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曼陀羅(四)

字數:6280   加入書籤

A+A-


    那日與麗婉儀的談話戛然而止,林雲熙自不肯隨意與人交底,麗婉儀也有成算,即便露出了依附的意思,終究不願輕易遞交投名狀,幾個話題都是點到即止。

    然而麗婉儀透露出來的絲毫,再次讓她有所警醒——宮裏不止她一個有人脈有手段,其他人同樣是大家出身,同樣有族中交於的勢力,甚至還有掌著宮權的皇後!!

    再加上玉順堂裏的事沒有一點傳出來,慶豐帝身邊的人就算了,當日在場那樣多的宮人,竟也沒有半絲消息,足可見其對宮中的掌控。

    她先前進行的謀劃縱然有自我厭棄和鄙薄,可心底總有那一點兒暗自的得意,現在全部都收了起來,變得更為沉穩謹慎了。

    從第二天起,寧婉儀就沒再出現在重華宮請安的隊伍裏,對外說是偶感風寒,心悸受驚,需要靜養。

    皇後那裏也未露端倪,還賞下了許多藥材,吩咐太醫院用心診治。對有孕快六個月的羅寶林也一樣關懷有加,仔細囑咐她要小心,十分賢惠地表示不用日日來請安,腹中的孩子要緊。

    羅寶林恭恭敬敬地道:“妾身心裏敬著娘娘,來來回回不過幾步路,現在的月份正要走一走才好,來向您請安並無大礙。”

    皇後見狀也不再多說,隻道:“你自己有數,若有不妥,就遣人來回我。”

    回到昭陽殿時辰尚早,昨夜慶豐帝歇在她這裏,賞了一箱又一箱珍貴的瓷器、玉飾、藥材,還親自取了一副賈道人《春日遊》的畫掛在書房裏。

    因為要壓下寧婉儀假孕一事,連帶著她欲以落隨陷害也隨之壓了下來,林雲熙知道輕重,封了當日在場所有宮人的口,無一絲一毫風聲傳出。這幾日慶豐帝都宿在昭陽殿,賞賜也日日加重,算是補償的意思。

    隻是東西雖好,她卻有些意興闌珊,隨意挑了幾件過眼的留下來賞玩,其他的都封進了庫房。

    晚間慶豐帝在燈下看書,她坐在旁邊有一針沒一針地縫一件春裝,龍雲暗紋陪著金絲銀線在燈光下盈盈生光。慶豐帝見她懶散的樣子,看看她有些疲憊的臉,又看看那件象牙色的衣服,不由問道:“寧昭不高興?”

    林雲熙茫然,下意識地回道:“不高興什麽?”看到慶豐帝在瞧自己手中的衣衫,無奈笑道:“說想要衣服的是您,現在才覺得妾身做得不好?”

    慶豐帝微微展眉笑道:“怎麽會?朕還等著穿出去與林恒顯擺呢!”

    林雲熙“噗嗤”一笑,“當心阿爹與您別扭!”

    “他愛怎麽別扭怎麽別扭。”拉過林雲熙的手,笑意冉冉,“你有空閑替他裁衣,不如多替朕做兩件?”

    林雲熙啐道:“宮裏願意為您做衣裳的多了,我又不是繡娘!”

    慶豐帝耍無賴,“寧昭跟她們不一樣。”

    “哪兒不一樣了?”

    慶豐帝目光溫和,“總之……是不一樣的。”

    林雲熙微微垂眸,其實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她多付出了一份正真的心意,用來換取信任以及情誼。縱然日後難免傷人先傷己,本質上又有什麽不同呢?都是索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罷了。

    慶豐帝拍拍她的手,“朕看你這些天仿佛有些累?”伸手撫過她的鬢角,“雖然不是眼下烏青,晚上你睡得也還好,可瞧著還是神情疲憊。”

    林雲熙握住他的手磨蹭一下,淡淡笑道:“許是春日貪睡吧,妾身這幾日總覺得疲乏。”

    慶豐帝道:“你要是累,衣服就別做了,慢慢來,朕來年再穿也是一樣的。”

    林雲熙心下一軟,溫柔地笑著應了。

    次日早晨便開始下雨,雨水滴滴沿著屋簷落下,砸在昭陽殿的青石板與漢白玉階上發出清脆地叮咚聲。天色朦朦朧朧地像是罩著一層灰幕,空氣中微微有些水氣的粘膩感,溫潤而潮濕。

    慶豐帝風雨無阻地去上朝,雨越下越大,到了立政殿必然不如往日那樣早,林雲熙怕他沒有時間用早膳,就先準備下了。

    待慶豐帝梳洗更衣完,她提了食盒放在桌上,一邊將九龍冠穩穩地戴在慶豐帝頭上,捋順了每一條玉旒,一邊向他道:“聖人還是仍舊去立政殿用膳麽?妾身叫人先備下了一味碧梗粥和些許小食,若是時間不夠,聖人便在禦輦上用一些吧。”

    慶豐帝溫和地道:“還是你想的周到。”轉頭吩咐李順將食盒帶上。

    送走了慶豐帝之後雨勢漸大,林雲熙無心再睡,皇後那裏又遣人來說今日雨大,不用去請安了,用過早膳無所事事,便坐在窗前發愣。

    董嬤嬤勸道:“外麵風大雨大,主子小心著涼。”

    林雲熙也就順勢將窗子關上一半,“就嬤嬤操心得多。”

    董嬤嬤笑道:“那也要有人願意讓老奴操心呐!”轉身去取了一件薄薄的披風,“主子若坐在窗邊,那就多披一件衣服吧。”

    林雲熙依言穿上,斜靠在榻上繼續繡那件春裝。午後小憩了一會兒,起來時天光大亮,雖還在下雨,卻不像上午那樣烏雲蓋頂,有了一點“沾衣欲濕杏花雨”的意思,綿綿的雨絲淅淅瀝瀝,混合著草木的清香,水汽清冽如新。

    她忽然來了興致,抱著琴冒雨去了含光殿。聽雨軒飛簷流瓦,推開窗迎麵可見玉蕪院亭亭玉立的垂絲海棠,細雨蒙蒙中海棠蔓蔓,清麗明媚。

    她仔細地淨手,點上一味木蘭香,淡淡清香微苦得氣息彌漫在軒閣裏,信手彈奏一曲《雨霖霖》,琴聲緩緩,曲意悠揚,泠泠如同天籟。

    再彈《高山流水》,山高巍峨,水低清幽,巍巍洋洋。手中的琴原是大聖遺音,音色潤透圓清,勻古靜芳,蘊意雄渾,和這一曲《高山流水》正好。

    耳邊聽見有微微響動的腳步聲,林雲熙並不理會,隻專心將這一曲奏完,琴弦顫顫,餘音嫋嫋。

    抬手撫平還在震顫的絲弦,她忽然落入一個懷抱,溫熱的氣息縈繞在耳邊,聲音低沉,“寧昭彈得一手好琴,竟瞞得這樣好,半點都不叫朕知曉。”

    林雲熙微微一怔,放軟了身子靠下去,“琴乃君子,妾身不敢拿來做討好君王的玩意兒。”

    慶豐帝微微攏緊她,“討好君王不行,就不能為你夫君、周家五郎彈奏一曲?”

    “唉,大概是……可以的罷?”林雲熙笑著蹭蹭他,“隻是您不說,我怎麽知道?”

    “愈發大膽了,”捏捏她的鼻子,“就你敢這麽與朕說話!”

    林雲熙低眉道:“您不是說今兒去忻貴儀那裏麽?怎麽不聲不響地來了?”、

    慶豐帝駭笑道:“小妮子還吃醋!”

    林雲熙傲嬌地“哼”一聲,扭頭不理他。

    “朕尋著琴聲來的,若過門而不入,方才是真的辜負了。”他眉目柔和下來,“朕隨是皇帝,卻還做不到如大禹一般為聖。”

    林雲熙“哧”地一笑,“就您會哄人!”又直起身來整整他的衣裳,“聖人還是去忻貴儀那裏吧。”

    慶豐帝挑眉,“怎麽,不想讓朕留下來?”

    “您既然說了要去她那兒,現在反悔,可不是不守信麽?忻貴儀也要傷心的。”頓一頓,垂下的臉上微微一紅,“至於昭陽殿,您……您可以明天再來嘛~~”

    慶豐帝“哈哈”一笑,“寧昭也學會賢德了,嗯?”

    “我才學不會!!”林雲熙炸毛,“再不走就不準走了!!”

    慶豐帝眉眼彎彎,一把抱住她,“朕還就真不走了。”

    這場雨下了三天三夜,天空被洗刷地幹淨清澈,一片通透。上林苑裏綠意清新,梨花盡皆萎地,海棠卻次第而開,漫漫如錦繡鋪華,曉天明霞。

    天氣晴好,碧空萬裏無垠,和風微醺,柳絮輕揚。林雲熙從重華宮回來正是暖暖的豔陽天,用過午膳在榻上小憩,春風拂過麵頰,澹藍的天空在半開的窗子裏露出一角,窗外綠意如蔭,紅花粉蕊,若胭脂點點。

    她在榻上懶洋洋地睡去,一覺醒來,又靠在枕上懶散地不願動彈。董嬤嬤親自斟了一杯茶給她,略皺著眉道:“主子的小日似乎晚了幾天?”

    林雲熙喝了一口茶,“唔”一聲,含含糊糊地道:“彷佛是的。”見董嬤嬤一臉嚴肅,笑著問,“嬤嬤怎麽了?”

    董嬤嬤道:“主子要不要請太醫來看看?說不定……”

    她駭笑,“哪兒有那麽容易的。我去年去了一趟軒北之後,身子就一直有些不調,早晚幾天都是正常的。”她仔細算算,平時是二十八,今兒正好是四月初五……似乎是晚了一點兒?

    她猶豫了一下,伸出手給董嬤嬤,“嬤嬤幫我瞧瞧?”

    董嬤嬤笑道:“主子這回不怕了?”

    林雲熙臉上一紅,上一會她怎麽也不肯讓董嬤嬤把脈,就怕把出來是;等到小日來了又覺得可惜,這回麽……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她懶得想了。

    董嬤嬤皺著眉摸了脈,搖頭道:“或許是日子還短,老奴診不出來。”

    林雲熙本就想好了沒有的,聽她這麽說,心裏還是微微有些失落,片刻又展眉笑道:“我還小,也不急。”

    董嬤嬤安慰道:“主子不防去請薑太醫來,老奴擅藥卻不擅醫,短於兩個月的老奴把不出。薑太醫極擅婦嬰一科,讓他來看最是相宜。”

    林雲熙搖搖頭,“算了,好端端地請什麽太醫?還請薑太醫,若是還沒有,不是白高興一場麽?”

    “主子這些日子困倦得很,也該叫太醫來瞧瞧。”

    林雲熙微微一歎,隻道:“明日再說吧。”

    次日天氣依舊大好,秦路從尚宮局尋了幾隻風箏,青尾鳳蝶、剪尾燕子、盈盈紅蜓,端得是美不勝收。青菱碧芷都勸道:“主子近日倦懶,不如去放風箏呢!”

    林雲熙拗不過他們,心裏也頗有意動,便順水推舟去了上林苑。她在燕地什麽沒有玩過?禦馬射鷹、驅球蹴鞠……區區風箏哪兒難得倒她?沒一會兒,那幾隻風箏就高高飛起,迎風搖擺,在空中隻剩下小小的一點兒。

    林雲熙仰著頭,心中微微興奮,卻不知怎麽有點莫名的煩悶,沒一刻就進了一旁的亭子歇息。

    坐了一會兒,微風輕輕在臉上拂過,清涼宜人,仿佛也沒那麽難受了,她才再次往日光下去瞧那些在空中悠然翩翩的風箏。

    回眸見琥琳急急而來,她擦擦額上沁出的汗水,詫異地問,“出了什麽事?”

    琥琳道:“涵德殿的寧婉儀……小產了。”

    林雲熙微微一怔,“是麽?”那股煩悶的感覺又來了,胸口堵得難受,被日頭一照更是有些頭昏眼花,眼前隱隱發黑。

    意識的最後,是青菱碧芷焦急的呼喊,琥琳接住了她軟下去的身軀,還有秦路厲聲的大喝,“快去抬主子的肩輿來!去請太醫!!”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應該猜到是腫麽回事了吧(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