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敗陰謀可達誌替罪 遠避暑仁智宮驚變(三)
字數:2160 加入書籤
李淵氣得喉嚨裏噎著一口氣吐不出來,他喘著粗氣直擺著手,許久才說道:“來人,先把這畜生押翠微宮裏看起來。”聽李淵說話,便有幾位軍士上來押了李元吉往亭外拖,李元吉雖一路喊冤,卻也沒有人敢理會他。
李元吉被押回翠微宮,裏外幾層軍士看守著,李元吉裝瘋作傻的喊了一回冤,卻靜了下來,在寢宮中來回走動著想:這乍就露了陷了?難道是楊文幹反了水不成?卻又細想來,這楊文幹深得太子恩惠,斷不會做這忘恩背義之事。可不是楊文幹反水,事情又如何能敗露呢?
李元吉百思不得其解。狂躁不安的來回走了一會兒,他坐了下來,雙手捂著耷拉著頭,反複地在心裏說道:“這究竟是何原因,究竟是何原因?”說著那頭撥浪鼓般的搖晃了一會,又站起來呆呆的望著窗外。
原來李元吉未出京前便先與太子有了密謀,一路上他裝得泰然自若,但他知道,長安那邊,太子在這支避暑隊伍離京後第五天,便派楊文幹動身往這邊來了。
長林軍原有二千多人,加上楊文幹新招募的二千多,合起來有五千人馬,其中還有不少是從各地密招的武林高手,與自己這二千人馬合起來,足有七千人馬,到時兩軍合到一處,自己先對殿前監護陳福曉以利害,就說秦王謀反,讓陳福護住皇上,不要插手,那時,已經有了七千人馬對付世民二千人馬。
再說這仁智宮所處地形三麵環山,一麵臨水,隻消先毀掉湖中那幾隻龍艇,從背後三麵圍住,世民隻有背水一戰,如此情形,他就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難逃!
若大功告成,即借此良機,逼父皇遜位,讓太子登基,先做一回皇帝,自己自然掌握著兵權,兵權握在手裏的時候,要廢掉太子也易如反掌,那時這帝位就是他的。可想不到這麽周密的謀算竟也露了餡,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那時侯已是傍晚時分了,從窗口看出去,西邊的太陽正落在窗外遠處的山尖上,斜陽的光線從窗戶射進寢宮來,窗外的柳樹枝條的影子斑駁的也印在窗戶上,微風一吹,那斑駁的影子晃動了一下,一個衛士從窗戶外走過,那影子也倏的在窗外消失了。
李元吉猛然間醒悟了,他心裏暗地狠狠的說道:“是了,是了,是低估了他了。”
李元吉覺得必是李世民早作了防備,說不準他早在東宮和他府上的護軍裏安插暗哨了,以往總是低估了他了,秦州行刺之事未成,本就驚動了他,除非他是傻瓜,才不會防備。在東宮和他元吉的府上的護軍裏安插暗哨,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安插了眼線,楊文幹幾千人那麽大的動作,豈有不露陷之理?
李元吉這麽想著,真是悔之莫及,兩手狠很的拍打著自己的腦勺,嘴裏發出悲哀無奈的“嗚嗚”的聲音。
拍打了一會,倒是平靜下了心來,想這事既露了陷,太子無法脫了幹係,自己雖參與謀劃,可太子招募新軍的事自己沒有插過手,楊文幹不曉自己參與了謀劃,就是抓了楊文幹,也找不出與自己有任何瓜葛,至於太子,是必會護著他的,隻要太子不說,自己也斷不會有啥事。這麽想著,倒覺得心裏寬鬆了許多。
那李淵讓軍士把李元吉押走後,鐵青的臉,那種神情,看上去讓人害怕,他一言不發的坐在那裏,那時候,氣氛冷凝得讓他身邊的人內心都在微微顫抖。
可是除了李世民,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就連張、尹二妃也隻是揣摩著,心裏多著一種莫名的恐懼。
李世民心裏卻很清楚,從長安出來後,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他慶幸自己多了個心眼,先派了軍士,在百裏之外密切監視著從長安來的方向。
那軍士在安州以外,發現了楊文幹幾千人的行蹤,疾馳回報了李世民。這個時候,李世民隻把一切都看在眼裏。他看著父皇的表情———那種複雜的憤怒、懊悔,卻又是刻毒的和不知所措的表情。
他知道眼前這觀湖的娛樂和兩位娘娘的舞蹈不能繼續進行下去了,他走到父皇身旁,極小心的低聲說道:“父皇,咱們還是回宮吧。”
李淵沒有回答。李世民對父皇這種無言的允諾用不著多揣摩,他讓樂隊和一些太監收拾著,自己親自攙扶著父親回宮,張、尹二妃和其餘的太監、宮女,自然也都隨後回了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