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舊年恩怨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A+A-


    蘇青感歎道:“這可就尷尬了。”

    楊之煥道:“誰說不是呢?不過他倆也沒發生什麽正麵衝突,隻有些風言風語。然後又過了幾個月,周良一直沒奪回第一名,最後不知道哪天,悄無聲息就消失了。”

    蘇青點頭,“也算及時止損了。”

    楊之煥又道:“要說他也可憐,你既然見過周良,就該知道他年紀有些大了,跟林子期本來不該屬於一屆。但他家那幾年連著有喪事,他是耽誤了一年又一年。跟他同期的那些學子,成績好的,已經考走了,成績不好的,也休學不再讀書了。隻剩他一個,難免有些尷尬。”

    蘇青道:“有得必有失吧,他厚積薄發,後來才能一躍成為第一名。”

    楊之煥聳了聳肩,“也因此有人說,他本身沒什麽天賦,不過是占著年頭長了,才把人比下去。林子期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天才一出現,周良不就原形畢露了嗎?”

    蘇青難得站在周良這一邊,“就算林子期出現,這些說閑話的,不依舊是周良的手下敗將嗎?”

    楊之煥道:“你顛倒一下因果,就知道了。就因為他們一直是周良手下敗家,才會說這個閑話。要是他們個個都像林子期一樣,隨隨便便就能考第一名,也就不至於天天含酸帶諷,挖苦人了。”

    秦煙冷聲道:“這種人還少嗎?怪他們有用嗎?要我說,這苦頭就是他周良自找的。”

    秦煙放下茶杯,繼續道:“他好好在東明書院讀他的書,就算林子期橫空出世,隔著書院呢,日常考試各家算各家的,能怎麽比?也就年底全縣聯合考一次試,被比下去一次就罷了,人又能丟到哪去?他非要背叛自家書院,改投死敵,自己把臉送上去讓人家打,又能怪誰?”

    楊之煥很不拿自己當外人,自己取葡萄吃,“也是哦。”

    秦煙又道:“食得鹹魚抵得渴,他當初選擇背叛師門,就該想到代價。天下英才那麽多,沒誰是永遠不敗的。他但凡是個聰明人,有點自知之明,就該預料到落敗這一天早晚會來。世人從來逢高踩低,他既然敢把自己置於不義之地,就該想到當他被打敗,遇到的責難隻會更刻薄、更不堪。”

    雖然秦煙現在的狀態,有點偶像崩塌後,心灰意冷,逮誰懟誰的意思,不過這話也有些道理。

    別人說風涼話,嘲笑諷刺,固然是他們人品卑劣,值得唾棄。但你自己都不顧惜自己,讓自己陷入不義難堪的境地,還給了別人可以攻擊的借口,不是更對不起自己嗎?

    蘇青一邊剝了顆葡萄,一邊搖頭,“話雖如此,但自知之明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道理誰都懂,可事兒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有幾個人能保持清醒,不被虛榮勝利裹挾著,衝昏頭腦呢?”

    秦煙哼了一聲,“總之他就是活該。”

    蘇青失笑,轉念又道:“事情到了這種境地,周良竟然還能讓東明書院再接納他,也是了得。”

    秦煙也不糾纏,沉吟道:“可能是他家出了力。這事按說也值得一些談資了,竟然沒流傳開來,隻有楊之煥這種親見者知道……他家為了擺平這件事,一定出了不小力氣。”

    蘇青道:“不管怎樣,這梁子兩人是結下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煙糾正,“更可能是周良單方麵結下梁子,林子期那性子,恐怕都不知道周良是誰。”

    蘇青停下剝葡萄的手,沒忍住笑了,“周良就算原來隻有一二分不甘,被林子期這麽一無視,也得氣到七竅生煙了。更何況他本就心胸狹窄,恐怕更要把林子期恨到骨子裏。”

    秦煙道:“可不是?這種人還是離遠一點好,免得哪天不小心,掃到颶風尾。”

    蘇青吃掉最後一顆葡萄,起身去洗手,“我也這麽想,看來我不去縣學,竟也一舉兩得了。”

    接下來,其實並沒有太多時間,容她們再為府試重點複習,因為很快她們就要參加府試了。

    到縣衙開證明材料,辦路引,打聽路線,尋訪可靠的商隊。等到了府城還有一係列事,落腳住宿是第一步,然後辦準考證,這個程序跟之前縣試差不多,倒是能省點心。

    府試的場次、保結跟縣試差不多,隻保人要多一名。除去孟老夫子,蘇青另找了一位縣學的老先生,因為上過兩次課,也算混個臉熟。這個倒不麻煩,謝禮錢給到位就行了。

    因為紹州府那邊還有很多程序要走,再加上畢竟異地離鄉,雖然沒京城那麽遠,但坐馬車也得三四天了。萬一有個水土不服,盡早去還能適應一下。所以距離府試還有半個月,蘇青就準備上路了。

    蘇青是和秦煙結伴,跟著一個商隊。這商隊是可靠人,常在這條商路上走。每年都會捎帶一些學生去紹州府考試,從來平安無事,也算有些口碑。除了有點貴,沒什麽可挑剔的了。

    蘇青現在不缺錢了。

    誠如王氏當初所言,商人資助考生趕考,是常有之事。而且這種事,從來都是廣撒網,能撈上一條就不算賠本。人家也是做慣了的,不是說你沒考中,就要把錢收回,那就成笑話了。

    不過你落榜一次兩次,可能還有人捐助,要是十次八次,基本就無人問津了。

    蘇青挑了兩家口碑好的,資助考生多年,沒發生什麽齷齪的,接受了資助。

    資助也分幾個檔次,譬如參加府試的,五十兩封頂,參加院試的,一百兩封頂。當通過院試,考上秀才那就一躍成另一個檔次了。這個時候,就不能說是資助,而是互惠互利了。

    考上秀才,就是有功名了,可以享受很多特權。

    譬如免除徭役,見知縣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有公事可麵稟知縣等。而最實惠的一點是,秀才名下的土地是免稅的。很多人為了逃稅,會托關係把田地掛在秀才名下。

    掛名當然不能白掛,少不了好處費。

    這時候,就是別人求著給你送錢了。

    雖然罵人有個詞叫“窮秀才”,但這個“窮”是相對而言的。比起舉人進士,甚至進入官場,為官作宰的,或者原本就家資甚巨的,秀才當然窮,但比起平常百姓,秀才絕對可以碾壓了。

    這些對於現在的蘇青而言,還有點遠。

    總之,蘇青現在接受的是最低一檔次的資助,已經足夠她趕考的開銷了。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喵要吃肉的地雷~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