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藍天下(三十二)

字數:3099   加入書籤

A+A-


    列車在行駛,這也意味著,那校園,是越來越遠了?

    純粹從物理和數學的角度,確實是這樣的。隻是,不管你走多遠,那校園,一直都守望著你;而你呢,無論那時光如何流逝,心裏那一扇記憶的小窗,依然是敞開著的。初中校園,青春的一個驛站。

    哦,剛才我回想起《壟上行》那首歌。歌曲,還真是奇妙,一旦學會了,記住了,她就會陪伴著你。在這個意義上,歌聲其實也是人生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無論高低貴賤、得失成敗,她都不離不棄。另外,就是那書聲了。盡管,很多時候,為了搶時間,我多是默讀,不發出聲音的默讀。然而,那字裏行間,依然有著內在的旋律,與歌聲相似。昨天夜晚,與上官文遠合唱的那一曲《幾多愁》,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詞牌名《虞美人》。現在想來,我最喜歡的兩首詞,一是《滿江紅》,嶽飛的千古絕唱,另外就是這《虞美人》了。當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就看過那部名叫《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老電影。不難想象,那片名,就出自李煜的這一曲《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愁”,原本是無形的,詞作者將它比作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確實是很高明的。千百年來,麵對著憂愁的時候,隻要初通文墨,人們就會想起這首詞來;盡管,各人的憂愁,不盡相同。離別之際,上官文遠能夠想起這首詞,而且敢於在眾目睽睽之下演唱,不簡單啊!如今的這一時刻,初中生活的大幕,已經落下了。哦,初中的這最後一個學期,由於忙於複習備考,回小街的次數,還真是屈指可數了......“哦,到了,快到了——”想到這兒,眨了眨眼後,下意識的看了看車窗之外,梁浩軒這樣暗自對自己低聲說道。

    確實是到了,那站台上的圍欄、房屋、月台、月台上的站名,他都是很熟悉的。

    下了火車,十來分鍾之後,過了一座橋。再走出二三十米之後,梁浩軒不再沿著公路走,而是順著東北一側上了一個小土坡,開始走近路。打個比方,由於馬路大致呈圓弧形,相當於弓背,要遠一些。而沿著土坡走小路,相當於弓弦,路程自然要短一些。不錯,一個初中畢業生,爬點斜坡,自是不費吹灰之力。

    到了斜坡的頂端之後,梁浩軒回過頭來,向西望去。

    西邊盡頭處,群山綿延。盛夏時節,下午六點前後,西沉的太陽,離那山頂,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這一時刻,附近那稍顯深灰的雲彩,正慢牛般移向那夕陽。哦,天上也是有風的,或許隻是由於風力不甚大,於是,那些雲朵的步履,顯出幾分滯重與蹣跚來。這樣看來,在夜幕降臨之前,它們倒是有可能在那些山頭上歇歇腳的了。

    遠眺一陣之後,梁浩軒把目光收回,又凝望起南側的這條小河來:這條小河,源頭在哪兒呢?說來慚愧,以前我隻知道這河流蠻長的,卻從來沒想過有關源頭的問題。大致說來,它自西向東流。在這斜坡西南數十米處,人們修了一個堤壩,自然是便於利用這水資源了。堤壩以西的情況,我比較陌生。堤壩以東十多米處,是一座橋,以便於車馬行人經過。橋梁東側,小河依依,蜿蜒東去,這樣說來,小學背後的那一段河流,就是它的下遊了。

    一大朵浮萍,正向那下遊飄去。溝渠,可不是直線的喲,於是,它一時被卡住了。稻田外側的這些溝渠,自然也是雜草叢生。因此,如果不急於趕路,這浮萍,也可以跟水裏、岸邊的水藻、雜草,輕言細語一番的。

    隻是,如果這浮萍,急著要前行呢?

    嗯,說起浮萍來,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浮萍啊,一向隨波逐流,飄到哪兒算哪兒,太沒有主見了。可是,換一個角度看,這浮萍又不是小魚小蝦,那前路,有多少是可以自由決定的呢?這樣說來,身不由己,倒更為公允啊!靜靜地望著南側小河裏的這片浮萍,我為什麽會如此浮想聯翩呢?

    或許,這隻是因為,此時此刻,我想起了一個人來。

    上一次回小街,我從別人的嘴裏得知,好幾天之前,她離開小街了。

    我深知,這一去,她恐怕將不會再回頭了,永遠的。

    因此,此時此刻,就算是長了翅膀飛回小街,我也見不到她了。

    對她來說,離開,或許已是最為切實可行的明智的選擇了。三四年之後,阿冒才能回來。如果不為生活所迫,三四年的時間,也不算太漫長。隻是,對她來說,十天半月都是一種煎熬啊!幾個月之前的那個大年夜,她甚至張羅不起一頓普通的晚飯。在這種情況下,或許還真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這個春天裏,她母親曾經來過小街。大概是由於室內光線偏暗,於是,她母親將洗澡盆搬到了街道上。盆子裏、清水中,活蹦亂跳的小外孫,看得她臉上樂開了花。

    顯然,母女倆商議好一陣子之後,多半就會想起這個詞:離開!

    於是,再過了一些時日,她離開了了這條小街,另找出路去了。而隨著她的絕裾而去,小街上的一段故事,也就劃上了句號。哦,應該是句號,而不是省略號。這將近四年的時間裏,在這條小街上,她最終還是發現,海市蜃樓上的生活,是沒有出路的。或許,另到一個地方,依然會麵臨著生計的問題;然而,畢竟還可以重新開始。這條小街,多半已在她心間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陰影?或許還輕描淡寫了些,應該是夢魘吧?或許,這隻是一出悲劇,一開始就注定了的悲劇。至於誰該為這悲劇承擔主要責任,現在再去追問,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了。如今這個時候,也就是我站在這小土坡上冥思苦想的時候,又一個黃昏,已是悄然而至了。但願,遠方的她,能過得順心如意些。唉,小街上的這樣一段故事,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回想起這三四年的光陰,回想起我的這兩位鄰居,回想起其中的酸甜苦辣,我甚至也在懷疑,這一切,是實實在在出現過,還是一場夢幻呢?哦,此時此刻,縱有千言萬語,又如何能夠道出我心中的無盡感慨呢?當然,現在就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一段故事,無論是晨風夕月、風行水上,也不管是嶺樹山花、朝霞暮雲,我都是會時時記起的: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