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縱橫捭闔14
字數:5395 加入書籤
順天十一年冬季綿長,大家都擔心長時間的寒冷影響南北收成,但好在春分後不過幾日,便有回暖的跡象,春雨也淅淅瀝瀝斷斷續續的下了幾場。
這叫一眾官員都送了口氣,可還未等反應過來,多地便有急報傳來,除京城外黃河以北多地春澇!而且氣溫極低!
受去年秋雨影響,北地秋季整理出來的耕地不足一半,田間未及時清理的秸稈漫山遍野,給春耕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朝堂之上,靜和帝提出現存的幾個難題:第一,春雨難排,再加上天氣寒冷,很快就會冰凍土壤,加重春耕難度。第二,春地難整。天氣寒冷,再加上‘雨封地’‘冰凍土’‘秋秸稈’,農民即使想要下地也有心無力。第三,難育壯苗。受去年秋收降雨影響,種子含水量大,發芽率降低,播種質量難以提高。第四,是病害威脅大。旱生蟲,濕生病。氣溫回升、土壤過濕、苗小體弱一係列條件都對病害發生極為有利!
一個個難題砸在眾人頭上,讓大家真是措手不及。誤了農時就是災,這可不是扯皮的時候,最後朝堂上下齊心合力,連夜傳出了一個方案:整地散墒!
對於秸稈尚未清理的田塊,優先清除秸稈,加快倒地騰茬。隻要天氣條件一恢複立即耕地起壟,開始播種。
衛東陽他們的儀仗衛是禁宿的,所以他很早就回了衛府,知道這個方案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傍晚。
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衛東陽就感覺不好。
整地散墒的決策沒錯,畢竟按步驟來也隻能如此,不管怎麽樣都是優先清除秸稈的。可是隱患在於,大澇之後往往有大旱。春澇不可怕,可怕的是夏旱!如今天氣這般嚴寒,讓百姓冒著嚴寒去整濕地凍土,極容易發熱生病,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疾疫。疾疫和夏旱結合,沒水沒藥,隻能硬抗!
雖然知道策略有不妥之處,但這次衛東陽沒有去找衛勉之,因為他也沒有其他辦法。之前衛東陽猜測會發秋洪漬,那個還能人為加強防備。但是春澇嚴冬卻是避無可避!
百姓們種地幾千年,什麽時候做什麽事,肯定比這些門外漢知道的多,他是做過官的,知道這些官員都是什麽德行。北方各地官員上這一道奏折,也隻不過是通知一聲,真等著京城的方案千裏迢迢發散各地,估計春天都過完了!
所以這個時候即使決策沒到,估計各地百姓就已經開始整地了。辛苦在所難免,隻盼老天眷顧,少生波折吧!
衛勉之晚上回來,也是憂心忡忡。衛東陽能想到的,這朝堂上下自然也都心知肚明,
衛東陽和他討論:“……不提前準備,總不能等事到臨頭再匆忙應對。”按著古代的反應速度,奏折從地方傳到京城,就已經晚了!
衛勉之何嚐不知,但有些事情遠不是衛東陽想的那麽簡單。官員掌權,掌的就是利弊權衡。天災之下,聖上都要下罪己詔,那些管理不當的當地官員又憑什麽可以幸免於難?
天下萬民重要,但管理萬民的官員也很重要,統治官員的天子更是重中之重!牽一發而動全身,犯不犯錯,罰誰獎誰,對未來局勢都有很大影響!
有了這次春澇,若秋後大豐收,自然是當地官員的成績。若春澇不平,又遭遇疫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旱災,免不了大批父母官革翎下馬。
這事現在,難啊!
衛東陽見他那樣就明白了,閉了閉眼,沉聲問道:“聖上,也要置萬民於水火?!”
衛勉之沉默許久,才幽幽歎了口氣,回答:“聖上仁慈。”
所以救肯定會救,但也會趁機發作一些人,他想救萬民,可他這一發作,下麵人自然渾水摸魚。為了響應聖意,加重罪責,把一些本不該貪的貪下……
衛東陽聞言諷刺一笑,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好個仁慈之君。
回到屋內,衛東陽拿出雙喜這段日子搜集的資料和本國史書仔細翻看,裏麵隱約可以看出如今的幾個官員派係。
魯國從開國至今已有三百餘年,至今共傳十六帝。前麵幾位且不說,隻從第十四位孝宗開始看。孝宗幼時登基,身體孱弱,在位二十餘年共有三子一女,都沒有存活下來,國家後繼無人。無法,隻得在晚年從其弟靖王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嗣下,過繼一人,封做太子,諡號昭仁。
昭仁太子乃是太上皇二子,是當今聖上一奶同胞的親弟弟。因孝宗身體不好,晚年乏力,昭仁太子上位第二年便開始參與問政。
太子智勇雙全,納諫如流,很快就博得朝堂上下一致認可。孝宗死後也有詔書傳下,昭仁太子應是當之無愧的一國君主。
可登基之前,因太子忠孝,禮儀謙讓,讓其父靖王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先行登基受禮。卻不想突生變故,太上皇上位不過半月,昭仁太子暴斃而亡!
太上皇雖然名分確鑿,卻無掌國之才,無奈之下,隻得又在子嗣之中找出一人繼承皇位,也就是如今天子,靜和大帝。
衛東陽看到此處,冷笑連連。
之前他還覺得當今聖上虛偽好權,可如今看來,連一奶同胞的親兄弟都不肯放過,虛偽又算的了什麽。
可別說昭仁太子的死與他無關,隻看最後結果他就難逃其咎。
何況昭仁太子暴斃,他的太子妃鄭氏隨即自縊身亡,若靜和帝這個親哥哥真是好人,弟媳怎會不敢苟活?要知道靜和帝不但是她伯哥也是她表哥啊!
說到底還不是要逼鄭家站隊!
想起中元那天的事情,衛東陽若有所思。
不出意外,太後中元那天祭祀的定是昭仁太子,所以才不敢多帶侍衛仆從,估計是怕流傳出去對靜和帝的名聲有礙。不過這也間接表明,昭仁太子和當今聖上的關係絕對勢如水火,否則人都死了,在宮裏祭奠一下怎麽就不行?!那可是親弟弟!
今年春澇過去,一切順遂還罷,但凡掀起一點波瀾,昭仁太子的忠黨們就難逃死劫。連太上皇如今都在行宮裏貓著,退一射之地。靜和帝又豈會放過他們這些喪家之犬?
靜和,嗬,白瞎這兩個字。
*
時間毫不停歇的奔流向前,如衛東陽所料,春澇過後的北地又迎來了夏旱,本來就沒長壯實才幼苗還未等長到膝蓋就已經搖搖欲墜。忙碌了一春天的百姓們隻得又提起操勞起來,頂著炎炎烈日提水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溉,抗旱保收。
靜和帝也趁機發作,接連革去了北地數位官員,搞的一時間風聲鶴唳,衛勉之在朝堂上話都不敢多說。
不過隨著衛東陽的才華顯露,兩父子倒是因此親近許多,衛勉之終於不再以往常眼光看待衛東陽,而是真正把他看做了一位官員。不說事事和他商議,起碼一些消息也會告訴衛東陽了。
韋氏在衛東陽得到官位之時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畢竟往常家裏隻有衛勉之一個人為官,依仗的還是以前的嶽家,難免勢力單薄,這次好不容易有個自己人入朝,他豈能不提點拉拔?
都是為官之人,又有了共同語言,兩父子的關係自然與日俱增。
韋氏心下痛恨,可偏偏自己的兩個兒子都還小,她即使想爭搶什麽也有心無力,可叫她眼睜睜看著衛東陽蒸蒸日上,那是做夢!
於是不過幾日,韋氏就跟衛勉之提議:“……眼看都快六月了,東陽過年便以弱冠,這親事也好操持起來了。”
魯國男子成親年齡段在15—25歲之間,以前韋氏也想給原主結親的,可惜因為衛勉之要求高,原主名聲差自己還挑剔,所以一直找不到。如今衛東陽開始上進,親事自然也能順遂一些,所以韋氏便舊事重提,希望可以借此下手。
衛勉之一聽,感覺有道理。這時候開始相看,然後再經過一係列流程,等到成親也二十多了,正合適。
衛東陽麵無表情的看了韋氏一眼,轉頭對上首的衛老夫人道:“祖母不必著急,等孫兒再做兩年官,給您娶個公主回來。”
廳內眾人聞言皆笑,以為衛東陽在開玩笑。衛老夫人更是打趣他道:“行啊,你要真有本事娶公主,我老太太也有幸跟皇家結親了。”
旁邊的衛勉之也樂嗬嗬的看笑話,心思不免跟著衛東陽的話往前跑。
其實這麽一想,衛東陽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之前衛東陽那個德行衛勉之還尋常人家看不上,如今衛東陽鋒芒漸露,衛勉之更是要挑揀一番。他自己就是靠著嶽家扶持發跡,當然也要給自己兒子找個好的。
韋氏一臉僵笑,心說你們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親,衛東陽是個什麽玩意兒這京城上下誰人不知?如今得了三分顏色還開起染坊了,這輩子能不能升官還兩說呢!
不過到底理智在線,玩笑過後,衛勉之便吩咐韋氏:“東陽確實也到年紀了。你找的時候仔細一點,也不要求太多,和咱們一般人家就行。”
和咱們一般人家?!
韋氏幾欲吐血,吏部尚書正三品,上哪去找那麽多和咱們一般人家?如今三品往上的人家不是衛勉之這樣的新起之秀就是世家子弟,新起之秀衛勉之肯定看不上,可世家子弟人家也看不上他啊!
雖然心裏瘋狂吐槽衛家人沒個逼數,但韋氏還是答應下來。好樹難求,可好樹下麵的歪瓜裂棗還不是一年一茬?總能找著稱心的。
不管怎麽說,先借這個由頭解了禁足,最好再想辦法將管家權從老太太那裏奪回來。否則這一家子都偏向衛東陽,讓她們母子怎麽活。
作者有話要說: 留言抽二十送紅包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