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一
字數:8266 加入書籤
都知道重工業好,可以造槍造炮,可以真正強盛國力。但中華過去糟糕的工業基礎,近乎於無的重工業投入,使得中華的重工業與國外相比,沒有多大的競爭力。
直接反映出來的,就是複雜一點、要求嚴一點的槍炮,中華能造但比別人的成本高,質量還不好。例如,同樣的一門75野炮,國外已經開始用管退了,售價2000一門,但國內僅僅隻有幾家能造架退的,造出來成本都要5500,壽命卻隻有別人的一半。
至於中華的國統區自己造管退……想什麽呢!天上能掉神仙?
嗯,倒不是不能解決,但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些設備,更是需要在設備的基礎上,不斷的改進設備、工藝,不斷的研發新的材料,不斷的培養工人和技術人才,才能夠一步步的逐步解決。
但在中華的國民黨統治區,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誰能顧得上搞研究?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人才培養了又如何能夠留得住?即便是有一整套工業給你,沒有人才,沒有不斷的自我更新和發展進步,怎麽可能跟上世界步伐?
要知道,這可是機械工業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年代,沒有不斷的改進再改進來提升工業精度和規模,想實現工業強國,那是閉著兩眼看空中樓閣,連見都見不到!
中華從30年開始能夠滿世界購買機床、設備,而國外卻並不怎麽提防中華,這也是原因之一——沒有大量的高文化技工、工程師,別人認為你中華買了也沒能力更新,很快就照樣是落後,還得再買!
看看,中華不是進行過什麽洋務運動嘛!搞來搞去不一樣是自己造不了?搞來搞去不一樣落後了差不多一個世紀?搞來搞去不一樣還是得進口麽!
發展工業的成本過高,自造槍炮成本大於別人的售價,而且質量還非常不穩定……於是在這個時候,對於目光短淺的軍閥而言,造,真的還不如買!
東北倒是有少數張座霖建立的工廠,甚至還生產出了中華第一輛汽車,但那基本上都是購買部件拚湊的產品,鋼鐵工業的基礎近乎沒有。嗯,後麵有了,但那是小日本建的,沒國民黨什麽事,再後麵就是中華共產黨靠著蘇援才完整的搞起了一整套工業體係;
山西,閻西山大力發展軍工,但除了部分輕型武器可以生產,其他就乏善可陳了。即便是山西本身就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鐵礦,山西在鋼鐵冶煉上麵也沒有什麽建樹;
兩湖,李宗人基本上是拿來主義。洋務運動建立起來的武漢鋼鐵工業,早在西元19世紀末期就淪為小日本的產鐵基地,後麵更是陷入半停工狀態,再被李錦江掠奪一把精華,炸上一家夥,便徹底歇了菜;
至於蔣結石,更不用指望了。曆史上從1930至1949,整個“國統區”連一根合格的軌道鋼都無法自己製造,航空工業隻買產品,船舶工業……好吧,還是造了點船的,但那噸位,對於世界各列強來說,中華造船就類似於他們看著家裏的小孩造出了模型船!
而現在,蔣結石在位也沒幾年,還是不斷打來打去的,後麵更引來了小日本入侵,蔣統區盡數淪陷……就算小日本沒空去拆設備,也沒故意搞破壞,在戰爭期間,原有的東西能維持就不錯了!
整個中華,也就是紅麻和太行兩個地區,能夠生產優質的高強度鋼,能夠設計建造機床,也有相應的化工、電氣設備、紡織業,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軍事服務,除了前瞻性的研製項目和與軍工相關的產品,其他工業產品產量並不高。
中華共產黨控製的所有根據地加起來,按中華建國時的秦元2151年12月(1931年2月)產值計算,鋼鐵年產量僅僅是7萬噸,這還是全國上下所有根據地鋼鐵廠、鋼鐵窯超負荷運轉的結果。
而現在,僅未搬遷的長治鋼鐵集團,年產量就快突破10萬噸,重建的武漢鋼鐵集團預期當年鋼鐵產量就會達到4萬噸,第二年就能達到10萬噸,幾乎每年翻個的往上長。
而從長治、紅麻分拆出來的攀鋼、重鋼、南鋼、寶鋼、柳鋼、韶鋼等等鋼鐵集團,有些還是計劃上的產物,有些動作快,如重鋼、柳鋼,都已經開始部分投產,預計當年可以貢獻近萬噸的產量。
鋼鐵企業的搬遷,僅僅是大搬遷的一部分。中華共產黨擊敗入侵的小日本,占據全國大勢之後,就立即對地勢實在太偏的工廠、設備進行了搬遷。
在湖北一地,紅麻根據地保留了高尖端工業,大量的工廠開始外遷武漢,甚至是全國各地,騰出地方建設研究院、特種工業、高科技產業園。
高科技產業園中,冠名為什麽精機集團、手機研發集團、風洞實驗室、噴發研究所、超纖產業研究院、北鬥研究中心、網絡基礎控製中心、中芯集團芯片設計院、中華特材廠、液晶集團等等,這些摸不著頭腦的名詞,都是外界所不能理解的,但遷出的各種工業,外界就看得實實在在了。
這些遷出設備及產業幾乎包括了所有工業門類,安置近的有武漢鋼鐵集團、武漢機床廠、武漢船舶設備廠、武漢汽車產業集團、武漢發動機集團等,甚至還有新洲儀表產業園、新洲電子儀器廠等一係列的工業,使得武漢周邊迅速化作了一片工業基地。
遠的如湖南醫療衛生集團、四川航空航天廠、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廣西玉柴集團、廣州日化集團、浙江棉紡設備廠、上海造船廠、上海光學儀器廠、上海家電集團、江西化工集團、江蘇飛機產業集團、徐州重工集團、內蒙古矽工業集團等等,都有紅麻根據地的工業影子。
而紅麻根據地,在遷出了大量的重工業、重汙染企業之後,迅速向高尖端技術產業轉移——這裏是全國革命最根本兩個基地之一,有著良好的民眾根基,先天就對外界勢力的刺探起到了隔絕的作用,有著良好的保密基礎。
而且,有著接近4年的發展,這裏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繁榮、基礎設施齊備、大量的人才及精英薈集的結果,就如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使得更多的人才樂於到紅麻來。
當李錦江故地重遊的時候,第一代中文編譯複雜指令cpu已經完善出了1.1版本,並開始量產。而戰士們在中文編譯上也取得了大量的經驗,以後生產的各種處理器的處理代碼都將是中文編譯!
後世,由於國外處理器的先發優勢,同時也由於擁有完善的產業鏈,處理器的代碼、核心,全都是英文!這樣,就使得中華人必須苦逼去學習英文,不學還不行,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最終遠遠落後。
在後世,也有過中文核心、中文編碼的說法,但由於中華在這方麵的落後,同時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始終形不成氣候,隻能是供相關的研究人員玩玩。
但現在不同,有了以李錦江、張衛為首的第九師戰士的“亂入”,現在的中華,整個矽工業的至少領先世界半個世紀!發展中文核心、中文編譯代碼,完全是時間問題。
更何況!第九師有學幾個編程的戰士,在他們的收藏文件夾中,就有後世90年代的一些中文編譯核心成品、中文編譯軟件、中文核心應用程序!
有了這些“成果”,想發展出完善的中文解碼處理器、中文核心操作係統、中文編譯應用軟件,所缺的,僅僅是整合與部分開發而已了!
之所以開發這些還花了不少時間,就是因為精通這些的第九師戰士僅僅二三十人,撒到整個矽工業中,就如杯水車薪,實在不足,更別說還要抽出時間進行授課、帶學生……
總算,從28年起,經過4年多的時間,在中文編譯基礎上設計生產的各種工業精簡指令cpu已經開始規模生產,第一代數控機床與第一代簡易計算機已經開始向全國發貨,首先發往的就是各重點研究院及所屬製造廠。
中文編譯的精簡及複雜指令cpu製造的第一代大型集成機正在設計中,初步估計將達到每秒近億次的水平,而於此同時,工藝提升到0.6微米工藝的第二代cpu又完成了設計,隻要新的芯片流水線投產就可以立即量產。
此時的中華電腦行業,已經相當於後世中華90年代初,世界70年代的水平,cpu的製造能力上更是達到了後世世界80年代末期的水平!可以預計的,僅僅兩三年後,中華就能全麵進入後世世界80年代的水平。
畢竟,後世的世界是在摸索中前進,而那些電子科技大學和電腦專業畢業的戰士,他們根本就省略了摸索的過程。就如一個摸索著的瞎子和一個已經明了方向的少年,兩者的速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未來的十年內,中華甚至可以將摩爾定律設定為12個月一周期,以此將全世界遠遠拋在後方!
在航空航天方麵,紅麻噴氣發動機研究所中,由於有渦噴七乙可以拆解測繪仿製,中華的第一代戰鬥機渦噴發動機已經完成了耐久性測試,進入小批量試生產階段,準備發往貴州和成都。應用了最新機床及材料製造的最新改進型號,也完成了裝配,正在進行性能測試,下一步就是耐久性測試……
當然,這個李錦江在貴州已經知道了,令李錦江驚喜的是,測繪運七的渦漿5發動機居然也同步完成了。雖然,為了應用在戰鬥機上,新設計了減速器,大量部件隻能在德國定製的,但國產化工作已在進行中,借助剛安裝完畢的數控機床和特種鋼,預計性能將會超過德國進口產品。
全世界的螺旋槳戰鬥機用活塞發動機功率都在2000千瓦以內,這還是二戰末期才稍為能夠接近一點這個數字!這款渦漿發動機雖然長度過高,總體積也略大一些,功率卻達到了2000千瓦!
當然,要應用這款渦漿發動機,南京廠剛定型的活塞式戰鬥機至少需要重新定製螺旋槳、修改駕駛座設計、增長機身、翻倍增加油箱容積、加強機體……這等於全新設計一款飛機了。
但這些都是值得的!應用新的發動機之後,中華未來設計的第二代螺旋槳戰鬥機全速度、高度區間都會有良好的加速性能,能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輕鬆飛出6、700公裏的時速!
要知道,當前的三十年代初,世界各國戰鬥機時速,都僅僅是400多公裏,中華的螺旋槳戰鬥機以這個時速與之競爭,就等於老鷹之與小雞!
這令從未對螺旋槳戰鬥機抱有希望的李錦江大喜過望,在殲七仿製出來之前,螺旋槳戰鬥機就能支撐中華的天空,延緩噴氣機暴露的時間。
同時,殲七及殲八並不適於上艦,即便能夠改進使之能夠上艦使用,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尤其是很容易暴露。一旦有了一款性能上足夠領先的螺旋槳戰鬥機,未來的航母艦載機問題就得到了解決,甚至還可以簡化第一代的航母設計,使之早日造出,盡快的為未來的海航培養大量合格飛行員。
當然,這款依據渦漿5資料和實物“研製”的渦漿發動機還是實驗室產品,距離能夠正式定型生產還有不少的時間距離。而且,和渦噴發動機一樣,渦漿發動機也應用了紅麻特種材料冶煉廠生產的單晶合金,這種合金不但產量低,成品穩定性還達不到要求。
產量低,就意味著成本高。穩定性不足,一方麵會造成產品的良品率不足,提升成本;另一方麵也會帶來壽命短的問題,就如目前定型的第一代渦噴發動機,由於材料與裝配工藝問題,大修間隔預計僅僅為300小時或200個起落架次;渦漿發動機要求低一點,但首翻時間也僅有1000小時。
這純屬無奈了。李錦江心裏很明白,這不是戰士們沒有技術。事實上,現在的中華,未來50年的科技都已經有了理論成果。絕大多數的技術都清楚實現的途徑,甚至還有實現的詳細步驟和工業化製程圖,實現這些技術所需要的工業設備基本也都知道。縱然不知道的,通過數次試製也都能搞定。
至於少部分技術,如現在的抗高溫單晶合金、芯片微米級工藝、液晶工業化製程、石油催化重整技術等,通過一定的逆向摸索,也都能夠實現,無外乎也就是花費一些人力、物力罷了。
物力都還無妨,現在中華滿世界的購買機器、設備、材料,就算是沒有,也能從德國定製過來。但人力方麵就是中華當前首當其衝的短板了。
中華自清末洋務運動以來,也在大力培養現代人才,但積弱以久的現狀,加上清末以來的連年動蕩,使得努力的結果遠遠低於預期。
沒有足夠的受教育基礎,也沒有足夠的工業基礎培訓出來的機械師傅,現在中華限製最大的,就是人手,那些全新設計的數控機床即便設計出來了,沒有人操作也是廢物啊!
現在中華的老師傅有一個算一個,和那些國外引進的技工、工程師一起,每個人身邊都帶著十幾二十個徒弟,每次上機操作,周圍最多的不是機器和原料,而是人,是一雙雙眼睛!
受限於這些,原大學生戰士們設計中的大量先進產品,隻能被迫的停留在圖紙上,僅僅是在重點項目和重點產品上實行了優先設計建造。
就如中華汽車集團的第一款v6汽油發動機,這是重點建設的產物,采用了剛設計出來的第一代電子控製係統,並采用了最新造出的空氣流量傳感器、氧傳感器、爆震傳感器等,為了實現這些性能,還擬在下一步優先建設配套的數十個零部件廠。
有著許多“黑科技”的加持,這款雙頂置凸輪軸式發動機采用了v型60°夾角、6缸24氣門、排量3.6升,最大輸出在5000轉/分時達到了208馬力,升功率55.6馬力,4800轉時最大輸出扭矩241.2牛/米,壓縮比為9.6∶1。
這款達到了後世70年代水平的發動機自從試製出來之後,立即打破了當前世界“小排量”汽油發動機的記錄,讓第一代的中華跑車遠遠的跑在這個時代的前列。
用個直觀的對比,德國當前擬給1號坦克使用的克虜伯m305發動機,這玩意僅有59匹馬力,44千瓦功率!中華的v6功率是它的4倍,耗油量、重量也都比它更小!
於是,在中華“熱心”的給弗裏德裏希送了一輛之後,這款v6發動機立即進入了德國人的視線。尤其是德國國內研發發動機的主力——克虜伯和邁巴赫兩大巨頭。
當前,中華雖然與德國存在一些矛盾,如出口首付比例和政府擔保信用問題等等,但不論怎樣的矛盾,中華與德國都在各方麵有著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對於中華來說,德國的精密機械、設計及製造能力,是中華當前極其缺乏的,德國的產業工人,也是中華當前急需的人才;而對於德國來說,中華近乎於雨後春筍一般在各行業不斷露頭的“黑科技”,給了他們層出不窮的驚喜。
就如這款v6汽油機,用這麽小的體積達到這麽高的功率,而且油耗水平還這麽低,那就是德國還搞不定的,更是當前1號坦克急需的東西。
這裏麵的技術如果德國能夠吸收了,對德國發動機的進步可以說是跨越式的。甚至不用說這麽深遠,隻要簡單的給這款v6發動機加多兩組或幾組氣缸,未來2號、3號坦克隻怕也能用!
在克虜伯、邁巴赫等公司的影響下,為了這款發動機,德國迅速同意了在他們看來作用不大的減速器零件技術轉讓,成立了一個技術小組跑到中華汽車的發動機分公司去蹲守,準備與中華一塊提升發動機的穩定性,並全麵吸收這台發動機的技術。
當然,可憐的德國人並不知道,這款發動機上麵的很多黑科技都要依靠中芯集團的係列芯片,他們所認為的不穩定之處,恰恰是由於大量零部件是新研製的,性能不穩定加上集成之後的兼容問題,隻要中華多調教、多測試、多改進就能迅速穩步提升。但那些芯片、傳感器,必然是中華不外傳的東西,他們學會之後,這些零部件還得從中華采購。
而更坑的,是中華已經在設計、建造高達750馬力的v型12缸水冷廢氣渦輪增壓柴油機,嗯,你沒看錯,實際上就是準備把原來80式坦克早期用的發動機完全複製出來。
事實上,李錦江也想帶一帶德國人,讓他們在二戰當中打得更順。但可惜的是,德國人根本就沒看柴油機,哪怕是中華人宣布正在研發一款功率接近400馬力的柴油機,無論克虜伯還是邁巴赫、man,似乎都沒有多大的興趣,還不如一個200馬力汽油機吸引的目光更多。
經過詳細分析之後,李錦江等人才搞明白,德國現在海軍已經用了大量的柴油機,如果陸軍也大量使用柴油機,那麽德國國內的柴油就不夠用了,而與此同時,過剩的汽油又會造成浪費——不是德國人並不知道柴油機好,但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他們被迫閹割了小型柴油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