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見神宗
字數:4777 加入書籤
nbsp; 神宗喚來太醫,王安石隨太醫下去,包紮額頭的傷勢。
禦書房中隻留下年輕的神宗和一臉陰沉的司馬光。
“司馬愛卿,王參政所說的變法事宜,與國與明,都是良策。為何你與眾大臣如此反對變法呢?”神宗揉了揉酸脹的雙目,他昨日批閱奏折又一夜沒睡。
司馬光:“臣不同意變法,因為臣忠於大宋;王介甫主張變法,隻因為他忠於他自己。”
神宗歎息,“王參政衷心為國,愛卿此言差矣。”
司馬光指著自己的心髒,正色道:“臣的心中隻有大宋和陛下,而王介甫的心中卻是宰相之位,權柄才是他的目的。臣與此人同僚多年,深知此人心性。”
神宗抬手製止司馬光繼續往下說。
誰知司馬光偏做不知:“王介甫狂妄自大,數典忘祖。有祖宗之法不依,反倒指責古人多行不義。臣聽聞此人多次妄議本朝太祖是竊國大盜。”
神宗不悅,“王參政隻是無心之言。朕的祖輩素有謀略,引得各路將帥前來陳橋,趁機兵變。王參政隻是據實而述,至於‘竊國’二字,想必是周朝之後故意栽贓罷了。”
“臣領旨編纂史書《資治通鑒》,遍查古籍,又尋求人證物證,終於讓臣得知當日真相。那日太祖在陳橋,不但沒有發起兵變。反倒是各路將帥見太祖仁義待人,有帝王之象。黃袍加身,太祖再三推卻,隻是各路將帥苦苦哀求太祖,太祖不得已才登基。太祖還天下太平,四海之內,百姓無不稱頌。”司馬光娓娓道來,“此非臣一人之言,朝中各大臣也可證明,臣所言非虛。”
說著,司馬光從懷著掏出一張名單遞給太監,太監急忙呈給神宗。
敢情你們這些大臣都喜歡隨身帶名單。神宗暗自好笑。
接過司馬光呈上的名單,神宗吃了一驚:“竟有這麽多大臣?連東坡學士都為此證明,這……”
司馬光:“此事確鑿無誤,和當載入史書。兵變之說係謠傳,隻因未有官方說法,才會讓謠言四處傳播。”
沉吟半響,神宗道,“既然事實如此,便如此記載吧。”
“陛下,太祖統一天下,我朝無論經濟文化還是軍事科技,都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強盛。這正表示古人之法,才是良策,隻是我們後人愚鈍,如今大宋才日漸貧弱。”司馬光拱手,對神宗陳述自己的政見。
神宗抬手,放在自己膝蓋上,身子拱成一隻蝦米:“朕意已決,變法之事,如箭在弦,不得不發。”
司馬光沉默,知道神宗的心中,始終認為王安石才是他的心腹。良久才拜倒:“微臣不能替皇上分憂,臣告退。”
“去吧。”神宗點頭,又翻看起蔡卞的試卷來。
不一會,王安石腦門上頂著包紮的布條,走入房中。
此時,神宗正和一個模樣乖巧,看起來便極為伶俐的小太監講話。
小太監躬身領命,和王安石擦肩而過。卻說他也不多做停留,徑直地走出了皇宮。
蔡卞此時已經和哥哥蔡京離開了醫館,重新在考生的客房內休整。仆人正在收拾行裝,不多日,他們兄弟就離開開封府,回福建老家。
離開醫館的時候,蔡卞沒有見到王珂。顯然這丫頭先一步回王府了,蔡卞心中有些失落。
此刻,他正猶豫是否在離開京城之前,去拜訪王珂。講真心話,他對這丫頭著實很有好感。
外麵響起“咚咚”的敲門聲,蔡卞猛的抬頭,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幻想她出現在任何地方。
蔡卞急忙去打開房門,門外自然不是他念念不忘的王珂,而是十來歲的少年。
“你是何人?”蔡卞想了又想,自己的確不認識這少年。
少年看著蔡卞:“咱家是宮中的太監,陛下著咱家來請先生入宮。”
蔡卞的腦子沒轉過來。這就好比你在家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突然有人敲門告訴你某大大要見你,你第一反應肯定是不相信。
蔡卞此時便是這樣的。
“咱家請你入宮,陛下看了先生的考卷,覺得先生的文采過人,特地召見你。”小太監正是奉旨出宮的太監。
蔡卞無可奈何,皇帝召見是不能不去的,也不敢不去,“煩請帶路。”
小太監略一輕笑,在前麵帶路:“先生的文采既然能讓陛下都刮目相看,想必是極為過人的。想必這次科舉,先生必是狀元郎了。”
這小太監一直在宮中侍奉,明知皇帝已經將蔡卞列為落榜生,但恭維的話,向來是他們太監的拿手絕活。
蔡卞不知道皇上為何召見自己,回想自己的考卷作答。
隻是這兩日發生了不少的事情,他考試也不過是正常答題,並未有靈感乍現的情況發生。早已不記得詳細的考題了。
蔡卞其實擔心的是自己無意中寫了犯忌諱的言論,觸怒了皇上。在古代,文人是不能亂說話的,可能隻言片語都會被有心人利用,成為禍根。
懷著忐忑的心情,蔡卞隨小太監走進皇宮。一路上,小太監不停和蔡卞攀談。蔡卞也不時回答他問題,最令他震驚的是此人正是童貫。
童貫,是北宋的權宦,也是“六賊”之一。據史書記載他幫助蔡京成為宰相,蔡京後來推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水滸傳》中記載他奉命征討宋江的事跡。當時的人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
童貫見蔡卞麵露驚容,問道:“先生聽說過童貫的名字麽?”
蔡卞平複了心情:“沒有,隻是童姓稀少,在下有些奇怪罷了。”
點了點頭,童貫和蔡卞穿過皇宮的樓宇,朝禦書房走去。童貫有宮中的腰牌,又奉了皇上的口諭,一路上也無人盤問。
蔡卞雖然腳步匆匆,來不及細細觀賞皇宮的布置。但匆匆幾眼,卻也感受到皇宮的古樸莊嚴。
後世的蔡卞也去過故宮,那皇宮的富貴華麗遠超眼下,但卻物是人非。故宮也不過是衰敗的古代皇朝遺留下來的一具空殼而已。
眼下的皇宮雖然不如故宮豪華,卻是大宋的權力中心,是這個朝代強大中國的心髒。
蔡卞身處其中,也忍不住感覺到一陣壓迫感。
“先生,前麵便是禦書房了。先生留神,皇宮不比別處,請謹言慎行。”童貫領著蔡卞進了禦書房。
這是蔡卞第一次見到神宗。那是個年紀很輕的男子,他的臉上帶著在他這個年紀難以流露出的疲憊。
王安石在一旁,他也看見了蔡卞,朝他點了點頭。
蔡卞向神宗行禮,不敢抬頭看神宗。
神宗對李憲道:“給蔡卞取張椅子來,今日朕不是皇帝,隻是個學生,和你們一同學習。”
小太監童貫忙道:“此等小事,咱家去取便是了。”
神宗點頭。
蔡卞鬆了口氣,既然皇上態度不錯,說明不是準備砍自己腦袋。
“你的試卷本是上好的答卷,可按規矩成績作廢。你要有心理準備。”王安石在一旁道。
蔡卞向神宗道:“在下違規,自當按規矩辦事。”
神宗展開他的試卷:“你對政事很有見解,朕讀了你的文章,頗有感慨。你對本朝變法有何看法?”
蔡卞不慌不忙,說出那八個字來:“實事求是,改革開放。”
………………………………………………
貫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有度量,能疏財。後宮自妃嬪以下皆獻餉結內,左右婦寺譽言日聞。寵煽翕赫,庭戶雜遝成市,嶽牧、輔弼多出其門,廝養、仆圉官諸使者至數百輩。窮奸稔禍,流毒四海,雖菹醢不償責也。——《宋史·童貫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