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字數:5859   加入書籤

A+A-


    長史不知道自家王爺怎麽了——

    明明事情辦妥,和舅老爺、太太的關係也破冰了,為什麽還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一行人風馳電掣回到京城,隊伍在正陽門前停下。

    “王爺,咱們是直接回王府還是……?”

    “你們先回去,跟老王妃說一聲,我去皇宮了!”李玨頭也不回地走了。

    永安帝正在禦書房批奏折,李玨進來也不吭聲,像個木頭樁子似的杵在他麵前。

    他的眼風輕輕從李玨身上掃過,沒好氣道:“難得呀,平日朕想見你都得三接四請,今天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李玨不答。永安帝惱道:“去去去,陪你皇嫂和太妃們打雙陸去,別在這兒礙眼!”

    李玨“咚”的一聲跪倒在永安帝腳邊,拽著他曳撒的袖子,仰著臉一字一句道:“臣弟是來跟您說一聲,簡親王府準備立王妃,到時候宗人府那邊您可得替臣弟兜著啊。”

    永安帝就知道這個家夥一來準沒好事。

    他其實心情不大好,最近朝堂上因為開挖泇河分成了兩派。以張、宋兩位閣老為首的官員搜羅了十條罪狀,痛陳開挖泇河勞民又傷財;林守誠兄弟和工部尚書張與馳等人則認為要從長遠著眼,用大局眼光看待新河利弊。兩派誰也說服不了誰,天天吵得不可開交,連帶著他也氣悶。

    李玨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永安帝。

    “什麽?”永安帝驚得差點兒從禦座上跳起來,“你說你要立姚春城的亡女為正妃?”他用兩指按著太陽穴,“你是不是嫌朕活得太長了?”這要是被宗室那幫老家夥知道,他還有清靜日子過嗎?

    李玨膝行兩步,“臣弟不敢!臣弟知道這件事匪夷所思,但這是臣弟畢生心願。況且姚氏育嗣有功,這是臣弟唯一能為她做的事,求皇兄成全。”

    永安帝腹誹,我倒想成全你深情的美名兒,有本事你讓宗人令和左右宗正先答應啊!

    “皇兄,”李玨抱著永安帝的大腿,把曳撒的褶紋蹭得亂七八糟,“您就發發慈悲可憐可憐我吧,我從小沒爹,人說長兄如父,您這個當父親的可不能不管我呀。”

    永安帝被他氣笑了。他比李玨年長十歲,李玨小時候根本就不怵他,在他麵前一點兒正行都沒有。跟他同寢同食,追在他和林家兄弟屁股後麵跑,就連學說話,也是最先跟著他學會喊“父皇、母後”。

    認真說起來,他對幾個兒子都沒這麽耐心過。

    罷了,他要立死人當王妃就立吧,也不是什麽大事,他府上現在的情況跟立死人也沒兩樣。說不定這次順了他的意,以後就能安心過日子不瞎折騰呢?

    再者,簡親王府後繼有人,他也算對得起皇叔當年的照拂之恩了。

    “行了,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像什麽樣子?這件事也不是一點轉機都沒有……”永安帝突然頓住,眼前一亮,茅塞頓開,他知道怎麽治朝上朝下的老頑固了。“你稍安勿躁,等誠郡王從西北回來再說。來,跟皇兄說說那個孩子。”

    李玨一看有戲,連忙從地上爬起來,與有榮焉道:“舅舅說他現在跟著周夫子讀書,學問一等一的好。”

    永安帝難得幽默一回,打趣弟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道:“喲,看不出來啊,歪瓜也能結出好棗!”

    李玨“嘿嘿”傻笑。

    “等他學成歸來,朕要在金鑾殿上親自會會他。”

    ……

    李渝收到家書,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一夕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他竟是簡親王李玨和外祖父獨女姚子衿的孩子!

    嗬嗬,好一個癡情女子薄情郎的故事。要是發生在別人身上,說不定他還會掬一把同情淚。落到他身上,隻覺俗套、狗血、無聊,他才不稀罕什麽王爺爹爹,外祖父母是親生的就夠了。

    林菀青知道李渝家書寫了什麽。

    李玨從濟南回京的第二天,姚老王妃就到鎮國公府找自己的大姑子無憂公主說話。

    原來李渝真是表叔的孩子!天可憐見,表叔終於有後了!

    壓在林菀青心頭的大石落了地。

    相較於她的神清氣爽,李渝則陰鬱得多。她看在眼裏也不相勸,這種事得自己想通才行。

    轉眼到了清明節,四人相約靈峰踏青。去年重陽發生的事還曆曆在目,轉瞬四人就成了至交,緣分的奇妙不足為外人道。回程路過靈峰禪院,原本打算去廟裏上個香,正巧趕上方丈悟能大師講經,他們便停下來跟著一起聽。

    悟能大師佛法高深精妙,信眾們聽得如癡如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淨,由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八萬四千煩惱病本也。凡夫當生憂死,臨飽愁饑,皆名大惑。所以至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念念歸道。”

    “不謀其前,不慮其後,無戀當今”,李渝反複咀嚼著這幾句話,若有所思。

    四人捐了五百兩銀子香火錢,立即有小沙彌過來請他們到後堂用齋飯。

    “金絲吊葫蘆,蓮花豆腐,銀鑲白玉飯,芙蓉出水,南海金蓮,紅嘴綠鸚哥,如意,瑪瑙卷……”

    精致菜肴配上小沙彌清越嗓音,好看又好聽,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飯畢,小沙彌又給他們沏了釅釅的雁茗。

    王一鳴笑著調侃道:“小師父,雁茗可是貢茶,五百兩銀子怕是不夠吧?”

    小沙彌麵有得色:“施主想喝管夠,這是我師父自己種的。我師父他老人家可厲害了,他……”仿佛一下子想到什麽,他連忙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福”,自慚道:“小僧剛才犯了口舌之戒,請各位施主見諒。”

    王一鳴卻覺得他可愛得緊,又拿話逗他,小沙彌卻不肯多說一句。

    王一鳴故意歎氣,“小師父,我看你一言不發,莫非你的法號是\'慎言\'?”

    小沙彌目瞪口呆,嘴巴圓得能吞下雞蛋,“施主,你怎麽知道我的法號?”

    王一鳴怔愣,試探道:“你是不是還有個叫慎行的師弟?”

    “施主真乃神人也。”小沙彌大讚,“這還是當年入山門時,師父給我和師弟取的法號。當時我們隻有四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五歲,師父說我是話匣子,說師弟頑皮好動,就給我倆取名\'慎言\'和\'慎行\'。七年彈指,我們終日沐浴佛恩,通靈開竅,也算沒辜負師父的一番苦心……”

    話未說完,門外進來一個滿頭大汗的小沙彌,拉起慎言就跑。好事的春風將慎言埋怨的話語送入耳中,“師弟,你看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嘛,非拉著人到處竄!被師父看到又該罵你了!”

    眾人忍俊不禁。

    悟能大師名揚南直隸,其人高深莫測,不想他的兩個弟子倒是質樸有趣。

    剛放下茶盞,天空突然下起牛毛細雨,像蠶娘吐出的銀絲,密密地斜織著。淅淅瀝瀝,如煙似霧,遠處的黛山、碧水、綠樹在銀線中朦朧旖旎,宛如少女披上銀色的麵紗。

    靈峰日景耐看,夜景銷魂,雨景又是另一番滋味。原本準備啟程的四人索性回到禪房專心看景。

    風夾著梨花的馨香,在樹旁枝尾悠悠飄蕩,吸一口,心都醉了。

    李渝做了一個冗長的夢。

    ——漫天梨花中,一個黃裙少女且歌且舞,像墜落凡間的仙子,美得奪目。一個華服少年呆呆躲在樹後,看著她巧笑嫣然,百媚叢生。

    ——少年畫了海棠,少女笑吟吟地題了東坡居士的詩。

    ——少女站在秋千架上,催促少年蕩高點兒,再蕩高點兒,少年一麵推一麵緊張地注視著少女,生怕她掉下來。

    ——少女指著一個字對少年說,表哥我喜歡這個“渝”字,矢誌不渝的“渝”。

    ——少年將少女抱進花叢深處,二人如交頸鴛鴦,兩張唇兒緊緊地粘在一起。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李渝嚇得趕緊閉上眼睛,卻敵不過唇上溫潤的觸感。

    他睜眼一看,差點兒嚇得魂飛魄散。

    被他摟在懷裏的是穿著女裝的四弟。笑靨如花,玉音婉轉,大大的杏眼水波漣漣,鼻子高挺秀氣,唇若丹霞,右嘴角梨渦點點。

    她穿著豔粉金線繡百蝶齊胸襦裙,越發顯得腰肢纖細,胸.大腿長。

    兩人貼得嚴絲合縫,他清楚地感受到身下人兒的嬌軟、嫵媚、波瀾壯闊。

    李渝聽到自己的心跳像在擂戰鼓。

    他想再嚐嚐那如蜜的芳唇,低下頭去尋她小嘴,卻一下子撲了個空。

    李渝大駭,大叫著“不要”醒來。

    其他三人麵麵相覷,打個盹也能做噩夢?

    李渝無暇顧及眾人神情,他心中有如驚濤拍浪。人常說夢生得死,夢死得生,他這個夢到底有什麽寓意?

    雨不知何時停了,窗外傳來渾厚純淨的誦經聲。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曆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

    多年後,李渝才明白那是悟能大師在開導他。隻可惜,他當時沒醒悟過來;抑或者,是不願意明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