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橋邊(二十六)
字數:5074 加入書籤
哦,人們時常說,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而我呢,卻時常這樣想,過了這個村,不看這個店。為什麽我會這樣想呢?我總覺得,前麵的村子裏,自然會有新的店。這,這就是我這個人了。
於是,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裏,我時常把自己看作一個過客。與此同時,對於周圍的一切,我時常抱著某種看客的心態。從表麵上看,梅玲玲與何淑穎相繼走出我的情感世界,使我心灰意冷。然而,那其實隻是一個借口。因為,這兩位女生,從來不反對我結交女生,甚至,還鼓勵我這樣做。哦,還是那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當那“相濡以沫”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她們並不希望我過著形單影隻的生活。我,我是在自己為難自己......
“啪——”的一聲巨響,將沉思之中的梁浩軒嚇了一大跳。當他下意識的向窗外看去之時,隻見外麵閃過一陣強光,將暴雨之中的沉沉夜空照得如同白晝。當然,這隻是一個瞬間。也就在這時候,他的懷裏,多了一個人。原來,苗娟驚恐之下,鑽了過來。也就在梁浩軒想寬慰她幾句之時,隨著那一道電光的消逝,整個屋子裏也漆黑一片了。
哦,停電了。
過了好一會兒,梁浩軒才這樣問道:“哦,有蠟燭嗎?”
苗娟輕輕一笑:“前幾天,本來還剩一小節的,放在哪兒,現在,我想不起來了——”
“我,我裝有火柴,我以為能夠找到蠟燭。”
“你,你是想看書嗎?”苗娟這樣問道。
“不,都畢業了,一時也不想看書了——”
“那,那還點蠟燭做什麽呢?”
“這?這——”梁浩軒一時說不下去了。
半個多小時之後,雨小了些,梁浩軒離開了。
第二天下午,梁浩軒走在了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從學校到火車站,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於是,這一路上,他的思緒,柳絮般飄飛著:哦,這是下半年的第一天,我畢業了。如果從小學一年級算起,長達十五年的學生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作為一個學生,有時候,總想著畢業,因為總想著畢業之後的世界更大、更精彩、更有意思: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麽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
這一曲《童年》,也是足夠生動傳神的了。雖說歌裏唱的是童年,然而,我總覺得,這是我整個學生時代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個學生,小學六年,還是比較閃亮的。而中學的六年,由於走了不少彎路,就有點不堪回首了。當然,隻得暗自慶幸的是,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三年級,我總算能夠醒悟過來,奮起直追。這樣一來,總算沒有掉隊。而最近這三年,由於不用學數學了,我又成了班上屈指可數的尖子生。然而,到了這種時候,學得再好,也沒有多大意思了。唉,最近這三年,我倒有點像金庸小說裏的獨孤求敗,隻想著要埋劍窮穀了。當然,多讀點書也是好的,至少它可以充實自己。
兩頭好中間平平過,這就是我的學生時代了。
哦,不知不覺之中,昨晚上吃米粉的地方,就在以西數米處了。
我,我要不要穿進那小巷裏,跟苗娟說一聲再見呢?哦,算了吧,還是不要去打擾她了。昨天夜裏,對於我的表現,在心裏,她是頗有微詞的。甚至,在我要離開的時候,她這樣說道:“你,你是不是有病?”當時,我無言以對。其實,我很健康,我沒有病,我隻是覺得,在情感上,最好還是要慎重一點,不要拔苗助長。
那麽,什麽時候,我才會故地重遊呢?
這,目前,一時也說不準。
如果從吃完早餐那時候算起,這個白天,我留在校園裏的時間,月有好幾個小時,然而,對於該不該去跟龐美露說一聲再見,我卻遲遲拿不定主意。她的家鄉,遠在桂林,以後的日子裏,我有多少心思去跑這樣的長途呢?或許,路途遙遠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和她相處時,我找不到戀愛的感覺。說雞肋,或許顯得不敬,不過,不對勁的事情,能免還是就免了吧。當然,由於昨晚上學校沒有舞會,我和她談心的機會,也就隨風而去了。
龐美露,多半隻能是萍水相逢了。
首次主動邀請跳舞的那位女生,如今在哪兒呢?相比於龐美露,其實我倒是更在意她。唉,陰差陽錯,造化弄人,當我有意要在學校裏找女朋友的時候,所遇見的,卻是不甚滿意的龐美露。那位女生,就此成了一個謎。當然,在內心深處,我還是會不時想起她的。學生時代的戀情,就是這樣青澀。哦,現在我是走在前往火車站的路上:
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
撕開後展開旅程,投入另外一個陌生。
這樣飄蕩多少天,這樣孤獨多少年。
終點又回到起點,到現在才發覺。
哦,路過的人,我早已忘記。
經過的事,已隨風而去。
驛動的心,已漸漸平息。
疲憊的我,是否有緣和你相依?
這一曲《驛動的心》,唱的其實是情感的歸宿。別人心裏怎樣想,我不敢說很清楚,不過,就我個人而言,那情感上的歸宿感,依然是很重要的。也不妨這樣說,這幾年,我一直都在尋尋覓覓著。然而,詭譎的是,到目前為止,我依然有一種漂泊的感覺。不錯,我是在漂泊:如今,我一個人,就這樣形單影隻的走在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就是明證。
那麽,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呢?
當然,我可以這樣寬慰自己:現在,我還很年輕,情感上的事情,也不急在一時。
是啊,時間一大把一大把的,有的是。
人們常說,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對於這樣的一句話,我實在不好多說什麽。
畢業,自然意味著學業的結束;不過,對我來說,也往往意味著某一段情感的終結。如今走在路上,閑著無事,也不妨來盤點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哦,還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看看吧。
最初那青梅竹馬的鄰家小女孩明曉玉,由於父母工作的調動,離開了小街。對於這樣的事情,我確實是無能為力。平心而論,這一段故事,還是頗為浪漫溫馨的。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她又在哪兒呢?
小學六年級時候的美女同桌,我對她,其實是頗為心儀的,隻是,由於她沒能到拉保讀書,那情感上的萌芽,也就消於無形了。當然,那時候,我還是有著比較懵懂的一麵。對女生的心思,一時看不出。
哦,初中階段,倒是乏善可陳的了。當然,如果要說什麽羅曼蒂克,在書店裏邂逅梅玲玲,倒是可以充一下數的。
高中的前兩年,淡的像白開水一樣。然而,高三的最後幾個月,隨著梅玲玲與何淑穎的先後出現,一時異彩紛呈起來,甚至有著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覺。這一切,我可是連做夢也想不到的。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兩位女生對我的影響之大,持續至今。如果撇開最後的結局,其中的故事,倒像玫瑰花一樣浪漫唯美。
然而,這一切,如今已成了過去式。打個比方說,盡管一路上繁花似錦,我卻隻是在匆匆趕路。
或者,換一個詞來說,就是:萍水相逢。
至於這剛剛過去的幾個月,那情形,和高三時候,倒有幾分相似。
學生時代的情感故事,結束了嗎?
或許,從形式上說,也還不算結束,畢竟,那種分道揚鑣的話語,還不曾說出口。隻是,在內心深處,我倒有種不太好的預感。為什麽,為什麽會是這樣呢?或許,是我,是我有點厭倦了。無論是龐美露還是苗娟,給我的感覺,總是不及高三時候的梅玲玲或何淑穎。或許,尚不至於是味同嚼蠟,然而,雞肋般的苦澀,還是能夠體會得到的。不過呢,話也要說回來,如今,獨自走在前往火車站的路上,對於她們,我依然是依依不舍的。哦,這又是怎麽一回事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在跟她們交往的時候,我也曾動過真感情:
細數窗前的雨滴,細數門前的落葉。
細數窗前的雨滴,細數門前的落葉。
晚風啊,晚風啊,化作一句句的低語: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傾聽海浪的呼吸,傾聽杜鵑的輕啼。
傾聽海浪的呼吸,傾聽杜鵑的輕啼。
晨風啊,晨風啊,化作一句句的低語:
魂也依依,夢也依依。
瓊瑤影片中的這首歌,倒是唱出了我心中的幾許感慨。或許,有情與無情,其實都是很難說清楚的。在現實麵前,光有感情,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我們並不是生活在童話或神話的世界裏,有一些因素,比如說地域、家境、工作、理想,都會製約著感情的走勢與發展。哦,這情感,未必就是人生唯一的砝碼啊!(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