基輔前線的蘇聯紅軍需要更多的部隊,缺乏訓練和精良裝備的民兵是難以滿足前線的需求的,我們很有可能要調動駐紮在西伯利亞和中亞的部隊,那麽,這個前提就是中國人不動手,所以在打敗德國人前和為了打敗德國人,我們必須要穩住中國人;其次,萬一基輔會戰還沒有結束,中國人就對我們動手了,那我們就徹底地雪上加霜了,不但無法贏得基輔會戰,遠東大後方也會顧此失彼的...”他低聲道,“中國人不可能讓我們在談判桌上拖延敷衍幾個月的...”

    “這恰恰是你的責任!”斯大林嚴厲地看著莫洛托夫,“莫洛托夫同誌,貝利亞同誌負責情報,搜集到足夠的、詳細的、精確的情報是他的責任,你是負責外交的,在談判桌上用高明而巧妙的外交手段蒙蔽和麻痹敵人是你的責任!前線的紅軍戰士們需要履行他們的責任,你們也是!莫洛托夫同誌,這件事的難度確實很大,但正因如此,才能考驗到你的能力!”

    莫洛托夫啞口無言,他在心裏搖頭苦笑。

    中國西北,大漠連綿、群山起伏。

    蘭州郊區的某片山嶺裏,一位身穿士兵軍裝的老軍人佇立在一處土坡上,感慨萬千地打量著眼前的西北風光,他的腦子裏忍不住浮現起《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的故事:前半篇,曹操和寄曹操籬下的劉備一起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豪氣幹雲、指點群雄,劉備則不卑不亢、謙恭隱忍;後半篇,袁術準備放棄其淮南地盤,率軍北上投靠雄踞河北的袁紹,劉備向曹操主動請纓,截殺袁術,得到曹操允許後的劉備“星夜收拾軍器鞍馬,掛了將軍印,催促便行”,爭分奪秒、緊鑼密鼓,關羽張飛不解,問劉備“兄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劉備回道“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鳥上青霄、魚入大海,不受籠網之羈絆也”。

    “所言甚是啊...”老軍人唏噓不已。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新任的第二軍區司令長官、軍委會副委員長馮玉祥。

    馮玉祥當然不是普通人,他是民國風雲人物之一,說其是一代梟雄也不為過,隻不過,時過境遷,曾經手握幾十萬西北軍的他眼下已是形單影隻的孤家寡人,西北軍在中原大戰後徹底土崩瓦解,喪失軍隊、地盤、實權的他被蔣介石委任為軍委會副委員長,掛閑置吃閑飯。此時的中國已經沒有真正的軍閥了,即便是李宗仁的桂係,也已經日薄西山,完全被控製著,時光飛逝、大浪淘沙,軍閥混戰這麽多年,蔣介石真正地統一了中國,如果說中國還有軍閥,那就是蔣緯國了,笑到最後的是蔣氏父子。馮玉祥是這場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失敗者之一。失敗者有很多,閻錫山失敗了可以東山再起,李宗仁失敗了可以保住老本,唯獨馮玉祥輸得傾家蕩產。

    馮玉祥的失敗是必然的,他的西北軍是由一個混成旅發展起來的大軍事集團,在這個集團裏,他有著很高的威信,但他維持這個集團的基礎僅僅是一些救國救民的空洞口號以及他和將領們的私人感情,並且他性格十分剛愎自用,管理麾下將領時采取粗暴的家長製作風,有些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即便當了軍長、司令、省主席,馮玉祥對待他們仍然像對待子侄晚輩般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和禮貌,不允許他們在自己麵前抽煙,甚至讓他們罰跪,當下屬將領向馮玉祥提意見時,馮玉祥聽得不高興時就會說“小孩子不許多嘴”這種話。曾有一次,吉鴻昌惹怒了馮玉祥,馮玉祥打電話過去,直接說“跪下”,於是吉鴻昌就老老實實地抱著電話機跪下,還要在電話裏說“報告總司令,跪下了”。中原大戰期間,韓複榘反叛馮玉祥是導致西北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韓複榘反叛原因之一就是得不到馮玉祥在人格上的尊重,馮玉祥第一次反蔣時,韓複榘曾提議“先打閻錫山,因此閻錫山的實力比蔣介石小得多”,馮玉祥聽得不高興,命令韓複榘到院子裏在眾目睽睽下跪下,韓複榘當時已經是河南省主席,還受這種侮辱性的懲罰,於是一怒之下在接下來的戰事裏投靠了蔣介石。馮玉祥這樣的做法,使得一些“翅膀硬了”的西北軍將領感到拘束和憋屈,想要擺脫馮玉祥的這種家長式的束縛,很多西北軍將領都是因為不滿馮玉祥的獨斷獨行而被蔣介石拉了過去的。另外,馮玉祥確實是個很樸素的領導人,即便成為手握幾十萬大軍的“西北王”,但仍然勤儉節約、反對奢華,嚴禁西北軍官兵吃喝嫖賭、嚴禁穿綾羅綢緞、嚴禁抽煙喝酒等。馮玉祥自己以身作則,平時都穿士兵軍服,晚上睡稻草地鋪,每餐一菜一湯。馮玉祥這麽做,固然讓西北軍保持了淳樸風氣,得到西北軍廣大基層士兵的擁護,並讓西北軍擁有艱苦耐戰的優點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但對那些西北軍高級將領來說,就難以忍受了。馮玉祥自己粗茶淡飯也就算了,可他還拉著他麾下那些已經成為旅長、師長、軍長、司令的將領們也一起粗茶淡飯,這樣就引起了很多在成為人上人後希望過錦衣玉食生活的西北軍將領的不滿。最重要的是,馮玉祥在政治上“見風使舵、反複無常”,經常背主倒戈,聯蘇叛蘇、投蔣倒蔣、和閻打閻,導致其最終落得了眾叛親離的悲涼下場。

    盡管已經不情不願地退出了逐鹿舞台,但馮玉祥仍然“老驥伏櫪,誌在千裏”。遠東戰爭結束後,國軍進行軍區重新劃分,其中,綏遠、甘肅、寧夏、新疆四省被劃為第二軍區,馮玉祥對此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這四省在原先不屬於蔣介石政權的傳統控製區,都是地方軍閥的地盤,剛剛被收回來,原先的殘渣餘孽還不少,蔣介石正在忙著消化西南,打“青藏戰爭”,一時間無暇顧及這四省,感覺到機會來了的馮玉祥以“希望能屯墾西北、開發邊疆、發揮餘熱”的名義,請求第二軍區司令長官的職務,蔣介石本來沒同意,但蔣緯國卻同意了,使得馮玉祥喜不自禁並且躊躇滿誌。

    “副委員長,來了!”馮玉祥身邊一名隨從興奮地指著遠處某個地方。

    馮玉祥急忙舉目眺望,看到十幾輛汽車在遠處戈壁上揚起一條呼嘯的塵土黃龍。車隊迅速由遠至近,馮玉祥急匆匆地下山迎接,他看到車隊上走下來幾個中國人以及幾個外國人。

    “馮老將軍。”一人下車後笑盈盈地上來迎接。

    “李總司令,你真的來了。”馮玉祥爽然一笑。

    “什麽總司令的,都是過去的事了,並且也不光彩,還提它做什麽!”

    “看樣子,你現在還是跟以前一樣,左右逢源、風生水起啊!這種本事,讓我馮玉祥確實是自歎不如喲!”

    “馮老將軍說笑啦,我現在就是混混日子罷了!”

    跟馮玉祥說話的這個“李總司令”不是別人,正是先前偽蒙軍(內蒙古偽軍)總司令李守信。馮玉祥跟李守信可以說是“亦敵亦友”,兩人曾在七年前打過交道,七年前,吞並東北的日本人得隴望蜀,開始染指察哈爾省,馮玉祥當時組建了著名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在察哈爾省境內與日偽軍交戰,實際上,當時察哈爾省境內沒有多少日軍,基本上都是偽軍,因為察哈爾省屬於內蒙古範圍,所以察哈爾省境內的偽軍是偽蒙軍(內蒙古偽軍),總指揮正是李守信。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在察哈爾省境內打的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多倫戰役”,一舉收複察哈爾省重鎮多倫,攻城的是馮玉祥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守城的就是李守信的偽蒙軍。多倫戰役意義重大,它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第一次從日偽軍手裏收複失地,但是,此戰其實“內有乾坤”,同盟軍收複多倫實際上是馮玉祥和李守信在暗中達成協議後唱的“雙簧”,李守信當時有實力守住多倫,但他不想拚光老本,所以故意放棄多倫,馮玉祥“收複”多倫,獲得了政治上的巨大資本,一個月後,根據雙方的“君子協定”,李守信再度“攻打”多倫,馮玉祥故意放棄多倫,讓李守信不戰而勝,從而讓李守信能向日本人交差,雙方“各得所需”,這叫做“劉備借荊州”,馮玉祥跟李守信“借”多倫,達成目的後再把多倫“還給”李守信。

    因為這段往事,馮玉祥和李守信成了“朋友”。

    “馮老將軍,你讓我辦的事情已經辦妥了。”說完客套話後,李守信言歸正傳,他向馮玉祥示意了一下他身邊的幾個長著黃褐色頭發和灰藍色眼睛的外國人。

    馮玉祥急切地看著那幾個外國人。

    為首外國人目光冷淡地看著馮玉祥:“馮將軍,我們和你其實是熟人。早在十四年前,我們就和你展開了密切合作,你那時候貧困交加、內憂外患,不但地位岌岌可危,你的部隊還在中國內部戰爭中失利,是我們,向你提供了450萬盧布的巨額資金以及價值超過一千萬盧布的軍火,我們先派特使在包頭與你見麵,然後還邀請你訪問莫斯科,當你來到莫斯科時,我們的紅軍總參謀長和莫斯科衛戍司令都親自迎接你,規格不算低吧?北伐戰爭期間,你在五原舉行誓師,我們加大了對你的援助,步槍超過3萬支、機槍140多挺、子彈2800萬發,前前後後加起來,我們對你的援助可以讓你武裝40萬軍隊,當時你部隊使用的是什麽武器?都是清末的老式武器,槍筒都生鏽了。我們對你的熱情而巨量的援助,不可不謂之恩重如山,但你是怎麽回報我們的?我們之所以援助你,因為我們認為你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沒想到,你的本質還是一個軍閥。你隻是利用我們幫助你度過危機、增長你的羽翼,然後毫不留情地出賣了我們。蔣介石在中國東南展開‘清共’,你也在中國西北對布爾什維克黨人大開殺戒,你最終還是背叛了我們、背叛了革命、背叛了布爾什維克,投靠了蔣介石、投靠了資本主義。”

    馮玉祥神色極度難堪地默然無語,他無法反駁眼前“昔日好友”蘇聯人的詰責和諷刺,因為他確實曾利用蘇聯人又背棄蘇聯人。

    蘇聯人為首者頓了頓,緩了緩語氣:“不過,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眼下,因為新的局勢,我們可以與你摒棄前嫌,當然,這也是我們給你的最後的機會,證明你自己以及彌補你以前過錯的機會。馮將軍,今日的中國已經被蔣介石政權完全控製,並且事實迅速地證明了,蔣介石政權正如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路線,從資本主義走向了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對內鎮壓革命、橫征暴斂,對外展開擴張和非正義的侵略戰爭,這正是"chi luo"裸的帝國主義表現,甚至的甚至,中國的帝國主義還與日本的軍國主義和德國、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進行了勾結,愈發地成為注定給世界人民和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源頭。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真正的革命者,中國人民也需要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力挽狂瀾,解救中國,正是你。”

    馮玉祥輕輕地點點頭,他神色複雜,心態微妙。

    “我們會給你提供資金和軍火上的援助,很快就到,同時,我們真誠地希望,你不要再度辜負我們的信任和期待。我們希望,在中國已經熄滅的革命的火種,由馮將軍你再度點燃,照亮中國,照亮東方。最起碼的,是要抗衡蔣介石集團對中國的黑暗統治直至解放中國。”

    馮玉祥深深地吸一口氣:“會的。”

    “好了,就這樣吧,以後如何,我們拭目以待。”為首的蘇聯人準備重新坐上車。

    “等等!”馮玉祥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我該如何聯係你們?還有,你怎麽稱呼?”

    “等著我們的消息就可以了。”為首的蘇聯人顯得很不耐煩,也很警覺,“你稱呼我安德烈就行了,我來自莫斯科,僅此而已,多餘的,我不能告訴你,你也別背後打探,否則,我們難以再信任你。眼下,蘇聯正在遭遇大災難,我們受不起任何一次背叛,所以我們不會給任何可能的背叛者再進行背叛的機會。你知道的,中國白色政府正在脅迫我們,我們不想給他們找到動手的借口,你和我們之間的合作必須要絕對保密,任何多餘的事你都不應該知道。你不需要主動聯係我,我會主動聯係你,真有什麽重要的或緊急的事情,你聯係他就可以了。”

    安德烈指了指李守信。

    馮玉祥點點頭:“我知道了。”對方像防賊一樣防著自己,讓他心裏很不舒服,不過,他自知理虧,因為他曾背叛過。。

    安德烈等蘇聯人坐上兩輛汽車,迅速揚塵而去。馮玉祥頓了頓心神,走到沒有開走的那十幾輛汽車的旁邊,車上堆滿了他最急需的蘇聯製武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