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假死脫身的林靈素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A+A-




    原來他這位新收的徒弟,竟是本應早就過世的林靈素。

    林靈素之赫赫威名,在十幾年前的北宋徽宗朝,那可真是放之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就算是擺在如今,也是聲名不減,隻要是提及林靈素之名,天下的每個士子都能說道上幾句。

    其原是蘇東坡的書童,後來入廟當了和尚,遭欺壓又改投道門;因為道法高深,被宋徽宗拜為座上賓,極得恩寵;力圖發起過改佛運動,立誌要將天下佛寺化為道觀,將天下僧侶納為道士;與蔡京、童貫之流在朝堂上鬥過招,不落下風;後因與崇佛的皇太子爭執不休,被宋徽宗怒斥,自此隱退溫州,不久便傳出了去世的消息。

    即便是再過個幾百年,其在道門之中的威名隻會愈加高漲,被後輩推尊稱為神霄派雷法祖師。

    至於他為何會死後重生,還出現在這裏被孫山碰到,細說起來,訣竅全在“假死脫身”四個字上。

    終觀其一生,真可謂是波瀾壯闊,令人驚歎!即使假死之後,十幾年來依舊承載著世人的非議。

    孫山聽他說完,也是慷慨不已。縱使心中早有猜測,邊聽邊印證之後,他對其中的一些事情,依舊感到驚異,譬如其中牽涉到蘇軾的那一段經曆。

    蘇軾如此偉光正的人物,可惜一生之中,卻屢屢遇人不淑。他曾先後收過兩個書童,就都不是什麽好人,其中一個名叫高俅,另一個就是林靈素。

    …

    今日這一番折騰,孫山突然之間多了一個道士徒弟,這徒弟竟然還是赫赫有名的林靈素。

    事到如今,雖不知衝虛老道這個徒弟是怎麽想的,但孫山這個師父卻是有些後悔了。

    林靈素其人如何?

    在天下的讀書人眼中,他就是禍亂徽宗朝的無恥妖道。

    作為注定要流傳千古的國之正史,《宋史.林靈素傳》裏麵對其用詞也是以厭惡為多,將他描述得極為不堪,幾乎要把他歸為佞臣之流。

    現如今的南宋文壇,更是有人抨擊他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幾乎將靖康之難的全部罪過,都推到他一人身上。

    反正不論如何,說來說去,林靈素的名聲都和一個“好”字不沾邊。

    收了這樣一個人為徒弟,細論起來,這事全是他自作自受,誰讓他隻圖一時爽快,立下了鬥法賭約,還非要逼著人家老道士拜他為師。

    若是讓世人知道他收了林靈素當徒弟,恐怕自此之後,他孫山就得對南宋官場永遠說再見了。

    甚至就連從商之路,也會從此變得坎坷無比,畢竟現今是個官本位的時代,商賈要做生意的話,根本就無法避免與官府打交道。

    好在今天這事兒,到目前為止,還不算太過糟糕,起碼衝虛老道乃是林靈素的真相,還沒流傳出去。

    孫山為了以防萬一,出聲詢問道:“徒兒,知道你真實身份的人都有誰?”

    衝虛老道回道:“除了我本人,還有師父你知曉之外,其他人裏麵,隻有我座下首徒薩玉堅,因為跟隨我的時間較早,也了解部分真相。”

    “你確定?”孫山仍有些不放心,“真的再也沒有第四個人知曉?你女兒蕭玉真呢?”

    “師父放心,玉真雖是我親生女兒,可以前的事情,徒兒從未告訴過她半句。靈堅雖然清楚徒兒的真實身份,但他曉得此事輕重,絕不會多嘴往外說。”衝虛老道保證道。

    孫山聽了,思量半天,最終還是微微點了點頭。

    薩守堅這位未來的道門天師,行事與秉性皆正,他自然是相信的,甚至比對衝虛老道本人,還要勝過幾分。

    “你自己名聲如何,你自己最為清楚,也不用為師多說。”孫山板著臉,用教訓的口吻說道,“為師立誌將來是要走科場正途的,若是你的真實身份泄露出去,後果如何,想必你心中有數。為師隻要求你日後行事低調一些,別再像昨天那般,搞得人盡皆知。你可知道,如今蘇州城裏已經有人在懷疑,衝虛觀和當年你們那夥道士大有幹係了。”

    “這…這是真的?”衝虛老道麵色一變。

    “為師騙你作甚?昨日來時,為師在路上結識了一個讀書人,據他講……”

    孫山將來時範直元對他說的話,原原本本的複述了過來,直聽得衝虛老道麵色又是一沉。

    “師父放心,徒兒明日便對外宣布衝虛觀不再對外人開放,徒兒也宣稱自此閉關,不再露麵。”

    雖然得了衝虛老道的保證,可孫山這心裏麵,還是有些患得患失。

    畢竟這事牽連太大,一旦事泄,他這輩子可就別想再過什麽安穩日子了,那些讀書人還不得吐唾沫將他淹死,還有其它的麻煩恐怕也斷不了。

    若真落到這般田地,那他可就真的生不如死了,或許還真不如自殺之後,再投一次胎來得省事。

    “徒兒,為師與你商議個事兒。”

    孫山一張口,便引得衝虛老道將目光投了過來。

    “你看,咱們之前的鬥法賭約,權當它從沒存在過如何?日後你修你的道法,我過我的日子,我不再是你師父,你也不是我徒弟,你我自此兩不相幹,就當今日這一切從未發生過。”

    先前逼迫別人拜師的是他,見了麻煩又要甩手不幹的也是他。如此反複之言,光想一想都有些惹人嫌棄,可他就是鬼使神差般的講了出來。

    “師父,你此舉如同叛教。”原本一臉正經的衝虛老道,聽了這話瞬間麵色劇變,幾乎是用喊著說道,“依照本觀道律,叛教是要承受五雷轟頂之刑的。”

    孫山臉色一寒,厲聲冷哼道:“你這孽徒!莫非還敢對為師執行雷罰?”

    “徒兒不敢。”衝虛老道突地跪下,“師父有過,徒弟願代之。”

    “算了,算了,起來吧。你就當為師剛才那番話,是在放屁吧。”

    孫山揮揮手,趕緊絕了這個話題。

    衝虛老道起身之後,兩人就這般大眼瞪小眼,不知該如何交談下去,氣氛一時間十分尷尬。

    孫山輕咳一聲,趕緊轉移話題:“徒兒,外麵都在傳聞,你已經活了百餘歲,這是真的嗎?”

    “外界的傳聞都是謬談,讓師父你見笑了。”衝虛老道尷尬地捏了捏鼻子,如實解釋道,“徒兒生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若是算到假死那年,正好四十五歲。如今又在此間苟活了二十二載,如此算來,徒兒如今才虛歲六十七,距離百歲之齡還差著遠呢。”

    他早先見衝虛老道一副白發長須的樣貌,再加上長得骨骼清奇,頗有幾分活神仙的賣相。憑此模樣,就算是對外聲稱百歲高齡,別人也輕易分辨不出來。

    孫山之前雖然不相信衝虛老道真的活了百餘歲,但在他看來,就是沒過百歲,起碼八九十歲應該有吧,卻沒想到隻有區區六十七歲,這可就稀鬆平常了。

    他本來還計劃著,向衝虛老道討要一個養生的方子,自己也嚐試一下。

    畢竟長生不死,誰人不愛?若是真有什麽養生長壽的秘方,自會引得他即心動又神往。

    可惜,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兩人又交談了一陣,孫山便再也沒了談下去的興致,直接揮揮手轟走了衝虛老道。

    …

    他直接來了個鳩占鵲巢,躺在衝虛老道的床榻上,閉目休息起來,可他一時卻又睡不著,腦海裏不自覺地便浮起了今日諸事。

    今天這小小的衝虛道觀,帶給他的衝擊可不小。

    一個王靈官,一個薩真人,一個林靈素,這師徒三代,全是道門神霄派赫赫有名的領袖級人物。

    特別是那個看似傻乎乎的曾徒孫王靈官,在後世尤為出名,被人尊為道教護法神,其地位與佛門的韋陀幾乎相當。

    甚至就連《西遊記》中,都有這家夥的出場戲份。在吳承恩老先生筆下的原著之中,孫猴子大鬧淩霄寶殿,玉帝惶恐,眾神走避,出手的諸路神將無不落敗,唯有這王靈官,卻能與孫猴子鬥得旗鼓相當,不分勝負。

    孫山在前世看過《西遊記》原著之後,出於對王靈官戰鬥力的好奇,曾在網絡上搜索過,其中有一條分析說得很是在理。

    《西遊記》成書於明代,而明代恰好也是王靈官成名的時間。

    據說,明成祖朱棣對王靈官極為推崇,直接在紫禁城中修建了一座規格頗高的天將廟,專門用來供奉王靈官。

    古語有雲: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了皇帝帶頭,民間自然紛紛效仿,一時間各種靈官廟觀遍地開花,以致於有明一代,王靈官在百姓之中的影響頗大。

    就如同21世紀的網絡文學一樣,吳承恩老先生寫書,也是要賣錢糊口的。為了增加讀者數量,討大眾歡心,王靈官這位明代影響巨大的道教神仙,勢必也要登場走一遭的,並且被設置的戰鬥力還不能太弱。

    孫山也沒料到,他這三個徒子徒孫裏麵,竟有兩個未來的神仙,而他作為長輩,也不知將來能否混個神仙當當?

    閉著眼胡思亂想了好一陣,他還是睡不著,幹脆翻身而起,推門往外走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