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何以順心意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nbsp;   未央宴上其一片樂融融,君臣相宜的和諧景象。可暗地裏是否這般像表麵這般融洽隻有老天爺知道了。

    大隋七道三十州,幅員遼闊不假,可每道每州風土人情迥異,這就相當考究任職主官的識人用人的功夫了,都說樹挪死人挪活,其實官場個中三昧足以讓人好好琢磨一番。

    比如被任職為薊北道涼州任五品兵器建軍的王從先,他此時心情像是糖醋鹽醬油一股腦兒全打翻,豈是五味雜陳可以概括的?王從先祖籍江北道安縣,雖說風土人情不及江南道那般繁華,但確是實打實的南方重鎮,突然任職於薊北道,任掌握實權,並有大把銀子可以撈的兵器監軍,王從先可謂是百感交集,當下不知如何是好。

    相反林德韓明兩人獲封官位就要靠近天子中樞許多,林德與韓明皆任中書舍人,官居正五品上,能掌侍進奏,參議表章,草擬詔旨製敕及璽書冊命,在中書省可以算得上是緊要官職,要求中書舍人“禁漏泄、禁稽緩、禁違失,禁忘誤。”,要求不僅學識過人,還要性情嚴謹端正,這其實與二人深得科舉考試脈絡,最後一篇試文中,兩人不約而同地痛責廟堂新政弊端,對於新政利國利民處大加讚賞,對於“水利、稅收、軍餉…”等勉強能夠憑借家室緣故,能夠高屋建瓴,看得真切,勉強能夠有的放矢。

    兩人得知躋身中書後心中驚喜交加,所說隻是五品官官階不高,但那可是中書省啊,能夠輔助天子管理七道三十州政務的全國中樞,在他們這般年紀能夠躋身中書,並且擔任握有實權的中書舍人,的確算得上年少有為。

    周遭舉子獲封官位最高不過南疆偏遠菩薩州的四品的通議大夫,還屬於文散官之流,日後空有清流雅名,手中那時半點握住的實權也無,若不能得到長官青睞,妥妥的清寒命。當下看向韓林二人的目光就十分豔羨了,心底暗歎,家室若是能夠給予援手,在這等官場吃人不吐骨頭的戰爭中便有些許全身而退的把握,瞧瞧人家再瞧瞧自己,不少人心中長籲短歎。

    知道宣布九連紅狀元郎顧靖梁的官職之前,誰都沒想到這位落魄侯門之子能夠得將這般重要的官職收入囊中。

    “顧靖梁,欽封禦史大夫一職,糾察言路,監督百官。”孫姓宦官一眼剛剛落地,無異於平地起驚雷。

    士子群中當下議論聲不絕,一臉不可思議神色的士子不在少數,坐在前端的韓林二人心中一緊,轉過身來對顧靖梁微微一笑,二人知道,即便日後將對其下手,現在也不敢流露出絲毫敵意,此人聖恩之隆簡直是前無來者。

    貴為七位巡察使之一的李方正甚至都暗暗記下這名讀書人,科舉鯉魚躍龍門之稱並不過分啊。

    慕驚年看著周遭豔羨甚至是極度的眼光,不由得低聲問道:“顧先生,看樣子您是發達了,不過這個禦史大夫是?

    一直拱手致謝的顧靖梁同樣低頭道:“禦史大夫乃是監察百官言行,糾察風氣,的實權之職,甚至可直接私下麵聖,算得上是掌握天下三分之一言路,能獲封此任福禍參半,得罪人算是避免不了了。”

    慕驚年嘿嘿一笑,他對於王朝政事不大了解,隻聽出了顧靖梁獲封極其重要的官職,他舉起杯笑道:“苟富貴,勿相忘,苟富貴,勿相忘。”

    顧靖梁愣了一笑,忍不住笑出來:“先人可不是這個意思。”

    慕驚年擺擺手:“都一樣都一樣。”

    長公主李唯歸一直緩緩飲酒,飲酒也絕不像尋常女子那般以袖遮掩,端的霸氣異常,偏偏不讓人感覺失禮,反而有颯遝之意氣,加上本就絕美的姿容,讓人自慚形穢,隻怕自己汙了公主殿下的眼。

    長公主李唯歸在成京素有豪名,不論是馬上弓箭,或是禁書策論,或是劍術,在眾多皇室子弟中都首屈一指,前些年鎮守南疆的燕勒王世子殿下自恃家室無力,在南疆作威作福,前些年皇帝巡邊,這位無法無天敢生剝人皮的世子殿下被長公主拿劍鞘硬生生打斷了兩條腿,將養了半年多才勉強站起來,從此聲名不顯,這件事燕勒王與皇帝就站在旁邊看,皇帝出言訓斥長公主,燕勒王居然笑眯眯地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問道:“侄女手酸不酸?女孩子家家打人不淑女,若是侄女還不出氣,王叔再打斷他的手!”說這話時,燕勒王笑得如同彌勒佛一般,最後還是皇帝皺眉阻止了這位鎮守南疆蠻荒十九部的兄弟,對於皇帝一切要求也都笑眯眯應下。

    拓跋鋒不僅麵容奇偉且極為善談,與數名出身豪閥舉子言談甚歡,拓跋鋒似乎對於中原風土熱情極為熟悉,甚至可以清晰無誤地說出一位出身江南士子引以為傲的家鄉菜“錦滾繡”的做法,味道,左征旁述,援古談今,天大的道理在這位拓跋三公子嘴裏也能夠淺顯卻不粗俗,甚至能夠說出“酒肆勾欄自古出英雄,不可小覷”、“女人肚皮堪比案上大印”等令人深思琢磨發笑之論,那些自視甚高的舉子對於這個北胡使者萌生好感,相比那個粗鄙蠻子,當真是青蓮比之淤泥,如何能相提並論?

    隻不過極少有人注意,拓跋鋒背後一位文臣模樣的人在默默奮筆疾書,不知所記載何物,隻不過拓跋鋒有意無意將其擺放在最不起眼的末座,在極少數有心人眼裏看來,那可就有些意味深長了。

    皇帝站起身來,舒展彎曲已久的膝蓋,眯著眼看了金碧輝煌卻不失奇巧的的聚賢樓,對身旁的李方正與李唯歸笑道:“當年其實是老都省首創科舉一事,隻不過第一次科舉消息封鎖的厲害,明德堂便是那次拔得頭籌後,才聲名盡顯,老都省憐惜這個關門弟子,將這份潑天功勞記在了弟子身上,世人如今皆言明都省攜泰山以超北海,其實是他恩師的功勞。那時朕還尚且不是太子時,聽見父皇有天下英才何時能夠盡入李家榖中的感歎,如今時過境遷,在朕手上總算能完成大半,已經算是幸事。”

    李方正深以為然,李唯歸卻將實現瞥向慕驚年身上,莫名其妙。

    諸生與文武百官都不敢直視聖顏,故而也沒有發現這一隱秘,隻有時時刻刻注意長公主的慕驚年眼皮重重一挑,輕輕點頭,兩人之間似乎有什麽隱秘協定,外人不得知。

    隱藏在暗處的監察司之人已經殺了不下七十名刺客,有八國遺民,被家仇國恨衝昏腦子想要找皇帝陛下掰命的,還有忠勇猛士想要將這北胡蠻子徹底留在大隋境內的,還有一些雜七雜八想要踏雪飛鴻掠過未央湖以求一個名字的俠士,可惜未央湖宴還沒看清,便都成了監察司手下亡魂,那些尋使團不痛快的壯士還行,死的還算是痛快,有一塊淺淺墓塚。其餘兩者可就要悲慘許多,全都進了湖裏喂魚,死無全屍。

    司徒渠眼神陰翳,姥姥的,這份差事屬實做的不爽利,若不是職責所在,司徒渠都想生撕了那位裝腔作勢的拓跋三公子,一想到自己那位聰明伶俐辦事果斷狠辣的閉門弟子的慘狀,司徒渠胸中便有一股鬱鬱氣,難以舒暢。

    聚賢樓飛簷大角,每處大角簷下放處放置碩大琉璃盞,每層四角皆有,如北鬥瑩瑩閃爍,美輪美奐。

    士子最多再能上五層,六層是州道原本官員聚首坐在,至於第七層,就隻有皇帝陛下與權柄彪赫之臣能上,這是不成文的規矩,不過每人都心照不宣,不會鬧出有愣頭青直創頂層的笑話。

    隻不過載眾人要上樓欣賞夜色未央之時,拓跋鋒身後傳來嗓音:“久聞拓跋公子弓馬嫻熟,武藝高強,慕某不才,想討教兩招,就當為科舉舉人助興,陛下以為可否?拓跋公子可敢?”

    一言既出,全場嘩然,不少士子抨擊慕驚年蠻子果然是蠻子,一點中原禮儀都不懂,還有痛斥慕驚年身為朝官不知待客之禮,毫無文風。

    可否,可敢。

    皇帝陛下灑然一笑,目光投向拓跋鋒意味深長,拓跋鋒身軀一震,心想此人是躲不過去,不如給他一個教訓,試探大隋底線,當下朗聲應下:“慕棋侍望手下留情,咱們點到為止就好,莫傷了兩國和氣。”

    慕驚年沉默一個動作卻讓拓跋鋒顏色陰沉,遠處司徒渠遠遠見到嘴角勾起弧度,這小子不靠譜是不靠譜,愣頭青的的時候倒顯得惹人喜愛。

    隻見慕驚年獰笑一聲,從案下拿出一布囊,解開布囊,兩截長戟扣死一體,慕驚年橫戟而立,威武莫名。

    何以順心意?老子砍就是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