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第十二章:曆雙劫返璞、禦神器飛天。

字數:6788   加入書籤

A+A-


    半仙的話,觸動了謝仁的心境,他談的是世人的妄想,但修行人又何嚐沒有妄想?白龍山的白蛟就是妄想以武力打出一片天地,讓丹鼎宗能聞名於天下,而謝仁的妄想是什麽?之前還模糊不清,經過與半仙一番談話,他已經找到了入妄的路徑。

    要破妄首先得入妄,這需要機緣,導人入妄的機緣。很多修行人一生都尋不到入妄的機緣,高門大派可以借助蟾光散、逍遙丹、風月鑒、妄心洞等外丹餌藥或外物,小門小派或散修則隻能靠機緣了。蟾光散、逍遙丹在青崖洞天中就可以煉製出來,青青也早已為他煉了一爐逍遙丹備下。謝仁之前總感覺自己還差那麽一絲,所以遲遲沒有服用,因為他還不明了破妄的途徑,而且他擔心自己重蹈白蛟的覆轍。尋不明路徑就容易走錯路,雖然都能破妄而出,但破妄之後就是另一個人了,準確的說是行止已經與本心大相徑庭。神農訣秘傳中有記載,破妄有兩個途徑:以真心破妄境,或是以真心合妄境,一個是“破”一個是“合”,區別很大。

    破的意思是堪破,在妄境中意識到這是妄境,並且找到正確的途徑堪破它,讓妄境自然而然的消失,這是一個很艱難的心路曆程,也是一項很艱難的抉擇。因為妄境是人心中妄念、妄想,在靈台裏的真實折射,也就是一切願望在妄境中都能達成,都可以實現,而且無比真實。定心不足常常會深陷其中無法醒轉,有的人就算意識到了這是妄境,也不願醒轉;有的人或許抵禦不住妄境的真實誘惑,幹脆以真心合了妄境,這就是第二種度過妄心劫的途徑。

    兩種途徑都能平安度過妄心劫,求易經洗髓境界,成就大成真人。但結果卻不一樣,堪破妄心,自省內照認清自我,身心內外真如不二,心靈是得到了升華的;合妄境而出,內心仍然是妄境中的心境,並未得到洗練升華,行事往往會依妄境而行,漸漸就會偏離大道根本,而把自己作為整個天地的核心,說得直白點:以自我為中心。雖然也能身具易經洗髓之後的各種神通,甚至仍然可以成就真仙,但也就止步於此了。

    曆妄心的第一步是入妄,第二步是知妄,第三步是破妄。妄心劫有多凶險,視曆劫之人的妄心而定,想法越多越是凶險。謝仁遲遲沒有摸到這道門檻,就是因為他想法太多。近了說,他要攪動天下修行界風雲,把當年謀算丹鼎宗的幕後黑手找出來,同時他還肩負著振興丹鼎宗的重擔,而後就是除掉幕後黑手、消除一切隱患,讓丹鼎重開山門,再往遠了說,他還要解開丹鼎宗的至寶之謎,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這件至寶而起。在世俗,他也有很多想法,他希望父親能夠安然退隱,雙親都無病無災安享晚年,妹妹能學業有成、家庭和睦。往大處說,他希望能改變這世間,讓世間再無爾虞我詐……想法多了,妄心劫就會異常猛烈,也讓他遲遲不敢踏出那一步,但半仙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不失本心”。

    謝仁的本心是什麽?是“”,他修行的發端就是要去,明這條道路是否存在,明這條道路是否能達世界的本源。但隨著見知經曆的豐富,他發現自己與青青陷入了千年的紛爭旋窩之中,偏巧自己又勢單力薄,對手卻神秘莫測、無比強大,這讓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爭分奪秒,一心想著提升修為、算計對手,欲速則不達,走著走著就偏離了本心。

    他覺得自己應該好好靜下心來反思反思,自己的本心是什麽?哪些又是心中的妄想、妄念?半仙說得好“有多大能力幹多大事”,不去想自己不該想的,不去爭自己爭不了的,不去管自己管不了的。他請了事假,到了青崖洞天,好好把自己出生以來的人生經曆,從頭到尾在靈台中梳理了一遍,不斷反思成敗得失,足足用了十天時間,終於心如止水,沒了妄想雜念,一顆心打磨得通明透亮,隻有一個想法:!

    其餘一切都不重要,在大道麵前,出神入化的高人也好,丹鼎宗的至寶也罷,振興丹鼎是否功成,甚至自身修為高低,家人的生老病死……通通都是過眼雲煙,他隻有一顆堅定的向道之心。

    帶著這樣的心境,謝仁入了靜定之中,涵養這些天來的消耗。靜定之中,靈台所見與以往不同,乃是一片虛無,真正的一無所有的虛無,他的神念仿佛睜開了一雙眼睛,好奇的打量著這片虛無的世界,神念可以延伸到無窮遠,但無窮遠仍然是虛無,按照以往的修行經驗,當功行圓滿,這些幻境異象自然會消失。他嚐試調動法力行運周天,這才發現神通法力沒了!這是什麽情況?甚至自己都隻是一縷神念,連身體都沒有,這是一片純粹的真空!

    既然探索不出個所以然,那就算了吧,在大道麵前,這些都不算什麽。他放棄了對這片虛無的探索,將神念收回,而四周的虛無也隨著他的神念緩緩而回,當神念收縮至極致,那片虛無真空也同樣收縮到極致,最後歸入了他的神念之中。虛無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浩瀚宇宙,無數恒星浮在其中緩緩運轉,不斷生滅,那片虛無隨著他的神念收束而回的同時,他的神念就瞬間布滿了整個宇宙,巨量的信息湧來卻不留痕跡的消退。除了漂浮在宇宙中的無數星辰,他還發現了許多鑲嵌在宇宙中的空間,這些空間就像他剛剛入定時所見的那片虛無一般,可大可小,在宇宙中閃爍飄移不定。似乎每顆星球上的萬千生靈都曆曆在目,而且都在向他發出召喚,若是他想,自己的神識隨時可以依附其上。突然,宇宙中的某一點,傳來一股神氣波動。是青青!動念之間他的意識就回到了自己的身體。謝仁從靜定中睜開眼來,看見的是青青好奇的雙眼,正忽閃忽閃的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他。

    四目凝視良久,謝仁問道:“我入定了多久?”

    青青眨了眨眼睛答道:“感覺到方才你神氣波動有異,就似突然消失了一般,就趕緊過來了。剛過來你就醒了。”

    謝仁自言自語道:“也就是剛過去片刻?”

    青青道:“你剛才去了哪兒?”

    謝仁奇怪的道:“我好像去了趟宇宙中心?那種感覺很奇妙,既像整個宇宙就是我,又似是而非,我能感知到宇宙中的任何變化,包括……它們心中的情緒,任何有形之物的情緒。比如恒星湮滅時,有的是不甘、有的是欣慰、有的是滿足……但我卻隻是個旁觀者。萬千生靈都對我都很友好,甚至花草樹木都像我的耳目一般,它們無聲的召喚我,熱切的希望我能依附其上,緊接著我就感應到你的神氣波動,動念就就醒來了,我也不清楚是怎麽回事。”

    青青道:“這是你的妄境?你再入定試試。”

    謝仁依言再次入定,剛才的異象卻再也沒有出現,他仍然還是他,隻是在定境中體內的真氣運轉發生了變化:他體內的真氣除了大小周天的洗練循環,又多了一道循環:沿奇經八脈左升右降、陽起陰落,而後右升左降、陰長陽消,運行路線異常複雜。

    卯酉周天?這不是易經洗髓之後,度了真空之劫才會有的洗練之功嗎?謝仁動念,丹鼎令繞著身周飛舞不休,而青青卻感覺不到絲毫神氣波動。不由得欣喜且驚訝的道:“你不光度了妄心,還破了真空,入了真人返璞之境?”

    謝仁茫然道:“我也不知道,這妄心與真空是如何度的……”

    謝仁的妄心與真空是如何度的,當然是一起度的。從他與半仙談話被“守住本心”點醒,就已在妄心劫中,那十天的梳理打磨起了隻管重要的作用。謝仁的妄心也有幻境,可他經曆的幻境卻偏巧是“真空”,這種事在修行界可謂前無古人,後麵應該也再無來者。天劫,與曆劫者的心性有關,是對心靈的考驗,妄心與真空都是天劫。

    謝仁被半仙點醒,閉關十日梳理舊事、打磨心性,入幻境之前,他已明了自己所求為何——所求的是大道,其餘皆是過眼雲煙。其實此時,他的妄心劫就已經在度了,隻是尚需要一個洗練的過程,所以他在入定那一刻,幻境自然而然就來了。隻因他的修行發端直指“合道”,這也是他心中唯一的執念與妄想,妄心中的幻境演化,自然演化的就是修行事。

    幻境是謝仁靈台的演化,靈台演化來源於見知,但卻不拘泥於見知,修行人到了妄心這一步,實際上靈台便初具了演化之功,這種演化很玄妙。譬如:謝仁的一個同學告訴他,自己在某某單位上班,靈台演化中,就會自然而然演化出他在那個單位上班的情景,包括有哪些同事,甚至與同事之間又發生了哪些事,演化而來的這些事,有的在將來可能真會發生,有的卻不一定會發生,對這個人的過往越了解,所演化出的將來就越與事實接近。

    靈台會按照修行者心中的執念,演化出種種幻境——有人想當皇帝,那就按照他的見知,演化出以他現今的處境,如何當上皇帝的過程;謝仁的執念是道,自然演化出的就是修行事,而謝仁入定前已經將其餘種種都放下,唯有劫數是躲不過的,真空就是他的下一個坎,當然首先演化出真空之劫。

    何為真空,外在表現是神通法力盡失,內在表現是找不到自我,意識不知去了何處,有可能就在這個時空,也有可能進入了別的時空,更有可能意識沉眠在了本體之中。這種情況很玄妙,可以勉強形容為與植物人類似:一切生命體征正常,生機完足卻無需進食,若意識始終長眠不醒,就得等到壽元耗盡,自行坐化了。

    為什麽會有真空之劫?這是對修行人心態的考驗,當一個人成就大成真人,擁有了神通手段,難免對這些手段產生依賴,像謝仁現在就習慣了不用火機點煙。真空就是要讓修行人克服這種依賴,暫時使用不了神通法力,過普通人的生活。從頭開始重新感悟、梳理與印,從而達到返璞歸真的地步,當內心真正的連神通法力都可以放下了,這考驗也就度過了。度過真空,從此神通具足,隻要是曾經會的,動念間新手拈來,再不用驅動法力為輔。舉個例子,以前謝仁神行趕路一段時間就需要涵養恢複,而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的一直神行,繞地球神行多少圈都行。而此境界之後所具備的神通,則仍然需要消耗神氣法力,這也正是青青神行時毫無法力波動,而禦空飛行卻需要定坐涵養的原因。這就像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境界越高,神通威力越大、妙用也越多。

    謝仁的情況很特殊,幾乎無法複製。首先是修行發端直指大道,其次是度妄心前先就放下了所有東西,最後是這二者的綜合作用,妄心中的幻境竟然是真空。他破了真空也就破妄而出,同樣若破妄而出也就破了真空。

    靈台演化非常玄妙難言,它就像一個大師級別的導演,根據曆劫者的言行見知自然演化,毫無一絲痕跡,也難以控製,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要麽破境而出,要麽沉溺隕落。其實謝仁雙劫齊至,萬分凶險,最有可能就是在幻境中坐化,可他當時正暗合了破真空的心境——其他的瑣事早已放下,一心求道,沒有神通法力又如何?彈指之間就破了真空,真空度了自然妄心也就隨之而去。

    隻是破了真空之後,所看見的宇宙到底是真是幻,是不是合道境界,估計也隻有謝仁求到了那個地步,才能知曉了。

    書中解釋了那麽半天,謝仁卻毫無頭緒,早已遍讀宗門典藏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入了妄、引來了真空,還度了劫。而且修為境界一下子就到了真人返璞之境,神念化作了神識,不光神通具足,現在還能禦神器飛天了。

    所謂的禦神器飛天,為什麽非得神器才行?因為神器可融入修行者形神之中,禦神器就是禦形神,而法器、法寶卻不行。法器是修行者以心火煉化而成的器物統稱,法寶則是具有特殊功用,並且需要禦使激發才能展現這些功用的法器。

    比如,謝仁回家過年帶回去的那堆東西,就隻能算作法器,補水、養顏、安神、鎮宅等功效,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激發便能發揮作用,但卻不能用之鬥法,因為其凝煉的程度還不夠。而青青的毒牙則可以稱之為法寶,因為它有劇毒的特性,在煉製過程中,不但將本體凝煉到極致,還煉入了毒液的物性。

    神器則比法寶更加神奇,不光具有法寶的種種特性,還能融入修行者的形神之中、並且隨意變換形狀。煉成神器需要將物性洗練到極致方才可能,有的甚至要借助天雷劈擊無數歲月。比如丹鼎宗的兩大神器,丹鼎令與神農鼎,丹鼎令是當年創派祖師所煉,用的材料是萬年金晶,最初的形製是一柄藥鏟,以心火溫養淬煉兩百餘年,洗去鉛華化作銀色,方才製成;據宗門記載,神農鼎竟是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神農天帝派人送來的,據說神農天帝一直以仙家法力洗練、溫養了數千年。

    丹鼎宗這才以神農鼎為陣樞,將洞天護山大陣營造得鐵桶一般,成就了世間修行界“第一烏龜殼”。神農鼎是無法離開洞天的,隻能在洞天內使用,若是離了洞天,青崖洞天也會崩塌。因為是神農天帝所贈,神農鼎放在宗內兩百多年,無人敢以之煉丹,就當祖宗一樣供著,隻使用其他的藥鼎煉丹,而此鼎始終由宗主或是一名長老掌管。

    丹鼎令就是一件可以禦使飛天的神器,未脫胎換骨的大成真人,若想飛天隻能禦使神器,相當於融於體內的神器帶著修行人的形神翱翔天際。神器分很多種,有專攻殺伐的,有空間容物的,有專事載人飛天的……而丹鼎令則主要有四項功用:鏟土、護身、鋒銳、飛天,其本身就是祖師鏟土挖藥的一把鏟子嘛。

    謝仁想不明白自己怎麽就一次性度過了妄心與真空,拉著青青迫不及待的就要體驗一把自己飛的感覺。兩人攜手出了洞天,動念間已身在雲端、駐空而立,看著腳下悠悠蕩蕩、如霧如煙般的白雲,以及白雲下連綿的群山,謝仁心中豪氣頓生:看來與青青攜手,漫步雲間、遨遊四海,已經不再是夢想了。

    謝仁一邊與青青攜手繞著簸箕頂飄飛,一邊感悟著初次飛天:這丹鼎令果然神奇,禦使之飛天,還會灑下點點銀輝護體,隻是留空與人鬥法時比較吃虧,每次碰撞都相當於以本身之形神與對方對抗,看來目前隻能用來趕路,鬥法還是到地上比較方便。

    正在思索間,從東麵掠來一道金光,感其修為應比青青高出許多——苦海岸邊,與璞玉大師的神氣波動極似,見對方並無殺意彌漫,謝仁與青青便停在雲端等著。金光眨眼就到了三丈開外,顯出一個年輕和尚的身形,那和尚穿件灰白僧袍,腳蹬雙耳麻鞋,看年紀應是三十出頭,頭頂竟然有十八個戒疤!這可是受了俱足戒的佛宗高人。

    那和尚停在空中,打量了一下兩人,合十一禮道:“貧僧南華寺璞智,在此見過謝施主與青龍聖尊。”說著發了道神念,向兩人介紹了自己的身份來曆。

    謝仁正待還禮,從北邊又來一道青色遁光,同在三丈開外顯出身形,乃是一名年輕道士,觀其修為尚未脫胎換骨,但已窺門徑,這道士在空中持晚輩禮納頭拜倒,道:“終南弟子九楓,奉掌教師尊青鋒真人之命,前來丹鼎拜山,在此見過謝宗主與竹長老。”(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