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字數:4891   加入書籤

A+A-


    淩奕沒有回答,隻是揮了揮手,示意兩旁的隨侍讓開路來,他轉過頭去,看了淩瑞一眼道:“你先隨裕德進府沐浴。”

    “可是……”淩瑞開口想要說些什麽,然而不等他說完,淩奕便抬腿朝著門口快步走去。

    華歆挑眉看了看淩奕,又看了看一旁有些呆愣的淩瑞,勾起一抹笑容道:“二公子連夜進京,想必是很疲累了,先入府沐浴一番吧。”

    一直隨侍一旁的裕德見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二公子,這邊請。”

    淩瑞看了看淩奕的背影,又抬頭看了看華歆的笑容,最後猶豫了一會兒,對裕德道:“帶路吧。”

    說完,便跟隨著裕德,朝侯府的內院而去。華歆站在原地,看著兩人的背影消失,才收起笑容,轉過頭去看向門口。

    門外,淩奕已然掛起了滿臉的笑容,對著灰衣男子拱了拱手,喚道:“永福公公!”

    那灰衣男子此時臉上卻沒有多少笑意,他看著淩奕,有些勉強地扯了扯嘴角,躬身回了個禮:“世子安好。”說完,他直起身來,朝府內看了看,便對上了華歆的目光。

    華歆看著永福,勾起嘴角,遙遙的頷了頷首。

    淩奕順著永福的目光轉過頭去,輕笑一聲道:“那是我侯府的客人。”

    永福收回目光,又對淩奕欠了欠身,而後抬首說道:“奴才這次來,是奉旨宣召世子……同華家少主入宮的。”他說著,目光又朝華歆看去。

    “傳召華歆?”淩奕聞言一挑眉,有些奇怪地看了永福一眼道:“聖上傳召華歆……這……可是出了什麽事?”

    旁人不清楚,他們這些諸侯卻是知道的,華家的名望,向來為帝王所忌諱。莫說傳召,若是可以,恐怕帝王連聽都不想聽到關於永安華家的一個字。好在華家平日裏居於永安,從來不在外走動。兩方倒也在這般井水不犯河水的奇異平衡之下,相安無事了許多年。

    隻是現下皇室式微,應付起朝中諸侯們尚且有些吃力,跟某說騰出手來折騰向來不問世事的華家了。然而這個時候,華歆這個華家少主卻出現在京城,還攙和進了一樁諸侯世子的暗殺案中,這對於京城的帝王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一個機會了。

    同之前不同,這一次,人間帝王總算能夠看一看傳言中那個能知天命改命輪的家族的下代家主,到底是何心性,他出現在京城,又是何目的。平日裏,因了先輩的誓約,暗探們隻能在永安鎮內蹲守,華家又向來警醒,這一輩的家主更是變本加厲,某說少主這般關係厲害的人物,就連華家族中的長老們,宮中也知之甚少。

    而如今,華歆親自送上門來,他若是沒入京也就罷了,既然入了京,還堂而皇之地以華家少主的身份住在淩陽侯府的別院之中,那麽高宜便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隻是這些,淩奕表麵上仍要裝作不明白的樣子,他有些擔心地回頭看了看,才轉過頭去皺著眉頭有些為難的同永福道:“公公,華歆的性子……我怕到時候衝撞了聖上,這……”

    “奴才知道。”永福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淩奕的想法。華家向來不出世,若是他不願意,皇帝的傳召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不去理會,然而……“奴才隻是奉命宣召而已,剩下的便要看華家少主的意願了。”永福說著,躬身朝著淩奕身後行了一禮。

    淩奕見狀轉過身去,看著華歆跨出府門,快步走至自己身側。

    “這位是……?”華歆斂了笑容,看了看灰衣男子,轉頭看向淩奕問道。

    “這位是宮中的永福公公。”淩奕臉上的笑容有些牽強,他看著華歆道:“公公此次出宮,是奉命傳召我們入宮。”

    “我們?”華歆笑著挑了挑眉,重複了一聲。

    “華家少主。”永福的身體躬得更低了,他低著頭,低聲說道:“奴才永福,奉聖上之命,請您和淩陽侯世子入宮一見。”

    “哦?請我入宮?”華歆有些倨傲地看了永福一眼,問道:“公公可知是因了何事?”

    “奴才不知,聖上隻說相請,其餘的……”永福抬起頭來,看了一眼華歆道:“其餘的,便不是奴才能夠過問的。”

    華歆聞言輕笑一聲,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天色,轉頭看著淩奕道:“那便快些吧,天都要黑了。”

    “是。”永福低聲應道,轉過頭去指了指巷口道:“少主,世子請隨奴才來。”

    這時候眾人才發現,不知何時,巷口處竟然停了一輛馬車,華歆同淩奕對視一眼,勾起嘴角,抬腿朝那馬車走去,淩奕在原地看著華歆的背影,有些擔憂地看了半響,才歎口氣,跟了上去。

    待兩人離開之後,永福才抬起頭來,看了一眼侯府門口的牌匾,一聲不響地跟上。在他們身後,身著白衣,眼角有著朱砂痣的青年緩緩自府內走出,沒人知道他是何時出現在那兒的,之間他看了一眼巷口,衝著侯府的仆役們招了招手,下人們會意地趕著自千裏之外的淩陽而來的馬車離開前門,它將繞過長街,自側門入府。而在它身後,淩陽候府的下人們訓練有素地低著頭魚貫而入,府門便在著一片的寂靜之中,輕輕的合上。

    侯府門合上發出的聲響讓永福心中一動,他停下腳步,轉頭看了一眼緊閉的侯府大門,而後快步朝著馬車走去。

    聖上,已經等了太久了。

    載著淩奕同華歆的馬車自巷口而出,入隆慶街之後向西行,半個時辰之後便到了皇宮東門。永福出示過腰牌之後,馬車緩緩駛入東門,在一片不大的平地上停了下來。

    “二位,到了。”馬車外傳來了永福的聲音。

    淩奕推開車門,彎腰走了出去,等他站定便回過身去將手遞給華歆,道:“小心些。”

    華歆搭著淩奕的手,跳下了馬車,他的視線環顧了一下四周,似乎有些驚訝。

    “入宮的馬車隻能走到這兒,再往前去,便是禁宮了。”永福見到華歆的表情,低聲解釋道,他指了指不遠處停著的兩座轎攆,笑道:“皇上已著人備下了轎攆,二位,請。”

    華歆看著那竹製的小攆,笑道:“皇上倒是想得周全。”說著,也不理會身旁兩人,徑自便尋了一座坐了上去。

    淩奕在他身後,有些無可奈何地看了永福一眼,抬腳跟上。倒是永福,像是沒有聽見剛剛華歆那般略帶不敬的話語一般,躬身更了上去。

    兩人坐在轎攆之上,一前一後地朝著那深宮而去。此時,太陽的最後一抹餘光自兩人頭頂劃過,為覆蓋在皇宮上的琉璃瓦披上一層七彩的霞光,也在朱紅色的宮牆上打下斑駁的光影,然而許是這宮牆顏色太過凝重,而這宮牆圍起來的道路太過深遠幽靜的原因,那些光影不僅沒有絲毫祥瑞之感,反倒讓人覺得有些陰森之氣。

    華歆坐在轎攆上,看著朱紅色的宮牆微微皺起了眉頭。當最後一絲陽光消失之後,這皇宮之中便更加幽暗起來,即便是在盛夏,也無端讓人覺得寒冷。華歆抿著嘴唇,皺著眉頭看著前方,隻覺得這條路長得有些過了頭,好似一眼望不到頭一般。住在這樣的地方,人心,怕都是冷的吧?他突然想起這句話,忽而一笑,便轉頭看著一旁的宮牆發起呆來。

    永福跟在轎攆的側麵,他看見華歆看著宮牆,便低下頭去勾起了嘴角。皇宮東門的小道,是整個外宮之內最長也是最陰冷的地方,當年大齊太/祖起兵之時,便是自東門入的宮,前朝的末代皇帝,也驅使著宮人和僅存的將士們在東門抵抗。就是在這條小道之內,數百人手持刀劍相互砍殺,刀刃鈍了,劍刃卷了,便以身相搏,他們不能後退,因為沒有退路。那一夜,這條寬度不足三丈的小道內,血肉橫飛,那些殘肢和血肉,鋪就了太/祖皇帝入宮的道路。事後,這條小道足足半月不曾有人踏足,哪怕是已經將屍骸收斂,但是濃重的血腥味還是引來了一群蠅蟲,他們盤旋著,聚集著,仿佛在赴一場盛宴,直到半月之後,它們才在太/祖皇帝的命令中,被一場大火燒散。

    然而蠅蟲雖然散去,但是那鮮血卻已經沁透了宮牆,最後內務府無法,請示過皇帝之後,便將這宮牆刷成了朱紅色,直到後來大齊的皇帝們嫌這東門的宮牆太過突兀,而紅色又是吉利的顏色,便才讓人將四方宮牆都刷成紅色。

    傳言,每夜經過這東門外宮的人,都能聽見兵刃相撞之聲和那濃烈地讓人惡心的血腥味。真假暫且不論,之是若是無事,宮人們寧可繞些遠路,也是不願意自這東門小道過的。

    而淩奕和華歆,卻每次都是從這裏進的宮。

    永福轉過頭去,看了一眼斜靠在轎攆之上,閉目養神的淩奕一眼,笑意更深,無論是出身何等高貴的天之驕子,到底還是手上沒有沾染過半點血腥的少年,哪怕日後他們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現下卻是連經過這條小道,都會為這埋葬了數百條人命的怨氣皺起眉頭。

    如此,便夠了。

    永福想著,跟著轎攆繞過小道,又在宮內走了一刻鍾,才在一座宮殿前停了下來,他揮手讓轎攆落下,轉過頭去,對轎攆上的兩個少年一笑,輕聲道:“二位,到了。”

    已經在半路就閉上眼睛的華歆聞聲將眼睛睜開,站起身來,轉頭看了已然起身朝自己而來的淩奕一眼,回頭對永福道:“那就走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