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
字數:5554 加入書籤
常小刀的家書是四月初五送到威遠鏢局的,那時常大娘已經在路上。常小刀惦記親娘,左等右等盼了二十來天,總算把親娘給盼來了。臨進京的前一天,常大娘還花錢雇了人,先頭給他送信兒。
這一天正趕上月末開小集,三丈來寬的青石板路上擠了不少人,常大娘和孫春秀坐在馬車上慢慢前行,掀開簾布看著外麵的熱鬧,既驚又羨,滿臉笑容,像是要被京城的繁華迷了眼。她們昨天坐驢車到的城外臨縣,想著歇息一晚再進京,不想一大早鏢局那邊派了馬車過來,現下坐在寬敞的馬車裏看著京城的光景,常大娘心裏念佛,他們家小刀這麽爭氣,讓她臉上也有光。再看身邊的春秀,想著等她和小刀成了親,再生個大胖小子,這往後的日子也沒什麽可求的了。
此時,常小刀站在台階上,正抻長了脖子往街口看,可人還沒影呢。大約一柱香的功夫,他跟守衛的幾個夥計說笑了兩句,再一回頭,看見鏢局的馬車正徐徐過來,臉上立刻揚起笑意。好多年沒回家,這馬上要見到親娘,心裏止不住的高興和激動,等馬車挺穩了,常小刀一個箭步上前,“娘……”
常小刀扶著他娘下車,兩母子相對,不待開口都紅了眼圈。須臾,常大娘拍拍小刀的手,“娘好好的,多大個人了還這樣,沒得讓人笑話。”
“看他們誰笑話我。”常小刀一揚頭,幾個夥計趕緊笑著跑過來,一邊跟常大娘問好一邊張羅著搬行李。
看著周圍人忙活,常大娘猛回過神,“你看娘這記性,來,見見你妹子。”回身拉過孫春秀,道:“春秀啊,這是我家小刀,你常大哥。”
孫春秀雖然不大好意思,但還是見了個禮,軟聲道:“常大哥。”
常小刀看著眼前的大姑娘先是一愣,半餉,訥訥地點了下頭,對他娘道:“師父他老人家正等著,進去吧。”
顧威念著小刀他娘大老遠來一趟,讓家裏人都到花廳見一麵。常小刀平日裏人緣不錯,從前院正堂過來,看見的人一口一個‘常爺’的叫著,這邊為了給他做麵子,顧孟飛老老實實待在鏢局,愣是回絕了小興王相邀一起遊船的帖子。隻是家裏的人都往廳裏一座,這陣仗也是夠唬人的。
常小刀帶人進來,大家見了麵,常大娘先是送了家裏種的瓜菜還有鳳陽的藤茶作表禮,又介紹了孫春秀。之後,顧威和宋氏跟常大娘敘起家常,說起了小刀老家的情況。顧芊芊在一旁打量孫春秀,這姑娘身量勻稱,圓臉盤柳葉眉,生得一雙笑眼,看起來十分喜氣秀美,雖是穿著碎花布衣,但看著倒有幾分小家碧玉的氣質。常小刀有這等豔福……顧芊芊微微一笑,旁邊的葶葶跟她擠擠眼睛,想來是跟她想到一塊去了。
“這剛到京城定是有不慣的地方,大嫂子有什麽需要盡管說,孫姑娘沒什麽事多到家裏走動,陪芊芊和葶葶說說話。”宋氏道。
趙月娘接了這話,又說:“正是這個理兒,都是一家人。這麽個水靈靈的姑娘,可見小刀是個有福的。他這幾個兄弟可都不如他。”
別看常小刀平時大大咧咧,提到這種事,那一張老臉也是隱隱發紅。周一釗和季錦倒是麵色如常,不過顧孟飛為人機警,聽二娘這話要扯遠了,為避免苗頭不對,趕緊給顧芊芊使了個顏色。
“二娘!”顧芊芊嬌嗔了句,不讓她再說些打趣人的話。她又看常大娘剛才一直側身挨著椅子邊坐著跟爹娘說話,知她還是見生,站起來道:“爹、娘,既是一家人,以後常來常往也方便,大娘和孫姑娘一路顛簸勞頓,不如讓他們先去歇息,也好讓小刀與大娘好好敘敘母子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芊芊說的是。”宋氏和顧威點頭。
顧威道:“小刀啊,你先去吧。”
……
常小刀租的地方離鏢局很近,見方的小院子已經被打掃地幹幹淨淨,有一間正房,東西各一間房,還有間小廚房,灶台也是現成的,常大娘和香秀兩個人住盡夠了。
“師母原是想讓您和春秀住在鏢局裏,我想著您還是住外麵自在,便租了這個院子。”常小刀幫著春秀把帶來的家當行李放進西屋,一邊扶著老娘進正房一邊說。“隻是這裏就您和春秀,我想著找個小丫頭來……”
“娘身邊有春秀,你一個大男人不用管這些,隻忙你鏢局裏的事。”常大娘盤腿兒坐在正房的通鋪上,隔著窗戶瞥了瞥西屋那邊,笑問:“你跟娘說,覺得春秀咋樣?”
“我的親娘啊,我話跟人家都沒說兩句,能知道什麽。”常小刀被盯得渾身不自在,隻好回了這麽一句。這娶媳婦兒他是頭一遭,在鏢局裏跟光棍們待慣了看見大姑娘都不知道該說啥,就算覺得春秀好,可怎麽個好法也說不清,反正心裏高興是真的。
“你這傻小子,反正人給你帶來了,你要中意就緊著點心……”話沒說完,就聽見外麵有人敲門。
常小刀出了正房,孫春秀已經開了門,是顧芊芊身邊的瑤兒和芳兒。她們倆拎著食盒進來,瑤兒道:“常爺,小姐說大娘剛來,灶上肯定不及開火做飯,讓我們送這些過來。”她們把東西遞給春秀,也不多待,就走了。
快到晌午也該吃飯了,常大娘看著桌上擺的飯菜,又說了些感念鏢局的話。三個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常小刀看了眼春秀,又看了看娘欣慰的樣子,臉上笑著,心裏更多了幾分感動。
……
常小刀一家團聚,鏢局裏的人都為他高興,顧芊芊晌午過後也收到了好消息,娘說要帶她出門進香。本來不管是佛寺還是道觀,隻當作遊山玩水欣賞古跡,能出門總是好的,但是看娘和二娘說話的神情,她心裏隱隱覺得哪裏不對勁。
心裏有疑問,就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在這個家裏,顧芊芊隻要派出她的頭號眼線,想知道什麽也不難。顧葶葶整日跑進跑出,跟鏢局裏裏外外的人都熟,顧芊芊還不及睡午覺,她已經蹭蹭跑上了樓。
“我聽大娘院子裏守門的劉媽說,大娘找了冰人館的徐媒婆來說話,我也去套了我娘的話……”
顧芊芊從床上坐起來,看葶葶喘勻了氣,問:“娘和二娘想幹什麽?”
“讓你相親唄。”葶葶笑著說,“城東柳員外家的小兒子,好像是秀才,我娘說了,柳公子要是能再考個功名回來,姐姐你就是官夫人啦。”
“誰知道有沒有那個命。”顧芊芊哼道,接著又歎了口氣,“看來家裏這回真鐵了心讓我嫁人……”她頭疼地倒在床上,不知該怎麽辦才好。
第二天一早。
從鏢局出來往東走,一路上,季錦騎馬領著幾人在旁護衛,顧芊芊和顧葶葶跟著宋氏坐馬車顛簸了大半個時辰才到正覺寺。顧芊芊下了馬車一邊鬆筋骨,一邊打量著廟外的老樹,聽說這裏初一十五香火鼎盛,不過像今天這種普通的日子,香客不多,有點冷清。
正覺寺的占地麵積不小,門庭修葺得整齊。上了台階,走進大門,正中間擺放的諾大古銅香爐正香煙嫋嫋,上麵插著三根高高的香柱,每一根都有拳頭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般粗細,想必這爐子就有幾百斤重。寺廟乃莊嚴之地,踩著通往大雄寶殿那層層數不清的石階,顧芊芊不太情願的心思也漸漸平靜下來。
進到殿中,規規矩矩地跟著宋氏叩頭參拜。顧芊芊祈願,佛祖保佑:一願父母家人身體安康,二願諸事順遂,三願不要太快嫁人,即使有天出嫁,也希望能找個喜歡的白頭到老……雖然顧芊芊覺得自己有點貪心,但既然求到佛祖麵前,還是把想說的都說了,也不好藏著掖著。宋氏拜完,把搖簽的竹筒遞給她,顧芊芊搖了半天,終於掉出一根竹簽。她們起身出來,宋氏一邊讓季錦去添香油錢,一邊要帶著身邊的雲兒去解簽。
“你們姐妹倆去廟裏轉轉,不要走遠。”臨走前,她吩咐道。
顧芊芊與顧葶葶一對眼,慢悠悠繞過寺廟正殿,往後麵走去。
這正覺寺不愧是千年古刹,周圍素雅幽靜,小橋流水,清新怡人,花的香氣中混合了淡淡的檀香味,說不出的好聞。再加上誦經和木魚的聲音,不由得讓人變得平靜而安詳。
她們上了拱橋,便看見成排的禪房,不遠處立著座鍾閣,在旁邊是連著荷塘的假山,那裏有個人。顧芊芊踮著腳張望了一下,看來,那就是娘說的柳公子。抬手拍拍葶葶的肩,她若無其事地轉身,按事前商量好的,葶葶負責把人嚇走,她隻要找個地方坐等就好。
正覺寺裏禪房長得都差不多,拱門一個連著一個,說是找個地方坐坐,但繞了一會兒,人就繞暈了……這會兒左右景致都變了,顧芊芊不敢再往前隻好往回走,不知不覺拐進了回廊旁邊的小院子。這個院子很小,隻有正麵一間廳室,但院子裏種的兩株白海棠倒格外雅致。她上前幾步,發現裏麵香案上擺著牌位,香爐裏的香正燃著,顯然不是香客休息的雅室。
於是趕緊退出來,可外麵連著的不是禪房,而是一條石子小徑,再往前是一片幽深的竹林,望不到頭。一襲清風掠過竹葉,簌簌作響,四周無人,又因方才看見了牌位,更顯此處僻靜。顧芊芊感覺後背發涼,立刻轉身快走,好不容易繞出小院子,差點跟來人撞在一起——
“哎呀,姐姐,我找你半天了!”顧葶葶看見顧芊芊舒了口氣,生怕自己又把她弄丟了。
芊芊有點不好意思,拉著葶葶的手,說:“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幸好你找到我。怎麽樣,辦妥了嗎?”
葶葶得意地揚揚眉,“我不過稍稍嚇了他一下,那柳公子差點掉進荷塘裏。不過,姐姐你說,那書呆子會不會說出去?”
“這麽呆的人,應該不會。再說,他膽子這麽小,還敢跟鏢局家的女兒相親,說出去不怕被人笑話。”
兩個人漸行漸遠,說話聲也漸漸小了。
不遠處,粗壯的老槐樹上,被人擾了清靜的人睜開眼睛,不禁淡然一笑,想起了不久前的一幕:隔著回廊還有院子裏的草木假山,他看見一抹纖瘦的身影,那看不見的麵容似乎在得意地笑著,然後傳來她輕快活潑的聲音,“宋青舟,你要是再胡說八道,下次沒那麽容易放過你!還有,你不是有的是銀子,趕緊賠釗哥一整套紫砂茶具,不然把你趕出鏢局!”
淩熙唇邊扯著笑意,他平生第一次見到如此有趣的人,眺望著正覺寺寧靜致遠的景色,他懶懶地又慢慢閉上眼睛。可惜,又有人來打擾——
隻聽樹下有人,“德興錢莊的王掌櫃派人送來五萬兩到堂上,想贖他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一章已放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