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駙馬戀上清倌人6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病好以後,張文齊不再糾結於公主,轉而讓趙成打聽惠清蘅的消息。然而趙成四處都跑遍了,根本找不到人。以往跟著張文齊處處都去得,如今卻日日吃閉門羹。
找不到人,張文齊隻會怪他沒用,每日清早讓他出門,找到傍晚才回來。平日請了個小姑娘幫忙洗衣做飯,自己則整日悶在屋子裏喝酒寫詩。
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隻想著再寫幾首好詩,或許能回到從前。然而沒了惠清蘅,又失去公主給予的衣食無憂的生活,再寫那些美人詩,真是一點靈感也無。
張文齊心裏更恨惠清蘅,想著要是當時兩人心心相印,就算不能留在京城,他帶著她去哪兒都能受到追捧。
可惠清蘅那話一出,張文齊自己也知道《清蘅仙》是不值錢了,寫得再好也不過如此——也許他百年之後,可能會受到追捧。
趙成一次一次的往京城裏跑,找不著惠清蘅,隻好不斷帶回來公主的消息。
公主離開了駙馬,好像過得越來越好了。先是造出了更好的紙,改進了印刷術,又建立了一個藏書閣,海納天下藏書,允許所有人入內閱覽。
公主說了,雖然她不會寫詩,可是她要讓天下人能更好的讀書,總會有人寫出更好的詩文,得到更好的教誨。
公主允許讀書人自帶紙筆入內謄抄,還著人總結了農學,醫學,天文等著作,又親自拜訪諸位名士,抄錄了各類稀世珍本,使得藏書閣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她還教人畫畫,聽聞幾乎是開門立派一般,畫出來的人物,景色俱栩栩如生,價值連城。
又聽聞公主現在很受陛下寵愛,時時召她進宮,日日賞她東西。公主為陛下畫了一副畫像,據說如同真人一般,準備陛下大壽時送做壽禮。
公主教了不過數月的幾個女弟子也大受追捧,更有無數見過公主畫像的文人為公主寫詩,讚歎她容貌無雙,冠絕天下。
一日日的往返,帶回來的消息卻總讓張文齊苦悶不已。
這日趙成還帶回了一個話本,話本說的正是公主與駙馬張文齊的故事。這故事將兩人斷絕關係的前後因果講述得明明白白,最後又解釋了公主的處置,惠清蘅的去向。
公主大度,並未將駙馬下獄,隻是休棄了駙馬,令他不得再踏入京城一步。又憐惜清倌惠清蘅身不由己,於是為她改籍換名,送她去了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
這話本出自公主的書肆,還有文人為其評書,感歎張文齊不識好歹,令公主一片真心錯付……據聞上至達官顯貴,下至三教九流,皆大為好評。
張文齊看完話本,終於忍不住怒罵趙成,心裏卻又慌又怨,怨公主怎如此絕情。
他終於無法再逃避,想要自己進京,找公主訴情。然而城門處居然有人認識他,見到他就把他攔了下來,並當場叫破他的名字。
霎時間,幾乎人人都目光鄙夷的望過來,同時交頭接耳。張文齊無處藏身,隻能以袖掩麵,倉皇逃走。
張文齊回來一陣痛哭,隻覺處處不順,人人都瞧不起自己。過去那種意氣風發,鬥誌昂揚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之態自然是沒有了,自憐自艾了幾日,才又振作起來。
最終,張文齊通過喬裝打扮,形容潦倒的混進了京城。
隻是現在想要與公主相遇,又是一件天大的難事。
過去張文齊身為駙馬,公主府想進就進。如今卻是剛一靠近,就被人發現,然後叫了人過來抓他。張文齊其實也有點自知之明,當即轉身就跑。
他知道公主大概是不願原諒他了,而她身邊的人自然處處阻攔。
但,若等他們見上麵,說上話,公主看在過去的情分上,許就心軟了呢?
張文齊心裏又是恐懼,又是期冀,頭一次感覺走在大街上都心慌慌的。
不知不覺,他走到了蘅香館附近,一時萬分複雜。此時據他上次來此,已過了大半年,這半年他渾渾噩噩,每日痛苦不已,蘅香館卻還是一如往昔。
隻是再走幾步,張文齊發現蘅香館旁邊多了一家高樓。
張文齊一愣,趙成便在一旁小心道:“……少爺,這就是公主的藏書閣,從這裏看著不大,實際一直往前邊去,都是這藏書閣的地盤。”
張文齊沒說話,藏書閣門前人來人往,尤以讀書人居多。兩側大部分店鋪都被公主買了下來,設客棧,酒樓,許多從外地進京的人大多長居於此,使得這附近更顯繁華。
張文齊道:“這藏書閣立意不錯,可……怎能與蘅香館相鄰?”
趙成不吱聲,蘅香館本就不是一般的勾欄所,大部分文人在這裏遊玩聚會,藏書閣未建之時,附近也算清淨……後來麽,出了那事,大家不覺對蘅香館避退三舍。
等到藏書閣建立,附近讀書人多了,更是以出入蘅香館為恥。隻剩些不講究的浪蕩子來往,隨著公主與駙馬的故事流傳,現在人就更少了。
趙成吧,因為一直出入京城的緣故,他總覺得,其實公主心裏是有些計較的……
所以對於他家少爺想要與公主重歸於好之事,他根本不抱希望。隻是他畢竟為人奴仆,主家一心想著此事,他也不好潑他冷水。
張文齊又走了幾步,突然側過身去,以袖掩麵。就見身旁兩個讀書人說著話走過去,一人道:“據聞韓秀為公主寫了一首好詩,公主便轉贈了他一張小畫……”
另一人聽得羨慕不已:“可是公主的畫像?我此前寫過十首,可惜一首都未能得公主青睞。”
“公主哪有那閑工夫見你。”先前那人得意道:“韓秀寫的是春山之景,公主回的自然也是春山之畫,我有幸見了一眼,果真是栩栩如生,美不勝收!”
後者道:“……實在是公主先前那張畫像太美了,我看著畫像,就好似看到真人一般……聽聞公主最近又收了個女弟子,我家阿姐也是羨慕不已……”
兩人走出不遠,張文齊緩緩轉身,又有人擁簇著走來,張文齊連忙再次舉袖。
人群中,一人大笑道:“今日為兄請客,大家一起去春山居嚐嚐小火鍋,我聽聞這也是公主頗為喜愛的吃法……”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這火鍋古來有之,隻是春山居的小火鍋格外不同,聞著讓人食指大動,吃起來好像有一堆熊熊火焰,直逼我喉嚨。那味道真是無法形容,偏偏叫人欲罷不能……”
“公主在自己府上也吃那小火鍋?要我說好是好吃,吃的時候未免不大好看……當然,我不是說小火鍋不好,實在是難以想象公主吃小火鍋的樣子……”
眾人一陣大笑,隱約又聽當中一人道:“公主自然與我等凡俗不同,陳兄要是好奇,下次公主再來藏書閣,陳兄自可當麵問之……”
張文齊臉色忿忿的直起身來,前邊又有學子走過。張文齊連忙低下頭,扯著趙成往前走,不悅道:“豈有此理,公主名諱居然人人掛在嘴邊……”
趙成瞅了他一眼,心想現在又非前朝,街上騎馬遊玩的女公子不知有多少。公主又非未出閣的少女,怎麽便不能和人親近,交友來往?
他家少爺也是,早前不知道珍惜,現在後悔也晚了。
他每日進京,知道現在京城裏的文人最愛給公主寫詩。不管是詠物詩,懷古詩,還是諷喻詩,送別詩。不管這些詩文與公主有沒有關係,總之寫好了送給公主,題目上寫上感懷二字。若是公主覺得好的,這詩立刻便能揚名。
你還別說,公主雖不會寫詩,卻極會鑒賞。這半年來她欣賞的,給過回應的六首詩,據聞每一首都是名作,日後必能流傳千古。
……有了這層淵源,不止公主能借此在史上留名。趙成覺得,他家少爺隻怕也少不了留下幾句話,讓人知道公主與他來龍去脈。
這樣一來,他家少爺心心念念的青史留名……隻怕留的都是惡名了。
這話他不敢說出來,心裏卻忍不住腹誹。
所以他才覺得公主小心眼,他家少爺也是一步錯,步步錯。公主明知他想要什麽,卻通通將之奪走。等著吧,少爺現在還能鎮定,日後明白過來,非崩潰不可。
趙成不吱聲,張文齊也沒在意。他現在滿腹牢騷,既怕被人看見認出來,別人說著話走過,他又忍不住豎起耳朵聽。遮臉聽了兩句,心裏又怒火中燒,不是滋味。
聽著聽著他也明白過來,原來公主每隔七日都會來藏書閣一趟,今日剛剛才離開。張文齊想要見她,已錯過了時機。
張文齊不免心中酸澀,心想公主怎麽就不等等他。
再聽旁人提及公主,心裏更加憋屈,同時也有種隱秘的自得——公主畢竟曾是他的妻子,曾那樣鍾情於他。
這時又有人從旁走過,張文齊聽到有人道:“……我也想給公主寫詩。”
眾人大笑:“你這舞槍弄棒的武夫,你寫得出來麽?”
先前那人道:“就是寫不出來麽,頭疼。不過我看公主沒有再嫁給文人的意思,說不定我還有機會。”
武夫還敢肖想公主,張文齊頓時按捺不住,冷哼了一聲。
他不哼還好,這一出聲,那群人頓時看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折騰半天,用app更新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