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新軍構想

字數:1736   加入書籤

A+A-




    當日,趙主父向鶡冠子請教了諸多治國之策,鶡冠子皆逐一給予意見,而蒙仲亦在旁認真傾聽。

    迄今為止,蒙仲已經了解了不少治國方麵的思想主張,比如道家的“無為”思想,楊朱派的“貴我”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今日鶡冠子所講述的“法製度而治”思想,在他看來,這些思想主張中就數鶡冠子的“法製度而治”的思想最契合實際,也最完善。

    相比之下,楊朱派的“貴我”會讓人變得更加“自利”——哪怕此學派其實也提倡不侵害他人的利益;而孟子的“仁政”思想,雖然好歸好,但仍然沒有具體如何施行的章程,單憑“井田製”這種過時的國家體製,是不足以支撐起“仁政”的——被宋國覆亡的滕國,就是最佳的例子。

    唯獨鶡冠子的“法製度而治”思想。

    隻不過,鶡冠子的這個思想主張,真的是與法家思想非常相似,不同點僅在於,鶡冠子的思想主張,其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無為而治”,不像法家的最終目的是“變法圖強”——兩者的最終側重點不同。

    當晚在鶡冠子結束他思想主張的講述時,夜色已深,於是在此之後蒙仲隻是簡單向趙主父稟報了「已從陽文君趙豹率下挑選了五百名士卒」這件事,而趙主父,也因為與鶡冠子、蒙仲、龐煖幾人邊喝酒邊探討治國之策而喝地大醉,沒有細問此事。

    晚上回到住處後,蒙仲就著燈火,將鶡冠子的思想主張記載在竹簡上,向以往那樣一式三份,準備托人送到莊子、孟子、惠盎三人手中,聽聽這三位對此的評價。

    其實主要還是聽聽孟子與惠盎對此的評價,至於他的老師莊子,後者更注重的是對“人”的德育之事,即如何提高世人的道德水準,對於國家政治這方麵的事,莊子是從來不感興趣的。

    而蒙仲在明知此事的情況下仍然給莊子寫信,也隻是為了告訴老師他在趙國的所見所聞,僅此而已。

    次日,蒙仲早早起來向趙主父辭別,準備前往陽文君趙豹的軍營,訓練那五百名士卒。

    而這會兒,趙主父想來也已收到了相關稟報,知曉了蒙仲昨日降服那五百名士卒的過程,並就此事給予了蒙仲很高的評價。

    他笑著對蒙仲說道“我原以為那五千枚布幣是為了收買那五百名士卒,卻不曾想,你竟收買到了兵心。”

    不得不說,那日趙主父對於「能用金錢收買的士卒是否值得信賴」一事仍抱持懷疑,卻沒想到,蒙仲的手段比他預料的更高明,直接“買”到了那五百名士卒的心,還順便為信衛軍上下豎立了最初的信任。

    這使愈發器重蒙仲。

    在向趙主父告辭後,蒙仲帶著蒙虎、蒙遂等人回到了陽文君趙豹的軍營,與留宿在那座軍營的樂毅等人匯合,共同探討接下來的事物。

    士卒的問題解決了,駐軍兵營的問題也解決了,那麽接下來就是商量對那五百名士卒的兵種調整,以及相應的練兵方法。

    所謂兵種調整,顧名思義,即調整軍中各兵種的比例,這其中也涉及到很多因素。

    比如蒙虎,他就主張戰車隊,即將五百名士卒全部打造成戰車隊,以三名甲士同乘一架戰車來算,約需要一百六十餘架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