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花香(十七)
字數:2544 加入書籤
機緣巧合,一聽之下,梁浩軒就對這首歌情有獨鍾了。
讀小說的時候,有意無意之中,人們習慣於將自己代入其中的某個主人公,與他(她)同呼吸、共命運。如果不曾產生共鳴感,你注定不會喜歡這部作品。對歌曲的欣賞,也是同樣的道理。“於我心有戚戚焉”,才是人們喜歡一首歌的最根本的原因。當然,一首歌往往才三五分鍾,持續時間有限,對其中的接受心理,人們關注程度有限。不過,代入感、共鳴感,依然是不同程度存在著的。幾年前,當一曲《媽媽的吻》風行一時的時候,梁浩軒就注意到,唱到“女兒的吻,純潔的吻”一句的時候,男生往往會停一下,或者是“含糊其辭”。這是為什麽呢?原來,那一瞬間,他們意識到,在母親麵前,他們可不是“女兒”啊!由於這一句不能代入,就隻好暫停或變通一下了。
再說這個冬日夜晚,凝神聽完這一曲《外麵的世界》(當時,他尚不知道歌名)後,梁浩軒一時浮想聯翩:這世上,居然有這麽好聽、這麽動人的歌!“你擁有我,我擁有你”:當我聽到這一句的時候,想起誰了呢?是青梅竹馬的鄰家小女孩明曉玉,是六年級時候的美女同桌,還是如今的梅玲玲呢?那影子有點模糊,或許是三者兼而有之吧?哦,對於這首歌的演唱者來說,訴說的是一個令人心醉而心碎的往事。不過,對於我來說,倒更像是預言著將來的某件事情。是啊,到目前為止,我可曾真正擁有過某個異性呢?“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我總是在這裏盼望你”,多麽執著的情感投入啊!情深之人,才會有深情之舉。“天空中雖然飄著雨,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無怨無悔的期盼與守望,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隻是,縱觀這首歌,歌中的“你”,似乎還不曾回來!哦,歌曲的創作者,當初應該會想起這樣幾句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隻是,時空渺渺,“歸期”何時呢?李商隱的這首詩,和我剛才所聽到的那首歌一樣,盡管滿含憧憬,那憂傷的氛圍,依然像濃霧一般化不開。唉,看來,一個“情”字,總免不了讓人愁腸百結的一麵!哦,我剛走進閱覽室的時候,天空中正飄著細雨,如今,好幾十分鍾過去了,那窗外......這樣想著,梁浩軒向悲愴望去。
外麵光線暗淡,也就是說,梁浩軒所能夠看到的地方,路燈光極為微弱。是啊,即便是細雨如絲,隔著玻璃窗戶望過去,將是頗為有限的,到底難言真切。對細雨的真實感受,應該是在戶外。
再過了一陣子,梁浩軒起身離去了。
梁浩軒所在的班級教室,位於閱覽室東北側,也就是兩棟教學樓中東邊的那一撞。
這樣一來,走向教室的梁浩軒,走出閱覽室之後,自西南向東北,還是要走上幾十米的。
針尖般的雨絲,在暗淡的路燈下,無聲的飄著。半空以上的天幕,暗沉沉一大片,難以看得真切。相對於室內,這飄著雨的天底下,無疑要更冷一些。不過,梁浩軒依然慢悠悠的走著,似乎有意要讓自己的頭發多沾上一些雨絲似的。或許你會淡淡一笑:他的心頭,正熱著呢,這輕飄而下的雨絲,對他來說,更多的是詩情畫意。
是啊,對於梁浩軒來說,這點毛毛雨,確實不算什麽。
上了二樓後,他步入本班教室。
這個夜晚,確實稱得上寒風刺骨,再加上冷雨輕飄,來到教室裏的人,怎麽數都是個位數。
這也不足為奇,反正明天才正式上課,相對於教室,內宿生更在意被子的溫暖。外膳生呢,黑燈瞎火的,更不想來了:要看書,在家裏也是一樣的,更何況家裏可以烤火,到教室裏來簡直就是“受罪”。
“十年寒窗”,不全是一句空話啊!
沒能見到梅玲玲,梁浩軒暗暗歎了一口氣。
不過,他倒也坦然:將自己換作她,就保證一定能來嗎?再說,有心學習的話,學校與家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這樣的寒夜裏,就是先把功課放一放,也無可厚非嘛。
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後,梁浩軒先是看了一陣子英語。接著,又拿出一張數學試卷,開始了答題之旅。
不難想象,如果數學成績再好一些,他給人的感覺,多半已是自信滿滿了。
可惜啊,數學成績不景氣,簡直就是懸在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這個夜晚,他的感覺,似乎也好不到哪兒去:沒過多久,一道三角函數的計算題,擋住了他前行的步子。
微微皺著沒有,瞪著五分硬幣大小的眼睛,手中的鋼筆,遲遲不曾落到紙麵上:就這樣,梁浩軒一時像是陷入了沼澤地一般,舉步維艱。也就在這時候,他隻覺得自己右邊的肘關節像是被什麽東西碰了一下。哦,這不是幻覺吧?就在他愣神的瞬間,一個標準而溫婉的普通話口音響起:“浩軒,不好意思,打擾一下——”(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