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刀戟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nbsp; 監察司醉雲樓上慕驚年盤膝而坐,臨窗榻上小檀幾上擺放著一壺靜心凝神之用的香爐,嫋嫋清香從爐中溢出,香味類似於深林野花晨露,並不膩人。
這幾天慕驚年除了按時在東宮學習棋理與長公主李唯歸對弈之外,閑暇時間中一個時辰向大內首宦曹波平請教武學之外,其餘時間都在監察司與王府之間往來奔波,一是為了王府中收藏極豐的武學典籍,而是為了能在監察院請教諸位侍衛刺客武人搏殺之間的經驗。
曹波平告誡他典籍不可不閱,前人襤褸開山數十年以得武學心血盡記載區區數百頁上,對於武道修行有啟蒙破障妙處,否則眾多江湖武夫也不會對其趨之若鶩;盡信書不如無書,習武之人最忌紙上談兵,高談闊論侃侃而談結果被亂刀砍死的蠢人不在少數,武人生死之間最能見心性,最能磨礪武道,最能生死之間明悟至理。
慕驚年對於這位風聞極差的大內首宦觀感不差,即便在知道了曹波平曾虐殺了無數衝撞朝廷的江湖莽夫之後,慕驚年也無甚波動,相反,對於這個半個師傅慕驚年心中保有一份不小的尊敬,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曹波平是否是奉旨行事,慕驚年都過念他這份好。
除卻李崇光之外,荀家小姐,長公主李唯歸,監察司中人也都知道這個俊美少年閉口十五年居然能夠開口說話,王虎頭憨憨笑著道喜,憨厚得一點看不出來那時他悍然拔刀救人的強悍身手;荀夏禾最為雀躍,還趁著慕驚年語速緩慢,口齒稍顯不清,狠狠地逗弄了一番,讓慕驚年屬實無語;長公主李唯歸則最為冷淡,她隻說了一句:那日後誦詩閱文想必方便許多。慕驚年呆立當場。
慕驚年雙手做環抱狀緩緩畫圓,呼吸吐納間暗合天地往生循環之理,陰陽相濟取長生,點點真氣順著慕驚年呼吸之間被納入丹田,之後再無音訊。
慕驚年感受真氣入體之後便石沉大海,不由得鬱悶,按理說能夠開辟丹田容納真氣算是離黃境最為顯著的特征,可真氣入體後除了精力充沛,體魄愈發強健之外毫無作用,這一點接連幾天皆是如此,曹波平許竹等人一番查看之後也無法解釋,讓原本興奮不已的慕驚年有點失望。
不過這樣也好,能夠開口說話更能吐納真氣對於慕驚年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慕驚年也懂得循序漸進的道理,不奢求能一步登天,愚公移山總有搬完的那天,慕驚年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畢竟諸多江湖人年近四十還未能踏足一品,慕驚年相較而言已經是天縱之才了。
小檀幾上放著兩封書信,一封是王爺殿下告誡他未央宴期近,讓他早做準備,到時少不了人找由頭羞辱於他,大隋風化開放,但對於他們眼中茹毛飲血毫無教化的蠻人可謂半點好感也欠奉,信上還說王京澤親筆信至王府,措辭懇切,企盼慕驚年見諒。
慕驚年皺眉搖了搖頭,對於中原人的惡感,蠻族千年之前就已習以為常,隻不過此時慕驚年獨身於異國他鄉,到未央宴時不可不防。
第二封信上字跡工整清秀,乃是狀元郎顧靖梁之書送到武昌王府被李崇光順帶送來,信中言辭平平,但字句之間宛如至交好友促膝長談,信後更直言他顧靖梁絕非歧視外族之輩,對於慕驚年的救命之恩他一定會銘刻在心,切不敢忘。
其實這封信早就送到王府,隻不過李崇光一時將其拋之腦後,顧靖梁也找不到慕驚年究竟身處何方,所以這封信遲來許久。
慕驚年咧開嘴,中原要是多一些顧靖梁這樣的人該多好,大隋連八國遺民都能接納,更何況早已苟延殘喘的蠻族?
慕驚年起身伸了個懶腰,佩了把監察司庫藏的長刀,這把長刀早年間被監察司中人擊殺主人後便一直收藏於武庫中,刀身三尺二,通體黢黑,寒芒滲人,出鞘隱隱有鏘然聲長吟,刀名挽雷。這把刀還時陶洞橋差人贈與他的,一同送來的還有一塊造型奇特的腰牌,直言慕驚年可帶刀上街以做防身。慕驚年對於這把古樸長刀愛不釋手,剛拿到手便悍然拔刀在青田湖畔耍了數十遍王虎頭教與他的滾刀術,慕驚年揮舞間寒光四射,破風聲不絕於耳,宛如有風雷相隨,刀名挽雷,名副其實!
慕驚年佩刀出門,荀夏禾對於那日酒樓意外深感內疚想帶慕驚年去遊湖泛舟以示歉意,慕驚年連連搖頭惹來佳人幽怨白眼,慕驚年無奈之下隻好答應帶她去龍鼓街上那家鋪子,嚐嚐那碗乳白醇香的龍骨湯,慕驚年也是靜極思動,連日裏靜坐修武加之在青田湖潛遊鍛煉體魄,慕驚年心裏緊緊繃著的一根弦也該鬆一鬆,過猶不及的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理慕驚年還是懂的。
慕驚年一襲白衣跨刀出門直奔龍鼓街,引來街道行人紛紛回頭,好俊俏的哥兒,也不知道是哪家高門將種,竟敢帶刀出行,好大的派頭。
荀夏禾早早地在龍鼓街外的小橋上等候,遠遠瞧見慕驚年跨刀而來,一個芳心就不爭氣地加速猛跳,慕驚年南山湖園破鏡之後,整個人便愈加容光煥發,寬袍大袖之下更有飄然登仙之感,一把黑鞘長刀掛在腰間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可男人要是有一副好皮囊,那怎麽著都是好看的。
慕驚年走至跟前,生澀地說道:“荀小姐,走吧?”慕驚年嗓音溫和醇厚,隻是剛剛開口難免有些不習慣。
荀夏禾淺淺一笑,調笑道:“一口一個荀小姐,叫我夏禾就好了,這般生疏難道還怕衝出來三個人把你大卸八塊啊。”
慕驚年撓撓頭尷尬地不知怎麽接話,他摸了摸腰間長刀,心想若是那日兩人再在麵前,怕是挨不住自己幾刀。
荀夏禾見他如此,白了他一眼,哪有這般榆木腦袋,她指了指龍鼓街說道:“慕大人帶路吧,本小姐等了半天有些餓了,要是那家鋪子沒你說的那般美味,本小姐饒不了你。”慕驚年大窘,當即領著荀夏禾向鄭老四的鋪子走去。
鄭老四的鋪子今天人滿為患,本來就不大的鋪子給圍了個水泄不通,慕驚年一時不知所措,小心翼翼地看向身邊佳人。
荀夏禾倒是不以為意,拍了拍慕驚年的肩膀笑道:“諾,湯是喝不到了,我帶你泛舟去,我知道有一處僻靜處,深秋時分最宜泛舟江河,那河裏好多河鮮,我小時候常去撈魚吃。”說到這裏荀夏禾揮舞著小拳頭,俏皮可愛至極。
慕驚年無奈之下隻好答應,這哪裏是給心中有愧,分明就是找個由頭外出遊玩,還得拉上他來。
兩人在驛站租了兩匹瘦馬,交了押金,當即揮鞭向城外奔去,別看荀夏禾一介女流,上馬姿勢端的是嫻熟無比,揚鞭狂奔時大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態,讓慕驚年屬實驚訝。
兩人騎馬出城半個時辰之後在一條寬有兩三丈的小河旁停了下來,放任驛馬離去吃草。
眼前山明水秀,河畔的草甸中點綴許多野花,黃白相間於綠毯上,遠處山峰高聳,小河從蜿蜒群山中緩緩淌出,在些許陽光照耀下金光閃爍,清風徐來,裹挾淡淡的野草香味,令人神清氣爽,偶爾幾條野鯉躍出河麵,落下是激起點點水花,遠處更是隱約傳來白鶴長唳聲,寧靜悠遠。
荀夏禾陶醉地深吸口氣,得意道:“不錯吧,這裏可是我費盡心思才尋得的寶地,成京裏再熱鬧,也比不過在這裏肆意戲水抓魚來的好玩。”
慕驚年笑著點點頭,這裏確實遠離喧囂,是個放鬆心神的好去處,至於說到抓魚,慕驚年那可真是十竅通了九竅,是一竅不通啊。
慕驚年尷尬開口道:“這抓魚…我…不會啊。”
荀夏禾指了指自己的笑臉驕傲道:“我會啊,我來教你。”
在荀夏禾的指導下慕驚年抽刀將一株小樹削成長杆狀,尾部削尖,又將其劈成四叉狀,中間用兩根小木條別開,再用藤條綁住,兩根魚叉就這麽出世了。
荀夏禾握著魚叉瞧了瞧又掂量一番,笑道:“還挺有能耐的嘛,有本姑娘的一半本事,走,抓魚去。”說畢荀夏禾挽起裙角打了個死結,一溜煙兒地跑到河灘上,慕驚年隻好跟著她一塊走去河灘,至於腰間長刀,慕驚年也沒打算放下來。
深秋河水微涼,荀夏禾潔白的小腳丫一踩上去,就嘶的一聲,打了個激靈,不過她俏臉上滿是興奮,似乎是對於這種山間野趣極享受。
河灘上水不深,大越有兩尺來高,河水又十分清澈,陽光下甚至能看見水中飄搖的水草,偶爾有幾條河魚倏爾從兩人腳邊掠過,甚至能感覺到河魚身上冰涼滑膩的觸感,荀夏禾呀地一聲跳起來,氣呼呼道:“好呀你們,竟敢捉弄本姑娘,看我等會不把你們一條一條抓上來烤著吃。”荀夏禾皺著瓊鼻,專注地盯著河麵,雙手緊緊握著魚叉,然後猛然下叉,撲通一聲,河底淤泥四散,河魚倒是蹤影全無。
反複三四次皆是如此,荀夏禾嘟著小嘴氣呼呼地呼叫不遠處的慕驚年過來幫忙,荀夏禾轉身一看,慕驚年魚叉上大大小小的魚竟然有十數條,荀夏禾頓時好奇又好笑。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