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
字數:9777 加入書籤
從煙筒山到長春,一路絡繹不絕的行駛著大量的馬車、驢車,把作戰物資送往還在激戰中的長春。到了長春,那些物資又開始裝上火車,送往了吉林,然後再在吉林火車站卸車,補充給吉林作戰的解放軍。
依托鐵路建立補給基地,解放軍的攻擊箭頭,正在不斷的從鐵路上散發出去。一路自長春指向了四平,一路自吉林指向了蛟河、敦化,一路自梅河口指向了通化、集安,一路從沈陽指向了丹東……所謂關門打狗,中華的軍隊正在緩緩的將中華的大門關上,關東軍這隻小日本最老的狗勢必無處可逃,要為它們在中華的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
大連,位於歐亞大陸東岸,中華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麵向黃海,有大小島嶼260個,是京津的門戶,北依營口市,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與小日本、小韓國、小朝鮮相鄰,是東北、華北、華東的海上門戶,是重要的港口、貿易、工業、旅遊城市。
大連屬於海洋性氣候,加上是半島,三麵環海,陸地被海包圍最窄處才24公裏,所以大連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夏天超過30度的時間僅有一周,冬季低於零下20度的情況很少出現。
早在6000年前,我們祖先的一支,青銅時代石棚文化萊國人,就開發了大連地區。自戰國時期燕昭王在遼東設置“遼東郡”以來,一直到秦漢時期,大連地區都屬遼東郡轄區。西漢時期大連地區設置“遝氏縣”,三國時期又改稱“東遝縣”,到了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則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窪口。
到了清朝時,大連地區因為清政府東北封禁政政策,處於人煙稀少的狀態,直至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政府於今天的大連灣北岸建海港棧橋、築炮台、設水雷營,才成為小鎮。
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中,旅順被日軍攻占。按照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包括旅順在內的遼東半島給小日本。此舉引發其它列強的睽覷,俄羅斯、德國、法國進行“三國幹涉”,小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出錢贖回遼東半島。
因為大連的港口從不封凍,俄羅斯對大連可謂是垂涎三尺。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以幹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稍後又於當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
當時,俄羅斯已經把旅順與大連地區當成了它們的領土,俄羅斯設計師揣著法國巴黎的城建圖紙,想在東方再造就一個以廣場為主的城市,於是就來到了大連地區,給她起名“達爾尼”,意為遙遠的城市,一個遠離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地方。
1900年,義和團事變中,俄羅斯占領了東北全境。1903年,從哈爾濱到旅順、縱貫整個滿洲的東清鐵路南滿支線全部完工。俄羅斯搶占小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的利益,獨占滿洲,並進而威脅朝鮮,引發小日本強烈不滿,小日本受此羞辱,臥薪嚐膽,富國強兵。1902年又締結了英日同盟。
1904年2月8日,小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1904年-1905年)爆發。小日本打敗俄羅斯之後,更是企圖永久性的占據旅順,把“達爾尼”音譯過來就成了漢語的“大連”,把這裏當作它們進一步侵占中華的跳板。
關東軍司令部首先在沈陽成立,而後就遷到了旅順,並由於張衛、李錦江等人“橫空出世”擾亂了曆史,關東軍司令部在旅順升格為了關東軍總司令部。
此時的旅順,作為大連的軍港,還是小日本侵華艦隊的駐地,對於這個陸地縱深短、海岸線極長的地區,有著海軍的支援,在防禦和進攻上都是極為有利的。關東軍司令部幾次計議遷移而不成,對於長春和沈陽等地方的選址猶豫不定是一個原因,有利於防禦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畢竟,在過去幾個月的侵華戰爭中,大片的日軍在解放軍的攻擊下被包圍殲滅,日軍遭遇的失敗是有史以來最為慘重的,中華軍隊,尤其是解放軍,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絕不容忽視的一支軍事力量!
現在的情況就足以說明一切了!整個東北,都混亂成了一團,關東軍總司令部完全搞不清楚中華軍隊在哪兒、在幹點什麽,也不明白自己的軍隊還守在哪裏,哪裏的地盤是沒有被中華軍隊所攻擊的。
原本菱刈隆想過,中華軍隊可以幹擾無線電,那不要緊,自己可以通過電話網絡快速傳訊,電話網絡被局部破壞的時候,還可以依靠空軍遠程傳訊、地麵騎兵進行短途傳訊。到了此刻,菱刈隆發現自己完全錯了,中華軍隊不但完全幹擾了自己的無線電通訊,更是很前瞻的潛入地麵精銳部隊,完全破壞了自己的電話網絡,部分截斷了騎兵傳訊的方式。
失去了以上這些通訊方式,空軍的傳訊也變得不可靠起來,空軍的飛行員常常會被中華軍隊用無線電引導飛錯方向,最後因為油料斷絕而墜毀;在飛行途中被中華軍隊幹脆利落的擊落,帶著需要傳遞的情報一頭栽到閻羅王那裏;甚至,中華軍隊會毫不留情的,把飛機賴以生存的飛機場破壞掉,看你怎麽傳訊!
這些,都令菱刈隆頭痛不已,但它心裏一直有一個小日本人最普遍的認識,那就是整個東北或許會被那支中華的什麽“解放軍”所“解放”,但那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裏不是華北、不是華南,是小日本經營了蠻長一段時間的東北。關東軍內部普遍認為,那什麽解放軍不付出大量的代價,是沒有可能奪回東北的。而總司令部所在的旅順和大連地區,更是中華軍隊永遠也不可能奪回的地方。
菱刈隆認為,中華軍隊要收回旅順和大連,將隻能通過談判,在談判桌上讓出一定的利益。例如允許小日本在東北發展工業等,然後自己作為日軍在東北的最高長官,可以建議將旅順和大連地區變為兩國共管等等。
屆時,自己這個總司令部縱然縮小了,但一樣可以通過保護日企、僑民等名義,背靠小朝鮮,維持東北的部分駐軍,再加上談判桌上為小日本爭取到的利益,自己倒不致於名聲掃地。
這些,就是菱刈隆最為迫切的想法。但菱刈隆不知道,它在構思這一切,就如一條總是期待天上掉下一根大骨頭的老狗,等來的或許真有一條大骨頭,但那條巨大的骨頭,它吃不吃得下、咬不咬得動,會不會在大骨頭掉下時被砸死呢?
1月31日,解放軍空軍第一次轟炸的目標,就是營口至海城以南的日軍駐壘防禦帶,此外,對海城以北鐵路沿線,日軍以獨立混成旅團駐守的地區,也進行了騷擾性的轟炸。
對營口至海城以南日軍駐壘地區的轟炸,與過去的曆次轟炸不同,轟六以縱隊沿南北方向投彈,燃料空氣炸彈落點主要集中在鐵路沿線附近2千米的範圍內。
經過精確計算的轟炸過後,爆炸以及爆炸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帶,很快將整條鐵路周圍3公裏的地域全部淹沒了,並逐漸向兩側和南麵擴散,將大批的小鬼子帶到地獄。
轟炸後一個半小時左右,鐵路沿線的小鬼子就死了個通透,附近的小鬼子也因為二氧化碳氣體帶的擴散而不斷死亡,一大堆小鬼子匆忙往鐵路沿線反方向逃離,整個日軍駐壘防禦帶陷入了人心惶惶的境地。
此時,一列超長的火車高速闖入了這一片死亡地域。這輛火車非常奇怪。車廂很多,每節車廂窗門密閉,縫縫隙隙塞得實實的,車廂上還掛著小日本國旗;前方有兩個火車頭在拉,後方還有一個火車頭在推,每個火車頭也都用木板釘得密密實實的,上麵還掛上了小日本的國旗。
火車上的司機打開了氧氣罐的閥門,將充足的氧氣釋放到車頭及燃煤鍋爐中,使得火車持續以高速衝過了二氧化碳的氣體帶。火車上,有氧氣罐的車廂內戰士們靜靜的坐著,盡量減少自己的活動;沒有氧氣罐的車廂內,戰士們則是全體低頭,把口鼻湊在隨身攜帶容器口上,吸裏麵的正常空氣。
甚至,還有一小部分戰士,所拿的容器赫然便是日軍裝備的長統雨靴。不過,看上去應該是全新沒用過的。否則,小鬼子那惡臭到了極點的氣味,真難為這些戰士怎麽能夠忍受。
空中,一架轟六加油機改裝的偵察機監視著火車的周邊,發現火車安然無恙的駛出二氧化碳氣體帶之後,加油機發出了安全的訊號。地上,火車收到訊號已經開始減速,把時速降低到40千米。
包括火車頭在內,各節車廂都打開了天窗和所有的窗口。火車頭內,氧氣罐的閥門已經關閉;車廂內,戰士們都把手上的容器放了下來,渾然不顧迎麵撲來的寒氣,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空氣,一些戰士更是把手上的容器對著寒風,開始進行充氣換氣。
太行,一架接一架起飛的轟六正在空中編隊。按照預定計劃,它們必須在1個半小時後,飛抵金州以北駐壘防禦帶及大連日軍軍營進行精確投彈。此次轟炸,是有爭議的。東北戰役總指揮部內,參謀們為此曾分成了兩派激烈爭吵過。
日軍在金州的駐壘地帶是以大黑山脈為支撐,向西銜接平頂山、蕎麥山,向東沿著山勢一直到康墳山、太山一帶,附近有不少的村落、民居;而日軍在大連的軍營,附近更是有著大量零零散散的民居。用二氧化碳氣體帶將日軍駐壘地帶和軍營完全覆蓋,這不現實,對中華老百姓也會造成傷害。
現階段的要求,就是保證鐵路沿線的駐壘地帶被完全打通,鐵路兩側駐壘內的日軍必須全部殲滅,並確保二氧化碳氣體帶施虐的時間,是在解放軍列車抵達前1小時許。這些,都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但對於大連日軍軍營的轟炸,就出現了分歧。
對大連附近日軍軍營的攻擊,為了保證軍營周圍民眾安全,就不能使用窒息作戰的方法,而是嚴格控製轟炸的強度,盡量降低二氧化碳形成的範圍和濃度,如此,就難以達到最大化殲滅日軍軍營內駐軍的目的,有一定的概率會使得突襲計劃功敗垂成。
不少參謀都認為,為了保證戰役的順利,對日軍軍營的轟炸應該徹底。為此他們還提出了“漢奸論”,認為軍營附近那些人在日軍統治下毫不反抗,還靠近日軍軍營建造房屋,已經是漢奸,對漢奸不必客氣。但另一些參謀則認為,無論如何,這些人都是中華人,中華的軍隊,無論何時都應該以中華老百姓的安危為先決條件。
這場爭吵驚動了李錦江,結果李錦江好一頓訓斥,將那些罔顧中華老百姓安危的參謀罵了個狗血淋頭,最終確定,必須最大的保證中華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並形成了此後的慣例。
為了達到以上幾點,轟六改空中加油機在空中反複偵察,確定小鬼子已經將駐壘地帶鐵路沿線的中華百姓遷走後,再根據小鬼子鐵路沿線駐壘帶與大連城郊軍營的山勢地形,劃定了每一顆燃料空氣炸彈的投放位置與毀傷威力範圍。
一切依照著計劃進行,轟炸過後,二氧化碳散逸範圍內的小鬼子一個接一個死亡,少數見勢不妙的小鬼子也恐懼的迅速向四周跑散,完全顧不上關注鐵路上疾馳而過的列車。大連附近的日軍軍營內,燃料空氣炸彈爆炸過後,一朵朵蘑菇雲在日軍軍營上升起,彈藥的殉爆此起彼伏,被燃料空氣炸彈光臨過的日軍軍營,十成小鬼子就死掉了六、七成。
其實,解放軍參謀部的參謀們還是過於謹慎了。在疾馳的火車上可以看到,整個駐壘地區沿途的老百姓已經全都被小鬼子遷走,那些村莊寂無人煙,仿佛一個個死亡地域一般。這樣的地方,即便解放軍的燃料空氣炸彈威力再大十倍,對中華的民眾一樣沒有什麽損失。
當解放軍列車駛入南關嶺火車站的時候,日軍依然毫無所覺。金州以南可是有著日軍4個師團以上的部隊,還有其他一大批的技術兵種,怎麽看,中華軍隊都不可能輕易的攻破駐壘地區,更別說,絲毫不驚動駐壘出現在這兒了!
但槍聲,驚醒了這些沒有絲毫警覺的小鬼子。火車一停下,大量的解放軍步兵戰士立即跳下火車,向站內的小鬼子發起了突襲,很快就清除了站內的小鬼子,並按照計劃迅速向四周前出,搶占製高點、依托街道建立防禦陣地。
第一列火車中,是17軍的一個旅。整個解放軍序列中,除了山地作戰旅和特種作戰旅,最精銳部隊就是序號17至20的四個軍。這一個旅的兵力,即便是迅速奪取大連,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此刻,不是打草驚蛇的時候。葉艇的目標,是旅順港內的日軍艦艇。這邊展示了強大到足以奪取大連的力量,那邊的日軍艦艇還不得趕緊開出港去?
要知道,或許是因為日軍摸不準中華軍隊的動向,空中偵察發現,直至今日,除了例行的巡邏,日軍的軍艦依然毫無動靜,絕大多數都老老實實的窩在港中,為中華軍隊一舉幹掉它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半個多小時後,第二列火車也駛到了,這列火車僅僅裝載了一個營的步兵,餘下的全是炮兵,是155自行加榴炮和幾乎半火車的彈藥。先期抵達的戰士已經在修築炮兵陣地,火炮陣位已經基本完成,155自行加榴炮駛過去就行。
此時,日軍已經與前出建立陣地的戰士交上了火,但這些都是零散反應過來的小股兵力,基本上都是小隊級別的,僅有少數中隊級別的日軍,根本無法撼動戰士的防線。時至今日,日軍依然懵懵懂懂,對於自己身邊忽然發生的這一場“小小”的火車站爭奪戰,搞不清楚怎麽回事。
此時的關東軍總司令部,雖然收到了金州北麵駐壘的匯報,知道駐壘地帶局部遭到了轟炸。但它們不知道,爆炸過後無聲無息的二氧化碳,使得那些能夠匯報遭到轟炸的小鬼子,至死都沒能匯報自己“遭到的”死亡。
在日軍參謀們看來,按照匯報,那條駐壘被如此低強度的轟炸炸上一次,是不會有什麽損傷的。那什麽解放軍想要傷及這條駐壘,類似強度的轟炸至少要進行數百次!
駐壘是安全的,那麽發生在南關嶺火車站的戰鬥,就不應該有大規模的解放軍。顯然,對方應該是安排小規模的精銳混在商旅列車中,躲過沿途城市、駐壘地區的檢查,準備混入大連進行破壞行動,但在行動中不慎為車站守軍發現。
與此持有同樣看法的,還有大連駐守師團。基於這樣的看法,該師團將轟炸後剩下的兵力首先用於對該區域的包圍,其次才是調動兵力發起反擊,企圖在奪回車站的同時,不讓這股解放軍的“精銳力量”擴散開,免得對大連造成更大的損害。
也不能說日軍的行動是愚蠢的,按當時所掌握的信息,日軍的反應是很及時很正常的,隻不過,也是很錯誤的。日軍的做法,給了中華軍隊足夠的時間。
155加榴炮在進入炮位的第一時間就豎了起來,但沒有盲目的射擊,後方的彈藥儲藏所並沒有修建完畢,很多彈藥並沒有從火車上搬下來,準備工作還不充分。根據空中的偵察,日軍的艦艇仍無動靜,此時沒必要去捅那個馬蜂窩。
日軍大連駐守師團的攻擊進行了三個多小時,依然無法擊破當前中華軍隊的防禦。關東軍總司令部一再催促,它們的攻擊力量已經從小隊上升到了中隊,直至準備抽調包圍力量,集中以大隊規模發起攻擊了,此時,對麵的中華軍隊的陣地才似乎有了一絲“鬆動”。
這個時候,正是小日本海軍一個小分隊即將出港之前。小日本旅順海軍部依照關東軍總司令部的請求,派出這個分隊出發到金州駐壘防禦帶以北,偵察中華軍隊的動向,並試圖建立與營口日軍的聯係。
這兩艘艦艇啟動時煙囪冒出的黑煙,迅速被空中的偵察機發現了。就在這兩艘艦艇緩緩啟動的時候,港口處忽然冒起了衝天的水柱,這是155加榴炮的試射。
這些水柱,使得整個旅順軍港的日軍都是一愣一愣的——解放軍的炮火,居然能夠打到旅順來?他們的大炮在什麽位置?是什麽火炮?很快,整個旅順軍港就亂成了一團。
不過,這些顯然不能嚇阻小日本海軍的步伐,那兩艘艦艇依然頑強的準備駛出去。於是,就在整個軍港的小鬼子目光下,這兩艘行駛到港口處的艦艇遭到了滅頂之災,從天而降的炮彈在港口處掀起了成片的衝天水柱,更在日軍艦艇上綻開了一團團的烈焰。
其中一艘日軍艦艇的彈藥庫被引爆了,一團巨大的火球立即在港口處綻開開來,爆炸將艦艇的零件和一些小鬼子身體的零件射向四周,遠的甚至飛到了幾百米外。
這下,就如捅了馬蜂窩,軍港內的小鬼子艦艇當即如一窩沒了頭的蒼蠅,亂闖亂撞。一些艦艇啟動起來,企圖強行出海,可這個時候的命運,已經不由它們自己掌握了。
此次155加榴炮的彈藥中,大半都是的底排穿甲爆炸彈,在盤旋的偵察機引導下,以遠射程的優勢,對出港的小鬼子艦艇實行打擊。有著偵察機校射,在155加榴炮精準的火力下,但凡小鬼子的艦艇,隻要行進到港口最狹窄處時,就會被一一擊沉。
每一艘艦艇,沒有靠近港口之前都沒有事,一旦駛到港口,在港口最狹窄的位置上,解放軍的炮彈就到了。成群落下的炮彈很快就將那些艦艇摧殘成為一堆廢鐵,而且是正正堵在港口的廢鐵!如是者三,港口還沒有完全堵上,其他小鬼子的艦艇卻再也不敢去嚐試出港。
反應過來的小鬼子終於想到了中華軍隊空中偵察的可能,四處尋找敵人蹤跡的日軍也發現了空中偵察的轟六改加油機,但沒用。轟六飛行的高度,日軍的防空高炮隻有微不足道的少數能夠得到,但這也僅僅是夠得到而已。轟六盤旋飛行在港口外十幾公裏遠的位置,小鬼子隻能破口大罵八嘎,意淫把轟六打下來幾十次!
小日本海軍當即判斷了炮彈飛來的方向,向關東軍總司令部提出了質詢。此時,不等海軍的質詢,關東軍總司令部就驚聞自己在火車站的部隊潰敗,隨即命令旅順駐軍過去增援——就在155加榴炮開火之時,火車站附近的中華軍隊忽然發起了猛攻。
攻擊的強度大大超出了小鬼子的預料,瞬間衝垮了小鬼子設置的單薄防線。這個師團是二線師團,轟炸中就已經損失了超過了三分之一,在兵力對比上並不比當前的解放軍占優。
所謂五則攻之,十則圍之。日軍以幾乎相當的兵力,卻企圖包圍解放軍光步兵就有一個旅另兩個營的人馬,這個包圍圈一旦受到反擊,如何還能維持?
日軍過去一直依仗的火力,空軍早幾天已經被消滅了,新的還未調動過來,炮兵……此刻解放軍發起反擊了,會放過它們的炮兵麽?很快,日軍就潰不成軍,解放軍將整個防禦線前推,囊括了大半個大連,同時迅速出擊,趁日軍不及反應的時候控製了大部分碼頭。
至此,東北關東軍海上退路已經被切斷,而陸路方麵,中朝邊境通道被解放軍完全切斷,是在5天後。整個小日本關東軍的生存,就看已經擴展到了極致的中華人馬解放軍,什麽時候能夠消化完自己吞下的食物,騰出胃口來把剩下的狗肉一鍋噲了。
站在地圖前,菱刈隆冷汗直冒。金州以北的駐壘地區的電話聯絡也已經中斷了,結合解放軍出現在南關嶺車站,並向東攻襲了大半個大連,金州以北的駐壘地區恐怕已經無法指望。
整個東北,已經不知道還能有多少地方掌握在關東軍手上。此時,旅順港已經被中華軍隊的火炮所封死,大連那邊的港口也大半為中華軍隊所掌握,即便還有小部分在關東軍手裏,但以中華軍隊能夠從南關嶺打到旅順的火炮而言,也已經完全不可信賴。
整個旅順的小日本海軍,和在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顯然已經成了中華軍隊甕中的那隻老王八……自以為自己已經高估了中華軍隊,把中華軍隊看作是小日本軍隊可以平等對待的對手。
但到了此刻,菱刈隆還是覺得自己錯了,當初對中華軍隊的定位存在非常嚴重的錯誤,中華軍隊絕不是小日本軍隊可以等同的對手,而是一支遠遠超過了日軍的強大軍隊,強大到日軍隻能仰視!
菱刈隆走到窗前,推開窗,外麵寒氣撲麵而來,令菱刈隆打了個哆嗦:不管國內那幫吵成一團的政客能不能接受,中華,絕不受小日本的遏製,已經崛起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