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調查乞丐幫(下)
字數:3219 加入書籤
“姑娘,你知道嗎,在我們那裏想撿個塑料瓶子去賣都有好幾個人搶。那樣的窮法,不是你們這些城裏人能想象得到的。”奶奶說,村子裏的人決定都出來行乞是因為在年前發生了一件慘絕人寰的事情,讓全村人感到了繼續留守的可怕,他們才不得不背井離鄉的集體出來行乞。
“年前的時候,村子裏的一位89歲的老姐姐就那麽活生生的給凍死了。”奶奶的話讓寒梅無比震驚:在這個和平富足的年代裏,怎麽還會發生如此的慘事?
奶奶繼續說:“這位老姐姐的兒子、孫子都去幾十裏地之外的城裏打工,將行動不便的老人獨自留在了家裏,一年能回來一次看看她已經是不錯的了。去年冬天特別冷,這位老姐姐想出門揀點柴火回家燒燒,拿著一捆柴火邁過門檻時被絆了一跤,愣是沒能爬得起來。老人的周圍幾乎沒有鄰居了,有也是與她相差無幾的半聾老人,誰能聽得見她的呼喊聲?就那麽趴在門檻上待了一個晚上,把人給凍死了。”已經是老淚縱橫的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擦了擦眼淚,繼續說道:“第二天的下午,有個調皮的娃兒去老姐姐家裏偷雞蛋,這才發現了。大家夥湊了點錢把人給埋了。村裏幾個平時頗有主意的人說不能再這麽待下去了,還不如一起結伴出來討飯呢。起碼人在一起還能互相照應著點。就這樣,咱們一個村子的老人孩子就都出來了。”
聽著奶奶的講述,趙寒梅仿佛在聽一個淒慘的故事,但這是一個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讓趙寒梅知道了另一個她以前未曾知道的“社會”。
趙寒梅與奶奶說著話天色逐漸黑了下來,這時,屋子裏的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回來了,看見有趙寒梅這麽個陌生的麵孔都流露出戒備的神態。
趙寒梅也在此時見到了他們的“組織者”——蔣大頭。奶奶說,蔣大頭原名蔣文武,因為頗有主意,被大家選為這夥人的頭兒,自集體出門行乞那天起大家就都喊他蔣大頭。一開始,蔣大頭神色十分不好,甚至想動手打寒梅並威脅她離自己的村民遠一點。
“大頭,哎哎,你別著急,這閨女是好人,想幫咱們來著。”
“我說蔡老姐姐,你怎麽不聽說呢?咱們出來的時候不是說好了不和當地人說話的嗎?”
“√♂???????”接著奶奶就和蔣大頭說起了方言,寒梅真是一句也聽不懂了。
不過在兩人商量了大半天之後,蔣大頭帶著疑惑的眼神,用略顯生硬的普通話與寒梅說道:“你真的是來幫助俺們的?可別騙俺們,要不然…,哼”說著,蔣大頭就舉起了拳頭揮了揮。
一腔熱血的寒梅並不畏懼這樣的恐嚇。“您就忍心看著奶奶這麽大的年紀,每天跪在街邊忍受路人的白眼?這麽小的孩子本應該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而不是每天都在惶恐中渡過。還有,你們行乞的日子能維持多久?老人孩子病了怎麽辦?還有,您知道嗎?你們這種集體行討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注意,即便是離開海城到了下一個城市,也改變不了你們目前的境遇。”
趙寒梅說,自己可以先通過海城本地的民政部門聯係到t縣的民政局,將事情說清楚,為即將歸鄉的老人孩子謀一條生計,以確保他們不會因為貧窮再次集體結伴出門乞討。趙寒梅將自己的打算說與蔣大頭聽之後,蔣大頭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寒梅說:“你究竟是幹啥的?就你這麽個小妮子能辦成這事?你要是真的能為俺們找到一條生路,有份錢賺的話,誰會願意每天穿得破破爛爛的沿街乞討啊?”
趙寒梅鄭重的點了一下頭,說:“我以新聞記者的名義保證。”
這時,奶奶祖孫倆和蔣大頭才知道寒梅的真實身份——新聞記者。他們聽過新聞記者這個名字,是在村裏那唯一一台彩色電視機上聽說的,沒想到今天主動幫助他們的就是新聞記者。
“奶奶,我今天不想出去了,真難受。”小囡囡的話也觸動了蔣大頭的神經。,要知道,他也是每天都帶著自己剛會說話的小外甥出門行討,他何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不再吃苦受罪?
“算了,先聽這個小妮子的,組織大家商量一下。如果發現這妮子是騙俺們的可不能饒了她。咱們也還是能繼續出門討錢的。”蔣大頭暗自的想著。
冒著被圍攻的危險,她終於說服了蔣大頭,先接受海城當地政府的幫助,重返故鄉。
趙寒梅的身份已經被眾人所知,自那天後,趙寒梅就經常去危樓裏和他們聊天。奶奶也知道了趙寒梅的名字,就喊她小梅。小囡囡的病也好了,經常纏著寒梅問東問西。
“姐姐,啥叫記者啊?”
“姐姐,要是能回村子裏,我又能去小河裏洗澡了。”
“姐姐,你說我啥時候才能上學啊?我以後能上學了,也要做像大姐姐一樣的記者,讓奶奶不再出門受苦了。”
寒梅想知道的事情基本都了解到了,接下來就是該如何將幫助他們的事提上日程,而這時趙寒梅一個月的停職反省也到時間了。她在上班的第一天就交上了一篇重量級的新聞稿件:《留守兒童與老人的悲哀——結伴行乞實屬無奈之舉》,作為“乞丐幫”係列報道的第一篇稿子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乞丐幫”的報道很快轟動社會上下,每天熱線谘詢的讀者幾乎將報社的熱線打爆了,也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關注,責令有關部門一定要密切配合報社的每步行動。
社會熱心人士的捐助、各部門的密切配合,讓奶奶祖孫返鄉的歸期越來越近,趙寒梅履行了自己的承諾,終於將“乞丐幫”的老弱婦孺一起送回了老家。
記者就是這樣一個行業,他們可以利用手中的筆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這是他們的社會責任。由於“乞丐幫”始末由趙寒梅一手調查,趙寒梅參與了整個事件的經過。期間,一位主管此次事件的一位姓趙的市領導也認識了趙寒梅這個年輕能幹的小記者,並投以讚許的目光,趙寒梅也由衷的感謝李大偉為自己付出的一切。
但是令趙寒梅略感遺憾的是抄襲事件已經被作為工作經曆寫進了自己的檔案,並沒有像李大偉說的那樣因為乞丐幫的大獲全勝而改變她抄襲的後果。作為一名記者被永久的扣上了曾經抄襲被處罰的帽子,對於趙寒梅來說是一個永遠令她無法釋懷的汙點。
而就是因為這個汙點的存在,日後將成為把寒梅推向無底深淵的導火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