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烽火第 171 章 壽宴賀詩

字數:5658   加入書籤

A+A-


    終於到了壽宴這一日,師機關的大食堂張燈結彩。傍晚時分,客人們陸續到來。全師各單位營以上,師直連以上的主官,郭峰的所有同學,孫老師一行都應邀參加。此外當地政府官員,社會名流也在邀請之列。林林總總的來了有幾百人。

    李學文幾個來到會場,四處點頭打招呼。隻見正麵牆上供著一副對聯:“廊廟非庸器,瑾瑜發奇光”。字形扁方,魏之間架,行之用筆。剛勁毫邁,筆實墨沉。落款郭堅二字,郭字蒼勁有力,耳字一豎筆畫很長,堅字特小。看上去別有情趣。此對上聯取自南北朝江淹的詩句:“大廈須異材,廊廟非庸器”。下聯取自晉陶潛的詩:“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郭堅擷此二句,恰好對仗工整,寓意深刻,氣勢澎湃,渾然天成。郭強師長以郭堅的繼承人自居,重大場合總掛出此聯。

    郭峰一票人見了李學文,自然圍上來哈哈大笑著說長說短。郭峰好象全然沒有曾經躲著不見一回事。眾人坐下不久,一個參謀過來請孫老師到主桌就坐。這時門口的衛兵大喊:“師長到!”滿屋子的人轟的起立迎接。隻見這位郭師長軍裝筆挺,掛中將銜,生的方麵大耳,魁梧高大,儀表堂堂,威風凜凜。

    郭師長一路點頭微笑,又和主桌上的客人一一握手寒暄。對孫老師表現的特別尊重客氣,又安排孫老師在身邊就坐。宴會開始,由卞參謀長主持。卞參謀長從郭師長追隨兄長郭堅參加辛亥革命說起,曆經護法靖國戰爭,為家國民族立有大功。如今外敵入侵,郭師長寶刀未老,再度出山,實為我輩軍人之楷模。今日將軍大壽,我輩一祝將軍健康長壽,二祝將軍旗開得勝,再立新功。

    參謀長講完,全場熱列鼓掌。郭師長起立表示感謝,宣布宴會開始。隻聽嘩的一聲,各桌一齊開動。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觥籌交錯之際,一些文人墨客開始詩詞唱和。其間擊節讚賞,轟然叫好之聲不絕於耳。現場備有筆墨,不時有人上去展示書法。有自己作詞作對的,也有用前人佳句的。如:“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

    學生兵這邊,郭峰到處敬酒。到了李學文這,大聲道:“二少爺,當年牡丹花會你賦詩奪魁。今日我叔父壽宴,二少爺不可無詩”。旁邊有人起哄道:“二少爺,來一個!二少爺,來一個!”聲音越來越大,引起了全場的注意。李學文道:“詩詞不過偶然為之,況且我的一手爬爬字也拿不出手”。郭峰嚷道:“老規矩,小師妹代筆”。

    旁邊早有人搬來了桌子筆硯等。馮小琳也不等李學文同意,直接的鋪紙潤筆,歪頭看著李學文,兩眼帶著笑意。李學文腹誹道:“這丫頭,成心把我往火上烤”。嘴上小聲道:“你想看我笑話嗎?”馮小琳笑道:“你在付小姐家,又是詠蓮藕,又是罵漢奸,不是挺有詩才的嗎?”李學文道:“在這兒等著我那,那天沒請你可不賴我”。馮小琳皺皺鼻子道:“我才不稀罕呢”。

    旁邊郭峰道:“成了!成了!你們兩個的俏俏話以後再說。現在大家鼓掌,歡迎二少爺賦詩一首”。說著帶頭鼓起了掌,學兵們也都跟著鼓掌起哄。結果把全場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一陣交頭結耳後安靜了下來,李學文成了全場的焦點。在一個角落裏,史大同對兩個上海姑娘笑道:“他一個隻會打架的二杆子,懂什麽作詩。這下有好戲看了”。謝雅琴道:“大家在一條船上好不啦?二少爺露怯,大家一起丟人,儂有啥好處?”童萌萌也道:“就是,真不曉得你是咋想的?有本事,你站起來作一首?”史大同氣的滿臉發黑。這邊李學文飲了口酒,開口道:

    “將軍本是良家子,詩書耕讀孝傳家。”

    話音一落,一個穿著長袍馬褂,留著山羊胡子的老學究連聲道:“好!起的好!留給後麵無窮的餘地,看來這位世兄要作個長篇了”。馮小琳才要落筆,郭師長高聲道:“且慢!取長絹來”。有人取來絲綢作的絹軸。卞參謀長道:“此絹軸由上好的絲綢所作,多年未用。就是為了等一首好詩。看來師長很看好李世兄啊”。說畢令人又搬來了幾張桌子,在馮小琳麵前拚成長條,把絹軸展開。馮小琳運筆將第一句寫了上去。幾個文人過來圍觀,對馮小琳的書法讚不絕口。李學文繼續道:

    “隻因國事衰且敗,負笈求學走海外。為求真理救國策,卻遇哲人共結社。”

    “好!”幾個老人捋著胡子讚歎。老學究道:“三言兩語,交待清了早期革命經曆。看下麵怎麽說”。李學文道:

    “辛亥平地驚雷響,將軍起兵旌旗揚。脫去滿清舊時衣,換我革命新軍裝。”

    “好……”又是一番讚歎。一個穿中山裝的老者摸著八字胡道:“這一段給人眼前一亮,除舊布新之感。‘脫去滿清舊時衣,換我革命新軍裝’。話白而意深,好!”這邊李學文見馮小琳錄完,繼續道:

    “多少仁人誌士血,複我漢家舊山河。”

    “轟!”的一聲,這回是滿堂彩!一些老人叫好鼓掌時目光含淚。大概是想起了推翻滿清的崢嶸歲月。八字胡道:“這一段結的好,且看下麵怎麽轉折”。李學文接著道:

    “民國初年多風雲,滿朝朱紫誰為民?”

    “厲害!”一個老先生笑道:“李世兄大筆如椽,一句話把滿朝的袞袞諸公都給掃到了”。八字胡道:“且看下文”。李學文不慌不忙地道:

    “前有袁家九五夢,後演張勳辮子軍。直係皖係和奉係,你方唱罷我登場。”

    “好哇!”老學究道:“好個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演’字,把民國政壇形容的淋漓盡致”。李學文接著道:

    “靖國護國為救國,將軍功成百戰歸。征塵未洗念民苦,四方奔走渡寒暑”。

    “嘩……”下麵響起了掌聲。老學究道:“嗯!回到正題了”。李學文接道:

    “隻求造福桑梓地,不圖祿位名和利。父老鄉親皆感念,萬家歡樂將軍願。”

    “轟!……”叫好聲歡呼聲再次響成一片。郭師長身邊的名流們紛紛道賀:“就憑這幾句詩,將軍當流芳百世”。“謬讚了,謬讚了”,郭師長麵有得色,捋著八字胡謙虛道。這邊李學文音調一變,高聲道:

    “忽聞鼙鼓自東來,山河破碎遍地哀。率獸食人稱倭寇,利齒尖牙是凶獸。

    *燒殺無廉恥,世間殘暴數第一。慕我中華多沃土,子女玉帛無其數。

    煙塵滾滾蝗蟲過,大地山川盡變色。千裏故園成水火,狼煙燒殘百姓膏。”

    “罵的好!罵的痛快!”幾個老先生紛紛擊節讚賞。老學究搖頭晃腦道:“用蝗蟲比皇軍,世兄妙喻,高!高!”八字胡道:“日軍凶狠殘暴,怎麽罵都不過份。看世兄如何應對”。李學文繼續吟道:

    “將軍一怒拔劍起,毀家抒難慕新軍。羽書飛檄招舊部,家鄉父老來襄助。

    兄弟子侄具相隨,人誇關中子弟兵。”

    “轟”的一聲,這下又是全場聳動,掌聲一片。各位社會名流文人墨客全都感到與有榮焉。軍人們更是在胸中升起了自豪感,個個賣力的鼓掌歡呼。隻有角落裏的史大同看著兩個上海姑娘歡呼雀躍的樣子,喝了口悶酒,臉上更加的陰冷。主桌上的各位則相互道謝敬酒。又都恭維孫老師教的好學生,孫老師微笑著四下應酬,心裏暗自得意。這邊李學文了口酒道:

    “今日借君三碗酒,聊敬將軍表寸心”。

    話音一落,會場上交頭接耳了一陣,反而安靜了下來。大家靜靜地等待下文。隻聽李學文道:

    “山河板蕩忠臣在,救國還有後來人”。

    會場上靜了有三秒鍾,然後轟的一聲掌聲響起。“好……!”一幫學生兵拚命地大叫。主桌上各紛紛站起來向郭師長敬酒道賀。都道革命事業後繼有人,一個老先生激動地搖頭晃腦道:“我四萬萬同胞生生不息,無數的英雄前仆後繼。有這樣的愛國青年,我中國亡不了!亡不了!”郭師長目含淚花,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會場上再次靜了下來,眾人屏住氣等待下文,一時間靜的落針可聞。隻聽李學文道:

    “追慕先烈讀春秋,胸中劍氣三千裏。中華男兒心似鐵,從不流淚隻流血”。

    後兩句李學文是喊出來的。郭峰再也憋不住,跳起來喊道:“中華男兒心似鐵!”眾學兵一齊大喊:“從不流淚隻流血!中華男兒心似鐵!從不流淚隻流血!……”會場上眾人也跟著激動地大喊,一陣陣的呼聲似乎要把屋頂掀翻。那個老學究本來閉著眼睛,撚著山羊胡,搖頭晃腦的聽李學文作詩。聽到後兩句猛的一拍桌子,不小心掉了兩根胡子也不覺得,隻是不斷地說:“好個鐵血男兒!好個鐵血男兒!”場上稍稍靜下來後,那個八字胡歎道:“讀春秋而知大義,胸中劍氣三千裏!好!真乃忠義之士,國之利器!”郭師長拍著桌子道:“好!好!我28師要的就是鐵血男兒!”一個地方官員恭維道:“我關中子弟,在郭師長的帶領下,定然是一支虎狼之師”。眾賓客齊道:“說的好!”有人道:“詩作到這,算是到"gao chao"了,看李世兄下麵怎麽說”。眾人霎時安靜下來。李學文道:

    “今日盛會飲此酒,願與同輩共擊手。人形醜類瘋狂日,眾誌成城奮起時。

    手挽雷電馭長風,踏平東海射大鯨。不負將軍平生誌,誓雪國恥凱歌還。”

    “好!”,又是轟然叫好聲。郭峰等眾學生兵一手拿著酒杯,一手相互擊掌。主桌上,郭師長伸出手道:“我們也來!”眾人相互擊掌後,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然後“哈哈”大笑,郭師長連呼:“痛快!痛快!”那個老學究捋著胡須,搖頭晃腦道:“手挽雷電馭長風,踏平東海射大鯨。好大氣魄!當年秦始皇巡遊東海,射大魚而還。今東瀛四島,在世兄眼中不過是大鯨而已。真漲我國人誌氣!”

    孫老師道:“‘人形醜類瘋狂日,眾誌成城奮起時’。值此國難當頭之際,正是要我國人眾誌成城,奮起抵抗。則日寇必敗!中國必勝!”眾人鼓掌。有人道:“下麵,就看李世兄如何收尾了”。會場再次靜了下來。李學文道:

    “海清河晏終有時,後死諸君來相會。再置美酒共高歌,歌名喚作將軍吟。”

    “嘩……”隨著李學文話音一落,會場上掌聲一片。那個老學究又搖頭晃腦的發感慨:“後死諸君來相會。好詩啊!後死二字用的好!有視死如歸,一往無前之氣概”。眾人紛紛點頭稱是。李學文清楚,“後死”二字取自陳帥“梅嶺三章”中:“後死諸君多努力”一句,此時隻能默默的向陳帥致敬。

    這邊馮小琳已經錄完了詩句,照樣附上民國年月日,學文詩琳代筆的字樣。又自作主張在抬頭題上了“將軍吟”三個大字作為標題。主桌上,早有郭師長取了兩方雞血石,請賓客現場為李學文刻了一陰一陽兩個印章。此時拿出來相贈。李學文還要謙讓一番,馮小琳卻大方的接了。並立馬用了印。幾個參謀和副官把長絹拿到主桌前展開,有賓客抑揚頓挫的從頭念了一便。圍觀眾人對詩和書都讚歎不已。都道郭將軍50大壽得此賀詩,足以自豪,可傳之後代。

    在亂轟轟的議論聲中,角落裏,兩個女兵在說著悄悄話。張乃君道:“這首‘將軍吟’讓我想起了另一首詩”。於金花道:“你說的是‘玉姐’吧,我也有同感”。張乃君道:“這個二少爺,越來越讓人猜不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