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節 奪取中東(2)

字數:7407   加入書籤

A+A-




    中東戰事爆發後,二十五萬餘完全機械化的南京軍從伊朗境內全麵攻入了英屬伊拉克境內,戰事過程極度順利,幾乎沒有打一場硬仗,兵不血刃地占領了伊拉克全境。這是因為阿拉伯半島英軍總指揮哈羅德·亞曆山大上將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毫無獲勝希望,所以他隻想著把軍隊盡可能完好無損地撤去埃及,並不想在阿拉伯半島境內幹與南京軍死戰到底這種不理智的事情,為此,他甚至悄悄聯係上南京軍中東遠征軍司令陳明仁,希望兩軍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完成阿拉伯半島的和平交接”,他承諾英軍不會破壞城市,不會摧毀基礎設施,不會武裝當地人或者煽動當地人反抗南京軍,作為交換,南京軍對撤退的英軍“追而不打”,默許阿拉伯半島境內的英軍第9、第10、第15集團軍可以平平安安地撤去埃及{英軍這三個集團軍在阿拉伯半島境內的分布情況是這樣的:第9集團軍在敘利亞、黎巴嫩一帶,第10集團軍在伊拉克、科威特一帶,第15集團軍在阿曼、也門一帶}。陳明仁同意了亞曆山大的這份“希望雙方都能不流血的友好提議”,承諾“隻要英軍恪守協議,中國軍隊就會在雙方約定時間內在阿拉伯半島境內不對英軍采取大規模的武力打擊”。

    接到陳明仁的“以軍人榮譽作為擔保的承諾”後,亞曆山大十分欣喜,特地派人送給陳明仁一套精致的英國紅茶茶具作為私人謝禮,陳明仁欣然接受,並且回贈了亞曆山大一套上品的中國青花瓷茶具。

    於是,在北非戰場上,德軍和英軍打得不可開交,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境內,德土聯軍和英軍也是打得你死我活,唯獨在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地區,南京軍和英軍則是“相敬如賓”。英軍爭分奪秒地收拾行李、放棄陣地,然後乘坐汽車急匆匆地撤離,南京軍尾隨其後,不緊不慢地接收英軍完好無損地交出的地盤。4月1日,南京軍第200師占領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全師幾乎一槍不放,以軍樂隊開頭,吹吹打打、凱歌高奏地進入了巴格達城區,當地英軍則在南京軍規定時間到來時提前撤離了城市,已經退至幾十公裏外的郊區並且一路向西,雙方軍隊都沒見過麵,英軍把巴格達拱手相讓。南京軍在占領巴格達的過程中隻死傷了一百多人,都是來自當地人的反抗。

    耀武揚威地站在巴格達城內著名的巴格達亭上,南京軍第200師第100旅旅長徐玉偉意氣風發地俯視著腳下這座完好無損地落入己方手裏的異域城市,同時接受著伊拉克高層的投降。伊拉克在1932年獲得“完全獨立”,但其境內仍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英國勢力,並且因為伊拉克部分高層在暗中謀求德國的援助、策劃親德反英政變,繼而遭到英國的武力鎮壓,使得大批英軍再度進入伊拉克境內,所以伊拉克此時在本質上仍然是英國殖民地。英軍全麵撤退後,極少數伊拉克高層跟隨英軍一起逃離,絕大部分高層選擇留下,此時前來與徐玉偉進行“初步接觸”。這批伊拉克高層為首者是首相努裏·賽義德,他在伊拉克政壇裏屬於“溫和派”,傾向於跟英國人進行合作,他的前任是拉希德·阿裏·蓋拉尼,屬於“親德反英派”,就是策劃那場親德反英政變的首腦,但政變失敗,所以逃去德國、意大利,目前流亡在沙特阿拉伯。站在徐玉偉麵前,努裏·賽義德神色苦澀,他很清楚,中國人已經取代英國人成為伊拉克的新主人,並且中國人比英國人更強橫。

    “你就是伊拉克的首相?”徐玉偉看著努裏·賽義德,在對方點點頭後,他笑了笑,“首相大人,伊拉克的新局勢相信你是已經清楚了,你呢,可以繼續做首相,隻要你像以前配合英國人那樣配合我們就行了。聽好了,我們會帶給你們和平的、安寧的、豐衣足食的新生活,讓你們過得更好、更富裕,唯一的條件就是你們必須聽話,必須服從我們,不要試圖做什麽不理智的事情。你看到了,英國人根本就不敢跟我們打仗,所以我們的子彈非常多,明白嗎?”

    努裏·賽義德戰戰栗栗地連連點頭。

    “你們的國王呢?”徐玉偉看了看現場的伊拉克高層們。伊拉克此時的正式國號是“伊拉克王國”,政治製度實行君主立憲製,處於費薩爾王朝的統治下,現任國王是費薩爾二世。

    努裏·賽義德低著頭讓到一邊,露出躲在他身後的一個神色膽怯的小男孩。

    “這就是你們的國王?幾歲了?”徐玉偉啞然失笑,得知對方隻有七歲後,他在心裏笑了,“多麽完美的傀儡啊!漢獻帝被曹操控製時好像是十五歲吧?這個更小,嘖嘖,所以更能方便我們‘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錯!不錯!”

    費薩爾二世後來確實被蔣緯國充當了在伊拉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伊拉克境內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但又分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係,所以費薩爾二世對外隻公布“信仰真主”但不對外公布“是信奉遜尼派還是什葉派”,從而平衡伊拉克境內兩派矛盾。在占領伊拉克後,由蔣緯國擔任董事長的中國石油總公司、中國能源總公司、中國電力總公司等大型企業立刻進入伊拉克,勘探石油、天然氣等礦藏並全力開發,一方麵讓中國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石油等工業原料,一方麵也讓伊拉克得到了大量財富{中國肯定不會以國際市場價跟伊拉克購買石油,但即便是打折後的,也比英國人統治時期伊拉克什麽好處都沒有要好得多},結結實實地喂飽養肥了伊拉克高層,也或多或少地惠及伊拉克民眾,一定地改善了伊拉克民眾的生活水平,從而奠定了中國對伊拉克的統治,讓中國政府在當地獲得了很多伊拉克人的支持和擁護,大大地消除了對伊拉克進行統治時的阻力、障礙。

    “管他是信真主還是信佛祖、信上帝,隻要有錢,一切都好辦!如果不好辦,唯一的原因就是錢還不夠多。有錢能使鬼推磨嘛!”這是蔣緯國的原話。

    當天晚上,南京軍第150師也兵不血刃地占領了伊拉克南部重鎮、伊拉克南部唯一的大城市巴士拉。根據亞曆山大和陳明仁在暗中締結的“君子協定”,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內的英軍第10集團軍放棄巴格達和巴士拉作為“誠意”,同時全部撤到伊拉克北部三城,一方麵協助敘利亞、黎巴嫩境內英軍第9集團軍抵禦德土聯軍,一方麵則做好繼續撤退、撤往埃及西奈半島的準備。另外,在阿曼、也門一帶的英軍第10集團軍取道沙特阿拉伯,經其境內向埃及進行撤退{沙特原本被迫親英,此時已經更加親美}。

    由於英軍無意跟南京軍作戰,所以南京軍在阿拉伯半島境內堪稱如入無人之境,一路隻顧著占領。在占領伊拉克中部、南部後,陳明仁請求正在西蘭省{錫蘭島}一帶遊弋著的中國海軍第1艦隊來到阿拉伯海助戰,協助陸軍占領阿拉伯半島的“邊緣地區”{即後世的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南京軍暫時不進入沙特境內,所以陸路走不通,需要海軍協助。

    海軍第1艦隊副司令歐陽四海在接到陳明仁的電報後,有些為難地說道:“恐怕不好辦,台灣馬上要光複了,二公子吩咐我們把所有大型軍艦都調去台灣。”

    陳明仁說道:“有運輸船和驅逐艦就可以了,反正在這裏沒有敵方海上勢力。”

    陳明仁暫時不派遣部隊進入沙特,真正的原因是為了麻痹英軍,絕非“恪守國際公約,不破壞沙特的中立”,另外,根據中德協議,在瓜分阿拉伯半島這件事上,沙特被分給德國,中國則分到伊拉克、科威特以及“阿拉伯半島的邊緣地區”{另外還有伊朗}。這個分配方案讓中德高層都非常樂意接受,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石油儲量高達約400億噸{全世界石油總儲量是越1800億噸},世界三大超級油田有兩個在沙特境內,德國得到沙特基本上“一百年內不愁石油用了”,但中國也同樣賺得盆滿缽盈,因為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等地的石油儲量加起來足有約600億噸,是沙特的一倍半{蔣緯國肯定不會讓希特勒真的賺的比他多,他畢竟是中國人,再怎麽親德也不至於讓德國獲得的比中國更多}。因此,打沙特是德軍的責任,不是南京軍的責任。

    4月4日,德軍“中東軍”司令隆美爾給陳明仁發來一份電報,電報裏,隆美爾先祝賀中國軍隊“進展順利、戰果輝煌”,然後“希望中國軍隊再接再厲,殲滅更多英軍有生力量,和德國軍隊一起取得中東戰事的最終勝利”。隆美爾用語很微妙,他已經覺察到“中英軍隊似乎很有默契,雖然中國軍隊確實是在攻城拔寨、掠地千裏,但並沒有與英軍爆發大規模的戰鬥”,所以他暗示陳明仁“要跟英軍動真格的,不要做出有損德國利益和中德友誼的事情”。

    隆美爾不是瞎子,他看得出:中東戰場上的中國軍隊一直在忙著搶地盤,卻沒跟英軍真刀真槍地開戰。

    陳明仁回複隆美爾:請放心,中國軍隊無論在何時都不會違背諾言和義務。

    陳明仁肯定不會對英軍“網開一麵”,他會對隆美爾履行責任,但他也不會對亞曆山大做出出爾反爾的事情,雖然英軍是敵人,但即便對敵人也不可以做出言而無信的事情,這是軍人的榮譽。陳明仁並沒有把自己陷入兩難處境,因為他早有應對策略。

    伊朗,首都德黑蘭,火車站。

    一列負載異常沉重的軍用火車緩緩地入站,車頭和車廂上醒目地塗著中國軍隊的軍徽。對此,火車站的伊朗人都見怪不怪了,他們都知道,伊朗盟友中國的軍隊正在中東對英作戰,每天每夜都有大批的中國軍人、大量的軍用物資通過伊朗境內的鐵路網,前去伊拉克等前線。伊朗政府已經下令,伊朗境內的鐵路網優先供應中國軍隊使用,其次是伊朗軍隊,伊朗民用火車基本上都被征用了。不過,對於眼前這列被中國軍隊使用的火車,火車站的伊朗人還是感到有點與眾不同,因為車廂的窗戶都被窗簾遮蓋得密密實實,看不到裏麵的軍人,也不見裏麵軍人下車透氣休息。

    “沒什麽好看的!”負責押運這列火車的一名中國陸軍上校神色嚴肅地對現場伊朗軍人說道,“前線戰事緊張,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二十分鍾內給火車補充燃料、飲水、食物,然後即刻出發!”

    伊朗軍人連連點頭:“我們立刻辦妥。”

    上校背後車廂的一扇窗戶的窗簾裏麵某個人輕輕地拉開一道縫隙,露出那人的白皮膚和藍眼睛,但窗簾隨即被另一個人合上,接著是嚴厲的嗬斥:“有什麽好看的!你這是違反軍紀!會暴露我們的身份!要是讓外麵那些伊朗人發現,問題可就麻煩了!”

    說這話的是一名金發碧眼的軍官,他站在車廂過道裏,看著滿車廂的士兵,聲色俱厲、表情嚴肅:“我們正在伊朗!外麵是穆斯林的地方!事情是很敏感的!我再重複一遍,不許拉開窗簾!不要被外麵的穆斯林發現我們!”

    軍官說的是希伯來語,車廂裏的士兵們都是猶太人,他們屬於以色列國防軍。

    頭等車廂裏,十幾名南京軍的高級軍官正在跟十幾名以軍高級軍官聚在一起召開會議,會議桌上擺放著一張巨大的中東地圖。以軍軍官們都目光炙熱地盯著地圖上一個地方:巴勒斯坦地區。

    “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一名以軍上校因為極度的激動而潸然淚下,他說的是生硬的但比較流利的漢語。以色列軍隊是在南京軍全力幫助下組建的,基層官兵由南京軍教官訓練,中高層軍官都受到南京軍的培訓,大部分人都曾被編入黃埔軍校特別訓練班進行深造,所以漢語在以軍中高層裏十分普及。

    “嗯,你們盼了兩千年的夙願已經近在眼前。”南京軍中東遠征軍參謀長王祈看著現場以軍高級軍官們,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們也實現對你們當初的承諾了,不過,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想自立,首先得自強。相信你們已經清楚了,通過政治、外交手段是無法讓你們真正複國的,沒有實力,在談判桌上怎麽談都是沒有什麽意義的。你們隻有通過自己的浴血奮戰,才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真正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也隻有通過浴血奮戰,你們才能向世界展示你們的強大。”

    “是的!”一名以軍中校說道,“以前我們到處流浪,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沒有經過戰鬥,就沒有人看得起我們,不把我們當回事。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輝煌的戰績,那麽,別說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肯定拒絕我們回去,德國人也會像以前那樣對我們想抓就抓甚至想殺就殺。”

    “言歸正傳吧!”王祈指點著地圖,“目前,阿拉伯半島境內的英軍已經放棄了伊拉克、沙特等地,全麵退到了敘利亞、黎巴嫩地區,一方麵抵禦從土耳其殺來的德土聯軍,一方麵準備撤向埃及。我們是不可能讓亞曆山大真的從阿拉伯半島全身而退,所以,你們要上陣了。你們參戰的目的,一方麵是截擊英軍,一方麵是打回老家。你們將會直接開赴巴勒斯坦地區,死守那裏,阻斷英軍第9、第10、第15集團軍逃往埃及的道路,同時,占領當地,讓當地變成你們的國土。”

    “我們一定完成任務!”以軍軍官們都眼中又流淚又噴火,“兩千年前,我們被迫離開故鄉,現在,我們死也不會離開了!我們會死死地釘在那裏,哪怕戰至最後一個人也不離開!”

    “好,我們就拭目以待了,期待第一次參加戰爭的以色列軍隊的傑出表現!”王祈點頭,然後說道,“根據中德協議,敘利亞和黎巴嫩會被德國劃分給土耳其作為土耳其加入聯盟國、投靠德國的嘉獎,伊拉克是中國的,沙特是德國的,所以,我們建議你們最好能占領全部的巴勒斯坦地區,這樣,你們的國土才能跟被我國控製的伊拉克進行接壤,方便以後互相照應,否則,你們的國土完全被阿拉伯人、穆斯林、德國人包圍,他們對你們都不友好,你們就會危險了。記住,國土不是通過談判談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隻有用鋼鐵和鮮血換來的國土,才是真正的國土。你們現在打下多少地方、攻占多少地方,你們以後的國土就有多大。”{巴勒斯坦地區在後世指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但此時還包括約旦,約旦也屬於巴勒斯坦地區,兩者分裂開的原因是英國人造成的。}

    “我們明白了!”以軍軍官們都目光明亮、躊躇滿誌。

    一名以軍中校想起了什麽,他問道:“換句話說,我們要跟德國人並肩作戰了?王將軍,可我們猶太人跟德國人關係非常惡劣,如果德軍進攻我們,我們怎麽辦?我們可以還擊嗎?”

    王祈搖了搖頭:“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無法給出答案,你們自己決定吧!你們猶太人和他們德國人都是我們中國人的好朋友,但可惜,你們兩者卻是水火不容。”

    這個問題也是蔣緯國一直非常苦惱的問題,中國想要快速發展,需要德國人,也需要猶太人,中國需要德國的科技、工業、軍事、政治等多方麵的幫助,同時需要猶太人的智慧和金錢,但德國人和猶太人偏偏關係極差,不僅如此,此時還摻加了阿拉伯人的因素,中國需要中東的石油,必然要跟阿拉伯人打交道,可猶太人又和阿拉伯人關係極差,同時,阿拉伯人又涉及到宗教問題,阿拉伯人幾乎都是穆斯林,可穆斯林又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伊朗屬於什葉派,其它地方基本都屬於遜尼派,伊拉克境內兩派都有,這就導致問題更加複雜了。德國人、猶太人、阿拉伯人、遜尼派穆斯林、什葉派穆斯林,統統聚集在了中東,棘手至極。

    “你們如果頑強作戰、表現勇猛,第一,你們配合德軍殲滅了阿拉伯半島境內的英軍,這是有利於德國的,我想,德國高層會或多或少地改善對你們的偏見,第二,你們通過實戰打出了戰績,打出了自己的尊嚴,讓全世界知道你們猶太人不是好欺負的,我想,德國高層也不敢輕視你們了。”王祈說道,“你們真跟德軍爆發衝突,我們會劇中調停的。一切的一切,說到底,還是看你們自己的表現,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不對?”

    “您說得對!”以軍軍官們紛紛點頭。

    “我們的一支海軍艦隊已經開到波斯灣了。”王祈最後說道,“你們先坐火車抵達伊朗西南部的阿巴丹港口,附近的巴士拉也已經在我軍控製中,你們在那裏改乘海軍的運輸艦船,然後經阿拉伯海進入紅海,最後在巴勒斯坦地區登陸上岸,我們會給你們提供充足的軍械和物資,祝你們旗開得勝!”(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