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 第八章:演習中異事、結法陣破邪。

字數:6305   加入書籤

A+A-


    觀音山都出了哪些詭異的事呢?還真不少。

    有一片山坡被選作迫擊炮被彈麵,設置了靶標,炮彈落在那裏就是不響。甚至有一發炮擊在岩石上都沒爆炸,彈落於山腰的鬆林中卻炸了,還引發了山火;一次射擊中,所有迫擊炮都裝定一樣的諸元,卻有一門打遠,而且遠了一公裏有餘,翻到山後麵去了,炸死了老鄉的牛,又引發了山火;後來把這片山坡換作無後坐力炮與火箭筒的目標區,也是一樣,幾乎每天都有數枚啞彈。出現啞彈是十分棘手的事——炮兵覆蓋完目標,緊接著步兵就要發起衝擊。衝擊路線上有幾枚沒爆炸的炮彈,而且無法控製它爆或不爆、什麽時候爆。出於對戰士生命的尊重,隻有臨時改變衝擊路線,整個演習的進度就會被耽擱。步兵避開了啞彈區,當地百姓卻往裏麵鑽,偌大一片地域,演習又正在進行中,攔都沒法攔。當地百姓去幹嘛?挖彈片和啞彈倒賣!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異域星球天朝的一些人,可謂將這句話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些不顧生死的百姓就是其中一部分。鍛造炮彈的鋼材都是硬度極高的,其價格比普通鋼材高出幾乎一倍,如此大型的演習活動,每天傾瀉的炮彈以噸記,這在當地百姓眼中可是一筆不菲的“橫財”。周遭數公裏範圍內的百姓幾乎家家出動、十室九空,人手一個竹篾編製的提籃、一把小鋤,無視部隊張貼的規避告示,避開道路、躲過警戒,偷偷摸進來,潛伏在靶標四周不到百米範圍內的自製簡易掩體內。炮擊一停立馬蜂擁而至、低頭猛刨,哪裏管得了啞彈是不是隨時可能爆炸,甚至有人專找啞彈挖——整個兒的更值錢!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挖來挖去,最終還是炸死了人。死了就死了吧,誰讓你自己作呢?但死了人的村寨卻不這麽認為:人是被你部隊的炮彈炸死的,部隊就應該負責,不說殺人償命,怎麽著也得給點賠償吧?家屬天天到部隊駐地鬧、左鄰右舍拉著條幅呐喊助威、村裏幹部找部隊領導理論、當地公安既束手無策更視而不見……被這麽一訛,雖說法律上軍隊占著理,沒什麽損失,但對軍心士氣確是極大的影響。門口天天有人哭喪,哪裏還有心思搞演習呢?最終還是當地政府出麵,才平息了這場風波。這種事在神洲各地,相當普遍。

    除此之外,模擬設置敵軍陣地時,有一截塹壕從一片荒墳中通過,每次步兵衝擊到那裏,不是有人崴了腳就是摔了跤,甚至還骨折了三個;右手投手榴彈,出手的瞬間左手卻骨折;有個高炮百人隊的陣地緊挨著幾座荒墳,陣地上也是幾乎天天見紅。兩個月下來,數千人的參演新軍中,夾手指的、撞破頭的、壓到腳的、裝備莫名故障的、槍支無故走火的、雷管自行爆炸、拉了不響的,不一而足、不計其數……

    當謝仁在直升機上受領了任務,看著手中厚厚的一摞材料,當真有些哭笑不得——這種小打小鬧的傷病實在是太多了,因此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幾乎達到了四成!而且出事的地點都集中在三個地方:2117高地南坡、2125高地西麓和2114高地,拿出地圖比對,這三個區域的連線,恰好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這次任務隻有謝仁一人,畢竟滇南特勤隊也抽不出更多人手了,還有其他的任務需要之行。待他把資料看完,直升機也在觀音山地區的2104高地降落下來。

    立足處是一片高低起伏不超過一米,麵積約四平方公裏的平緩坡地,其上長滿了齊腰荒草。前些月軍車碾壓而成的急造軍路還曆曆在目,坦克與裝甲車的履帶印痕仍比較明顯。演習中,這片地方被定為我軍一處炮兵陣地,在四平方公裏範圍內,稀疏分布著十四個火炮掩體工事。其中八個挖入地下,大致呈圓形排列,這是一個高炮百人隊;另外六個依托地表簡易構築,大致呈一線排列,看掩體大小、形製,應是152加榴炮百人隊。每門火炮周遭,挖有數個單兵坑、貓耳洞,這是供炮手隱蔽、休息用的。

    這片緩坡在觀音山地區不是最高的,卻是最平坦、寬闊之處。站在緩坡上極目遠眺,洱海位於正南約十五公裏處,蒼山隔著一片湖濱平原,遠遠聳立在西南方,與洱海遙遙相對,崇聖寺隱約可見,古城則淹沒在蒙蒙水汽之中;緩坡西側是一道落差近百米的陡峭深溝,越過深溝則是2143高地,也就是觀音山。

    觀音山往北是一片連綿起伏的緩坡,一直延伸到十二公裏處的3181高地,高地朝南一麵有一大片陡峭崖壁,被設置為遠程炮火打擊目標。從3181高地收回視線,2117與2114高地由遠及近依次排列,兩個高地之間距離約有兩公裏,而在緩坡東側隔著一道深溝則是2125高地。去往麗江的省道,在這片山地中蜿蜒爬高,

    2117高地及其東西一線山腰,沿山勢設置了敵軍的防禦前沿,塹壕、鐵絲網、雷場等痕跡還很明顯。這道前沿往西一直延伸到觀音山以北的緩坡上,往東至2125高地止。2117高地頂上修有一座高出地麵的圓柱形蓄水池,是這片地域除觀音山外的最明顯地物。

    待直升機飛遠,謝仁隱匿身形飛天而起,在高空俯瞰這片山地。從高處往下看,這片地域猶如一條盤曲的巨蛇,蛇頭正是觀音山,而頻頻發生詭異事件的區域則似個三角形,死死釘在這條巨蛇的七寸之上——竟是個天成的鎖脈聚氣三才陣。三個點中一個麵南向陽、一個向西北而背陰、一個是孤單聳立的山包,正合三才之意。

    巨蛇蛇頭微揚直指洱海,蛇身盤曲作蓄力攻擊狀,天成法陣鎖住巨蛇,使其不能作亂。這片山地皆是山頂平緩、四周陡峭的大山,這種山形被形象的被稱作“龜背”,是極難保持住水土的,若無此陣,雨季必會爆發山洪甚至泥石流。位於水氣豐沛的洱海之濱,這片區域卻與周遭鬱鬱蔥蔥、林木遍布的山地迥異,隻長荒草、樹木稀疏,就是水土難存的佐。三個陣眼理應是地氣靈樞凝聚之處,但在謝仁神識之下,卻有濃濃怨毒陰氣凝聚不散,似有無數嬰兒在哇哇啼哭,這又是什麽原因呢?敏銳的直覺告訴他:這應該是人為造成的。

    造物自有神奇之功,世間尚無萬全之事。天地造化了這片凶山惡水,更有天成法陣鎖脈聚氣,本應中正平和、風調雨順,如今卻怨氣衝天,究其根源還是人之為惡。觀音山是2143高地的名稱,特勤隊是按軍事慣例,將此處稱作觀音山地區,但這片地區在當地還有兩個別名:亂葬崗、棄嬰溝。

    滇西北自古就有生食牛肉、豬肉、豬皮的飲食習慣,近三十年還被列為當地的一項特色美食,然而三十年前直至更久遠之時,這項飲食習慣卻曾經長期釀成大禍。久遠之時,大理民眾不光生食畜肉,還吃洱海中的生魚,攝取了很多寄生蟲進入體內,包括致命的血吸蟲。每逢洪水之後,往往就會伴隨著瘟疫與血吸蟲大爆發,丹鼎宗未封山之時,自有靈丹妙藥濟世,不至於枉死過多,而丹鼎封山之後就無藥可解了,每隔數十年便會肆虐一次,幾致十室九空。天朝建國之初就曾有過一次大爆發,死了很多人,就連太祖都曾感概:“神醫無奈小蟲何”,隨著天朝醫學的發展,直到三十多年前才得到根治。千年來已經爆發了數十次,大批屍體不好處置,便胡亂葬在這片山坡上,亂葬崗因此得名。橫死之人怨氣極重,千年下來更是越積越多。

    天朝建國前的百年,神洲遭外夷入侵、禍害近六十年,之後又經曆了四十多年的軍閥割據、倭寇入侵和建國戰爭,直至天朝建立方才一統。和平重臨神洲,但這片土地卻已千瘡百孔,為了迅速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人均所得,天朝在極力撫平戰爭創傷、休養生息的同時,出台了一項控製人口迅速膨脹的政策: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小孩。

    在封建王朝統治幾千年的神洲,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家家都想有個男孩兒傳續香火,尤以經濟欠發達地區為甚,將女嬰棄之荒野的情況比比皆是。觀音山地區穀深溝窄,是棄嬰的絕佳之處,許多當地百姓就將生來殘疾、先天缺陷以及初生女嬰丟棄在這些深溝中,致使怨氣越積越重,這片地方也被稱作棄嬰溝。如此一來,法陣在收攝聚攏地氣的同時,也將無數生魂困在這片區域,這就是此地陰怨戾氣過重的原因。

    謝仁並不知這些內情,將周遭村寨走訪一番,也基本摸了個大概。事情不好辦啊:積累千年的枉死生魂,就算把全天下修習《地藏經》的人都找來,不停的誦經超度,至少也需數十年。想要短期內解決問題,唯有將之封印,留待將來慢慢化解。若是單純的封印也簡單,謝仁以封困白莽的那套骨符,動念間就能布下十二時鎖困大陣。但如此一來,天成法陣也被封鎮其中,會造成地氣靈樞變化,山下的村寨必然遭殃。想要不影響天成法陣的運轉,隻能將這些生魂導引收束至一處,收攝鎮壓。千年積累的生魂數量何其眾多,難就難在導引收束,稍有差池,這些生魂極可能逸散在天地靈息中,方圓數十裏恐怕就得集中“鬧鬼”了。所幸謝仁前不久與青青合力煉成了寒譚碧龜,以之為媒運轉旋窩之力,應可暫時收束,而後再設法將之封鎮。

    有了計較,謝仁飛天前往三塔與璞玉大師商議。

    璞玉大師仍呆在千尋塔中,了空和尚也已將兩件禪宗神器帶回,皆被璞玉收於形神中溫養。他聽了謝仁神念講述,沉思片刻之後覺得此法可行,為確保萬無一失,又飛天前去查看,經過多番勘察,兩人遂定下了大致方略:由璞玉大師以禪宗秘法將生魂引出,謝仁禦使寒譚碧龜聚攏收束,大師再以紫金缽盂收攝鎮壓,而後再慢慢念經超度。隻是憑兩人法力,還遠遠不足,需有法陣相助,合眾人之力方可功成。

    謝仁離開芒康鎮前,各派派駐的人手,均已先後到了青崖洞天,謝仁決定回去搬救兵。飛天回到簸箕頂,請了八名幫手,連他一共九人,正好結為九宮八卦陣。

    用九宮八卦陣,是他與璞玉大師反複推敲的結果。九宮八卦陣是常用法陣之一,世間各派幾乎皆有傳承,不用刻意習練,直接就可上手布下,此為其一。九宮八卦性質溫和,以之輔助,不會對天成法陣造成影響,此為其二。結陣所需人手不多則為其三。

    三天後,九名大成真人以謝仁為陣樞,結九宮八卦陣禦丹鼎令飛天而至。眾人還利用趕路的時間,將這陣法演練純熟——畢竟隻是結陣匯聚法力,助璞智與謝仁施法,而不是對敵鬥法,演練起來倒也簡單。

    九人結陣飛天,隱匿身形掠過崇聖寺上空,璞玉大師則從千尋塔中衝天而起,化一道流光投入陣中,與眾人一道往北而去。一行十人在觀音sx麓荒無人煙處降下雲頭,謝仁帶著眾人把周遭環境熟悉一番,再三商討推敲,最後約定子時行事,璞玉大師還將這三天采黑金石所煉的九塊陣符交給了九人。

    觀音山以北三十公裏,有一片群山環繞的凹地,當地百姓稱之為“焦石洞”,觀其山勢、考其岩層,應是上古之時火山噴發的一個巨大火山口,周遭的火山錐億萬年來受雨水侵蝕,地貌逐漸變化,成了環繞這片凹地的一圈高山。焦石洞海拔在兩千四百米左右,遍布黑黝黝的堅硬火山岩,地底深處又與金礦礦脈相熔,故而形成了一種黑金兩色交織、硬度極高的黑金石,算是不錯的天材地寶。璞玉大師施展攝拿神通,從地底深處采來一塊,煉製了一套九宮八卦陣的陣符,有陣符輔助,布陣之人就會輕鬆很多,法陣威力也會更強。

    以修行人自身形神布陣與用法器、法寶布陣原理類似,但又有所不同。用法器、法寶布陣,這些寶物必須得是一套,煉製一件法寶都已經極難,煉製成套的就更難。無論這套陣符分多少件,必須得同步煉製、同時成型,煉製過程中哪怕其中一件不慎損毀,整套陣符也就廢了。以陣符布陣,需將陣符各依方位排列,禦使陣符激發法陣,視所布陣法、陣符材質等不同,有的需要持續以法力維持,有的則不需如此;陣法一旦布下,就會依自身特性運轉,但其中變化就會少了很多。以修行人形神布陣,則要簡單方便得多,陣中之人神氣互感,依陣法變化運轉而動即可,陣法也多了許多變化,並且能移轉陣樞。比如:陣中有一人手持紫金缽盂,抵禦對手攻擊時,就可將陣樞移轉至此人處,此人祭出紫金缽盂護身,相當於以紫金缽盂護陣,其神通妙用的增幅可不是簡單的累加或幾何增長。若謝仁立身九宮八卦陣陣樞,以如今修為禦丹鼎令攻敵,地仙人物也得退避三舍。

    是故,各派修行人大多選擇多人結陣,極少煉製陣符。一來煉製難度太大,二來使用起來不便,三來陣法變化太少。相反一些獨行散人卻樂此不彼,往往會花費心血煉製各種各樣的陣符,以作對敵保命之用。天眼老道就是典型代表,他吸取孩童生機的法壇,就是數套陣符相互累疊、勾連、衍化而成,所用材料皆是和田白玉。煉製這些陣符的繁複、艱辛,是很難想象的,他為了布置那個法壇,整整用去了近百年!

    推而廣之,十三大派的洞天福地,撇開移轉空間的仙家大神通而言,無論幻陣、困陣,還是殺陣、迷蹤陣,又得需多少陣符?曆時多少歲月?消耗多少財物?據丹鼎宗典籍記載:青崖洞天初步鑿建成型,將簸箕頂從世間隱去,舉全宗之力,就用了近一百三十年,其後四百年間,不斷完善穩固,耗費天材地寶不計其數,又有神農鼎之助,方才形成如今氣象。

    若修行人各禦使一件陣符,將二者的優長融合,以犧牲法陣的變化為代價,單純匯聚法力於陣樞,應對觀音山這種情況是綽綽有餘了。九人結九宮八卦陣,又禦使陣符增強法陣的增幅之效,所能匯聚的神氣法力,幾乎相當於百名大成真人的法力疊加。

    子時剛到,謝仁等九人依秘法神氣互感,結陣將這片約四裏方圓的三角地域暫時從世人眼中隱去。璞玉大師在天成三才陣的中心浮空盤坐,口中無聲默誦真經,能見大師張口,耳中卻不聞佛音,隻在靈台中映射出佛音陣陣、仙樂飄飄。如霧似煙的金色佛光,以大師盤坐的身軀為中心,往四周彌漫,最終遍布在這片暫時封閉的空間之中。在佛光普照下,絲絲黑氣就似憑空出現般,從空中、地底、草木土石之上漸漸顯現出來。

    盞茶之後,九宮八卦陣中就猶如深淵鬼界,一片濃黑如墨、陰風陣陣、鬼哭連連。(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