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當年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nbsp; 一席話後,偌大官道落針可聞,窒息了十餘息後,那些回過神來的百姓們瞬間嘰嘰喳喳炸起鍋來,每個人臉上神情大抵不過震驚,幸災樂禍幾種,對於這種長自己威風,滅他人誌氣的做法隋人欣賞的緊,甚至要是覺得慕棋侍就算是打不過那位拓跋鋒,但是今日這番做派與膽識就讓人刮目相看啊,不曾想慕棋侍那般風流倜儻的俊逸人物罵起街來也同樣不手軟啊,那句回家玩桃花去更是令人酣暢隻恨手邊無酒。
慕驚年這番話在左右看拓跋鋒不順眼的男子聽來自然大快人心,可在那些心心念念桃郎的富家千金聽來,簡直是粗鄙不堪的村夫之言,這般不識禮儀為何物的蠻子如何能竊據棋侍詔一職,望向她們心愛桃郎的眼中更是淚光閃爍,桃郎哪裏受過如此折辱。
拓跋鋒臉色不變,甚至輕笑一聲,搖了搖頭似乎不屑於同慕驚年做口舌之爭,他輕夾馬腹,跨馬行至使團前頭,看到滿臉憤懣的劉正道:“這廝太過無禮,本以為得聖上眷顧當更加謙遜,不想這廝口出狂言,拓跋公子放寬心,回去本官定當好好參他一本!”
拓跋鋒大笑搖頭道:“各抒己見而已,劉侍郎萬萬不可做這個惡人,否則晚輩可就是惡客欺主,哪敢再行觀禮。”劉正猶自不放過慕驚年,嘴上絮叨個不停,拓跋鋒笑意淺淺地聽著,既不火上澆油,也不阻止。這一番有容人雅量,謙虛自矜的做派在那些千金小姐眼裏,可就是天底下可就沒有第二個了,能把那狗屁慕棋侍甩出十幾條街去。
葉蕁麵色平靜地看著慕驚年縱馬而去,司徒渠在她身邊苦苦憋著笑意,不敢笑出聲,這小子別看在監察司憊懶這一席話罵的倒是大快人心,他對北胡的仇恨不必慕驚年淺到哪去,兩國交鋒先死的往往是遊騎斥候與離國萬裏的死間諜子,這些年被北胡王庭挖出來抽筋剝骨的監察司諜子便有二十四人之多,其中就有司徒渠視若親子的關門子弟。
李崇光臉色怪異地對身旁的許竹嘖嘖稱奇道:“這啞巴開口不同凡響啊,娘稀皮霸道啊。”許竹苦笑著沒有回話,王爺殿下精通經緯,學富五車,倒是這個嘴啊…不知氣瘋多少碩儒大賢。
誰也沒有看見拓跋鋒握住的韁繩寸寸崩裂,若是此時放開韁繩,便成齏粉。
……
在已被數千州軍封鎖的未央湖身後數十裏便是舉世聞名的昆吾仙山,天下十大名勝山川大隋占其六,而昆吾仙山又以“磅礴青峰染白頭,雄踞寶地似王侯,登頂遙望山河壯,回眸仙人駕鶴遊。”雄踞第一,自古以來昆吾山便被視為道家聖地,尋常百姓深信茫茫雲霧之上,山巔之中有仙人駕鶴遨遊九霄,朝采晨露飲,暮攜童子歸,天人無憂。直到五七百年前祖師黃始長力求尋仙,登上茫茫昆吾之頂後發現並無仙人,便在此結茅而居,平日裏負桃木劍下山,見不平則斬不平,因其深通藥理,在山下救死扶傷無數,深受百姓愛戴,為其立起長生祠,香火不絕。
黃祖師感懷一人竊居天下寶地,心生慚愧,於是手提桃木劍在昆吾山腳硬生生削出一條可供一人一馬行走直通山峰的石道,這讓山下百姓更加敬若神明,這般手筆若不是真神仙如何能做到?黃祖收有捧劍童子一人,這位童子才是真正的昆吾山琅琊觀的開派祖師,秉承黃祖教訓,不擾眾生,不欺人,順心意,道法自然。
昆吾山山勢綿延磅礴壯闊,琅琊觀隻占主峰通天峰方圓數十裏處,其餘大小五十餘峰洞天福地,山寶靈泉,成了劍南道百姓踏青郊遊最愛去處,這可是仙山呐,沾一沾仙氣也好。
昆吾山“空濛飛虹掛長峰,白鹿黃鶴竟西來”的白鹿角飛瀑湍流,瀑布寬四五丈,高十餘丈,氣勢磅礴,白水四濺,周遭林木蔥蘢,綠意森然。
飛瀑旁盤膝端坐一麻衣青年,麵相普通,眉峰似劍,極修長。膝上放一把無鞘長劍,劍刃反其道而行之,求鈍,劍上神意內斂。
就在此時一道青色人影極速掠來,一道光華暴漲向麻衣青年,劍氣縱橫,周遭樹木被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氣肆虐得七零八落。
隻一瞬光景,一把紋路波動的長劍直刺麻衣青年眉心,大有流星趕月之勢,隻是長劍到了麻衣青年眉心前一尺時,寸步不得進,劍身光華再漲,劍意滿溢,劍身微微顫抖,發出絲絲鏘然聲,卻依然沒能破進無形屏障,身前一尺,猶如天涯之隔。
青衫劍客一個閃身收劍入鞘,笑嘻嘻坐在麻衣青年身旁,開口道:“哥,這天底下同輩眾人到底誰能破入你身前一尺,琅琊觀寧長生,南疆南明雀,還是東越晉萬夫?其餘的,我覺得可都沒有了。”
麻衣青年緩緩睜開眼睛,歪了歪腦袋似乎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平靜道:“沒打過,不知道。”
青衫劍客似乎早已想到這個回答,撇撇嘴,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其實他與麻衣劍客乃是同母同父的親兄弟,隻不過他生得玉樹臨風風流倜儻,他這個兄長卻平平無奇,自小唯一愛好就是捧著師父給他名為“霸王”的長劍發呆,可他修行之路卻平平無奇四個字毫無關係,十五歲山巔觀星練劍體內真氣全無,二十歲時仍然沒有踏入離黃,卻效仿師父便行天下山川湖海,八萬裏路迢迢,風雨不避,二十五歲時仍然在一品巔峰徘徊,世人皆言師父看走了眼。
二十五歲生辰那日,他在昆吾之巔捧劍凝望浩瀚雲海,雲海波濤翻滾,氣象萬千,他閉上眼長吸口氣,再睜眼時劍道一瞬萬裏,那日昆吾山巔劍氣森然,琅琊觀道子寧長生為了不讓劍氣破壞山林寶地,不動聲色地擋住滔天劍芒,如同不動明佛,在劍氣汪洋中,巍然不動。
那一日他境界一日千裏,一進再進,寧長生默默為其護法一夜後,據說是在他破鏡後寧長生破口大罵,直言你要是毀了這山上花花草草,小道非要擼起袖子揍你不可,他提起劍就要發作,倒是那抗下數以千計劍芒的寧長生撒腿就跑,一邊跑一邊大喊要去琅琊觀叫人圍毆他,師父是李扶搖了不起啊,我琅琊觀能怕了你?
他便是被譽為“一劍光寒十九州,耀射昆吾百千裏”的劍仙李扶搖大弟子李太清,年輕一輩中傲立潮頭鋒芒不顯,卻最難以讓人小覷的大道晚成的劍道天才。
李太清微微吐氣,繼續閉目養神。
青衫劍客卻像是來了興致對李太清笑道:“來的路上遇見個漂亮得不像話的少年,約莫著也就十五歲上下,體內真氣卻如蛟龍潛淵,磅礴無比卻聲色不顯,估計是跟你一樣尋了條厚積千日隻求一天境界萬裏的路數,可惜卻使刀。這小子被我問道天賦如此驚人,莫不是師父的弟子,你猜怎麽著,這小子扯虎皮做大旗還就應了下來,被我調笑一番後氣急敗壞,好笑得緊,估計這小子也是某個武道前輩的得意弟子,未央宴上遇見我可少不了要捉弄他一番,哈哈哈。”
李太清無奈一笑,對這個無法無天喜愛遊戲人間的弟弟他少不了訓斥,可惜他整日笑嘻嘻吊兒郎當,他也總不好拿霸王劍刺他,隻要他不作出過頭錯事,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練劍的路數從來就不隻枯坐悟劍這一條路,他自然不會去過多幹涉。
慕驚年回到駐馬亭驛站後一幹青蘿司刺客看向他的眼神不再像前些日子充滿敵意,反倒是複雜難明,青蘿司雖說實力恐怖聲名在外,可有些底線決然不能逾越,例如今日慕驚年當街那般羞辱拓跋鋒,若是喚做監察司任何一個人如此這般行事必定會遭到朝堂非議,事關兩國,連提司大人都可能受到陛下的口頭訓斥,雖說隻是口頭訓斥,監察司一眾人可絕不願意看到這樣一幕發生。
倒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慕驚年仗著蠻族夙願痛罵拓跋鋒,看得青蘿司眾人直呼痛快,本來與北胡便是死仇卻還要竭力保護其在大隋的安全,讓青蘿司眾人早就心有疙瘩,慕驚年那一席話罵的比痛飲好酒還要來得暢快,當下看他雖無好感卻也不再那般仇視。
慕驚年卻渾然不覺青蘿司眾人態度變化,他抄起布囊提起挽雷就要去庭院練習刀戟,他要讓拓跋鋒知道,當年恩怨的確不可改變,卻可以現在了解,哪怕時隔千年。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