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節 天爐戰法(2)
字數:8905 加入書籤
蒙古省是遠東戰爭後中國新設立的省份,麵積約150萬平方公裏(原屬於外蒙古範圍但屬於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六萬餘平方公裏被劃入了北海省),此時人口約100萬(五分之一人口是遠東戰爭後的漢族移民),毋庸置疑,蒙古省十分地廣人稀,並且蒙古省是中國領土,蘇軍在此時的中蘇戰場上也不掌握製空權,因此南京軍幾萬精兵由南向北地橫穿蒙古高原時幾乎沒有讓蘇軍得到任何情報。對於橫穿蒙古高原的第77師而言,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距離。從河西走廊穿過蒙古省抵達湖西戰場,直線距離就超過一千四百公裏,實際路程則超過兩千公裏,值得慶幸的是,第一,蒙古地區雖然是高原,但海拔險峻的地方倒不是特別多,湖泊河流也不多,部隊行軍無需過度地渡江涉水、翻山越嶺,第二,第77師擁有很多的車輛(包括那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非汽油機動車),第三,蘇軍難以察覺第77師的動向,隱蔽性較高。
行動前,軍長黃維、副軍長王耀武、師長鍾鬆等高級軍官聚在一起開會。
“路途雖遠,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可以打蘇軍一個意想不到。”黃維說道,“部隊經過太原、洛陽、西安、蘭州等地時,蘇聯人的間諜眼線肯定知道的,我們現在大漠戈壁上突然間分道揚鑣,蒙古又地廣人稀,行動就不會走漏風聲。”
王耀武說道:“一個師夠嗎?要不要讓第74師一起出擊?”
鍾鬆說道:“夠了。首先,根據可靠情報,科涅夫已經把他手裏的預備隊都填了上去,還把瓦圖京的第64軍調去了新西伯利亞,所以湖西戰場的蘇軍後方十分空虛薄弱,一個師應該夠了;其次,為了保證速度,第77師需要足夠的車輛,全軍的車輛都要集中給我的師,如果來兩個師,車輛就吃緊了,行軍速度就無法達到最高,眼下,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時不我待,兵貴神速啊!”
王耀武點頭表示讚同。黃維說道:“好,那就這麽決定了,第77師立刻向北方強行軍,第74、第101、第200師繼續向西,但會放緩腳步,一旦第77師與蘇軍交戰了,這三個師即刻北上。”
“保證完成任務!”鍾鬆肅然立正,向黃維、王耀武等人敬禮。
王耀武拍了拍鍾鬆的肩膀:“保重!”
第77師隨即展開強行軍,這是一種疲於奔命的長途急行軍,足足兩千多公裏,但必須這麽做,因為這是取勝的唯一辦法,一切的一切還是國力不足導致的。國力上的差距,隻能依靠前線軍人們的鮮血、汗水進行彌補。
蒙古高原上,風雷滾滾,萬軍馳騁。
第77師此時的機械化水平堪稱世界一流,全師三萬五千餘官兵,卻擁有五千多輛車輛,坦克很少,裝甲車也不多,絕大部分都是機動車,一半機動車是汽車,一半機動車是木炭車、桐油車、酒精車、瓦斯車等多種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的非汽油機動車,行駛起來濃煙噴騰,使得部隊的塵埃灰土中夾著滾滾的黑煙。全師官兵無人用腿走路,也沒人騎自行車,自行車畢竟速度不夠,全體乘坐在機動車上,一路飛沙走石。
南京軍為這項行動是進行了充足準備的,兩千多公裏的路途上,每隔二三百公裏便有一處臨時中轉站,猶如後世高速公路上的休息區,少數軍人在此看管著足有堆成小山的汽油、物資、汽車零件等,大軍開來後,迅速進行補充,晝夜不停地繼續前進。這麽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麵減輕了部隊的負擔,一方麵提升了部隊的速度。這些汽油、物資、汽車零件等都是事先運到這裏的,因為路線早就確定好了,先後共設立了十個中轉站,確保部隊的進展。
僅僅五天時間,嚴格意義上講是五天五夜,第77師便從甘肅省橫穿蒙古省進入北海省,全師一路快馬加鞭、速度極快,9月3日淩晨時分,第77師抵達中國北海省和蘇聯的國境分界線西薩彥嶺。
西薩彥嶺,位於蒙古高原北沿,是唐努烏梁海地區與西伯利亞地區的地理界山,屬於西伯利亞南部地區的皺褶山脈,長約600公裏,寬度在80公裏和200公裏之間,山峰海拔大多數在2800米至3000米之間,遠東戰爭後,這段山脈成為中蘇的新國界線(實際上蘇俄鼓動外蒙古獨立前就是俄清的國界線),山脈以南是中國北海省,山脈以北是蘇聯,是湖西戰場上蘇軍的大後方。抵達山脈南麓的第77師官兵們跳下汽車,然後扛起汽車上的自行車,繼續向前快速挺進。因為前進道路上有這道延綿且陡峻的山脈,所以第77師沒有攜帶坦克、裝甲車、大口徑火炮等重武器,汽車也沒辦法爬山,官兵們使用雙腳和自行車開始翻越山脈,而把第77師送到這裏的汽車和機動車則一起調頭,重新橫穿蒙古高原,前去“接”後續的第74師等部隊。
“加把勁!不許走,要小跑起來!”
“前線弟兄們快撐不住了!就等著我們呢!”
“我們再不出擊,九十九師搞不好就要被老毛子吃掉了!”
“等我們翻過這道山脈,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官兵們互相鼓勁加油,奮力地邁著腳步,翻越著西薩彥嶺,偵察兵在前麵探路,工兵一路遇水搭橋,步兵一路遇林砍樹。西薩彥嶺完全是荒無人煙的邊塞之地,根本就沒有道路,官兵們硬生生地用兩隻腳、手裏的砍刀在這片蠻荒山林裏踩出了、砍出了一條路。由於時間實在緊張,對於戰局而言已經到了分秒必爭的地步,第77師一天行軍近二十個小時、休息四五個小時,機器人般不顧疲憊不顧困乏地快速前進。第77師確實是南京軍第一師,待遇極好,香煙管夠,官兵們為了驅趕疲困,一路上人人大抽香煙、大嚼辣椒、大喝提神醒腦的飲料,主要是濃得猶如膽汁的苦茶以及在此時中國還十分少見的咖啡。第79旅旅長戴安瀾在行軍過程中偶然聽到部下一位營長在對該營士兵訓話:“旅座身患重病還身先士卒,我們更加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中國軍人精神...”戴安瀾大為驚奇,他過去詢問那位營長:“我什麽時候身患重病了?”那位營長眼眶濕潤地說道:“旅座您就不要隱瞞我們了,我們好幾次看到你喝中藥。”戴安瀾一頭霧水,回過神後哭笑不得,原來官兵們把他喝咖啡當成了喝中藥。
鍾鬆得知一八零旅用罌粟殼和鴉片粉給部隊官兵提神的事情後,很感興趣,很想效仿,但想想後作罷,畢竟一八零旅官兵是注定要死光的,七十七師雖然也需要提神,但不會全軍覆沒,萬一戰後師內產生大批癮君子,七十七師就算徹底毀了,還會成為軍事史上的大笑話。
高強度、長距離的急行軍讓官兵們都極度疲憊困乏,由於休息時間不足,隊伍裏到處都是後麵士兵一邊迷迷糊糊地打著盹,一邊拉著前麵同伴武裝帶,猶如木偶人般邁步走路的場景。在此期間的幾個細節趣聞可以從側麵證明七十七師的艱難行軍。在某段山路上,鍾鬆跟師副參謀長劉峰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鍾鬆感慨道:“早知道這樣,我應該提前去一趟湖南的!那樣的話,我們現在行軍就不需要這麽辛苦了!唉!”
劉峰嶺驚訝地問道:“師座,去湖南幹什麽?為什麽說可以讓我們行軍不辛苦了?”
鍾鬆認真地道:“沒聽說過‘湘西趕屍’嗎?我去湘西招募一批趕屍匠,眼下事情就好辦了!弟兄們倒地呼呼大睡,讓那些趕屍匠當成死人趕著走路,多方便!一覺睡醒,已經到前線了!並且一路睡過來的,正好精神抖擻地參戰!”
劉峰嶺啞然失笑,他知道鍾鬆是因為疲乏枯燥而說笑話解悶消遣。
第77旅旅長胡璉和副旅長趙誌華在此戰結束後“互相揭短”。趙誌華對記者說道:“時間真的是太緊張了,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除了走路是頭等大事外,其餘事情都能省就省了,吃飯都是一邊走一邊吃的,胡旅座當真是全旅楷模,我和他走著路,看到他褲襠裏熱液汩汩,原來他一邊走路一邊撒尿,褲子也沒脫下,直接尿在褲子上了。我問他為什麽不停下來解決?他若無其事地說‘那不浪費時間嘛’。如此節約時間,真乃前無古人之舉,不得不令人佩服。”
胡璉說道:“弟兄們都太累太困了,幾乎是麻木地拖著兩腿在前進,很機械,很僵硬,有種渾渾噩噩、行屍走肉的感覺。休息時間到的時候,十秒鍾內,說話聲一下子就煙消雲散,然後就是震耳欲聾的打呼聲。人變得跟機器一樣,沒電了,立刻停止動作。當軍官高喊道‘全體休息’,原本走著路的弟兄們立刻嘩啦啦、齊刷刷地倒下去,不超過十秒鍾全部進入夢鄉,一些弟兄還在吃著飯,立刻眼睛一閉,死沉死沉地睡著了,手中飯盒裏的稀飯灑了滿臉滿身。有多困呢?人可以多困呢?趙誌華在我身邊睡著了,我聽見他在含含糊糊地說夢話,我仔細一聽,聽清楚他說什麽夢話後,我真的同情他了,這家夥確實困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因為他說的夢話是‘我要睡覺’。我的天!一個人睡覺時說夢話‘我要睡覺’,得困到什麽地步?”
靠著堅韌不拔的精神、百折不饒的毅力、兩條腿和兩隻手,第77師用了三天三夜時間橫穿西薩彥嶺,先後跋涉一百八十多公裏,翻越七座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峰,不可不快。抵達西薩彥嶺北麓後,第77師已經進入蘇聯領土,出現在蘇軍大後方,距切城僅一百公裏。
“全體休息!”如釋重負並且心潮澎湃的鍾鬆大聲命令道,“休息八個小時!”
官兵們都難以置信,前線就在眼前了,一路上爭分奪秒,怎麽到了前線卻還要休息呢?實際上,鍾鬆此舉是非常正確的,部隊一路艱難行軍,疲憊得幾乎是搖搖欲墜,就這樣急於參戰,戰鬥力肯定大不如前,不但白白增加傷亡,還可能功敗垂成,畢竟殺到蘇軍大後方的南京軍隻有一個師而已。鍾鬆必須獲勝,否則滿盤皆輸,為了讓弟兄們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盡管此時的時間已經火燒眉毛,但擠出八個小時還是值得的。
八個小時後,第77師猶如參加萬米長跑並且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般,展開了全力的衝鋒。官兵們人人騎著自行車,由於汽車無法翻越西薩彥嶺,被官兵們用肩膀一路扛過來的自行車此時便發揮了極大作用。三萬五千餘名人手一輛自行車的南京軍官兵,猶如後世環法自行車大賽般,浩浩蕩蕩地朝著切城猛撲而去,卷起了漫天塵土。自行車的動靜肯定遠遠不如坦克,但幾萬輛自行車一起響起的轟鳴聲依舊是驚天動地,匯聚成壯觀恢宏的一幕。
直到這個時候,蘇軍才真正地意識到不妙。西薩彥嶺是中蘇國境線,因此北麓有一些蘇軍邊防巡邏隊,第77師在開進時,偵察部隊和特種部隊先行一步,為主力探路,在遇到蘇軍邊防巡邏隊時都給予突襲攻擊,全部殲滅從而不走漏風聲,但多支蘇軍邊防巡邏隊遭到消滅並且上級無法再與之聯係後,自然引起了蘇軍的注意,但蘇軍高層不可能一下子因此而判斷南京軍有一支師級部隊正在對蘇軍大後方展開大迂回,直到第77師幾乎兵臨切城城下,蘇軍高層才如夢初醒。
“果然是這樣的!”接到報告的科涅夫大驚失色,“我就知道中國人在玩弄聲東擊西!第77軍撤離,故意示弱,留下第10軍和第100軍被我軍攻殺,從而達成了引蛇出洞的目標,而第77軍則千裏大迂回,長途急行軍地突襲我軍後方,從而達成了釜底抽薪的目標!我就知道會這樣!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恍然大悟的科涅夫隨即痛惜悔恨不已,更加感到了害怕,他意識到,在這場戰事中,自以為是獵人的己方其實才是落入對方圈套裏的獵物。
“庫茲涅佐夫同誌!請你立刻放棄進攻!請你立刻撤退!”科涅夫十萬火急地打電話給庫茲涅佐夫。
庫茲涅佐夫驚愕惱怒不已:“科涅夫同誌,到底是為什麽?”
“中國人的一支奇兵部隊翻越了西薩彥嶺!出現在我們後方了!”科涅夫幾乎是吼叫,他額頭上開始滲出汗珠。科涅夫隨即明白了一件事:南京軍從華北調動的那五個師也是一個大型煙霧彈,讓蘇軍把眼神死死地盯著那五個師,從而忽略了南京軍還有一個師在蘇軍背後展開著大迂回。
庫茲涅佐夫也大吃一驚,他隨即又遲疑不已:“局勢真的已經到了非要進行這一步嗎?再給我一點時間,我們馬上就要取勝了,隻差一點點了...”
庫茲涅佐夫並沒有在撒謊,最起碼的,在他看來,他確實“隻差一點點了”。第77師展開這場千裏大迂回時,第99師則在蘇軍包圍圈裏浴血奮戰,戰鬥慘烈血腥程度完全就是一八零旅的放大版,血戰八天八夜,第99師傷亡兩萬五千餘官兵,殺傷蘇軍近十萬,打殘蘇軍起碼六個師,盡管蘇軍損失慘重,但第99師也已經拚殺得元氣大傷,如果繼續打下去,第99師完全油盡燈枯已經為時不遠。在對方已經被自己吃掉四分之三(庫茲涅佐夫則估計超過五分之四甚至更多)、距離最後成功隻差一點點時,讓庫茲涅佐夫放棄,他根本做不到。
“沒時間了!”科涅夫在電話裏怒吼,“切城馬上就要丟了!我們完全暴露在野地上!後路也被包抄!我們會全軍覆沒的!”
“敵軍有多少?”庫茲涅佐夫同樣感到了驚懼。
“應該是一個師。”
“就一個師?你在...誇大其詞吧?”庫茲涅佐夫半信半疑,“切城還有我們四個師呢!”
科涅夫差點兒氣得吐血:“我沒有危言聳聽!切城現在的部隊都是損失過半後才退到切城進行休整的師!戰鬥力根本不夠!你必須放棄!必須全麵撤退!把部隊重新收攏到切城!”
庫茲涅佐夫雖然也很緊張,但他覺得不應該聽科涅夫的“一麵之詞”,因此他聯係上軍區參謀長馬蘭金:“馬蘭金同誌,敵軍實力怎麽樣?”
馬蘭金回答道:“約一個師,偵察機似乎並沒有發現這支敵軍攜帶大口徑重炮和坦克。根據推斷,這支敵軍是翻越西薩彥嶺而出現在這裏的,他們翻山越嶺,確實難以攜帶重武器。”中蘇戰場上,中國空軍基本上掌握著製空權,不過,蘇軍也可以出動飛機,隻需零零散散地起飛,中國空軍的飛機不可能“隨叫隨到”,並且形單影隻的蘇軍飛機也不太具備攻擊價值,所以蘇軍可以起飛偵察機對第77師進行居高臨下的偵察。
庫茲涅佐夫頓時心頭大安:“這支敵軍並沒有重武器,科涅夫同誌果然太高估敵人了。馬蘭金同誌...”他試探馬蘭金的態度,“你讚成我繼續攻擊嗎?”
馬蘭金沉默了一下,顯然在思索,最後他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複:“我不太支持,但我也不反對。”
庫茲涅佐夫心頭愈發安定,馬蘭金不太支持、不反對,這就讓他頓時吃了一顆定心丸,他隨即打電話給軍區政委蘇賽科夫。
蘇賽科夫態度明確:“當然要進攻!否則我們怎麽能獲勝?”
蘇軍的五位高級將領裏,科涅夫反對庫茲涅佐夫一意孤行,瓦圖京也反對,但瓦圖京此時已經被調走,馬蘭金傾向於科涅夫,但也不明確反對庫茲涅佐夫,蘇賽科夫則堅定支持庫茲涅佐夫。蘇賽科夫是政治軍官,沒有科涅夫那麽敏銳的軍事嗅覺,所以看問題十分直白。
得到蘇賽科夫的支持後,庫茲涅佐夫徹底打定了維持進攻的念頭。科涅夫不斷打電話給庫茲涅佐夫,但庫茲涅佐夫置若罔聞,直接故意不接。
庫茲涅佐夫的頑固,斷送了蘇軍的最後一線生機。
科涅夫最後的希望就是切城蘇軍能夠堅守幾天,直到庫茲涅佐夫回心轉意會大獲成功,這樣,庫茲涅佐夫才會把用於圍殲南京軍第99師的部隊抽調回切城。科涅夫判斷出,這支南京軍長途跋涉而來,又要翻山越嶺,所以重武器很少,補給物資也不多,所以無法拚消耗,隻要拖下去,這支南京軍就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慮。
科涅夫想到的這一點,鍾鬆早就想到了,他知道,自己的部隊想取勝,隻能一擊必殺,必須一次性成功,在第一次攻擊中就獲勝,如果首戰失利,哪怕部隊的士氣軍心並沒有動蕩,時間拖下去,部隊也沒有足夠的輜重物資。
9月9日黃昏,南京軍第77師準備對切城展開攻城,城內守軍有蘇軍四個師,總兵力約兩萬。守城蘇軍也缺乏重武器,彈藥也不足,因為都供應給前線部隊了,不過,第77師也存在這個隱患。
雙方都後勁不足,因此勝負在第一次交鋒中決定。
攻城前,鍾鬆命令已經飽餐一頓後的全師官兵:“把所有的食物都交出來。”
為了加快速度,第77師竭盡全力地輕裝上陣,後勤物資並沒有攜帶多少,糧食也一樣。官兵們按照鍾鬆的命令,包括軍需官在內,把全師所有能吃的都交了出來,堆成了一座小山。
鍾鬆帶著一隊師部衛隊營的官兵,把大桶的汽油澆到了全師的食物小山上,熊熊火焰和滾滾黑煙立刻升騰而起,一箱箱罐頭、一條條臘肉鹹魚、一袋袋大米麵粉...不斷化為灰燼。
“都看見了?”鍾鬆厲聲吼道,“第一波攻擊拿不下切城,我們退下來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吃!或者被蘇聯人打死或者餓死!記住,拿不下切城,死路一條!吃的都在城裏呢!”
官兵們心頭震撼。
鍾鬆此舉明顯是在效仿項羽的破釜沉舟,使得全師別無選擇,唯有背水一戰。官兵們都很明白,食物都被燒光了,要是拿不下切城,即便放棄進攻,即便撤退,也是沒有活路的,唯一能活下去的辦法就是攻占切城。
“聽我命令!”鍾鬆高高地舉起第77師的“無敵”軍旗,旗杆指向不遠處的切城,“拿下這座城市!殺!”
“殺!”狂風暴雪般的漢語喊殺聲響徹在飄揚著紅旗的切城的城外。
科涅夫最後的希望在短短三個小時內就徹底消失了。攻城的南京軍第77師用三個小時拿下了切城,自身傷亡約九千人,把城內兩萬餘蘇軍幾乎殺得幹幹淨淨。
“這下完了!”接到噩耗的科涅夫呆若木雞。
南京軍前線總指揮部內,楊傑潸然淚下:“我們總算成功了!”他望向薛嶽,“伯陵,我們接下來可以正式展開你的天爐戰法了!”
薛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局勢總算徹底地倒向我們了。”
扣除掉傷亡戰損,約三十萬蘇軍在湖西戰場上陷入南京軍“後退決戰”的前後堵截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