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無商不活

字數:2979   加入書籤

A+A-




    自從張帆築起東漢第一座水泥石磚結構的會稽新城,凡是來過這裏的人,無不被這座江東雄城的宏偉和精巧所震撼,每一個見識過的人無不對它歎為觀止,被傳為“鬼斧神工之作”。

    隨著江東所有頂級豪族集體遷入,他們攜帶龐大的人口和海量的資本注入為其增添活力,使其變得更加繁華,近來越來越多的商人選擇來此定居和做生意——在雒陽城被董卓焚毀,長安城戰火紛飛之際,穩定且宜居的環境讓這裏日漸繁榮。在官府的有意引導和扶持下,這裏已經取代雒陽長安,成為當代最大的進出口市場和經濟中心,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貿易之城”。

    徐州會館,是經官府審批劃地,再由本地的徐州商人投資修建的半官方性質的商務會館。主要是方便從徐州來的商人歇腳交流,開展商務活動。當然張帆手下的最大諜報機關“茶司”還順便在裏麵探聽消息和發展細作,不過這點就基本沒人知道了……

    徐州會館的現任會長是糜竺,麋竺是麋家的當家人物,為富且仁,有著亦商亦儒的風範。而且為人慷慨、品行端正,身為富商卻不吝嗇,能夠樂於助人。關於他與貌美女子同行而目不斜視、始終正襟危坐的情節為人津津樂道,使他美名遠播。

    麋家世居東海朐縣,與普通的暴發戶不同,麋家世代經商,到了麋竺這一代家境已經是十分殷實,人人都傳其“僮客萬人,貲產钜億”,可謂是富甲一方。

    此外,同普通的商人家族不一樣,麋家子弟擅於弓馬騎射,有著自己的私人武裝。由於漢末軍閥混戰、盜賊橫行,麋家子弟之所以訓練騎射,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自己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正因為有如此名望,在徐州會館成立之後,糜竺理所當然地以較高的支持率當選為徐州商會第一任會長,而且他上任以來勵精圖治,讓徐州會館發展蒸蒸日上,勢如破竹,也使得他的威望也更加水漲船高。

    聽聞了張帆打算募捐辦學的消息,糜芳趕緊來找大哥糜竺商議:

    “大哥,現在外麵傳的沸沸揚揚,聽說冠軍侯打算公開募捐辦學堂,據說主要就是衝咱們來的,你看……咱們該怎麽辦?”

    糜竺放下手裏的毛筆,慢條斯理的說:

    “還能怎麽辦……當然是捐咯!不然你還能怎麽辦?”

    糜芳歎口氣,憂心忡忡的說:“哎,我本來以為君侯會和其他人不一樣,沒想到他仍然如此苛待咱們這些商人。我就怕他嚐到了甜頭,以後老是接二連三來這麽一出,那可如何是好?”

    其實現在除了張帆治下的江東地區可能好一些,在其他地方商人地位低下,政治環境極其惡劣。

    所謂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一位。當然這也和我國各朝代的政府一直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方針有關,畢竟糧食為國家之本,但是其實之所以到最後這種思想越來越嚴重,離不開兩位千古帝王的推波助瀾,這兩位帝王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

    秦始皇在位期間,商人即使富得流油,也不得穿絲綢衣服。“發諸嚐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略取南越陸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也就是說,秦始皇時期,商人和逃犯地位近似,在秦始皇極為欣賞的《韓非子》中就把商人當作“五蠹”之一,是應除掉的,可見秦始皇是多麽不喜歡商人。

    而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則曾搞過“算緡”,就是征稅,但漢武帝有推行了“告緡”,即舉報商人自報財產不實者,凡告者可得其財產一半,這導致中等以上的商人大都破產,極大破壞了正常的經濟運轉,可見漢武帝眼裏,商人就是魚肉,是地位非常低下的。

    兩位帝王為什麽孜孜不倦地打壓商人呢?

    這當然不是因為個人喜好。其實在秦漢時期,田租、戶賦包括成年人要服力役(徭役、兵役)都是非常好推行的,但是商人就沒太好的辦法征稅:

    首先,商人不像農民那樣可以根據田地來指定確切的稅額。又例如征役,由於商人大多遊走各地,無法對其進行確切地戶籍管理,從而很難對其征集勞役和兵役。

    既然這些人把持著國家大量財產卻不對國家做貢獻,統治者自然看不過去,而且對於兩位皇帝來說,商人就是移動的錢包,兩位都是非常能花錢的主,秦始皇掃六國賄賂上下、漢武帝征戰四方軍費頗高,國庫沒錢了,自然是找最有錢的團體進行斂財,於是商人就這麽不幸的被犧牲了。

    那有誌成為“秦皇漢武”的張帆為什麽要和他們唱反調呢?

    其實就為了一個字——錢,說白了也就是商業稅。

    本身商人在社會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一味打壓那是行不通的,秦始皇漢武帝那種簡單直白的剝削方式在張帆看來實在是太LOW了。

    難道張帆他就不剝削商人了嗎?大錯特錯,隻不過他想更技術化一些,體麵一些,讓他們的反彈小一些,不要搞的血淋淋的敗壞名聲,比如說征收商業稅。

    秦漢兩朝之所以沒法很好的對商人征稅,那是製度問題,不夠先進!可是張帆有著來自後世一千多年的經驗教訓,設計出一套完整的商業稅征收係統,很難嗎?

    既然要想多收稅,那首先就要為他們創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就像你要想吃肉,你也得花些心思將豬養的白白胖胖才行,一味隻知道殺雞取卵,那是不可取的……

    中國古代是自然經濟,絕大多數都是男耕女織,自己生產,自己消費。對交易的需求本來就低,所以商人的作用也就不顯眼。

    但是張帆對這種落後的經濟情況很不滿意,這樣根本無法讓他那些來自後世的先進技術和知識發揮用武之地。所以他決心改革,而商人將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