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盛世諸般話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nbsp; 夜幕漸深,湖色月色青白輝映,涼風撩人。
皇帝陛下與巡察使大人縱馬直達未央湖前邊一兩裏處駐足停歇,文武官員無奈之下加快腳步追趕,武將縱馬揚鞭麵不改色,文臣在被捎在馬上顛簸不已,這可委屈了這些足不出戶苦讀聖賢書的官員,平日裏出行做差,也都是乘馬車出行,哪裏經受得住這般陣仗,一時間好幾位官員臉色煞白,幾欲作嘔,心底也不敢埋怨皇帝陛下,更加不敢讓皇帝陛下與巡察使大人久等。倒是長公主殿下竟然騎一匹通體赤紅的汗血寶馬疾馳向前,英姿颯爽,長發飄飄,大有巾幗不讓須眉之態,看得那些文官好生羞愧,馬背上的武人心中暗自冷笑,這群整日就知道叨叨叨的狗屁文官還像是個帶把的爺們麽,連個女人都比不上。
北胡使團所在案上襯合心意地擺放上大塊撒上孜然的牛羊手把肉,金杯銀盞熠熠閃光,鎏銅觀音壺中乃是迥異於中原風土的馬奶酒,極具異域特色。拓跋鋒換上北胡禮服,以黃紅兩色大拚接為主,上有斑紋粗狂野性的猛虎雄獅等圖案,戴虎皮氈帽,腰佩彎刀,以北胡將門貴公子的形象示人,十分惹眼。他身邊有一位行動遲緩的老人,老人衣著樸素與中原尋常老者並無兩樣,但拓跋鋒與他談話間恭敬異常,想必也是位王庭顯赫貴族。
東越使團其實比北胡人還要早到劍南,隻不過過於低調,知道才四人的使團到達梁州府衙時胡英才驚覺,連忙迎接進府後發現使團才四個人不由震驚,當下安排四人住宿,不作二話。
東越使團除卻一名清秀年輕人外,其餘三人一名健碩大漢,一名中年書生,一名背劍老道,相較於北胡浩浩蕩蕩的陣勢寒酸得不能再寒酸了。
過了半盞茶功夫,文武官員總算是追上了皇帝陛下,其實若不是估計文官羸弱身軀,早就追上了,皇帝下馬看著這些臉色蒼白的文臣笑道:“諸公應多強身健體,雖說諸公不以筋骨為能,學習強身拳術也是好的,劍南道內有琅琊觀道人傳習養生拳法,瞧瞧也好。”
梁州刺史胡英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壯著膽子說道:“回陛下,日後臣等定多加鍛煉,好歹也要為陛下多鞠躬盡瘁幾年,手不能提雞,腰不能跨馬是不大像話。”
皇帝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胡英頓時心中樂開了花,憑著皇帝陛下這點點頭,自己在同僚麵前可就有的說道了,若是萬一能在陛下心中留下一個尚可的印象,那就是頂天的好的了。周遭同僚心中那個羨慕嫉妒,自己怎麽就沒能夠腦子靈光些想到合轍的話應對。
皇帝見到李唯歸縱馬疾馳而來,下馬後與她走在最前方。李方正識趣地一退再退,皇帝陛下輕聲責備道:“當街縱馬,也不知道裝得淑女些。”
長公主微微一笑道:“陛下珠玉在前,怎敢不先行效仿。”皇帝陛下一愣,撇撇嘴,不再說話。
天底下是真的再找不出這般隨意地君主了,但奇怪的是大隋偏偏就被這樣一位“胡作非為”的君主牢牢握在手中,甚至能夠被後世稱作“貞乾大治”名留青史,令後世想破腦袋都想不通,能夠政令通達至每州每道的明德、九國之亂獨取三國的王鷓巨、杖芒鞋走遍天下胸中萬字治國策的左尚、以法度森嚴如行軍布陣的言百川。。。這一大撥貞乾名臣都在這位看似憊懶無為的皇帝下鞠躬盡瘁,為大隋江山效死力。
皇帝陛下與長公主殿下齊行,長公主落後皇帝半個身位緩步走向未央湖畔,身後百官隨行。
未央湖畔司監禮官眼尖,遠遠地看見那身紮眼尊貴龍袍,當即高聲道:“皇帝陛下駕到…”
東越使團來赴宴四人,北胡十數人,士子三百人,還有歌女舞姬侍衛等人迅速停下腳步,齊齊跪拜,齊聲道:“參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 皇帝緩步行來,眼神漫不經心地瞥過兩國使團,見其按大隋禮儀跪伏在地,嘴角勾起意味深長的弧度,接著朗聲道:“諸卿請起。”
“謝主隆恩。”又是一陣齊聲應諾。
來自市井底層通過鄉試州試等等無數會試才得以鯉魚躍龍門中榜的舉子,此時看著眼前那道高大的明黃色身影,有些士子甚至全身顫抖,眼眶含淚,心中酸甜榮辱實在是不足以與外人道哉,隻覺此時驟然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壯闊心情,甘願為陛下犬馬至死。
倒是那些出身豪閥的舉子相對淡然許多,隻是眼中的炙熱崇拜掩藏得很好,並不失態。
還有許多士子見長公主李唯歸的絕美容顏驚為天人,原本那些大內皇宮中的歌女舞姬已經算是這些子弟平生僅見姿色美麗女子,李唯歸一襲華美長袍綴地,徐徐踱步前來,隻覺六宮粉黛無顏色,天上地下隻此一人,連拓跋鋒也眼前一亮,暗自讚賞。
文武百官落座分定,文武官員落座涇渭分明,長公主李唯歸與李方正坐在最前端,皇帝手持酒盅,站在此時流光溢彩通火通明的聚賢樓前,舉杯朗聲道:“天下既定,天下三分,大隋境內海晏升平,百姓安樂,這一杯,敬九國紛亂大隋浴血而死七百二十三萬鐵血將士,無其生死以赴,無大隋安康。”
武將心神激蕩,眾人拿起酒杯齊聲道:“敬陛下。”
皇帝一飲而盡,再斟滿一杯,“文人士子,數十年寒窗苦讀腹內才華賣與帝王家,窮經皓首,盡心竭力,這一杯敬大隋上下八萬四千州道官吏,皆乃朕之肱股也。”
文臣顫抖著舉起酒杯,再次齊聲道:“敬陛下!”
皇帝再斟一杯,笑道:“這一杯,敬北胡完顏,敬東越皇室,天下三分,願三家公分天下,從此以後願秋毫不犯,劃疆為誓。”
拓跋鋒與東越年輕人不敢怠慢,當即端起酒杯恭聲應下。
皇帝放下酒杯,盤膝坐下,席地而坐烹茶論道本是江南道文人士子的風雅情趣,再有貌美侍女在側服侍,素手調羹,隻不過在這等場合誰也沒有那個膽子那般做。
慕驚年坐在較為靠前的位置,與顧靖梁比鄰而坐,對於皇帝那句“秋毫不犯,劃疆為誓”一說,當下便想起北胡用蠻族先輩的鮮血換來如今的社稷安穩,眼神晦暗難明,隻顧一杯酒接著一杯自斟自飲。
宴會開始,歌舞先行。
三百餘名樂師在編鍾旁嚴陣以待,數十名樂女手捧琵琶鼓聲,若是精通音律的大國手彈奏,如雛鳳清鳴。
四十九名衣帶飄揚,露出胸前點點雪白的歌女站在未央湖中琉璃台上,長明燈燈火明亮,舞姬如同腳踏飛火,絢麗異常。
樂師輕輕敲鍾,“叮…”一聲,聲音清越。
未央湖臨岸十裏仿佛得到信號,瞬間有無數火把舉起,將整個未央湖臨岸十裏照得宛如白晝。
編鍾聲如黃鍾大呂,激蕩開揚。
四十九名舞姬舞步輕盈,腳踩流光,飄飄然如飛仙臨世,衣袋飄飄,明黃燈火照在舞姬雪白肌膚上,如烈火燒白雪,敦煌飛天菩薩降世,無比靈動飄逸。
鼓笙鳴瑟,或高昂激揚,或低聲嗚咽。
方圓十裏如同白晝,輝煌無比,臨淄城內所有百姓都能聽見未央湖畔的宏大天籟,心馳神往。
拓跋鋒舉杯欣賞歌舞喃喃道:“好一副盛世長安的氣派。”
慕驚年深吸口氣,不知所想。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