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以儆效尤”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A+A-


    “離人,你且起身吧。”

    “謝太皇太後。”江離人直起腰身,跪坐至偏旁。

    “太皇太後,這些事情哀家本也不想與您言訴,畢竟您這幾十年來,概不問政,哀家也怕擾了您耳根下的一片清淨。可眼下國勢嚴峻,哀家倒是想聽聽太皇太後所謂。”靜太後一番好言在先。

    聞言,太皇太後不免歎悵。

    “三朝更迭,孤家現在確實不該問政。可陛下登基三年有餘,心係黎民宵衣旰食,疏於後宮的建樹,又甚於賢後未立。如今輔佐大臣們年事漸高,往後更怕是無人替陛下分憂解難……還歎我泱泱大昭,賢能輩絀,竟是年年不勝往矣……”

    太皇太後年紀大了,氣口比不得年輕人盛氣,說話時慢慢吞吞,斷句頻繁。

    靜太後親自遞過去一杯茶。

    “亦正是因為如此,哀家以為眼下的後宮更該替陛下解憂。”

    當今聖朝,並非女人不能問政。大昭四朝,曆來都有皇後輔政一說,隻是改朝換代之後,前朝的後宮是不該問政。這不是朝綱,僅是規矩。

    “終歸還是得看陛下之意。言歸正傳,你且說說昭南王作甚了。”太皇太後一邊說著,優雅地吹了吹茶杯上麵的氤氳而出上的熱氣。

    江離人如同一塊木雕跪坐一旁,歎道:到底是宮牆深苑裏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性子極為耐得住。她左右是等了半日,正文卻還沒開好個頭。

    “想必昭南王南召設郡一事,太皇太後也略有耳聞。”

    “嗯,前些時日孤家也曾旁敲側擊地問過陛下,本想關懷一番,陛下卻以為孤家要多管閑事,孤家也不好再叨擾他。”

    靜太後輕歎,說:“為了這彈劾案,陛下近來案牘勞形,真真是憔悴了不少。”

    江離人也聽出她們口中所謂何事,楊晉來長梅山莊的時候,沒少同江遠山就此事展開討論。這件事情驚動朝野,非同小可。

    知曉南召一事之後,直至今日,江遠山成日惴惴不安。朝廷與昭南王,他都開罪不起,跋前疐後,好不辛苦。

    他該是有多後悔,幾個月前一時衝動竟求下這門親事。

    “幾日前,朝臣們諫書禦史台彈劾昭南王,聯名萬人血書,陛下竟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將血書撕毀。如今是惹得眾臣極為不滿,更有風言風語說……”

    此處,靜太後收了聲,並以複雜的眼神覷向江離人。

    江離人忙垂目,不敢與其對視。

    “說些什麽?”太皇太後問。

    “說……說陛下如此袒護前朝太子,怕是聽信了讒言,恐大昭將更朝換代……”

    “放肆!”太皇太後怒斥一聲。

    靜太後吃了一驚,忙伏跪於太皇太後的腳邊。

    “太皇太後息怒!”

    太皇太後扶額輕揉著顳顬,說:“起來,繼續說下去。”

    靜太後答應了一聲,起身正坐。

    “太皇太後,外頭這些大逆不道的流言蜚語也並非空穴來風,乃是攝政公長孫太公所言在先。”

    長孫仲宇,前朝的國師大人,先帝彌留之際任命其為攝政公,即輔政大臣之首。年庚五十有幾,在朝中隨便一句話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權利不容小覷。

    太皇太後:“長孫太公恐是年事已高,竟如此糊塗了!什麽話當講不當講,如此拿捏不清?”

    “太皇太後,恕哀家直言,長孫太公輔佐先帝十年有餘,更是在陛下登基後鞠躬盡瘁,所作所為天下有目共睹。如今饒是被逼當著陛下的麵,這般不知進退,太皇太後難道您看不出個事出有因來嗎?”

    言外之意顯於人前,靜太後的矛頭已經開始指向昭南王。

    “靜太後的意思是……昭南王有謀逆之心?”

    這句話,就似暗中藏了刀。當著昭南王未婚妻的麵說這樣的話,不是要嚇破她的膽子?

    江離人倒是也有幾分膽色,至少並沒有表現出慌張之相。

    “並非哀家以為,隻是如今昭南王權吞一方,便是萬人血書呈上了,陛下竟也毫不動容。百官所言也不無道理,陛下怕是在養虎為患……”

    言下之話,她便是不說出來,旁人也聽得明明白白。

    這幾年來,昭南王不僅重歸疆土,更是守得四方安定太平,狼煙長匿。同時,他的勢力也一度水漲船高,開疆拓土、強權擴勢無往不利。今日如此藐視皇權,竟要自立門戶,豈不是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上?

    江離人並不知當年溫東言因何要自廢太子之位,可跪坐在這處聽了這好半日,又想到他那雙令人摸不得半分真切模樣的眼睛,竟也有些生寒。

    不得而知這兩位太後是何種心思,江離人隱隱覺得靜太後這些話都是在說與她聽。

    “陛下與昭南王自小情同手足,如今昭南王分寸不讓,陛下怕是於心不忍。”太皇太後幽幽地籲了一口氣。

    有時候,情同手足出現在了某些地方某種人的身上,就成了生死攸關的禁忌。

    “罷了,孤家這把老骨頭就不參與這些是非恩怨了……靜太後,你且辛勞些,多替陛下排憂解難。孤家,就先回宮了。”

    說著,她由宮娥攙扶起身,拖著華麗鋪地的霓裳,迤迤然朝著宮闈方向走去。

    偌大的宮殿裏,悄然間鴉雀無聲。

    須臾,靜太後方有了動靜。

    “離人。”

    江離人點額,“民女在。”

    “方才的話,你也聽了,有何感想?”

    江離人緊張地抓了抓自己的裳擺,道:“民女……惶恐。”

    靜太後抿了一口溫茶,目光直視江離人。

    “哀家就與你坦白說了,嫁與昭南王,你今後怕是進退維穀,不得安生。”

    江離人心頭一凜,此話怎講?莫不是教她與昭南王悔婚?

    “不過,如今也由不得你了,太皇太後已經賜婚。玉口一開,成命如覆水。可惜了,本是碧玉年華的一株美人花。”

    江離人緘默不語。

    “昭南王這一次若是抵死不妥協朝廷,那極有可能,你們長梅山莊也會因此遭受牽連。到時候,你的母親……”

    心口倏地收緊,靜太後怕是早已遣人去查過她的底細。

    提到母親,江離人誠惶誠恐。

    “太後,民女該怎麽做?”

    聞言,靜太後眼中幾不可見的笑意一閃而過。

    “你也莫要驚慌,更休要怪太皇太後賜婚將你許予昭南王,她老人家對國勢並不了解。不過,看你這般誠懇的樣子,想必也並非真心實意鍾意昭南王這個人吧?”

    江離人忐忑不安,這話要怎麽回?

    東西可以亂吃,話卻不能亂說。風是能帶去聲音的,她惶恐自己今時所言的每一句話,可能會在以後的某一日返風時,傳入他人的耳朵裏。

    靜太後這是要她落下話柄,索性,她閉嘴。

    “哀家就直說了,若想保住長梅山莊,護好你母親,你就要勸得昭南王妥協朝廷。如若不然,哀家定要先拿長梅山莊以儆效尤。”(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