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鹿鳴宴遵循古禮

字數:480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是著名的鹿鳴宴,在國子監舉行,這也是明朝開國以來一直雷打不動的規矩。 vw

    況且也得到邀請,跟新科舉子一起參加鹿鳴宴。

    況且這次沒敢規避,老老實實過去了。他若再躲痕跡太重了,回頭會被罵得更凶。

    午,賓為首的新科舉子共135名共同拜見陳以學和所有房師,然後在諸位老師的帶領下去聖廟祭拜至聖先師。

    孟梵君和練達寧等幾十位官員也陪同一起去祭拜。祭拜完聖廟後,又一起回到國子監,在國子監專門舉辦鹿鳴宴的一間寬敞無的大廳裏落座,仆役們悄悄給每個人茶後退出了。

    在這一天,新科舉子位於央,他們才是心所在,連陳以學這些人都隻是主持者和陪同者,更不用說孟梵君這些人了。

    況且和國子監選出來的十幾個太學生一起叨陪末座,算是預宴,這是一種殊榮,寓示他們下屆能舉,所以孟梵君才執意把況且找來,讓他得個喜頭。

    老夫子對你寄予甚重,切莫讓他失望。練達寧在況且耳邊叮囑道。

    是,弟子知道了。況且兩腿有些發軟,簡直不敢看孟梵君的眼神,好像他欠了老夫子八百萬吊錢似的。

    孟梵君隻是故意嚇唬他,其實心裏並沒有任何不滿,這次國子監舉的名額雖然少了幾個,可是收獲了一個解元,這可是大喜事啊,不要說他,連整個國子監的人都麵帶喜色,談論起來時自然離不開一個話題,這科的解元是下科的狀元,難道國子監真要出狀元了

    不要說南京國子監,是北京國子監也幾十年沒出過狀元了。

    國子監屬於國學係統,是國家最高學府和國家教育行政管理機構。

    國學體係源遠流長,從漢武帝時期也設立太學,後來兩晉時代也設有國子監,隻是並沒有發展開來,到了元朝,建立了初步完善的體係,府縣乃至央都有學校,這已經是後世完整的教育體係的雛形。

    到了明朝,這套體係已經非常完善了,縣學府學太學三級係統從到下,如果把縣學作小學府學作學,太學是大學,而且是集學士碩士博士為一體的最高學府。

    明初時,第一批從國子監畢業的學生奔赴各地,直接赴任各省布政使按察使,擔當封疆大吏之任,後續調到央任六部侍郎也有好幾個,可見朝廷對國子監的重視,後來科舉製大興,這套國學體係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衰弱,一個人完全可以不參加縣學府學太學的教育,直接由私塾考取秀才,然後自學考取舉人進士,在國子監的前途一點也不差。

    當然若是能從縣學開始,經曆府學太學這套體係,學習起來會較順利,畢竟自己學習,師資難找,有許多疑難問題找不到人解惑答疑,對經典著作的難免望會有生義的弊病。

    隻是這套教育體係能吸收的學員畢竟有限,許多人根本進入不了,隻能自己在家學習,偏遠地方的人隻能通過私塾完成基礎教育,後來的高級靠自學訪友拜師等途徑來解決。

    如況且沒經過這套體係,他是在家裏由父親教育完成基礎學習,然後全部自學,雖說拜了陳慕沙練達寧為師,也沒具體學到什麽知識,不是人家不教,而是他沒什麽要請教的,畢竟四書五經也那麽多東西,有古人的注釋尤其是國家製定的標準朱熹注解,自己讀起來完全能夠理解。

    當然,不請教老師需要有善於學習的天分,如果腦袋不靈光,還是在師資健全的學校學府接受係統教育為佳。

    鹿鳴宴依然遵循古禮,眾人席地而坐,坐下是一種特製的蒲席,麵前是一張矮幾,每人一張,恍然間仿佛回到了兩漢兩晉的時代。

    酒是好酒,菜一般了,是一個個托盤盛著大塊肉來,有一些還是三牲祭奠過孔子後撤下來的豬牛羊肉,每人桌子有一把解手刀,用來割肉而食。

    飲酒的杯子也是特製的爵,而不是流行的瓷杯瓷碗,這種爵是仿造青銅爵的,至於兩漢人是不是真的用這種又笨重又難看的爵來喝酒,說不清楚了。

    飲酒前,照例是孟梵君先致辭,感謝陳以學等房官,然後又鼓勵諸新科舉子再接再厲,三年後連戰連捷,拿下進士,所有舉人都聽得熱血沸騰,隻有況且聽得如同嚼蠟。

    隨後又是陳以學致辭,說了些什麽,況且故意把耳力塞住,不去細聽,反正也是能想象出來的那一套。

    陳以學說完後,孟梵君又站起來說了兩句話,卻是宣布,自即日起,新科解元周賓和才子況且算進入了國子監學習,江南四大才子兩人進入國子監,乃是國子監在他任以來莫大幸事雲雲。

    況且聽著都想把腦袋鑽到地縫裏去,因為所有人都不看賓了,眼光全都看向他,對他的好更甚於周賓。

    大師兄好。那十幾個預宴的太學生都俯身向前,向他致意。

    況且也隻好在席先向孟梵君致謝,然後向這些太學生回禮。

    況大才子,今日終於見到你了。一個新科舉子忽然叫起來,神情無激動,似乎忘了自己身在最的鹿鳴宴。

    客氣,客氣。在下乃後學末流,不值兄台如此。況且惶恐萬分。

    你也別客氣了,下屆老夫還爭取來做總裁,希望能親手取你做解元。陳以學笑道。

    況且真的想逃席了,可惜逃不出去。

    大師兄下屆必定解元到手。幾個太學生笑道。

    話題轉到況且,現場莊重肅穆的氣氛被破壞了,本來下一步應該由賓代表新科舉人致辭,這個環節被人全忘了。

    是,況大才子如果下場,解元是你的了吧一個常熟籍舉人笑道。

    我要是下場,進不來這裏了,隻能在門外觀望。況且苦笑道。

    他的意思是他要是參考,是隻有落榜的份兒,當然沒資格參加鹿鳴宴了。

    大家一笑,都當作是他的謙辭,實際也是如此,況且算不猜到題目,要是參加鄉試,舉還是有把握的,不過是名次高低而已,解元能否拿到手難說了,這次舉的舉人也有十幾個非常善於做應試章,思維敏捷,下筆更是如有神助,可惜是題目太偏了,令他們水平發揮失常,結果賓差了不是一籌,而是一等。

    賓這次的章如果評選是一等的話,其他人最好的也隻能勉強評二等了,其他的舉人隻能是三等。曆屆鄉試舉的章,沒有哪一屆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以前幾屆,競爭都是非常激烈,在前三名裏,有些房官為了給自己選的章爭取名次,都要吵得臉紅脖子粗,一時失控大打出手的情況都有,這次賓獲得解元卻是眾望所歸。

    鹿鳴宴登時變味了,大家都爭著向況且報名號,況且也隻能一一回應,陳以學等人也都微笑著看著他,讓他感覺自己好像是新科解元一般。

    這種情況也是第一次出現,曆屆鹿鳴宴的心都是新科解元,這次很滑稽,場麵有點亂,賓被晾到了一邊。

    賓倒是挺高興,這兩天他走到哪裏都是眾人觀瞻的對象,弄得他神經特別緊張快要崩潰了。這次參加鹿鳴宴,固然是難得的殊榮,他的神經卻也繃得快要折斷了,現在況且倒是無意幫他解了圍。

    況且啊,你現在也是眾望所歸,下屆要是不弄個解元,可對不起在座如此多人的期盼了。孟梵君笑眯眯道。

    小子一定努力,盡其所能。況且惶恐俯身答道,頭都不敢抬。

    他此時已經汗流浹背了,這簡直是把他架在火爐烤嘛。

    氣氛活躍開來之後,大家吃喝的胃口大增。

    仿製青銅爵雖然笨重難看,可是裏麵的酒卻是美酒,漆盤裏一方方肉看去也非常誘人,散發出香氣,配製的佐料更是國子監不傳之秘,專門用來配這種烤肉的。

    於是大家都開始大快朵頤,敞懷喝酒,連陳以學也放下身段讚歎不絕,說北京國子監的烤肉好吃多了。

    孟梵君得意道:那是當然,這可是從洪武年間傳下來的,烤肉都是用洪武年間那鍋老湯先熬製出來,然後才用火烤製的,北京國子的監配料是自己琢磨的,當年想要分這一鍋老湯還有調料的方子,我們南京國子監寧死不給。

    眾人都笑了,沒想到兩京國子監還有這種八卦秘聞。

    況且也吃喝了不少,反正已經被烤了,這塊烤肉都熟,索性好好大吃一頓補回來。他鄰桌的幾人先前還有些拘謹,後來見大師兄如此灑脫,也有樣學樣,痛飲大嚼起來。

    飲酒吃肉後,矮幾蒲席撤下,換來一張張八仙桌和椅子,鹿鳴宴也進行了大半,房官們都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自己的桌子,然後一起聊天說話,增進感情和了解。

    此時老師弟子的禮節也淡了許多,倒是像家人父子般親密交談。

    333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