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失父
字數:2392 加入書籤
杜頡的悲慘人生大概就是那時候開始的。
父親去世,家裏頂梁柱一垮,沒有了收入。眼見杜頡就要上學,王秀英擦幹眼淚,決定南下打工。
杜頡記得那時剛過完年沒多久,天氣很冷。他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母親給他織的圍巾和手套。母親抱著他哭了一陣,最後提著兩個尼龍包,跟村裏其他南下的人一起走了。
杜天衡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心境難免沉鬱哀痛。不過他的性子素來堅韌,眼下還有個幼小的孫子靠他撫養,很快便振作起了精神。他在附近一個村裏買了四十幾隻鴨苗,二十多隻雞苗飼養起來。家中的菜地向來是王秀英在打理,現在他接過來繼續種些時蔬。
他的年紀大了,沒力氣種水稻,於是把家裏的兩畝稻田包給村裏人耕種。每年分得些稻穀,也足夠祖孫倆吃一年了。他另有一子一女,女兒杜世清嫁給了鎮上姓劉的一戶人家,現擺水果攤謀生。小兒子杜世武專給人砌房子,娶了鎮上一戶姓薛人家的小女兒,婚後搬到鎮上住去了。
這一對兒女每月也給杜天衡一點養老錢,雖然不多,加上王秀英從南邊寄回來的錢,養育杜頡是沒有問題了。
杜頡見不到父親母親,每日哭著鬧著不肯吃飯睡覺。杜天衡心裏淒涼,卻也沒縱容杜頡繼續哭鬧。杜頡不吃,他也不勸,杜頡不睡,他也不管。等杜頡餓了累了,自然明白該怎麽做。
自從杜世文死後,杜天衡不再像以前那樣嬌慣著杜頡。幼年喪父的孩子,命途注定多舛。他希望杜頡盡早鍛煉出一顆堅韌的心,在充滿苦難的世間英勇前行。
杜天衡年輕時那也是遠近聞名的一條好漢。他會舞獅打鼓,方圓百裏範圍,誰家有大喜事,便要請他去一趟。除了舞獅,杜天衡耍得一手好棍法。一根竹棍到了他手裏,就如那蛟龍出海,靈活矯健。早前不太平的年月裏,他靠這條棍棒打退多少賊盜。如今年老了,這些英勇往事便化作下酒之言,說給杜頡聽。杜頡愛聽祖父講古,還纏著杜天衡教他棍法。杜天衡閑來無事,想著自己一身本事帶進棺材裏可惜了,又不忍拂逆杜頡的心意,便認真教他練起來。
這杜天衡是老派的作風,奉行嚴師出高徒的古訓。他有意磨煉杜頡的意誌,從基本功教起,到後來的招式,極盡嚴苛。祖孫倆在教練時,關係也一變而為純粹的師與徒。杜頡本就聰明靈活,雖吃了不少苦頭,但生性倔強,從不叫苦。天長日久堅持不懈的練習,年紀雖輕卻小有所成。
如今的杜天衡最為村裏人稱道的是他治跌打損傷的功夫。村裏孩子皮,摔倒跌傷是家常便飯。父母便斥罵著孩子調皮,帶到杜天衡麵前。杜天衡照例摸摸孩子的頭,說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小孩子不懂這個意思,但見杜天衡威嚴的臉,心裏害怕,也就不哭了。
給鄉親們治傷正骨,不過是舉手之勞,杜天衡從不收錢。孩子的父母過意不去,大多會提一壺自家釀的酒,或者新收的葡萄、李子、花生、紅薯之類的當季瓜果充作謝儀。
杜天衡有一本皺皺巴巴的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小字。他常常翻看這本小冊子,看完之後,慎重的用塑料袋包裹好,收在臥房的櫃子裏。
杜頡瞧著按耐不住好奇,偷偷拿出來看過。他那時不過小學二年級,勉強認識當歸兩個字,其餘一概不識。正覺無趣,卻被杜天衡逮個正著,免不了一頓板子。
杜天衡說這是救命的方子,珍貴得很,不讓他亂翻。杜頡挨了一頓打,隻覺不值。
杜頡沒料到這本杜天衡不知從哪裏弄來的,記載著數百個方子的小冊子確實治好過他的病。那是夏末初秋天時節,下了一場冷雨,杜頡白日裏淋了雨,半夜發起燒來。
杜天衡見他小臉蛋燒得通紅,不免心疼著急,想著鎮上的衛生所大概早關門了,更兼此時星月無光,趕過去也頗為不易。
為難之中,忽記起那個冊子上記載的一個退燒的秘方。於是將一塊擰幹的冷毛巾放在杜頡額頭上,拿起手電筒走出後門,在柴房外邊的瓦片石塊下翻出幾隻蟾蜍,搗碎了加入雄黃和燒酒,用毛巾包了,敷在杜頡的肚臍上。
沒曾想藥效很是靈驗,沒過多久,杜頡臉上的潮紅褪去,呼吸漸趨平穩。杜天衡鬆了口氣,否則他隻好叫起杜偉,著他陪著送杜頡去鎮上看病。
這杜偉是個三十多歲的壯年單身漢,幹著殺豬賣肉的營生,心地卻良善老實。杜偉家離杜天衡家不遠,隻隔著一口荷塘,家裏尚有老父老母。平日裏常到杜天衡家抽煙喝酒,關係向來親密。
杜頡敷藥後,穩穩睡了一夜,第二天起來已恢複活力,歡蹦亂跳的跟村裏的小夥伴們到鎮上上學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