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呂母傳
字數:3034 加入書籤
nbsp; 天鳳元年(公元14年甲戌)
中國封建曆史上第一次有史可考的以女性為首領的農民起義在琅琊海曲(位於今山東日照市東港區大古城)轟轟烈烈的興起了。
為首的女性領袖名叫呂母,至於他的名字叫什麽,那已經是不是重點了。
而重點的問題在於,她的起義到底是為了什麽?
凡是農民起義均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起的義,可呂的起義目的卻十分的特別。
報仇!!!
呂母當時有個兒子,在海曲縣裏麵當一個小官,結果因為犯了個小罪,就被縣宰定罪處死了。呂母將所有的責任歸罪於縣宰,在她看來,自己的兒子不過就是犯了一個小罪,怎麽可能被定死罪呢?
呂母氣不過,但又惹不起衙門官員,隻能私下秘密安排。
她在私底下聚集了一大幫的人(當然,以男人居多),沒事兒經常叫他們到家裏來吃喝,甚至有時候他們缺錢了,就給他們一些錢,一來二去,很多人都被呂母這種慷慨的行為所感動了,漸漸地也開始給呂母推心置腹聊起了家常。
呂母之所以能請的起這些人,那是因為她的實在太有錢,史載呂母家的保守資產居然就有數百萬,屬於是一個典型的富婆。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使用錢這方麵,呂母可是相當有經濟頭腦的。
當時很多年輕人經常到呂母的店裏賒賬,呂母也不在意,哪怕是好吃白食的人,呂母也願意賒給。
除了毫不吝嗇的賒賬以外,呂母還經常給一些窮人發福利,隻要是她自己上街看到那個老百姓衣服舊了,或者說那個乞丐穿不起衣服了,都會大發善心的給他們置辦新衣服,並且也從來不向他們所有物資費用。
簡直就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的模範人物。
當然,也有一句老話說的好。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
這些平時廣受呂母饋贈和恩惠的百姓也有不好意思的時候,當時很多賒賬的人紛紛到呂母家裏去還錢。
而且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幫人還都是爭先恐後的去還錢,生怕呂母不要。
當時呂母看到很多人來自己家還錢的時候,臉上那是倍感不爽。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做慈善沒做成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母當著大家的麵,說了一番他內心壓抑已久的話語。
“我呂母也不是放貸的,這些饋贈你們的錢,你們完全不用還我,隻當我呂母心好,做了慈善,隻是我心中始終有一件未了之事,一直如鯁在喉,令我寢食難安。”
當時來還錢的人一下子被呂母吊足了胃口,紛紛問道是什麽事兒。
呂母說道:“如今這世道不好,我兒子在縣衙當差,因為犯了小罪,無緣無故被縣宰處死,這口惡氣,實在是難以下咽,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幫我辦這件事兒。”
鬧騰了半天,原來是有求於人啊。
當時很多在場的百姓因為之前受呂母的恩惠,紛紛舉手請願,答應幫呂母報仇,一時之間,呂母拉攏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打著給兒子報仇的旗號,宣布起義了。
呂母自稱自己是將軍,並且為了報仇,首先率領眾人進攻海曲縣,發誓活捉並親手斬殺縣宰。
當時很多官吏哭著喊著替縣宰求情,但是呂母斬釘截鐵的回複說道:
“殺人當死,何須請乎?”
於是呂母便將縣宰當場處死,並且取下縣宰的腦袋去祭奠兒子的亡靈。
殺完仇人之後,呂母並沒有停下繼續造反的腳步,或許她早就已經想好了下一步的計劃。
為了保險起見,呂母帶著起義的部隊遠赴海域,過起了海盜的生活。
或許在呂母看來,在海上造反比在陸地上造反的成功率不叫大。
因為朝廷無力派兵出海征剿,自然也就無法阻止自己壯大部隊聲勢了。
漸漸地呂母在海上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海盜部隊,人數一度發展到了上萬人。
眼看著起義部隊有點起色了,可一個噩耗卻突然降臨。
呂母病故了。
一時之間,起義部隊群龍無首,紛紛各思前程。
當時天下有諸如樊崇那樣的起義勢力,也有向銅馬,青犢這樣勢力小而分散的造反部隊。
這也許這些人唯一的選擇,因為沒有別的路可選了。
於是,這場以複仇為開端的起義,在呂母這個核心人物亡故之後,徹底分崩離析。
這真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