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試新軍林允貞上表
字數:3112 加入書籤
nbsp;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年複一年,日複一日,轉眼,已然三年。
南軍的馬場上,林允貞、鄭瑜、肖南宇,還有一些騎術好的士卒,一起在擊鞠。所謂擊鞠者,馬球是也,參與者分為兩隊,每隊十人,分別騎馬執杆,擊打地麵的滾球,哪一隊能將滾球擊入馬場兩邊分置的對方球門者,可得一分。球門也簡單,以兩根尖槍插入土中,再以一繩從上端拉直封頂,期間空距即為球門,每場比賽以一個時辰為限,得分多者勝之。這種遊戲起初在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武祖時期被引進華朝,用以訓練騎兵的騎術,後來逐漸成為王公貴族的消遣之法。
今日的這場馬球,可以算作是林允貞對肖南宇三年學習的一場考校,當然也是對鄭瑜三年教學的一次檢驗。兩隊人馬,一路是林允貞帶來的鎮南關將士,另一路則是鄭瑜和肖南宇領銜的新練騎兵。比賽已臨近尾聲,林允貞一隊還領先一球,現下,雙方二十名兵士,二十匹快馬,都在這馬場中飛奔馳騁,汗如雨下。球被肖南宇控製住,一路驅馬推球向前,逐步進逼對方球門,突然林允貞從斜刺裏殺出,正擋在肖南宇前進的路上,肖南宇立感緊張,卻見左側鄭瑜拍馬趕到,肖南宇持杆順勢將球向左一擊,把球傳給鄭瑜,林允貞眼見鄭瑜已然躍在自己身前,想追實在是追不上了,故也放棄此球,放任鄭瑜把球擊入球門,雙方戰平。
最後一球,由林允貞開出,正在己方傳遞間,卻被忽然而至的鄭瑜截斷下來,隻見他策馬揚鞭,麵前塵土盡起,待到臨近對方球門時,又是林允貞,單人獨騎立在麵前,鄭瑜不知是投桃報李,還是另有打算,用杆將球輕輕一碰,倒是把球傳到了肖南宇的馬下,肖南宇也顧不得猶豫,急忙向前,正待擊球之時,肖南宇眉頭一皺,若有所思,然後把持杆的右手稍稍左傾,狠狠發力,擊出的球擦著對方球門左側尖槍劃過,同時,場邊侍者鳴金,示意比賽結束。
最後一球剛剛偏出,雙方戰平。
鄭瑜看著肖南宇這最後一球偏出,心裏笑了,而林允貞看著肖南宇這最後一球偏出,則是騎在馬上放聲大笑,這笑自然是慶幸自己沒輸比賽,也滿意鄭瑜對肖南宇這三年的教導,果然使這把刀子既鋒利,又不至於妨主。
肖南宇和其他將士下馬來參見兩位將軍,林允貞說了幾句勉勵的話,然後讓眾人散開了,鄭瑜以目請示林允貞,是否把肖南宇留下來,林允貞擺擺手,讓肖南宇也走了。
偌大的馬場,瞬間靜謐了下來,剛才熱鬧的景象立時消散,倒使得林允貞與鄭瑜兩人的談話帶了幾分肅殺……
林允貞和鄭瑜都騎在馬上,緩轡而行。待目力所及已不見人,林允貞對鄭瑜說道:“兵練得怎麽樣了?”
鄭瑜:“新軍已經練成,大哥可隨時檢閱。”
林允貞手持鞭子晃了晃:“練兵可不是為了檢閱。”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 鄭瑜明白林允貞此話深意,問道:“可是有戰事?”
林允貞側過臉來看鄭瑜,然後笑了笑說:“知道瞿明嗎?”
鄭瑜點著頭:“聽說過,益國掌兵都督嘛。”
林允貞插話道:“他這個大都督被益國人說得神乎其神,掌兵十年,據傳是益國自陸氏父子以來最有韜略的將領。”陸氏父子是益國戰史不朽的傳說,與華朝前輩將領交手互有勝負。瞿明既然能與陸氏父子相提並論,想必有其過人之處。
鄭瑜接話:“可這瞿明不是水師出身嗎?白奇不是和他交過手嗎?”
林允貞笑了笑:“現在他不光是要打水師了,還建了個陽倉,說是能周轉益軍前線十年的軍資,糧穀草料,輜重軍餉一應俱全呐。”
鄭瑜蹙眉道:“要真是如此,那可棘手了。”
“打掉它。”林允貞斬釘截鐵地說。
鄭瑜心領神會:“用新軍?”
林允貞:“實話告訴你,這件事我考慮很久了。一兩個月前,我就在籌劃新軍出征,但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結果偏巧水師在洛江巡檢時抓了一批“南來客”。就在這群漁夫中,居然有人要見白奇。白奇見了他,也給了筆賞錢,後來他竟說出了陽倉的所在,還自願擔當向導。可千裏縱深,孤軍獨往,非騎兵不可。”
鄭瑜點點頭,又疑惑道:“那可有陽倉確切位置?”
林允貞半帶疑慮:“漁夫也隻是聽說,在飛鷹澗。”
鄭瑜沒聽過這地名,也不好推斷,於是沉默。
林允貞察覺鄭瑜的心思:“這事巧得很,不像是假的,益國真要作假,反倒不能如咱們的意了。”
“那皇上?”鄭瑜有些擔心。
“皇上那邊我會去說,關鍵是新軍。”林允貞很自信。
“如是真有向導,騎兵縱深搗毀陽倉,應不成問題。”鄭瑜表態。
林允貞笑了:“有你這句話,我心裏就有底了。”
鄭瑜聽了也笑起來。不知不覺,兩個人已然走遠,夕陽西下,兩人兩馬,縱鞭回營。
其實鄭瑜心裏明白,新軍練成,林允貞要檢驗成色這當然不假,可更重要的一點是,當初林給自己下的期限正是三年,說來肖南宇也應“出師”了,此番征戰,與其說是林大哥對自己練兵的檢驗,不如說是林大哥為肖南宇搬的梯子,自己的分寸應當如何拿捏,鄭瑜也發愁得緊。
等林允貞回到平南關,便立即著手軍事準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上表天子,請求出兵。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