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姬康
字數:5329 加入書籤
nbsp; 細密的雨點拍打著玻璃窗,周陽坐僵了腿,撐兩下,換個舒服的姿勢坐著。老頭子在逍遙椅上一晃一晃的似要睡著了。
“換個唱片。”老爺子發話了。
“換哪個?”
“月光奏鳴曲吧,旁邊有膠片。”
不一會兒,老舊的唱片唱出了聲兒,跳動出的過,一個偉大的作曲家首先應該是一個好的詩人,敏感,感情足夠的飽滿,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可能觸動一個詩人敏感的神經,激發出最熱烈的情感,一個個樂符便是作曲家筆下的文字,演繹出華美的樂章。
“我們說哪啦?”老頭子問。
周陽上前來又坐下,仰頭:“餘平安一行八人入軍營。”
“這裏呀。”
“這音打打殺殺的不好吧?”周陽不想煞了風景。
“好,那就不說這些,說點其它的。”老頭子附和。
元皇朝,大都城奢華的王宮內,有一座紅牆綠瓦的宗祠,王宮內的大大小小幾十座建築,比這宗祠高的不再少數,但就地勢來說,數這裏的地勢高,這是一種象征,高高在上的象征。
地勢本就高的宗祠前,自下而上九級台階,寬丈許。在最高階上坐著一孩子,四五歲模樣,下一階坐了一戴王冠之人,雙腳跨兩階擱在台階上,斜靠著欄杆。
“小康,知道後麵是什麽地方嗎?”姬成側首問。
“我姬家的宗祠。”姬康的聲音清脆。
“嗯。往遠處看,能看到什麽?”
“前麵是玉成殿,再遠看不到了。”姬康伸了脖子往前看,答一句。
“你想做王嗎?做了王就能進玉成殿,王宮最高最大的地方。”
姬康沒有回答,歪頭思考。
“嗬嗬,你可聽過一句話?叫最是薄情帝王家。”姬成問。
姬康搖了搖頭。
“哎,那你今後就知道了,我本不該說的,你知道歸知道,從別人口中得知總好過從我這裏知道。”
“為什麽?”
“不說這個了,小康,你可知道我們元皇朝有多大?”
“孩兒聽先生講,除了大都城,還有九郡四塞。”
“不錯,再往下呢?”
“孩兒不知了。”
“再往下呀,一郡有十八縣,一縣有三十六邑。”
“這麽多?”姬康訝異。
“是啊,這麽多。”姬成順手摘下了頭頂的王冠,喚一聲:“小康,來,戴戴這王冠試試看。”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姬康走上前,伸出雙手接了,王冠遠比姬康認為的要重很多,姬康拿不住,摔在了地上,骨碌下台階。
“嗬嗬,去撿起來,要是想做王,拿不起王冠可不行。”
姬康一步一步下了台階,蹲下伸出雙手抱了王冠在懷,咬牙上了台階,上兩階歇一歇,哼哧哼哧半天才爬上去,想要交給姬成。
“你抱著吧。”
姬康抱了坐下。
“小康,這元皇朝以外你知道有多大嗎?”不等姬康回答,姬成自顧自說了。
“除了我們元皇朝,還有其它的六個皇朝,哪個都不比我們元皇朝小,在這七個皇朝以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叫不周城,那些個世閥家族一代又一代,費盡了心血渴望在不周城占據一個落腳的地方。”姬成遙遙的望著遠處,越過了高高的玉成殿。
“這是為何?自己的家不好嗎?”
“小康,今日是哪一年哪一日啊?”
“劫曆三百年,四月十九。”
“你可知道這劫是指的什麽劫?”
“天劫。”
“十八次了,天劫,天劫!”姬成的神情古怪的很。直到姬康有一天真正明白了何謂“天劫”之後,才又想起這一日姬成的神情,也就不覺得古怪了。
姬成回頭看看身後的宗祠,離的近了,看不見綠瓦,能看見的是紅色的牆,黑色而厚重的門。姬康也隨著回頭看,這是一個對於姬康來說很神秘的地方。王宮裏最高最大的玉成殿,姬康也偷偷的扒著門細細的看過了,可這裏沒有,這一次也是姬康離得最近的一次,但還是不知道厚重而黑的門後掩藏著什麽。
“這天底下,大到都城,小到一邑,道觀、佛寺、廟宇,三者其一總得有一個,能單獨立宗祠的,這天底下也就七家,我們算一家。”
“是七個皇朝嗎?”
“是啊,祖輩餘蔭無處不在,從來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身後的這棵大樹怕是最為長久的了。有一句話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仗著祖輩餘蔭,我們姬家長長久久的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天劫,一代又一代的做了王,可還有個詞叫山窮水盡,再大的樹失了生命力,終是免不了有倒塌的一日。”姬成看起來甚是落寞。
“父王。”姬康雖然不解,但覺得氣氛怪異的很,挪了挪身子叫一聲。
“嗬嗬,沒事。小康啊,明日,明日我送你走。”
“去哪兒?”
“尚元宮,嚴格的叫的話是尚元學宮,我們元皇朝,還有秦皇朝、魏皇朝三個皇朝隻有這麽一個學宮。”
“很大嗎?”
“大,比王宮還大。”姬成伸了腦袋過來。
“來,小康,給父王戴上。”
姬康吃力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舉起王冠扣在姬成頭上,又伸手扭一下。姬成直起身子,來回晃晃。
“父王,歪了。”姬成伸手扶正。抱了姬康,舉過肩頭,擱在右肩上。
“走。”
“小康啊,記得要戴王冠就自己戴,不要讓別人戴在你頭上,會歪的。”兩人兩條腿,一步一步下了台階。
這天底下,敢稱了學宮的,不多,確切的說是少的可憐,隻有三座,三教各一,道教的便是尚元學宮了。
不管你是出自將門還是相府,就是王宮的公子那也不例外,來了尚元宮隻有一個身份:學子。不敢說絕對,起碼明麵上的一視同仁還是必須的,入學的第一講,就是尚元宮的大小戒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每一個入學的學子在第一講上聽到的第一句話。不管你今後走到哪一步,這句話還有板著麵孔說這話的先生是每一個學子不敢也不會忘的。即使你後來入了雜家,做了先生,這一句也是有樣學樣的要傳下去。講這話的時候,也會不自覺的板了麵孔,無一例外。
這麽一說,好像入學要遭多大的罪一樣。遭不遭罪另說,能不能進了學宮首先就是個問題。殷開山縱使粉身碎骨也是沒辦法的,否則也不會費盡心機去博一個武陽學院的名額。
姬康現在就老老實實的坐在講堂裏,當然不止姬康一個學子,帶上姬康,大小一共十個。姬康剛剛聽完平生第一講的第一句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入了尚元宮,首先要牢記四個字:尊師重道……”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姬康領略了尚元宮大大小小的戒律,腦袋徹底糊塗了,最後依舊還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句記得最清楚。臨了,十人一人領了一卷書冊,書冊上清清楚楚的記下了先生所言的一字一句,沉甸甸的,姬康不免讚服先生的博聞強記。
尚元宮確實不小,但要說起豪奢,相比王宮,姬康認為便差了不少,當然,也不是每一座建築都如此。
這講學堂便不凡,與王宮的紅牆綠瓦不同。乃是姬康不曾見過的黃琉璃瓦,重簷攢尖兒頂,講學堂四四方方,外麵卻是環以圓池碧水,池上置四座石橋,直達講學堂四門,講學堂內窿彩繪天花頂,雅致的緊。
先生引了姬康等人出了講堂,駐足石橋,細細說了,這講學堂一番設計,取意:天圓地方,傳教流化之意。
先生三言兩語,便給姬康等人新奇的目光下,又憑添了幾許神秘而莊重的色彩,姬康一行人愈發神情莊重。
最後,先生領了姬康幾人來到了齋舍,這便是日後幾人久居的地方了。
“這就是你們日後居住的地方,一人一間,與長你們的師兄搭夥,有什麽不懂的,等你們師兄回來,可以請教你們的師兄,各自熟悉一下吧。”
姬康進來的這一間,兩張臥榻,一張桌子,沒了。姬康坐在一張榻上,四處看看,等待著素未謀麵的師兄,說不出是什麽心情。等一會,翻開了書卷,細細看起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