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夜襲趙保忠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A+A-


    nbsp;   禁鹽起事的表奏,紛紛馳報朝廷。

    宋太宗無奈,隻得派遣天雄軍兼兵馬部署錢若水,馳往平夏。

    錢若水途徑綏州,正值綏州大修城池,勞民費財,多有怨聲。錢若水視察完,馬上給朝廷上表:

    綏州自賜趙保忠以來,人戶凋殘,又被李繼遷所毀,若複城之,即

    需增兵。糧草之給,全靠河東。其地隔黃河、鐵碣山,無定河在城下,

    發兵糧運十分艱難。其地險峻,若沒修完,邊寇進攻,難以固守。城邑

    焚毀,片瓦不存,所過山林,材木匱乏。修城十分艱苦,未見其利。臣

    請罷其役。

    朝廷見表,宋太宗很欣賞錢若水的建議,遂下詔,停止綏州城的修複工程,深得民心。

    錢若水來到夏州,宣讀皇帝的聖旨,取消禁止青白鹽貿易的禁令,好言安撫民眾,平夏之亂遂平。

    宋太宗將李繼遷的叛反歸罪於鄭文寶,破壞了朝廷和李繼遷得之不易的和平,不能寬容。乃命鹽鐵副使宋太初為都轉運使,將鄭文寶招回,下禦史台審問。並下詔切責,貶其為藍山令。

    鄭文寶仰天歎息:“禁鹽就能將李繼遷困死,可朝廷不堅持,黨項人和蕃人一鬧,就拉鬆了。他們為什麽鬧?活不下去了。兵不刃血,就滅了黨項和蕃人。養虎終為患,咳,朝廷啊朝廷……”

    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一月,李繼遷欲遣綏州的百姓到夏州,帶兵到綏州,命李繼衝實施遷徙。綏州雖破敗,民眾不願離開家園。

    牙將高文旆世代為綏州官員,率蕃族大首領蘇移、山海夜、母馱香等,乘李繼遷不備,發起突然進攻。李繼遷被打得措手不及,棄城而退。

    高文旆以綏州歸降宋朝。宋太宗下詔授予其綏州團練使,蘇移、山海等為懷化將軍。

    李繼遷騷擾邊境,攻城拔寨的戰報,雪片般飛報到朝廷。

    宋太宗非常生氣,對滿朝文武大臣道:“李繼遷太不知好歹,朕一直包容他,賜予國姓,授與官職,給以厚祿,兩州交給他兄弟管製,朕已仁至義盡。就差三州,他就跟朕鬧,十多年了和朝廷對著幹,沒完沒了。朕現在下決心,遣兵討伐他。”

    滿朝文武大臣一齊稟奏:“陛下聖明。”

    宋太宗聽到大臣們的話,十分不滿,“以前朕寬容李繼遷,你們說朕聖明。現在朕要討伐李繼遷,你們也說聖明。你們說,到底是寬容聖明還是討伐聖明?”

    眾大臣默不作聲,都木頭樁子一樣杵在朝堂上。

    李繼隆出班奏道:“陛下,臣以為李繼遷之事當以時事而論,非恒久不變。陛下寬容李繼遷,不興刀兵,是聖明之策。然李繼遷貪得無厭,不得五州之地,不善罷甘休。現出兵討伐李繼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也是聖明之策。”

    “好,說得好,就依愛卿所奏。”宋太宗欣喜地看看李繼隆,下旨道:“朕命你為河西兵馬都部署,尚食使尹繼倫為都監,率軍討伐李繼遷。”

    李繼隆深深一揖:“臣遵旨。”

    李繼隆,字霸圖,善騎射,驍勇能戰,深沉有城府。他並非李繼遷的同族兄弟,而是宋太宗明德皇後的長兄,最為宋太宗恩寵的親信,每次出征,必委以機要重任。

    趙保忠得到皇帝派大舅子出兵討伐李繼遷的信息,十分驚慌,怕自己暗通李繼遷歸附遼國之事敗露。他打好了如意算盤,兔子尚有三窟,我也得做三手準備,如果事情沒有敗露,就出迎王師,如果事情敗露就投奔李繼遷,甚至歸附遼國。他將母親和妻子孩子搬到夏州城外,堅壁起來,做好了隨時逃跑的打算。然後給朝廷上表,說已與李繼遷解怨,消除敵對狀態,請求朝廷罷兵,並向朝廷獻馬五十匹。

    宋太宗禦覽表章,大怒:“朕不會再相信你,你居然和李繼遷串通一氣!不斬李繼遷,開狡兔三窟;潛疑光嗣,持首鼠之兩端。”

    立即派遣中使,急馳李繼隆軍中,命李繼隆速速進軍,攻打李繼遷,捉拿趙保忠。

    夜色深沉,繁星滿天。趙保忠軍營靜悄悄,帳篷中,將士們都進入夢鄉。隻有少數的軍士在站崗、巡邏。

    李繼遷率一隊精騎突然奔襲而至,李繼捧軍兵措手不及,驚叫著逃跑,跑不了的紛紛投降。

    趙保忠正在大帳中酣睡,吵嚷聲將他驚醒,急忙出了大帳,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叫一聲“不好!”牽過戰馬,跨上就跑,消失在夜色中。

    李繼遷繳獲大批輜重和俘虜,迅速撤軍。

    趙保忠單人匹馬逃進夏州城,就被手下的衙內指揮使趙光嗣抓住,囚禁起來。

    趙保忠對他大叫:“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將我抓起來。”

    趙光嗣嘿嘿一笑:“趙保忠,你叫喚啥,我早就是皇上的人了,皇上賜我國姓,讓我回來監視你,你的所作所為,我都告訴了皇上,你就等著皇上獎賞你吧。”

    趙保忠氣得渾身哆嗦,指著他喝罵:“混賬,我派你進朝入貢,你竟然賣主求榮!你……你……”

    “大人,罵也沒用,你好自為之吧。”趙光嗣轉過身去,搖搖晃晃地走了。

    隨後,打開城門,迎接李繼隆的大軍。

    裨將侯延廣和監軍秦翰對李繼隆道:“將軍,趙保忠當誅。”

    李繼隆微微一笑:“保忠是案幾上的肉,交給皇上處置他。”

    李繼遷夜襲趙保忠之後,揮軍夏州,準備占據夏州。兵到城下,見城上旌旗招展,鬥大的“李”字金光閃閃。他勒住戰馬,仔細觀看,這個“李”並不是他的“李”。

    他知道是李繼隆來了,急令撤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銀州城也不回了,又跑進沙漠裏。

    威嚴的朝堂。宋太宗正襟危坐,臉色嚴肅。文武大臣兩班肅立,都繃著老臉,隻有趙光嗣一臉喜色,得意洋洋,不時地拿眼睛溜著趙保忠。趙保忠身著白衫,頭戴紗帽,跪在丹墀下,渾身顫抖,兩手撫地,深深地埋著頭。

    宋太宗看看趙保忠,開啟金口:“趙保忠。”

    趙保忠渾身一哆嗦,“罪臣在。”

    “朕問你,你為什麽背叛朕?”

    “臣死罪。”

    “朕問你,你為什麽暗通李繼遷?”

    “臣死罪。”

    “朕問你,你既然將五州獻與朝廷,為何反悔?”

    “臣死罪。”

    “死罪,死罪。朕問你,你為何是死罪?”

    趙保忠渾身篩糠般地顫抖起來,兩手用力支撐著身子,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囁嚅道:“臣死罪。”

    “朕仁心待你,你卻負朕。”宋太宗輕輕地歎息一聲,無可奈何地看了一眼一攤泥般的趙保忠。“你既知罪了,事已至此,朕也不和你計較了。朕就授你右千牛衛上將軍,封宥罪侯,賜給你宅第,留在朝中吧。”

    趙保忠心裏一顫,身子也一顫,沒想到皇上沒治罪,還封了官。他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微臣罪不可恕,謝陛下隆恩寬宥。”

    聽到皇上的敕封,朝堂上的百官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你真讓朕失望啊,削去國姓,免去賜名。”宋太宗看看誠惶誠恐的李繼捧,心中泛起一絲憐憫,又道:“朕再賜你金冠玉帶,賜令堂珠寶玉器,以示安慰。”

    李繼捧感動得淚涕四溢,嗚嗚痛哭:“陛下隆恩,罪臣無地自容。”

    滿朝文武大臣也受到感動,呼啦啦跪倒朝堂,高舉笏板:“陛下隆恩四海,仁澤天下。臣等感荷龍情實無紀極,五中激蕩至深銘鏤。”

    “好了好了。”宋太宗臉上閃現一絲笑意,雙手輕輕擺動,“朕知道愛卿們的忠心,起來吧,都起來吧。”

    大臣們都從地下慢慢地爬起來,回班位站好,淚水依然飛濺。

    宋太宗又瞅了一眼跪在地上哆嗦不止的李繼捧,又生仁心,輕輕歎息一聲,金口開啟:“李繼捧,你也起來吧。”

    “謝皇上隆恩,臣無以為報,隻能老老實實做人。”李繼捧跪伏在地上,又感激涕零地磕了三個響頭,哆哆嗦嗦地爬起來。

    ………………………………………………………………

    《西夏風雲》藝術地再現了一段鐵血縱橫的曆史,是一部接近正史的精彩作品。拜請新老朋友收藏,投上寶貴的票票。香廬墨客在這裏拜謝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