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試探

字數:5386   加入書籤

A+A-




    楊曉淑坐在院子裏麵,五歲的她已經會給娘親摘豆角了,她頭上梳著兩支小辮子,眉間點著一顆胭脂痣,小臉白皙,與楊曉敏有幾分相似,看見王氏走出來,好奇的問道:“娘,大姐姐甚時候能回來過年?”

    說到大女兒,王氏麵色不由一暗,人都說給大戶人家做妾是享福去的,王氏雖是一介鄉野婦人,卻不那麽認為。至少給大戶人家做妾過年都不能回來團聚,也不能時常去探望。

    那些個高門大戶的,遠遠望著心裏就生怵,總覺得不是她們這些鄉野婦人能進去的地方。即便是進去了,總覺得那些婆子丫鬟們個個麵色奇怪。

    因此潛意識裏,王氏是覺得不自在的。她雖然隻是一個無知的鄉野村婦,可也知道廉恥,那是拿她們當打秋風的窮親戚看呢!

    畢竟妾侍的親戚是不被當做府裏的親戚的。王氏做姑娘的時候娘家家世殷實,嫁給了楊秀才,原本以為是要享福的,卻沒有想到一開始還要娘家的接濟。

    如今好不容易不要娘家救濟了,卻要靠女兒用青春年華熬出來的銀子,若不是家裏實在是困難,王氏也不願意。

    畢竟若是當年把大女兒許給普通殷實人家做正室,到了年節兒哪有不回娘家的?隻是她男人在的時候就是個一根筋,聽信了同窗的話,硬是給曉敏送去了鎮南侯府,還說是能得到鎮南侯的提拔。如今提拔沒見著,人就沒了,當真是造孽。

    曉敏他爹脾氣硬,王氏沒有法子,也隻好忍著痛送女兒去了,後來男人沒要一分彩禮全給女兒陪嫁了,王氏心裏總算是舒了一口氣。

    她聽人說大戶人家妾侍之間比攀嚴重,他們家一窮二白,再沒個壓箱底兒,曉敏在侯府能過啥好日子?

    “你姐姐家忙。你去灶台叫你嫂子,今兒是初一,她懷著身子,叫她別忙了。一會兒還得回娘家去。”

    汪氏有了身孕,家裏的事情多半是王氏在操持,因此王氏看上去年歲比實際年紀要大許多。事實上她四十歲都不到,卻看上去要四十好幾了。

    隻是汪氏懂事,懷了身孕也不肯歇著,這便叫王氏越發心疼她。

    “噯。”懂事的楊曉淑應了一聲,邁著小短腿就進了廚房。其實她對什麽妾侍,大戶人家還是一知半解的,隻是大姐姐上回回來之後家裏的飯菜就豐盛了一些,時常有送來一些吃的用的,楊曉淑就覺得這個雖然沒見過幾次麵的長姐是個好的。

    楊曉敏當年進侯府的時候,楊曉淑不過兩歲,還是個啥事兒都不知道的小娃子。如今過了年便是五歲了,更不記得姐姐長的什麽模樣。隻知道姐姐是個好的。姐姐來了,家裏就有好吃的。

    娘親跟大嫂就不用那麽辛苦給人洗衣服了。

    “楊家娘子,楊家娘子在家嗎?”門外傳來了敲門的聲音,王氏往把手往衣服上麵搓了搓開了門,外麵站著的是一個穿著黑底紅紋褙子的婆子,那褙子一看就知道是新裁的,是隔壁方家的方大娘。

    方大娘夫家姓方,娘家姓王,與王氏乃是同宗,卻連遠親都談不上,因為住得近,她兒子原本看中了楊曉敏,可惜被楊老秀才拆了鴛鴦。

    如今她兒子在城裏的春香酒樓裏麵得到了掌櫃的賞識,娶了掌櫃的女兒,用兒媳婦兒的嫁妝開了一家雜貨鋪,日子越過越好,倒是也沒記恨楊家,楊老秀才死了之後對楊家很是照顧。

    知道楊家人不肯白受幫助,對楊家便高看了一眼。便常拿了衣服來請王氏洗。總歸王氏要自食其力。她一見王氏,嘴上就笑。笑得一臉褶子。

    “楊家娘子,前兒還麻煩你洗衣服,今兒我把錢送來了,實在是不好意思,拖欠了這些日子,今兒是初一,算是給淑兒買糖吃的。”說著把手裏的一吊錢塞進王氏手裏。

    王氏一看,多了十個銅子兒,她哪裏肯白拿方大娘的銀子,連忙推辭,方大娘知道王氏的秉性,一把給推了回來。“你們家秉仁今年秋闈還考吧。如今你們家媳婦兒還懷著身孕,我這兒也沒多少,你就收著吧。街坊四鄰的你總是這麽客氣,淑兒還帶著我們家寶兒玩兒呢,我這是淑兒買零嘴兒的。”

    方大娘兒子跟楊曉敏的婚事黃了之後,就聘了那掌櫃的閨女兒張氏。張氏一進門就給生了個大胖小子,如今已經三歲了。跟楊曉淑不過差兩歲,兩個孩子從小就一起玩兒。

    許是上頭沒有姐姐,寶兒特別喜歡跟楊曉淑玩兒。方大娘這麽一說,王氏才笑著收下了,“快進來坐吧。”

    方大娘往裏麵看了看,自楊老秀才沒了,這個家就蕭條了下來,原本汪氏這一胎是“服中子”,畢竟楊老秀才才沒了。可貧苦人家不講究這些,而且是長孫,因此楊家特別重視。

    幸好汪氏是嫁到了這樣明事理的人家啊,方大娘若有所思,若是旁的人家,說不定還要把孩子打掉哩。

    “不了,我家還有事兒,不過咱們街坊四鄰的,我有句話也就直說了,你們家當家的走了,秉仁年紀總歸是大了,若是實在沒有希望,那不若就做點生意,也好過一家老小……”

    方大娘知道自己這話有些逾矩,王氏麵色也有些難看,可也知道方大娘是好意,她點了點頭,“嗯,若是秋闈還考不中,便不考了,正經找個事情做做。”

    聽王氏這麽說,方大娘歎了一口氣,又笑了起來,“那我先回去了。”

    “噯,老姐姐慢走。”送走了方大娘,王氏剛想關門,就聽見一個尖細的聲音說道:“哎喲,方大娘給送洗衣錢來了?她家的雜貨鋪子可掙了不少錢,我還看見她家今年可辦了好些年貨。楊家娘子若是能幹不如就多給她家洗點衣服,說不定還能得更多的賞錢哩。”

    王氏一聽這個聲音就知道是誰,這個阿旺嫂子羅氏是一個多嘴的寡婦,丈夫在的時候就是個賭鬼,後來被人砍死了,她賣了家裏所有能賣的東西才勉強還了債,可孤兒寡母的日子不好過。聽說最艱難的時候阿旺嫂子還依門賣過笑,好多人都親眼看到她招了漢子進屋去,因此名聲不是一般的臭。

    她兒子如今十四歲了,去年在城裏找了個替人跑腿兒的活計,據說挺受賞識的。可羅氏之前名聲就臭,搔首弄姿慣了,如今也改不過來了。楊老秀才在的時候自詡清高,家裏是不跟她來往的。

    一開始羅氏或許也覺得秀才家門第高,看不上她,因此也不過是背後說說酸話,可如今楊秀才死了,楊王氏也不過是個寡婦,嘚瑟個屁嘚瑟。見王氏不理會她,直接關了門,頓時啐了一口。

    “神氣個屁,跟老娘比香的臭的,還不是個寡婦!”有經過的聽不過去了,“他們家女兒給大戶人家聘去做良妾,說不準就回來了,你快走吧,別擱這兒討人嫌。”

    不說還好,這一說,羅氏就跟抓到了王氏痛腳一般,“大戶人家的你們知道個屁,說不得犯了事兒打死了,一張薄席子裹了就扔出來了。這些年也就那個頑固的老秀才死了才來那麽一回。要是我有這樣的閨女兒當初生她的時候就掐死了。”

    經過的大抵都是些好心的婦人,聽羅氏這般不積口德,都搖了搖頭走了。畢竟她們跟王氏也沒有太深的交情,犯不著為了她得罪羅氏。

    羅氏見這些人不敢得罪自己,頓時越發神氣,大過年的身上隻穿了一件洋紅色的褙子,胸口的扣子還解開了幾個,腰上卻用一根深紫色的棉布把腰身掐得細細的。走起路來肥臀一晃一晃的。

    王氏雖關了門,可羅氏的話卻是聽見了,心裏越發愧疚,女兒上回來給家裏送了不少銀子,可女兒的錢王氏雖然收了用的卻不踏實,大多不到緊急關頭是不動的。屋前東屋裏的楊秉仁把母親的為難看在眼裏,望著兩個弟弟認真的練字,心裏不由下了一個決定。

    這個時候門又被敲響了,“誰啊?”這次,王氏多了個心眼兒,等著外麵應聲才開門,以免是羅氏這樣的,大過年的實在是膈應得很。可外麵卻遲遲沒有聲音,又敲了敲門,聲音倒是不清不重,十分禮貌。

    王氏這才開門,一看,不由一愣。

    繼而一喜,連忙說道:“大囡兒回來了!”這一聲就把整屋的人都給驚動了。“娘,是大妹回來了嗎?

    “是阿敏/大姐姐回來了嗎?”屋裏的人走了出來,楊曉敏這才從記憶裏麵翻出來她的小名原來叫做大囡兒。囡是對女孩子一種親切的叫法。“娘,我回來了。”說話之間,她帶著紅梅跟紅絡進了門。

    楊家小院雖然沒有侯府富貴,可是卻瞧著十分舒服,已經沒有了楊老秀才剛沒有那時候的蕭條,原本楊曉敏不打算帶紅梅跟紅絡的,可是大過年的,能用的車夫下人自然是緊著夫人姑娘們,輪不到她一個妾侍。

    而外麵可以雇傭的車夫也要回家過年走親戚,因此兩個丫鬟知道楊曉敏要帶東西回家,一個人實在是為難,就主動跟了過來,如今她們兩人也算是楊曉敏的心腹。等楊曉敏回一趟家,回來之後再輪到她們放假。畢竟楊曉敏自己也是不能在娘家過夜的。

    她們這些丫鬟們自然也不過是跑個腿兒給家裏送點銀子年禮罷了,費不了多少事兒。

    楊曉敏給葛媽媽,綠蘿,綠翹,蓮花,蓮落,還有王婆子都發了賞錢,許了半天的假,隻是王婆子沒有兒女,留在舒雲閣看門,楊曉敏多賞了她幾個錢兒,

    王氏在驚喜之後不由有些擔憂,這會兒可不是上回那樣的大事兒,王氏怕楊曉敏出來遭到責罵。楊曉敏連忙安慰她說是夫人許的,隻是不能過夜,用了午膳不過是敘敘話罷了。王氏這才放下心來。

    因著楊曉敏回來,王氏還特地殺了一隻雞,被侯府還有前世的美食養刁了嘴的楊曉敏隻覺得這雞新鮮罷了,卻不覺得有多好吃。但是還是多夾了幾筷子,一家人倒是有些其樂融融了。

    用完午膳,楊曉敏有心試探試探王氏的意思,畢竟因著原主的情感在,若是將來能出府,她也不希望跟家人死生不複相見的。若是王氏一個輩分最大的能夠接受的話自然是最好。

    雖然楊曉敏對此並不抱多大的希望,可稍稍一流露出了在侯府不好來,王氏就隻知道流眼淚,娘倆在房裏關起門說了許多話,漸漸的楊曉敏就不敢提自己的這個“餿主意”。

    其實楊曉敏不知道的是在王氏這種土生土長的古代人心裏麵壓根兒就不可能有這麽離經叛道的想法,因此自然一聽說自己女兒過得不好,就隻會想著女兒好可憐,怎麽辦,當初就不應該送她進去。壓根兒就不會去想她要出來的事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