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蔡氏兄弟
字數:7368 加入書籤
nbsp; 大相國寺不遠處便是繁華的禦街,是皇帝出行的道路,禦街北端矗立一群酒樓。平日裏無數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在此地借酒吟詩,商議國家大事。就算是皇帝也會不時來此處消遣消遣,與民同樂。
酒樓層層疊疊,富麗堂皇,便是品味再刁鑽的人走到這裏也挑不出什麽毛病。宋代初期的皇帝生活檢樸,皇宮盡可能得古樸簡單。故此有人稱此處樊樓才是開封府中的第一樓。
樊樓之所以出名,除了達官貴人暗地扶持,這裏的歌舞美姬才是文人墨客,風流才子們蜂蛹而至的緣由。
此時正午,一樓大廳內,身著華美衣裳,帶著仆人丫鬟來此的食客擠滿了整個樊樓,上酒菜的小二們有時連過道也擠不過去。
“兩位公子,您的酒菜好了,慢用。我們酒樓的大廚可都是全國各地的食神,包您滿意。”滿臉汗珠的店小二端著精致的碗筷,散發油脂香味的菜肴,對著兩位文人打扮的青年道。
“行了,說得再好也沒一分賞錢。”其中一位紅衣青年笑罵道,不過嘴上說沒有賞錢,卻還是讓一旁的仆人打賞了小二。
另一名灰色衣服的青年道:“哥哥,這裏吃頓飯本來就破費,何必再花錢給小二哥呢。須知我們這次進京趕考,盤纏已然不多了。店小二每日跑堂,所得打賞不會少的,哥哥又何必花錢充大佬呢。”
“元度所言極是,哥哥我花錢確實是有些收不住手。”紅衣青年笑道,“過幾日便考試了,憑我們兄弟二人的一身才學,莫非還不能名列三甲不成。這盤纏花完也便花完了吧。”
灰衣青年道:“哥哥想得差了,如果天子賞識,金榜題名,那時少不了上下使錢打點關係。如果兄弟我發揮不好,卻也無錢回鄉了。”
被稱為兄長的紅衣青年笑道:“元度有所不知,當今參知政事王介甫與我私下感情甚好,也曾舉薦哥哥入朝為官。這上下關節我早已經安排妥當了。”
“王安石雖得當今天子的重用,但支持他變法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朝中文武反對的聲音反而是不少。”灰衣青年卻反對道,“王介甫本月初才被提拔為參知政事,上任不足半個月,變法事宜目前連議案都沒有頒布出來,憑他目前在朝中的人脈還不足以幫哥哥平步青雲。”
頓了頓灰衣青年揶揄道:“除非那王介甫看上了兄長你一表子人才,招你做了個上門女婿。我可是聽說王介甫的女兒不但知書達理,而且生得閉月羞花。我想家中多個如此賢淑的嫂子,爹爹他們會開心不已啊。”
紅衣青年反應過來,伸手拍了兄弟一下:“莫要無理,王介甫隻是與哥哥相聊甚歡,我以師禮待之。絕不敢為了自己前程,對其女眷做出輕薄的舉動。”
灰衣青年剛要說話,隻聽得一串“叮鈴鈴”的鈴鐺聲傳來。青年心中好奇,忙往聲音發出的地方望去。
隻見是位須發皆白的道人,一手持一支浮塵,一手又牽著一青衣童子。那清脆的鈴鐺聲自是從童子手中發出來的。
“看他們模樣確實有幾分得道高人的姿態。”紅衣青年瞟了一眼,隨後說道。
灰衣青年道:“如果連模樣都騙不過世間的人,他們說的話,賣的符又有幾個人會相信呢。”
搖了搖頭,紅年青年道:“元度不知道世上真的有能人異士嗎,他們可以口吞寶劍,化符為兵,十分的厲害。”
“那不過是騙人的把戲而已,這開封府中他們也走不脫,我去看看他們的笑話去。”灰衣青年學習儒家真言,自然是不肯相信鬼神之事。
《論語.述而》講,“子不語怪力亂神。”
灰衣青年當即離開座位,走向那道人與童子,先行了一禮道:“道長,學生蔡卞有禮了。”
道人微微點頭,如今天下佛教和道教盛行,有讀書人禮敬他們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雖然說科舉考試拜文曲星,求子拜觀音,灶前拜灶君司命。但是中國的神仙太多,如果不是正兒八經的祭祀,不管你拜誰都沒人管你。
道人看著名為蔡卞的灰衣青年道:“公子身材挺拔,麵冠如玉,衣著更是華美,真是人中之龍啊。”
蔡卞見他滿口都是些江湖騙子的相麵之談,心中更加肯定這道人隻是個騙子而已。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道長原來精通相麵掐算之術,不知道能不能給學生算一算前程。”蔡卞表麵笑嘻嘻,心中mmp道。
“公子,老道一路奔波,才到這開封府內,見這樊樓雕梁畫棟,便和小徒進來看看。到如今還沒有進食米水,不如容老道坐下和公子細說。”道人撫摸自己雪白長須道。
蔡卞此時已然確定這是個騙吃騙喝的遊方道人,轉念一想,心中有了些許捉弄之意。
“道長來這裏坐。”蔡卞將道人童子迎入自己和兄長的座位上,瞄了一眼童子,見童子朱唇玉麵,長得端的可愛。
蔡卞心中一歎,如此童子卻整日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自己生在富貴人家,從小錦衣玉食,心中有些慚愧,捉弄之意也小了不少。
“學生蔡京見過道長,不知道長在何處修行?”紅衣青年也對道人客客氣氣,不過他畢竟年長,直接問出,不似蔡卞孩子氣一般。
“原來是兄弟二人,端的不俗。剛剛貧道見令弟已是富貴之象,人中之龍。不想見到公子更為驚人,此為萬中無一的麵相,他日鶴立雞群,貴不可言。”道人上來先是一通職業化的吹捧,“貧道乃是薊州羅真人的弟子,如今外出修行,帶著小徒來大宋首都開封府見見世麵。”
“原來是羅真人的弟子,令師在薊州名聲遠揚,蔡京也有所耳聞。”蔡京臉上神色如常,至於他是不是真的知道薊州羅真人,薊州有沒有這個羅真人,就不得而知了。
蔡卞一旁道:“道長請吃茶,我去向小二討些筆墨過來,好叫道長給我們兄弟算上一卦。”
“多謝公子。”道人絲毫不怯,應了下來。小童在一旁說:“師傅,我想吃這個。”
童子指的是一盤“圓歡喜”,是種以砂糖紅豆裹上生糯米粉,在大鍋中煮成的甜食,類似後世的湯圓。
宋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技術已經成熟,加上酒樓的大廚技術精湛。這“圓歡喜”此時正散發誘人的香甜氣息,引得小孩止不住地咽下口水。
蔡京見了這粉雕玉酌的童子也是十分歡喜,伸手盛了碗湯圓給小童。小童接過精致的碗器,呡了口湯,生出極為滿足的表情。
蔡京哈哈笑道:“這童子真是可愛,我都想收他為義子了。”
道人搖頭道:“他父母健在,我可做不得主。”
此時,蔡卞持筆墨紙硯:“道長,筆墨在此,給我們兄弟算上一卦如何?”
蔡京道:“元度不得無禮,待道長用過午飯。”
“無妨,兩位公子請將各自的生辰八字給貧道。”道人點頭笑道。
蔡京蔡卞各執筆寫下自己生辰,遞給道人。道人接過一看,不住叫好。
“好字好字,貧道自認見過不少名家字畫,兩位公子的書法可謂遠勝前人。”道人賞看一番後,也不掏銅錢竹簽,隻是雙眼微眯,嘴唇不住地動著。
蔡京蔡卞側耳傾聽,隻是一句也聽不見。兩人麵麵相覷。
此時若是有江湖上的高手在此,或許能認得,這是一招叫“傳言入密”的法門。將聲波凝練成一道細線,隻有對話的兩個人才能聽見,旁邊的人靠的再近,也是一個字也聽不見。
“道長見笑了,學生和舍弟師從蔡襄,自幼學習書法,如今也隻是皮毛而已。”蔡京答道。
“丁亥年是個豐年,公子果然是貴人降世。貧道觀公子麵相如虎,是將輔之才,他日必定位列三公。”道人絲毫不吝嗇褒獎之詞。
饒是蔡京臉皮不薄,被人往shi裏誇也受不了。
蔡卞問道:“不知道今年的考試,我們兄弟成績如何?”
“30秒內轉發這條錦鯉……呃,不對不對,貧道是說,兩位大人他日必中科舉,無須擔憂。”道人剛剛在傳言入密,現在慌忙回答。
“原來如此,等我們考中科舉,確實要謝過道長吉言。就是不知道道長有什麽驅魔降妖的本事?讓我等肉眼凡胎開開眼界。”蔡卞不依不饒。
道人答道:“世上沒有妖魔,又怎麽會有降服妖魔的本事呢?”
“你不會降妖?”蔡卞哈哈一笑,以為道人承認自己沒有本事。
道人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道:“我不會,但是你會。”
“我會?”蔡卞問。
“你二人他日登上金鑾殿,輔佐皇帝,蕩平奸邪,驅逐外寇。你說這是不是降妖除魔的本領?”道人笑道,“二公子,你如果不相信貧道的話,隨我來,聽過貧道這幾句話你自然就會相信了。”
蔡卞看了旁邊兄長蔡京,道:“哥哥,我和道長去講幾句話。”
蔡京抓著他的手道:“你去吧,萬不可衝撞了道長。”
蔡卞答應了,找小二尋間僻靜之處,帶領道人來到一間閣中。
“你有何事單獨和我說?”此刻蔡卞不要顧忌他道人身份,在他看來這道人百分之百是騙子。
“真要我說嗎?”道人撫摸自己的白胡須,“放心,建國後不許成精。這世界上也沒有神魔鬼怪,貧道隻是個凡人而已。”
“你你你……你……”蔡卞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你是界外之人。本名蔡基,在家看***的時候魂穿,在本朝已經度過十年了。”道人忽然說道,“咦?***是誰?無量天尊啊,貧道可是什麽也不知道。”
“你是人是鬼,你是誰?”蔡卞已經麵無人色,冷汗浸濕了他的後背衣服。
“貧道是薊州羅真人的徒弟,我和你們兄弟碰麵後說的話沒有一句假話。言盡於此。貧道該走了。”道人笑道。
“等一等!等一等!”蔡卞大叫道。
“公子還有什麽話說?”道人問道,語氣平和,不慌不忙。
“你竟然知道我的來曆,可不可以告訴我,我能不能回去,回我以前的地方和時間裏去?”蔡卞急忙道。
道人笑道:“本朝風起雲湧,群星薈萃,這是大好男兒建功立業,揚名後世的大好時機。你為什麽要執著於回去呢?”
“建功立業,揚名立萬?我呸!蔡京是誰你不知道,他日後是“六賊”之首。我也會被他牽連,遺臭萬年,哪有什麽名聲可言。”蔡卞怒道。
“蔡京是你兄長,你比我清楚他的為人。你是相信自己的血脈,還是相信後人的說辭呢?”道人平淡道,“你來這裏不稀奇,本朝界外之人少說也有三五千人,不是每個人都有公子你這麽好的出身。有的人餓死街頭,有的人剛到此界便消亡了。你有何不滿意呢?”
“三五千人,這麽多。那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蔡卞的確是被這個數目震住了。
道人:“總之的確有這麽多人。”
“我當真不能回到二十一世紀,我家裏還有親人啊。”蔡卞聲淚俱下,苦苦哀求道,“我相信大師了,大師你神通廣大,送我回現世吧。”
蔡卞十年來一直在內心深處埋藏著自己穿越的秘密,也經常會想念現代世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作為家中獨子,剛剛工作不久,隻等以後賺錢了給父母養老。父母突然發現自己不見了,該有多麽焦急絕望。蔡卞回去的心思簡直在吞噬他的心,焦急快要淹沒他了。
“公子在本朝十年,如果一走了之,你現在的雙親又該如何?你離開,蔡京就會和你記憶中的蔡京一樣發展了,莫非你和他相處十年,就沒有一絲手足之情麽?”道人沒有急著回答蔡卞,反問道。
蔡卞沉默,他在宋代生活了十年,從一開始的抗拒,到現在已經將家中二老當做自己的真正父母。
古人有過繼的說法,收養同宗同族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視若己出。
蔡卞有段時間這樣想過,自己原本也姓蔡。或許是冥冥之中,命運將自己過繼給了現在的父母吧。
“你也不用太擔心,據我所知,有過界外之人重回現世的先例。”道人忽的說道。
“什麽?有人回去過?那人是誰?”蔡卞追問道。
道人笑說:“下一章再告訴你。”
…………………………………………
公孫勝道:“貧道幼年飄蕩江湖,多與好漢們相聚。自從梁山泊分別回鄉,非是昧心:一者母親年老,無人奉侍;二乃本師羅真人留在屋前,恐怕有人尋來,故改名清道人,隱藏在此。”——《水滸傳五十三回》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