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新營新製
字數:1820 加入書籤
幾日後,陽文君趙豹為蒙仲所率信衛新建的軍營,便在邯鄲城東麵的「肥邑」一帶建成了。
肥邑,顧名思義,即趙相肥義的封邑。
當前幾日得知蒙仲希望在邯鄲附近建造一座軍營時,肥義便提出了善意的建議,邀請信衛軍在他封邑的東北方向靠近漳河的位置建造營寨,並笑稱“可以順便保護他的封邑”。
得到軍營建成的消息後,蒙仲先請見了陽文君趙豹,然後在趙豹的帶領下,一同去巡視了新軍營的情況。
新軍營坐落肥邑的東北側,在“s”形漳河的西側,附近有不少樹林,還有兩座矮丘,地形頗為複雜,很適合用來訓練士卒——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蒙仲接受了趙相肥義的善意,將新營定在了這裏。
據趙豹所介紹,這座軍營暫時隻建造了主營,規模在千人左右,總共動用了五千名役夫。
但據蒙仲目測,這座營寨的規模卻遠遠不止千人,原因就在於趙豹在主營旁還建造了輔營——那是用來安頓“編外人員”的。
所謂的編外人員,即指一支軍隊所屬的編外雜兵,這些雖然稱作兵但實則與民夫沒什麽兩樣的編外雜兵,平日裏將負責軍營上下的所需與雜事,比如運糧、做飯、種菜,甚至是墾田。
在中原,但凡駐紮在偏遠地區的軍隊,基本上都是這種模式在編製內的士卒安心訓練,而編外兵卒則負責編內士卒的一切所需。
據趙豹所說,這大概是接近一比一的比例,就拿蒙仲的信衛來說,五百名信衛的編製,大約可以得到五百名左右的編外雜兵,這些雜兵一般都是由服役的趙人組成,但也會由少量充軍的刑徒來補充,區別在於服役的趙人在滿了服役期限後就能離開,而刑徒則會一直留在軍中,除非逃亡或者死亡。
“多謝陽文君,多謝肥相。”
在巡視過新落成的軍營後,蒙仲頗為感激地對陽文君趙豹說道。
雖然彼此的政治立場有些不同,但不能否認,陽文君趙豹其實並不像傳聞中所說的那樣難以相與——當然,這僅僅隻是蒙仲的觀點。
“無需客氣,老夫也想看看,你小子究竟能做到什麽地步……”
說到這裏,陽文君趙豹斜睨著打量了蒙仲幾眼,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你小子……真打算訓練一批‘趙武卒’麽?”
“君侯是覺得在下不自量力?”蒙仲笑著反問道,其實他近兩日也聽說了一些消息,比如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都不認為他能辦到,正等著瞧他的笑話。
對此其實蒙仲是很納悶的您兩位真的閑到這種地步了麽?
“嗬。”
在聽了蒙仲的話後,陽文君趙豹搖搖頭說道“吳起訓練的魏武卒,其實並非不能效仿……”
的確,雖說吳起是名將,但他訓練的魏武卒,難道就真的不能複製嗎?
連趙主父這等雄主都不能效仿?
事實並非如此。
還記得樂毅在前幾日所說,魏武卒的根基,乃是魏國對於武卒的特殊待遇——魏國明文規定,隻要是被選入武卒的百姓家庭