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節 麻煩不斷(2)
字數:6477 加入書籤
葡萄牙政府租借東帝汶首府帝力港口給日本海軍讓英國和荷蘭深感震動,兩國高層內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東帝汶位於印尼群島中部最南處,繼續向南就是澳大利亞了,因此該地雖然隻是彈丸之地,並且人口不多、經濟落後,堪稱文明世界邊緣的窮鄉僻壤,連葡萄牙人自己都差點忘了這個屬於葡萄牙但跟葡萄牙本土遠隔萬裏並且微不足道、幾乎沒什麽油水的小地方,但是,因為此時世界格局的變化,其地理位置重要性一下子凸顯無疑。葡萄牙原本跟英國、荷蘭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隻是,葡萄牙現在是聯盟國成員,導致屬於葡萄牙的東帝汶成為在美英法荷控製著的東南亞、澳洲這片遼闊地域裏的一根釘子,是聯盟國在美英法荷的遠東殖民地內的一塊飛地,重要性一目了然。本來,葡萄牙國力衰微,所以美英法荷對其不以為意,可此時,葡萄牙把東帝汶租借給日本,問題就嚴重了,日本可是擁有著世界第三的強大海軍,如果在東帝汶建立了海軍基地,那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原本跟美英法荷的遠東殖民地“保持距離”的日本一下子把滿嘴獠牙伸到了美英法荷的遠東殖民地的咫尺之處。
荷蘭政府立刻向葡萄牙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和嚴重譴責”,葡萄牙政府回複道:東帝汶是屬於葡萄牙的領地,日本是葡萄牙的友好國家,葡萄牙把自己的屬地租借給日本,不知道這跟荷蘭有何關係?
在葡萄牙政府發表這份照會時,日本海軍的一支船隊已經大搖大擺地從日本本土開向東帝汶,船隊由十多艘大型貨輪組成,滿載著材料、設備、工程人員以及一些“自衛性武器”。
日葡兩國的行為雖然不違反任何國際公約,但兩國意圖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英國海軍總參謀長安德魯·布朗·坎寧安上將說道:“日本人為什麽跑到東帝汶修建海軍基地?除了他們打算在那裏發動戰爭、侵略那裏之外,絕對沒有第二個解釋。”這個看法讓英國、荷蘭、法國的很多高層都深以為然,畢竟日葡兩國此舉太過於露骨,完全就是明火執仗,不僅如此,日葡兩國都是聯盟國的成員,兩國此舉已經"chi luo"裸地透露出一個信息:聯盟國陣營正在準備對東南亞、澳洲以及這兩大塊地盤的主人下手。中國在收複香港時也跟英國發生了不小衝突,不過,中國收複香港的行為怎麽分析都很難被解釋成中國打算對英國開戰,至於葡萄牙租借東帝汶給日本海軍修建軍事基地,進攻性的意圖已經是呼之欲出。
一時間,荷蘭、英國、葡萄牙、日本在國際上吵翻了天。
蔣緯國很清楚此事的內在緣由,葡萄牙是德國的跟班,日本要求租借東帝汶,這麽大、這麽敏感的事,葡萄牙肯定要通知德國,向德國“請求指示”,如果德國不許,葡萄牙肯定不租借,眼下,葡萄牙租借了,說明德國的態度是同意或默認的。希特勒已經把此事通知了蔣緯國,轉達德國此舉的用意:一是試探英法荷以及一直在隔岸觀火的美國,二是進行鋪墊,隨時獲得戰爭借口,三是為以後展開戰爭打下基礎。日本海軍在東帝汶擁有基地,肯定可以起到未雨綢繆乃至先發製人的作用,畢竟東帝汶就嵌在英法荷美的遠東殖民地的內部。
跟英法開戰,蔣緯國是支持的,但他希望晚點打,現在就打不太利於中國,因為中國和中國軍隊還未做好十足準備,也容易讓日本人鑽空子、渾水摸魚,說到底,打蘇聯,德國是第一主力,中國是第二主力,日本置身事外地看熱鬧以及稍微提供一些後援,馬上打英法以及英法背後的美國,德國還是第一主力,但第二主力就不是中國了,而是日本,輪到中國置身事外地看熱鬧以及稍微提供一些後援。打,肯定要打,但中國需要緩緩,不過,日本人明顯是等不及了,已經開始四處挑事;另一方麵,中國不打,德國也不打,日本人肯定沒膽自己單幹,中德跟它一起打是最好的,最起碼也要中德其中一方跟它一起打,中國需要時間,德國呢?蔣緯國聯係上商震和戴安國,詢問德國的情況。
商震和戴安國很快回複了蔣緯國。
蘇聯戰爭對於中德兩國而言都是一本十利的“買賣”,中國因此而大賺特賺、大撈特撈,德國同樣不遑多讓。為贏得了蘇聯戰爭,德國付出了40餘萬人死亡、20多萬人殘疾的人員損失以及600多億美元(相當於德國兩年gdp總和)的經費物資損失,代價並非特別巨大,而贏得蘇聯戰爭後,德國得到了什麽呢?吞並和控製了超過三分之二個東歐,領土迅猛增加,獲得了蘇聯十之六七的精華地帶,獲得了完全能滿足德國戰爭機器需求的巨量的石油、鐵礦、煤礦、糧食等資源,德國以前捉襟見肘的資源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德國的工廠擁有了起碼在二十年內根本用不完的工業原料,並且還建立了一個金湯鐵桶般的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大陸的新秩序”。希特勒上台時,德國領土麵積約為53萬平方公裏,蘇聯戰爭前,德國領土麵積已經被希特勒擴張為70多萬平方公裏,蘇聯戰爭結束後,德國領土麵積已經達到了170多萬平方公裏,新增加的100多萬平方公裏都是通過蘇聯戰爭而獲得的“東方新領土”,無疑,德國的國力也會隨著其領土的迅猛增加而一起迅猛增加,不僅如此,在德國疆域的四周,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西班牙、葡萄牙、保加利亞、波蘭、芬蘭、烏克蘭、愛沙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整整12個國家都是德國的同伴、戰友、盟邦,使得德國在此時的歐洲可謂聲勢滔天、獨步魁首。
參加蘇聯戰爭並未讓中國本土經濟受到打擊,相反,戰爭的巨大需求以及從別國境內掠奪到的巨量財富還刺激中國本土經濟進一步地飛速增長,德國也一樣,並且德國的情況比中國更理想,因為德國的經濟體係比中國更完善,經濟規模比中國更龐大,經濟水平比中國更先進。就好像滾雪球,經濟總量是雪球的話,中國的雪球是從乒乓球那麽大的時開始滾的,德國的雪球則是從籃球那麽大的時候開始滾的,增長幅度和增長速度自然比中國更大、更快,使得德國的國力、軍力堪稱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用戴安國的話說,“德國幾乎不需要時間為新的戰爭進行準備,因為德國的國力讓德國的軍隊在打完蘇聯戰爭後接著打新的戰爭就像一個馬拉鬆選手在跑完一千米後接著跑一千米一樣,並不需要休息,因為本來就能一口氣跑很多個一千米。咱們(中國)不行,一個國家的國力就像一個人的體力,咱們隻能跑一千米,如果跑完後再跑一千米,肯定需要休息一陣子的。實際上,德國的戰爭機器在蘇聯戰爭期間越開動越興旺發達,軍械產品一直節節攀升,軍隊規模一直增長,消化蘇聯戰爭的戰果並不耽誤德國立刻對英法開戰,德國足以遊刃有餘地兩件事一起幹”。
在原先曆史上,德國本來是一路向西,解決完法國後打算解決英國,從而爆發不列顛空戰,這場空戰就是德國對英國的攻擊,德國空軍在期間對英國本土展開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攻擊發生於1941年5月10日,短短一個多月後,1941年6月22日,德國就發動蘇德戰爭,並且在此之前、與此同時,德國軍隊又去南歐橫掃了一番,另外還派遣非洲軍團去北非打仗,可以看出:德國在對英作戰和在對蘇作戰這兩場大戰之間,幾乎沒有什麽“中場休息時間”。這就是德國的雄厚國力所決定的,中國此時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對英法荷以及英法荷背後的美國開戰,德日中三國的情況分別是這樣的:
德國:隨時可打,想打就打;
日本:早就準備好了,早就想打了,最好現在就打;
中國:再等等,還沒準備好。
很顯然,中國給德日“拖了後腿”。這裏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麽德日不甩開中國,德日兩國立刻就打,然後一邊打一邊等中國準備好再加入呢?最大的原因是:根據聯盟國的內部條約,關於東南亞和澳洲的瓜分,赤道以北屬於中國,赤道以南屬於日本,所以,日本真的撇開中國自己打,必須由北向南地打,打完赤道以北才能打赤道以南,中國磨磨蹭蹭不動手,那麽,日本累死累活、死人流血燒錢打下來的赤道以北豈不是白白給中國打的?因此,日本不得不心急得抓耳撓腮地等著中國“慢吞吞地做好準備”。
對於接下來的戰爭,中國想把日本充當擋箭牌,日本也不想給中國火中取栗,就導致戰爭爆發的最後時刻一直拖延了下來。
希特勒以及日本的首相近衛文麿、外相重光葵、陸軍大臣梅津美治郎、海軍大臣及川古誌郎、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樞密院議長兼天皇侍衛長鈴木貫太郎等人已經不止一次地問蔣緯國:“中國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做好戰爭準備?”特別是鈴木貫太郎,就是代表裕仁天皇問蔣緯國的。蔣緯國振振有詞地回複道:首先,中國需要消化蘇聯戰爭的戰果,充實國力、增強軍力,其次,中國軍隊需要時間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第三,中國還需要著手消滅蘇聯的殘餘勢力,根據聯盟國的內部協議,消滅蘇聯殘餘勢力這件事基本上由中國負責;另外,蔣緯國又透露給希特勒和日本高層:中國高層裏很多人在蘇聯戰爭後已經感到滿足了、知足了,不想再戰,所以,以他為首的“鷹派”需要時間壓製那些不思進取的“鴿派”等等。
希特勒雖然也想早點對英法開戰,但他還是能沉住氣、等一等中國的,反正中國隻是需要幾個月時間,又不是需要三年五載,等一等,對於德國也好,德國也能準備得更加充足,日本人則沉不住氣了,因為日本人實在等不及了。雖說日本跟德中一起瓜分了蘇聯,但德中得到的都是肥肉,日本得到的是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雞肋,此時“等一等”,德中是一邊吃肉一邊等,日本則是一邊餓肚子一邊等,自然等得受不了了。
於是,在石原莞爾等日本高層裏具有戰略眼光和謀略頭腦的人的策劃下,日本開始“間接地催促乃至逼迫中國早日開戰”。
“泰國是怎麽回事?”武漢的軍委會總部裏,蔣介石皺著眉頭問道。
陳誠起身回答道:“泰國的鑾披汶·頌堪政府在前日發表聲明,請求能跟日本締結軍事聯盟條約,日方已經通知我國和德國,聲稱‘此事重大,日本遵守聯盟國內部條約以及合作精神,不會單獨決定,所以通知德中盟友,與德中盟友共同決定’。”
“這個鑾披汶·頌堪為什麽要跟日本締結軍事聯盟?”何應欽不解地問道。
楊傑冷笑一聲:“這個鑾披汶·頌堪本來就是親日分子,並且,此人掌權後在泰國境內大肆排華,現在的東方就是中日最強,他不投靠日本,難道還投靠我們等著秋後算賬不成?最可恨的是,這個鑾披汶·頌堪祖籍是中國,祖上是廣東潮州,姓‘吳’,結果此人在異國掌權後卻大肆迫害華人華僑,簡直就是狼心狗肺!”
蔣介石愈發皺眉:“泰國到底是怎麽個情況?”
陳誠敘述道:“泰國是一個王國,目前處於卻克裏王朝的統治下,現任國王是拉瑪八世,但實權不在國王手裏,而是在這個鑾披汶·頌堪的手裏。說來頗為諷刺,泰國原本是傳統的君主專製政體,在近代受到西方列強侵略後,王室派遣一批優秀青年前去西方留學,去學習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文化,結果,那批青年不但學到了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文化,順便還學到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回國後不但沒有效力王室,反而發動政變,推翻了君主專製,建立了所謂的君主立憲製,使泰國王室淪為無實權的擺設,實權掌握在所謂的民主政府裏,實際上,泰國的民主政府完全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比如這個鑾披汶·頌堪,他就屬於那批留學生之一,回國後造了泰國國王的反,然後自己爬上台,當了總理,大權獨攬,成為取代國王的獨裁者,他上台後,非常推崇日本,積極地學習日本,他認為東方國家裏最成功的國家就是順利完成轉型的日本,是泰國的學習對象,所以他在國際上非常親日,日本也是泰國的第一大貿易國。”
“親日的同時就反華?”徐永昌麵露一絲憤慨。
陳誠點頭:“鑾披汶·頌堪鼓吹要建立屬於泰國人自己的經濟體係,可是,眾所周知,泰國境內華僑眾多,華僑因為吃苦耐勞、精明強幹,所以富商很多,在泰國經濟領域內占據主導地位,甚至壟斷了泰國的經濟行業,泰國華僑們又普遍心念祖國,把從泰國賺到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投資回饋祖國,支持祖國的建設和發展,這自然導致泰國本土財富不斷流入我國,給泰國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鑾披汶·頌堪政府汙蔑泰國華僑‘都是泰國的蛀蟲’‘竊取泰國人民財富的中國賊’‘中國安插在泰國的吸血鬼’‘鵲巢鳩占的寄生蟲’,特別是中日戰爭爆發後至今,泰國華僑們愈發支持祖國,組織反日遊行,支持祖國抗戰,支持祖國複興,這就進一步地破壞了鑾披汶·頌堪的親日政策。鑾披汶·頌堪在公開演講中曾經這樣說‘德國人痛恨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居住在德國,卻根本不把德國當成家園,他們不擇手段地竊取德國和德國人民的財富,然後積攢起來、轉移走、揮霍掉,從來不回報德國、回饋德國人民,在我們國家裏,有一群人也跟德國猶太人一樣,就是那些擁有中國血統的人,那些華僑華人居住在泰國,卻根本不把泰國當成家園,他們同樣不擇手段地竊取著泰國和泰國人民的財富,然後再轉移到他們真正的國家——中國,從未來不回報泰國、回饋泰國人民’,鑾披汶·頌堪還聲稱他要像希特勒準備對付猶太人那樣對付泰國境內的華僑華人,實際上,他確實這麽做了,除了從肉體上進行消滅外,他在泰國境內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反華排華風暴,使用政府名義控製了食言、煙草、石油、大米等暴利生意,把華商擠出行業,泰國的許多職業都已經明文規定禁止華僑華人擔任,並且以各種借口跟華僑華人收取費用,不允許華僑華人在泰國境內創辦報紙媒體,廢除使用漢字漢語等等。”
“豈有此理!”楊傑聽得怒不可遏,“這個鑾披汶·頌堪,真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區區蕞爾小邦的酋首,跳梁小醜一樣的九流角色,卻如此夜郎自大、沐猴而冠!可恨!”他望向蔣緯國,“必須要好好地教訓這個鑾披汶·頌堪!我中華什麽時候已經墮落得連泰國都敢對中華不敬了?”
蔣緯國冷冷地笑道:“這些番邦就是這樣,中華強大時,爭先恐後地阿諛奉承,中華弱小時,立刻忘恩負義甚至還反咬一口。放心,我們肯定要把這種賤骨頭打得再也不敢犯賤!不過,我現在還是更關心一件事,泰國主動向日本投懷送抱,是泰國單方麵的事,還是日泰唱雙簧?這對我們又有什麽影響?”
徐永昌若有所思說道:“我想,這是日本人在將我們的軍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