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了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時隔一年半再踏上這片土地,方長庚自然是意氣風發, 然而一下船就笑不出來了, 天公不作美, 這樣冷的天氣隻適合規規矩矩做人。
徐府派了人接洽,後來方長庚到了徐府才知道這裏麵還有知府的人,是專程迎接他的。如今永州知府仍是當初在府試時麵試他的李仁守,讓方長庚有些意外, 他還以為已經換人了。
在徐府待客廳,徐修和李仁守正喝茶交談,看到方長庚風塵仆仆地大步走進來, 立即止住話, 麵帶微笑看著他。
方長庚在徐修麵前跪下, 鄭重道:“老師,我回來了。”
徐修看著眼前氣度卓然的青年, 臉上終於露出欣慰的表情:“你做得很好, 如今你是堂堂翰林院編修,不要跪我了。”
方長庚抬起頭,眼裏閃著情真意切的光:“在您麵前,我除了學生沒有別的身份,怎麽能不跪您?”
徐修心中已是感慨萬千, 他又如何能想到, 一個當初他並不是十分看好的溫文少年,一朝竟能榜眼及第,名動四方。
顧忌還有李仁守在, 徐修不便過多表露情緒,便道:“李知府聽聞你今日會到,特意來此為你接風洗塵,快見過他。”
李仁守是正四品官,方長庚不過正七品,自然是要拜見的。隻不過昭武帝曾下令,除新官到任下級官員須跪拜,其餘時候官員之間不必跪拜,所以方長庚隻要拱手行禮即可。
李仁守怎麽可能就這麽坐著受他的禮,立即站起來,抬起方長庚的手,唏噓道:“我至今記得幾年前問你的那道題,那時就想你將來必定大有可為,果然如此。”
方長庚有些羞澀:“李大人過譽了,不僅是您,我亦記得當時是大人點我為案首,到如今也不曾忘懷。”
李仁守聽得熨帖,滿意之情溢於言表:“不知道你這次要在這裏停留幾日?我好設宴招待。”
方長庚歉道:“恐怕要辜負大人好意,實在是假期太短,僅能停留十日左右,您也知道,我家中父母親人都急著讓我回去……”
他語氣為難,李仁守也不能說什麽,也沒有顯露不悅的情緒,溫和道:“百行孝為先,你自當先見過父母,其餘的容後再說。”
方長庚感激地點點頭:“多謝大人體諒。”
過了一會兒,李仁守就找了個理由回去了,方長庚這才從懷裏掏出一張紙,笑道:“老師,這是阿玖的腳印,原來還想印個手印,可惜阿玖太小,手總是攥成拳頭,就沒印成。另外,我和猗兒還想請您給他取個大名。”
徐修目光落在那張紙上,微微顫抖的手接過來打開一看,隻見上麵是一個小小的腳印,圓圓胖胖,看得人心裏一陣陣柔軟。
徐修忍不住露出笑容:“平時哭鬧得厲不厲害?你們可還應付得過來?”
方長庚搖搖頭,開口的時候眼裏還有一絲不解:“倒是不愛哭鬧,就是身體弱了些,猗兒懷胎時一切都好,我也想不明白是為何。”
徐修皺起眉:“不愛哭鬧倒是像極了猗兒,隻是你和猗兒都不是體弱之人,這孩子怎麽會這樣?”
方長庚見機道:“老師若是不放心,不如這次和我一同上京,就能時時見到您重孫了。”
徐修猶豫了一下,片刻後拒絕道:“我不想去京城,你三年後還有省親假,到時候再帶著阿玖回來。”
方長庚苦笑出聲:“老師,這回我可是被猗兒耳提麵命,務必要接您去京城,您這不是讓我為難嗎?”
徐修喝了口茶:“你回去直說我不願再踏入京城這個地方不就行了,猗兒又不會對你如何。”
方長庚覺得徐修這老頑固真是年紀越大越是油鹽不進,也顧不上不敬的罪名,急道:“您想得倒好,還不知您等不等得到我們帶阿玖回來那一天呢。”
徐修差點被茶水嗆到,把茶盞重重一放:“好你個臭小子,現在連這種話都敢當著我的麵說,這是嫌我活得太長礙著你們了?”
方長庚二話不說就道歉,趕緊轉移話題:“那您先給阿玖取個大名,總不能沒有名字。”
徐修十分重視取名字的事,不想這麽草率地決定,道:“你先回家見你爹娘去,名字我再好好想想。”
方長庚補充一句:“那您再考慮一下我說的,到時候我再來見您。”徐修不置可否,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麽,但方長庚知道他是把自己的話記進去了。
當晚在徐府宿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他和袁豐就趕回了縣裏。
本以為應當沒人知道他回來了,結果一到家門口,才發現周圍跟看雜耍似的圍了許多人,一見方長庚下馬車,紛紛高喊“榜眼大人回來了!”“快來看,是榜眼!”“……”
方長庚汗顏,抬頭一看他那座宅子上已經掛了一塊牌匾——“榜眼及第”,而且內裏全部由縣衙翻新擴建,已經不同於往日,難怪這麽多人來圍觀。
老李氏和小李氏聽到外麵吵鬧,立刻激動起來,一眨眼的功夫,方長庚就從大門口進來了。
“老天,可算是見到人了,讓我們好等!”老李氏喜極而泣,抓著方長庚來回地看。
自從知道方長庚中了榜眼,全家人的興奮勁兒到現在都還沒緩過來,老李氏覺得這是方家祖墳冒青煙,不然他們家怎麽會出方長庚這麽長誌氣的子孫?
以前方長庚還是個舉人的時候,老李氏還會逢人就說起這件事,如今方長庚是皇帝欽定的榜眼了,老李氏反倒收斂了許多,說話做事都格外謹慎,生怕給方長庚添亂。
方長庚笑得無奈:“奶,你哭啥?不該高高興興的,爺爺,爹,娘,你們身體都還好?我在京城可想你們了。”
小李氏看著自己小兒子移不開眼:“當然好了,咱們能出什麽事兒?你可不要擔心我們。”
方萬英和方大山隻顧著笑,不像家裏的女人們那麽愛說,但眼裏的驕傲與自豪絲毫不掩飾,有時候村裏人都納悶了,明明方萬英和方大山也不聰明,祖上更沒出過什麽了不得的人物,怎麽生出來的兒子這麽出息,簡直有違常理。
方長庚拉著老李氏小李氏坐下來,他這趟除了要穿的衣物,就隻帶了兩箱禮物回來,為了讓家人高興高興,他立即和袁豐把箱子打開,除了京城特有的布匹錦緞,還有煙嘴煙草,酒,首飾這些。
老人們雖然覺得破費,但對方長庚有這份心意還是很歡喜的,還是小李氏先反應過來,立即問他媳婦兒和孩子的事。
方長庚如實說了,見他們聽得入神,顯然十分想見孩子,覺得這次回來得很是時候——他此行正好還有個目的,就是帶他爹娘去京城,至於老李氏和方萬英,還得看他們的意願。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