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我們要的是人!
字數:5421 加入書籤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①出現了大批有人身自由但沒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他們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②積累起大量貨幣財富。在封建社會內部,通過自然經濟的瓦解和小商品生產者的分化,已經逐漸形成了這兩個條件,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但是,如果單靠這樣來發展資本主義,那將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不能適應目前李承宗費了老鼻子勁兒用盡了手段才造成的市場需求。沒辦法他培育的新興資產階級和新的土地所有者在他的帶領下隻能使用掠奪的手段,加速這兩個條件的形成。
一方麵他的李漢王朝在美洲大開殺戒,進行血腥的殖民掠奪。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民族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於礦井中的印地安人的累累白骨,變成了他們這些殖民主義者的滿船金銀。另一方麵李承宗征服的倭島,在張鎮周,陳棱以及第三任倭島總督麥子仲的努力下,倭人們被一批批的組織起來,成了李漢的廉價勞動力的重要來源,讓人苦笑不得的是倭人們因為原來的大小貴族們被漢軍給無差別的屠滅了,剩下的都是倭人裏原來的部民和奴隸,在駐倭錦衣衛和宣教部門的努力下,這些人把以前對推古老娘們的忠誠全部轉移到了李承宗身上,尤其是在李承宗在金城登基稱帝之後,原來的倭人並不是跟漢人們一樣稱呼李承宗為皇帝陛下,他們認為李承宗就是他們的天皇,好嘛,李承宗成了倭人口裏的萬世一係的天皇了,嗯不過這樣也有好處,一根筋的倭人們有效的緩解了李漢王朝的廉價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另外被洗腦的倭人還是最好的兵源和炮灰,在如今的漢軍裏就有不少的倭人,雖然倭人骨子裏有野蠻殘忍的基因,但是在軍紀嚴酷,又講究政治工作的漢軍裏,這跟本就不是個事兒,再說了漢軍是一支專門的對外作戰的軍隊,很大情況下他們都是侵略者,保留點野蠻殘忍也是好的,要不怎麽鎮壓那些土著的襲擾叛亂?
倭州,石見縣石見銀礦,倭島都督麥子仲正在視察這個世界上數得著的大銀礦,“佐藤,石見銀山是陛下那裏掛了名的,你可不能在大是大非上犯了糊塗,好好幹,幹好了我會跟金城那邊說說,給你們一家弄幾個歸化漢人名額.......“管理石見銀山的佐藤大郎一聽自己的”太上皇“大人這樣說,他頓時就激動起來了,”大人,請您放心,佐藤不會辜負天皇陛下的期望,就是身死也會讓石見銀山又快又好的產出帝國所需的銀兩.......“幺西,這可是歸化名額啊,有了它,我佐藤就不是倭人了,而是正兒八經的漢人大老爺啦,佐藤大郎得意想著.......
沒錯,大夥兒沒看錯,在李漢,其實並不平等,存在著紅果果的歧視,那就是來自中原的漢人和死心塌地跟著李漢的歸化漢人是無可置疑的頭等人,倭人和依附於李漢的附屬印第安人是二等人,其他的是三等人,至於那些戰俘和奴工,嗯哼,不好意思啊,他們還算人,隻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罷了.........
“大人,金城那邊來天使了,你還是?“麥子仲的親兵來找麥子仲,小麥同學聽了之後趕緊去見來宣旨的”天使“,果然跟以往一樣,宣旨的是一位錦衣衛,跟曆代華夏王朝不一樣的是李漢沒有太監,太監的職能被女官,錦衣衛等部門給承擔起來了,當然這也與李承宗後宮人數少的可憐有一定關係,就一妻兩妾還有四個小娃,完全不需要太監.......
“麥大人,我們長話短說,陛下準備對遼東動手,他要求你和青島的張大人一起配合,對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動手,陛下說了不管你們采用何種手段,都要從這三國狠狠地啃下一塊肉來......“
“喏......”麥子仲聽了極為高興,因為啊,麥子仲是前隋大將麥鐵杖的次子,這廝還有一名字叫麥仲才,至於他為啥高興,大夥兒知道了吧,可以正大光明的為他爹報仇雪恨了啊......
李承宗為什麽要攻打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還不是盯上了三國的人口資源和積攢了幾百年的財富?另外還有就是李承宗打算徹底把棒子的祖先從根上給掘了.......
李承宗之所以選擇在這時候動手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李唐在李二的領導和李承宗的有限度支持下,度過了難關,李二這麽驕傲的一個人咋可能忍得下渭水之盟的恥辱,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李唐於貞觀元年爭取割據恒安鎮(今山西大同東北古城)的苑君璋歸附,貞觀二年柴紹率軍擊滅割據朔方(治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的梁師都,占據了便於反擊東.突.厥的軍事要地。而東.突.厥內部由於連年征戰和霜凍幹旱等天災,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可汗,並接受李唐冊封;東.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頡利可汗壓製排擠,也暗中與李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李唐反擊東.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
另一方麵雖然李唐與李漢相互之間有不少的齷齪,但終究兩家同出一源,都是姓李的漢人王朝,李唐要反擊突厥,李承宗也樂得幫忙.......
突厥人既然一定會覆滅,那覆滅之後,那麽李承宗可不能讓李二繼續曆史上那樣,采用中書令溫彥博的建議:“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將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東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西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之間,再給突厥人複起的機會.......
李承宗覺得這些突厥俘虜可是不得多的寶貝,一來把他們從李唐那邊買來,稍加訓練自己能就有一支戰力不俗的騎兵部隊,再加上李漢王朝有著麵積廣大的草原,也需要牧羊人,在大能得的錦衣衛和宣教部無敵的洗腦和監控下,李承宗就不信這凶頑的突厥人還能在北美造反.......
另外就是突厥和高句麗是同盟,李唐滅了突厥,那高句麗,嗬嗬嗬嗬..........
李承宗基於以上的想法,就派出使者前往李唐的帝都長安,以給李淵拜壽的名義,去拜見李二,準備遊說李二,允許李漢購買突厥俘虜,對於李漢使者的到來,李唐方麵倒是很有些措手不及,這還是李漢第一次向長安派出使者呢........
但是對於如何定位李唐與李漢的關係,雙方鬧的很不愉快,按照李漢那邊的說法,李唐與李漢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主權國家,不存在朝貢的關係,而且這次出使的名義也是祝壽。但是李唐的官員們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儒家觀點,所以除了進貢之外,原本就不存在平等的國家關係。很明顯,天下都是李二陛下的,沒有誰可以跟李二陛下平起平坐,即使是那位漢皇親自來李唐也是一樣,誰讓李承宗比李二低一輩呢.......
但是李承宗在李漢使團離開金城的時候就有交代,不許對李唐低頭,以正使王啟民為首的李漢使團抵擋住了李唐那些文武大臣還有李二的強大壓力,斷然拒絕了其要求代李承宗行君臣之禮的要求,隻是以外臣的名義行了叩拜禮,對此李二盡管氣的暴跳如雷,但他的氣量顯然要比後世那位十全老人要好得多,他可沒有“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荑以通有無”的豪氣,相反他還是挺願意向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學習的......
至於虞世南他們噴的“蕞爾島夷,知天朝有人,或不至驕橫如此。”“無知島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被李二下意識的無視了,沒辦法啊,自己那位侄兒力量可不比自己小,自己沒辦法派人去金城抓他回來,既然奈何不得,又何必隻尋些口舌之利呢?
”說吧,朕想知道朕那位好侄兒讓你帶來了什麽話?“李二一臉無奈的瞧著王啟民,想從他臉上看出花兒來,王啟民一臉鎮定的瞧了一下未來的天可汗,然後開口道:”唐皇陛下,明人不說暗話,我皇讓王某前來就是為的突厥和高句麗而來,我家陛下讓王某問唐皇陛下,他想要突厥戰俘和那些牧民,還有高句麗的青壯男女.......人我們大漢要,地兒留給你們大唐,您覺得如何?“
李二被王啟民的話驚得幾乎站了起來,“嘶,什麽意思,你們要對高句麗動手?地方歸我大唐,你們隻要人??”
“沒錯,我們要的是人!!!!”王啟年說道,有一句話他還沒說,那就是這都是上好的勞動力啊,男的為奴,女的為婢.......
地盤歸我,這可讓李二很是心動,嗯,敲掉突厥和高句麗,拿回來遼東故地,那自己功績上就完全超過了那位表叔,至於李承宗,哼哼,他已經不算華夏之主了,咱不和蠻夷之君相比......
“王卿家,哼哼哼,這突厥可是我大唐獨自抗擊,我們可不能白幹........“李二就跟個商人一樣,開始和王啟民錙銖必較起來,”唐皇陛下,我皇說了,若是您同意,他可以用鹽鐵來換突厥蠻子,至於高句麗,嗬嗬嗬,到時候可以聯合行動,我們要人你們拿地,財物嘛就看各自的能耐,如何?“王啟民久在李漢官場,早就對這種談判習以為常了。
李二聽了之後,沉吟了半晌,覺得自己不是專業人士,於是他派出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三個大能來跟王啟年他們談判,一番唇槍舌劍之後,雙方正式達成了一份協議,那就是李唐與李漢暫時擱置雙方的分歧,聯合起來對漢人的兩大仇敵突厥與高句麗動手,至於鹽鐵換戰俘,價格和數量,雙方一致同意戰後示情況而定.....
李漢方麵為了表示對李唐征伐突厥的支持,特意向李唐輸出了馬蹄鐵技術以及數百匹以阿拉伯馬為基礎改良的雙河馬,還有十萬斤精鋼,尤其是這十萬斤精鋼,直接把李唐這邊的官員給驚呆了......
在得到李漢方麵的支援之後,李二陛下在一番準備準備之後,以突.厥進攻河西為借口,於二十三日詔命兵分六路出兵剿滅東突厥。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張公瑾為副,率領中軍;並州都督英國公徐世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靖、徐世勣遙相呼應;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為副,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恒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都督薛萬淑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大軍十餘萬皆受李靖節度,分六路反擊突厥。
結果嘛與曆史上區別不大,唯一的區別就是這個時空的唐滅突厥之戰,少了蕭皇後和楊政道還有蘇烈蘇定方,蕭皇後他們祖孫眼下正生活在金城呢,那兒可比在塞外吃沙子要好得多,至於蘇烈,人家是李漢的郡王,可沒在李靖手下當啥子副將,而沒了蘇烈,卻有席君買,老席同誌詭異的出現在了陰山之下,他完美的替代了老蘇.......
頡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後,倉皇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穀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不久,身邊隻剩下數十騎兵的頡利可汗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擒獲。李二沒有殺死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為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為北平王。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
這突厥算是完了,那怎麽安置這些突厥戰俘和突厥部落呢?難不成真的按照那個王啟民說的用他們換鹽鐵?李二來回的在甘露殿踱步,他腦海裏又浮現了王啟民的那句我們要的是人的話語.......(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